千古之謎
哥老會的別名寓意何在?
哥老會是中國近代史上一個有影響的秘密會社,它發動過19世紀90年代長江流域的反洋教鬥爭,積極參加了辛亥革命和抗日戰爭,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民族利益、群眾利益,在歷史上起過進步的作用。
哥老會在一些地區有獨特的別名,有的地方稱「漢留」、有的地方叫「袍哥」,對於這些別名的寓意,各種幫會手冊的解釋不盡相同,互有出入。
對於「漢留」這一別稱,耘夫認為「漢留雖別同音之文字體有三」:漢留、漢流、漢劉,「均富有民族一精一神,革命思想,其宗旨純潔則一。」
「夫漢留者,漢族之遺留也。
先進憫明室之亡,異族主國,留下革命種一子,作滅清復明之計也,故名漢留。
又名漢流者,漢人之流亞也。
滿清以儒術牢人,恐漢族子孫被其收買,故創漢流以別之,以明我是漢人之流,非滿人之流也。
故名漢流,復名漢劉者,桃園結義,誓共死生,取漢室劉關張之義也。
凡人結義,必祀桃園,亦必傚法桃園,故名漢劉也「。
耘夫認為」獨重漢留「的原因在於」以我民族一精一神,當留諸萬世而不磨也「(《漢留全史》星星書報社1938年版第2至3頁)。
劉膺遐對漢留及其同音字作的解釋基本上與耘夫相同,只是在對」漢流「的闡發上略有不同。
劉膺遐提出,」漢乃我大漢之意,涵有傳統之優良氣質;流者乃潮流也,涵有煥新之意。
所謂漢流者,即大漢一精一神之輪換日新也「。
他進而認為漢留、漢流、漢劉三詞同音」均有取義,而獨重於漢流者,以我大漢之優良氣質當輪換日新,源遠流長而不可滅也。
「(《漢留組織研究》1947年版第8頁)。
由此可見上述二作者在闡述漢流的寓意以及三個同音詞的著重點方面存在著一些分歧。
另外,哥老會在四川(包括後來的西康)又稱袍哥。
袍哥出身的四川軍閥范紹增說,「袍哥是四川的土話,俗名嗨皮,一般都稱為哥老會,名稱雖有不同,實質就是一個東西。」
(《文史資料選輯》第84輯第235頁)至於皮「是何意,范紹增並未說明。
耘夫認為」皮者革者,即改革之義;政治腐敗宜革,社會不景氣宜革,教育不一良宜革,思想落後宜革,人心險惡宜革,漢留所負使命稱『皮』者本此「。
至於袍哥,耘夫解釋說,」詩經云:「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言其同一袍色之哥弟也。
在漢留言袍哥,在軍校言袍澤,均系同袍,本無二義。
大凡軍官同學,多稱共同袍澤,言其受同等教澤,著同等袍色也。
故世俗有云:」你穿紅來我穿紅,大家服色一般同,你穿黑來我穿黑,咱們都是一個色。
』即此義也「(《漢留全史》第36頁)。
劉遐膺則鮮明地提出,」皮:革也。
革滿清之命也。
革除世上一切不一良之事也。
漢流負有如此使命,故謂之『皮』本此「。
他在解釋袍哥一詞時也引用了《詩經》中的上述詩句,但明確認為袍哥是」謀同一袍色之哥弟也「(《漢流組織研究》第70頁)。
兩相比較,似乎劉膺遐對」皮「的釋義更接近於哥老會的本來面目,但他和耘夫對袍哥一詞的解釋各有所側重,劉是突出人物,耘是強調色澤。
由於哥老會長期處於秘密狀態、會中通行暗語、隱語,會外之人很難理解,「漢流」、「袍哥」這兩個別稱究竟最初含有何意還很值得進一步探討。
(邵雍)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