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音樂隨情感的變化而變化 【原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禮記》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

禮記

夫民有血氣心知之性

(1)

——音樂隨情感的變化而變化

【原文】

(2),而無哀樂喜怒之常。

應感起物而動然後心術形焉3。

是故志微、瞧殺之音作(4),而民思憂;啤諧、慢易、繁文、簡節之音作(5),而民康樂;粗厲、猛起、奮末、廣賁之音作(6),而民剛毅;廉直、勁正、莊誠之音作(7),而民肅敬;寬裕、肉好、順成、和動之音作(8),而民慈愛;流辟、邪散、狄成、滌濫之音作(9),而

民yin亂。

【註釋〕

1本節選自《樂記·樂言》。

2血氣:指性格、氣質。

知:同「智」。

3心術:指喜怒哀樂等情感。

(4)瞧殺(jiao shai):急促。

5啤(shan)諧:和諧。

慢易:緩慢輕鬆。

繁文:文采華美。

簡節:節奏寬簡。

【譯文】

雖然人人都有性格、氣質、心智這些本性,但哀、樂、喜、怒等情感變化並沒有規律。

人心受到外物的刺激而產生反應,然後才表現為一定的情感。

因此,細微、急速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們心中的憂慮;和諧舒展、輕鬆和緩、音色華美、節奏寬簡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心安詳樂觀;粗獷激越、豪邁奔放、昂揚振奮、宏大憤激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人們的剛毅之情;清明正直、剛正有力、莊重真誠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們心中的肅然之情;寬暢從容、圓潤洪亮、流利活潑、平和順暢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們心中的慈愛之情;放蕩、散亂、輕佻、一婬一穢的音樂出現時,表現了人們心中的yin亂之情。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禮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