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善學者:——響鼓不用重捶 【原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禮記》善學者

禮記

善學者

(1)

——響鼓不用重捶

【原文】

,師逸而功倍(2),又從而庸之(3)。

不,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

善問者如攻堅木(4),先其易者,後其節目(5),及其久也,相說以解(6)。

不善問者反此。

善待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者則小鳴,叩之以大者則大鳴,待其從容,然後盡其聲(7)。

不善答問者反此。

此皆進學之道也。

【註釋〕

1本節選自《學記》。

2逸:安閒,這裡指費力校功:效果。

(3)庸:功勞。

4攻:治,指加工處理木材。

(5)節:樹的枝於一交一 接處。

目:紋理不順處。

(6)說:同「悅」。

(7)從容:同「舂容」,即撞鐘。

【譯文】

善於學習 的人,老師費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卻很大,這要歸功於老師教導有方。

不善於學習 的人,老師費力大,而自己的獲卻很小,學生會因此埋怨老師。

善於提問的人,就像加工處理堅硬的木材,先從容易處理的地方下手,然後對對節疤和紋理不順的地方,時間長了,問題就愉快地解決了。

不善於提問的人與此相反。

善於回答問題的老師,就像撞鐘一樣,輕輕敲擊則鐘聲較小,重重敲擊則鐘聲大響,等鐘聲響起之後,讓它的聲音響完。

不善於回答問題的老師與此相反。

這些都是增進學問的方法。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禮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