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敖不可長:——做人治學的準則 【原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禮記》敖不可長

禮記

敖不可長

——做人治學的準則

【原文】

2,欲不可從3,志不可滿,樂不可極(4)。

賢者狎而敬之(5),畏而愛之。

愛而知其惡,憎而知其善。

積而能散,安安而能遷遷(6)。

臨財毋苟得(7),臨難毋苟免。

很毋求勝(8),分毋求多。

疑事毋質(9),直而勿有(10)。

【註釋】

1本節選自《曲禮》上。

《曲禮》記錄了先秦儒家關於各種禮儀制度的言論,目的在於繼承和發揚禮教,使人們的言行符合禮教的規範。

這一節的內容主要講做人和治學的態度。

2敖:同「傲」,傲慢。

3從:同「縱」,放縱。

4極:達到頂點。

5狎(xia):親近。

(6)安安:滿足於平安的境遇。

遷:改變。

(7)臨:遇上,面對。

苟:苟且。

(8)很:爭論,爭執。

(9)質:判定,證明。

(10)直:明白。

【譯文】

傲慢不可滋長,欲一望 不可放縱,志向不可自滿。

享樂不可達到極點。

對於賢能的人要親近並敬重,要敬畏並愛戴。

對於所愛的人要瞭解他的惡德,對於憎恨的人要看到他的優點。

能積聚財富,但又能分派濟貧;能適應平安穩定,又能適應變化不定。

遇到財物不要隨便獲得,遇到危難不應苟且逃避。

爭執不要求勝,分派不要求多。

不懂的事不要下斷語,已明白的事不要自誇知道。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禮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