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生命與孝道之間的選擇 【原文】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禮記》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

禮記

晉獻公將殺其世子申生

——生命與孝道之間的選擇

【原文】

(2)。

公子重耳謂之曰3:「子蓋言子之志於公乎(4)?」

世子曰:「不可。

君安驪姬,是我傷公之心也。」

曰:「然則蓋行乎?」

世子曰:「不可。

君謂我欲弒君也(5)。

天下豈有無父之國哉?吾何行如之(6)?」

使人辭於狐突曰(7):「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於死。

申生不敢愛其死。

雖然,吾君老矣,子少(8),國家多難,伯氏不出而圖吾君(9)。

伯氏苟出而圖吾君(10),申生受賜而死(11)。」

再拜稽首(12),乃卒(13)。

是以為恭世子也(14)。

【註釋】

1本節選自《檀弓》上。

「檀弓」是前首人物的姓名,編者用作篇名。

全篇內容主要記載了孔子及其弟子們討論喪禮的言論,富有文學色彩,風格獨特.2晉獻公:春秋戰國時的諸侯國晉國國君,姓姬,名詭諸。

世子:太 子.3公子重(chong)耳:太子申生的同父異母弟弟。

後來當上晉國國君,稱晉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

4蓋(he):同「盍」,何不,為什麼不。

5弒(Shi):臣子殺國君,或兒子殺父親叫弒。

(6)行:這裡指 逃奔。

如;連詞。

之:往,去。

(7)辭:告別,狐突:申生的師傅,字伯行,所以又稱「伯氏」。

(8)子:指驪姬的兒子奚齊。

(9)圖:策劃,謀 劃。

(10)苟;如果,倘若。

(11)賜:恩惠。

(12)再拜:連拜兩次。

稽 (qi)首:古時叩頭敬禮。

(13)卒:死去。

(14)恭:人死後按其生前敬順 的事跡給予的稱號,即謚(Shi)號。

【譯文】

晉獻公想要殺掉他的太子申生。

公子重耳告訴申生說:「你為什麼不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對父親說呢?」

太子說:「不行。

父親有驪姬才得安樂,我說出來會傷他的心。」

重耳又說:「那麼為什麼不逃走呢?」

太子說:「不行。

父親會說我想謀害他。

天下哪裡有 沒有國父的國家?再說我能逃到哪裡去呢?」

於是申生派人向狐突 告別說:「我申生有罪,沒有聽從您的忠告,以至於只有去死。

我 不敢貪生怕死。

雖然如此,但我們國君年紀老了,愛子年紀又校 國家有許多憂患,您又不肯出來為國君出謀劃策。

如果您肯出來為國君出謀劃策,我就得到了您的恩惠,甘願去死。」

申生再拜叩頭行禮,接著自盡身亡。

因此,人們送他溢號稱「恭世子」。

分類:未分類項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禮記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