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集注》第十三章:何謂一寵一辱若驚?一寵一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子集注》第十三章

老子集注

第十三章

一寵一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何謂一寵一辱若驚?一寵一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一寵一辱若驚。

[30]

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一愛一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

[31]

【註釋】

[30] 就是說,不論是得到,還是失去,都是對平穩狀態的一種「破壞」。

正是因為遭到了這樣的外來干擾,所以有必要「若驚」。

但充其量也是「若驚」而已。

[31] 所患者何也?身。

然則何以無患?無身。

何以無身?以身為天下。

從這裡可以看到《老子》的強烈的邏輯順序。

所以很難相信這是某種不清晰的思想體系。

什麼是「以身為天下」呢?人們依然有權利進一步問道。

回答是明確的:責任。

【譯文】

受到一寵一愛一和侮辱都像受到驚恐,看重大患就像看重自己的身一體。

什麼叫做受到一寵一愛一和侮辱都像受到驚恐呢?受到一寵一愛一是卑下的,得到它像受到驚恐,失去它也像受到驚恐,這就叫做受到一寵一愛一和侮辱都像受到驚恐。

什麼叫做看重大患就像看重自己身一體呢?我有大患的原因,是由於我有身一體。

到我沒有這個身一體的時候,我還有什麼禍患呢?所以只有憑著重視自己身一體的態度去治理天下,才可能把天下寄托給他;只有憑著一愛一惜自己身一體的態度去治理天下,才可把天下委託給他。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子集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