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集注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113]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114]。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為稱。
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115]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註釋】
[113]什麼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老子》是一部闡述道德基本原則的書了。
而且不是某種具體道德的演繹,如孔子,莊子。
誠然後二者也是為政治服務的,但他們都是就道德而談道德,而老子則是探討一般的道德或說是道德一般。
《老子》是闡述一般道德規律的書。
這句含義萬千的話究竟包含了什麼意義呢?如果結合《道德經》一開始的闡述,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此明顯,為什麼這麼多年就沒有人直截了當地將它說出來。
所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道」經過墮一落成為「德」,德者,一也。
而德立刻分為上德和下德。
下德,即所謂「二」,又分為「仁」、「義」、「禮」三個範疇。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還要多麼清楚呢?
那麼「三生萬物」怎麼解釋呢?所謂「三」,即可以理解為「仁、義、禮」,也可以理解為「禮」自己。
但是還是理解為多數的三比較合理。
「萬物」可以理解為意識形態的全部。
需要解釋一下,這時也許會有人說什麼「仁」是儒家的專利等等。
這種廢話其實不值一駁。
在中國古典哲學中,「仁」其實就是道德最高境界的代名詞,就連孔子本人也只是認為通過他所提倡的「禮」可以達到「仁」而已。
至於孔子、孟子對「仁」的理解,除了受到儒學自己的瘋狂認可之外,並沒有得到其他派別的承認。
只有外在的武斷才能說什麼孔子的「仁」要比其他派別的要高明。
在《老子》中,「仁」的標誌是「為之而無以為」,這顯然是道家。
這樣我們知道,對應「仁、義、禮」分別是道、墨、儒三個派別。
如果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上面理解的意思,那就等於說老子認為無論如何,構成全部道德學說的最多只能分為三個大的流派,即道、墨、儒。
這當然是一種非常嚴密的說法。
那麼,實際情況是不是這樣的呢?就中國來說,情況是這樣的。
有關道德哲學的進一步討論,將在附錄繼續。
莊子認為「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
既已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謂之一矣,且得無言乎?一與言為二,二與一為三。
自此以往,巧歷不能得,而況其凡乎!故自無適有,以至於三,而況自有適有乎!無適焉,因是已!」(《齊物》)這裡,莊子非常獨特地將主體、客體對立,然後再將二者以「道」(其實就是老子的「德」)貫穿。
如果來這樣理解所謂「道生一、一生二……」的確是十分巧妙的。
但既然莊子沒有聲明他就是這麼理解老子的。
但這也不能說與這裡所討論的問題完全沒有一點關係。
需要強調指出的是,對這句話理解所必須注意的不是對這句話的一般一性一的理解;而是涉及老子的體系,老子所真正強調的是什麼。
[114]「負陰而抱陽」,萬物的特一性一。
誠所謂「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
而以「氣」貫穿之,調和陰陽,恬淡勻和。
誠所謂「沖氣以為和」了。
[115]「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就是說,關鍵在於要遵循「道」的原則,至於人們一般的見識就未必了。
並不是一定要「處眾人之所惡」。
原則在於「無為」而已。
所以下面說「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譯文】
「道」產生一個統一體(「一」),統一體分裂而產生陰陽二氣(「二」),陰陽二氣產生相互交一合的形態(「三」),這一形態(「三」)的變化,便產生萬物。
萬物背著陰氣又抱著陽氣,二氣湧搖交蕩而和合。
人們所厭惡的是「孤、寡、不榖」,但王公卻以此自稱。
所以事物有時減損它卻使它增益,有時增益它卻使它減損。
別人教導我的,我也用來教導別人。
強橫的人不能得到好死,我打算把它作為施教的根本。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