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集注
第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127]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28] 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129]
【註釋】
[127]非常重要。
何謂「心」?其實就是公共道德、社會輿論這些東西。
這些東西對於百姓而言,是發自內心深處的;而對於聖人而言,不過是過眼雲煙。
這也從另一方面消極地證明了為什麼聖人要「行不言之教」了:實在沒有什麼太多需要嚼舌的!
[128]以德報德,亦以德報怨。
聖人常守善道。
所謂善,即全。
所謂全,即曲。
「曲則全」。
因此好像聖人總是對待自己非常「苛刻」,然而其實不是。
既然聖人的目的不是一般的世俗目的,所以聖人也不必糾纏於世俗的恩怨。
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然而不止如此,既然「聖人」沒有區分「善者」,「不善者」,一律「善之」;也不區分「信者」和「不信者」,一律「信之」。
那麼,在「聖人」眼裡,這些區別也就消失了。
而這正是前面「道經」所強調的觀點:「和其光,同其塵……」。
據說一毛一澤一東也常說,水至清而無魚。
[129]聖人可以改變「百姓」。
【譯文】
聖人經常沒有私心,他把百姓的心作為心。
善良的,我認為他善良;不善良的,我也認為他善良,這樣就得到善良了。
誠信的人,我認為他誠信;不誠信的人,我也認為他誠信,這樣就得到誠信了。
聖人處於天下,收斂意欲,幫助天下的人,使其心渾樸。
百姓都把自己的耳目專注於聖人,聖人都把他們當作嬰兒對待。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