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集注》第四十四章: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118]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子集注》第四十四章

老子集注

第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一愛一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118]

【註釋】

[118]到這裡之前,老子都是侃侃而談的。

但到了這裡,的確令人感到有些好笑了。

恐怕老子也有這樣的感覺。

因為當時的統治者的確過於貪婪了。

所以老子問他們,名與身、身與貨、得與亡究竟那個是你們所趨附的呢?答案當然是明確的:身親於名,貨多於身,亡病於得。

明白這個道理的也許不是少數,可是懂得「甚一愛一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的道理的就不多了。

當然自古及今,「過把癮就死」的人太多了:人難免一死,但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一毛一……

【譯文】

名譽和生命哪個親切?生命和貨利哪個貴重?得和失哪個有害?因此,過於吝嗇一定會造成很大的耗損,過多地存藏財貨一定造成很大的損失。

所以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侮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這樣才能保持長久。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子集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