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集注》第六十章:[151]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老子集注》第六十章

老子集注

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

[151] 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152]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153]

【註釋】

[151] 雖然老子主張什麼「小國寡民」,但我們在這裡看到,那其實是「理論的極限」罷了。

就是說,即便是大國,也要象「小國寡民」那樣來治理。

[152] 什麼是「鬼」?什麼是「聖人」?回答很簡單:前者是被統治者,後者是統治者。

這裡通過一系列推理,得出結論,雙方能夠和平共處。

而統治者,總是處於主動的地位。

需要負擔主要的責任。

[153] 因為「兩不相傷」,所以「德」達到了其目的,確立了其地位:統治比較穩定地建立了。

【譯文】

治理大國應當像煮小魚。

用「道」治理天下,鬼就不靈驗。

不是鬼不靈驗,而是它奇異莫測的作用(「神」)不傷害人,由於聖人以「道」治國不傷害人,鬼的奇異莫測的作用就失去了。

由於聖人和鬼都不傷害人,所以人們就把感德之事交互歸於他們。

分類:諸子百家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老子集注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