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集注
第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
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
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156]
【註釋】
[156]雖然天子有什麼「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
看來「道」是具有規律一性一質的東西了。
為什麼要「貴」此「道」呢?有求以得,有罪以免。
這就夠了。
您還要什麼呢?「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采,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嗎?此喪身之本而「非道也哉」!當然,人們的志嚮往往是不同的。
就是說,有些人就是喜歡「身外之物」而厭棄自身。
所以「天」成全他們,包括毀滅他們。
【譯文】
「道」是萬物所藏而得到庇蔭的地方。
它是善人的珍寶,又是不善人要保持倚靠的。
美好的言辭可以取得人們的尊敬,美好的行為可以使人們重視。
某些人不善,有什麼道理拋棄呢?所以立天子,設置公卿,即使先獻上這裡所說的「道」。
古時重視這個「道」的原因是什麼?不是說有求於「道」就可得到,有罪過就可免除嗎?所以它被天下的人重視。
分類:諸子百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