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之謎
棉花栽培始於何時?
在化纖產品廣泛推廣之前的很長時期內,大部分中國人的服裝主要以棉花為原料,甚至在今天,棉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仍佔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
但是,你知道我國何時才有棉花嗎?
要準確回答這個問題是不可能的,因為棉花只是一種泛稱。
僅我國栽培的棉花就多達四個品種:陸地棉、中棉、草棉、海島棉。
我國陸地棉主要是從美國引進的。
它和中國的機器紡織業的發展直接相關。
張之洞於1892年在湖北武昌辦機器織布廠及紡紗廠時才引進陸地棉,首先引種在兩湖。
二十世紀初,陸地棉開始在全國推廣,現在成了我國的主要棉種。
在陸地棉引進之前,中棉即木棉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的一種棉花。
在古代,中棉被稱為「吉貝」,這是從梵文轉譯而來,表明它是由印度方面傳來的。
有關中棉的記載是很早的。
三國時魏人孟康引《漢書》註:「閩人以棉花為吉貝。」
可見漢時福建己開始種中棉了。
南宋末中棉開始廣植江南。
胡三省《資治通鑒注入「木棉,江南多有之。」
而陶宗儀《南村輟胞錄》更明確指出江南種植中棉最早處是松江,以後逐漸向北推移。
宋末元初是棉花種植大發展時期,元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詔置浙東、江東、江西、湖廣、福建木棉提舉司,責民歲輸木棉十萬匹」。
(《元史。
世祖紀》)這是政一府設置棉花專管機構的開始。
從此以後,棉花與絲、麻並駕齊驅,逐漸成為我國人民穿著的主要原料,而元代王偵《農書》卷二一,更指出棉花使「江淮川蜀,既獲其利」,中棉廣泛栽種於長江流域。
明代統治者十分重視植棉。
《明史。
食貨志》宣稱「棉花種遍天下」。
這時山東、河南等地因「土宜木棉」大量種植,明代中棉已擴種到黃河流域。
與中棉差不多同時引進的是草棉。
草棉古書中稱為「白疊」。
《梁書。
西北諸戎傳》載:「高昌國多草木,草實如繭,繭中絲如細,名曰白疊子,國人多取織以為布,布甚軟白,交市用焉。」
「白疊」是由波斯語轉譯而來,這說明草棉是通過西亞方面傳進來的。
考古資料表明,草棉傳入我國新疆的歷史大約不會晚於西漢末年。
在新疆羅布淖爾西漢末至東漢的樓蘭遺址中發現過棉布殘片;新疆民豐縣尼雅遺址一座東漢夫妻合葬墓中還發現了一條棉布褲和兩塊圖案一精一美的藍色臘染棉布殘片。
這種高超的織染技術是不可能在棉花引進後不久就能形成的。
草棉因適合新疆的氣候環境,在新疆的種植範圍不斷擴大。
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高昌時期墓葬中發現了高昌和平元年(551年)的契約,提到一次借棉(疊)布60匹。
阿斯塔那料號唐墓出土的一隻紙鞋上拆出了一件記載發付疊布口袋的記帳文書殘片,從其內容可知當時當地要徵調棉布製品到內地以充軍用的歷史事實。
草棉種植由新疆緩慢地向東擴種。
元代至元十年(1273年)頒布的官修《農桑輯要》一書卷二有在陝西種植草棉的記錄。
草棉從西路傳到渭水流域後,因為它本身的局限一性一所致,就再也不能東進了。
中國有著悠久的棉花栽培史,但以前一般認為中國還不是棉花的故鄉,對此考古發現提出了疑議。
福建武夷山白巖崖洞所發現的商代以前的船棺的清理工作中,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小塊青灰色棉布」,從有關單位研究的結果看來,這無疑是一塊海島棉織物。
這塊珍貴的棉布只要排除後世混人的嫌疑,我們就有理由說:中國是海島棉的故鄉。
總而言之,棉花什麼時候開始在中國栽培,到目前為止仍是難以準確回答的。
(方令)
有沒有過堯舜禪讓? 周太王亶父號「古公」嗎? 武王伐紂究竟在哪一年? 周穆王到過西域嗎? 太伯是吳國的開創者嗎? 越王勾踐是否夏禹的後代? 春秋五霸指的是哪五霸? 曹操赤壁戰敗的原因是什麼? 北朝17位帝后為何出宮為尼? 建文帝的下落如何? 明景帝是有疾而終還是被害身亡? 崇禎皇帝死於何地?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