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談龍虎榜 中書冒占鳳:武正字對來人說道:「我去回拜了一個客,即刻就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儒林外史》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談龍虎榜 中書冒占鳳

儒林外史

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談龍虎榜 中書冒占鳳

話說武正字那日回家,正要回拜鄧質夫,外面傳進一副請帖,說翰林院高老爺家請即日去陪客。

武正字對來人說道:「我去回拜了一個客,即刻就來。

你先回復老爺去罷。」

家人道:「家老爺多拜上老爺,請的是浙江一位萬老爺,是家老爺從前拜盟的弟兄,就是請老爺同遲老爺會會。

此外就是家老爺親家秦老爺。」

天二評:何不請錢麻子武正字聽見有遲衡山,也就勉強應允了。

回拜了鄧質夫,彼此不相值。

黃評:了鄧質夫,質夫不過借作線索耳午後高府來邀了兩次,武正字才去。

高翰林接著,會過了。

書房裡走出施御史、秦中書來,也會過了。

才吃著茶,遲衡山也到了。

高翰林又叫管家去催萬老爺,因對施御史道:「這萬敝友,是浙江一個最有用的人,一筆的好字。

二十年前,學生做秀才的時候,在揚州會著他。

他那時也是個秀才,他的舉動就有些不同。

那時鹽務的諸公都不敢輕慢他。

他比學生在那邊更覺的得意些。

齊評:是個把勢好手自從學生進京後,彼此就疏失了。

前日他從京師回來,說已由序班授了中書。

黃評:據其自說,所以不知真假將來就是秦親家的同衙門了。」

齊評:活像學做官口氣秦中書笑道:「我的同事,為甚要親翁做東道?明日乞到我家去。」

天二評:事後思之,悔出此言說著,萬中書已經到門,傳了帖。

高翰林拱手立在廳前滴水下,叫管家請轎,開了門。

萬中書從門外下了轎,急趨上前,拜揖敘坐,說道:「蒙老先生見召,實不敢當。

小弟二十年別懷,也要借尊酒一敘。

但不知老先生今日可還另有外客?」

高翰林道:「今日並無外客,就是侍御施老先生同敝親家秦中翰,還有此處兩位學中朋友,一位姓武,一位姓遲。

現在西廳上坐著哩。」

萬中書便道:「請會。」

管家去請,四位客都過正廳來,會過。

施御史道:「高老先生相招奉陪老先生。」

萬中書道:「小弟二十年前,在揚州得見高老先生。

那時高老先生還未曾高發,那一段非凡氣魄,小弟便知道後來必是朝廷的柱石。

自高老先生發解之後,小弟奔走四方,卻不曾到京師一晤。

去年小弟到京,不料高老先生卻又養望在家了。

所以昨在揚州幾個敝相知處有事,只得繞道來聚會一番。

天幸又得接老先生同諸位先生的教。」

秦中書道:「老先生貴班甚時補得著?出京來卻是為何?」

萬中書道:「中書的班次,進士是一途,監生是一途。

學生是就的辦事職銜,將來終身都脫不得這兩個字。

要想加到翰林學士,齊評:真是夢話料想是不能了。

近來所以得缺甚難。」

秦中書道:「就了不做官,這就不如不就了。」

齊評:富翁口氣,一發夢夢萬中書丟一了這邊,黃評:不能往下說了,故「丟一了」向別人說話便向武正字、遲衡山道:「二位先生高才久屈,將來定是大器晚成的。

就是小弟這就職的事,原算不得,始終還要從科甲出身。」

天二評:暗答秦中書話遲衡山道:「弟輩碌碌,怎比老先生大才。」

武正字道:「高老先生原是老先生同盟,將來自是難兄難弟可知。」

齊評:冷語妙

說著,小廝來稟道:「請諸位老爺西廳用飯。」

高翰林道:「先用了便飯,好慢慢的談談。」

眾人到西廳飯畢,高翰林叫管家開了花園門,請諸位老爺看看。

眾人從西廳右首一個月門內進去,另有一道長粉牆。

牆角一個小門進去,便是一帶走廊。

從走廊轉東首,下石子階,便是一方蘭圃。

這時天氣溫和,蘭花正放。

前面石山、石屏都是人工堆就的。

山上有小亭,可以容三四人。

屏旁置磁墩兩個,屏後有竹子百十竿。

竹子後面映著些矮矮的朱紅欄干,裡邊圍著些未開的芍葯。

高翰林同萬中書攜著手,悄悄的講話,天二評:當時同在揚州必有首尾直到亭子上去了。

施御史同著秦中書,就隨便在石屏下閒坐。

遲衡山同武正字信步從竹子裡面走到芍葯欄邊。

天二評:六人遊園作三起寫,參差有致,疏疏落落宛如目見遲衡山對武書道:「園子倒也還潔淨,只是少些樹木。」

武正字道:「這是前人說過的:亭沼譬如爵位,時來則有之;樹木譬如名節,非素修弗能成。」

齊評:引用恰合說著,只見高翰林同萬中書從亭子裡走下來,說道:「去年在莊濯江家,看見武先生的《紅芍葯》詩,如今又是開芍葯的時候了。」

當下主客六人,閒步了一回,從新到西廳上坐下。

管家叫茶上點上一巡攢茶。

遲衡山問萬中書道:「老先生貴省有個敝友,是處州人,不知老先生可曾會過?」

萬中書道:「處州最有名的不過是馬純上先生。

其餘在學的朋友也還認得幾個。

但不知令友是誰?」

遲衡山道:「正是這馬純上先生。」

萬中書道:「馬二哥是我同盟的弟兄,怎麼不認得?齊評:又是牛玉圃口氣他如今進京去了。

他進了京,一定是就得手的。」

武書忙問道:「他至今不曾中舉,他為甚麼進京?」

萬中書道:「學道三年任滿,保題了他的優行。

黃評:馬二先生舉優,比匡超人如何這一進京,倒是個功名的捷徑,所以曉得他就得手的。」

齊評:總不離此等話頭施御史在旁道:「這些異路功名,弄來弄去始終有限。

有操守的,到底要從科甲出身。」

齊評:說現成話遲衡山道:「上年他來敝地,小弟看他著實在舉業上講究的,不想這些年還是個秀才出身。

可見這「舉業」二字,原是個無憑的。」

高翰林道:「遲先生,你這話就差了。

我朝二百年來,只有這一樁事是絲毫不走的,摩元得元,摩魁得魁。

齊評:想見得意聲口。

黃評:倘人人摩元摩魁,何以處之?那馬純上講的舉業,只算得些門面話,其實,此中的奧妙他全然不知。

他就做三百年的秀才,考二百個案首,進了大場總是沒用的。」

天二評:有此壽不考案首亦可武正字道:「難道大場裡同學道是兩樣看法不成?」

高翰林道:「怎麼不是兩樣!凡學道考得起的,是大場裡再也不會中的。

所以小弟未曾僥倖之先,只一心去揣摩大場,學道那裡時常考個三等也罷了。」

黃評:我想學道眼力必不錯,恐是主考錯了萬中書道:「老先生的元作,敝省的人個個都揣摩爛了。」

天二評:揣摩的人可都中元高翰林道:「老先生,「揣摩」二字,就是這舉業的金針了。

小弟鄉試的那三篇拙作,沒有一句話是杜撰,黃評:不從肚子裡撰出來,是抄襲的了字字都是有來歷的,齊評:這話卻是的確,但有志者弗為耳所以才得僥倖。

若是不知道揣摩,就是聖人也是不中的。

天二評:孔夫子到老不中為此。

黃評:聖人也不中的,通極通極,罵殺罵殺那馬先生講了半生,講的都是些不中的舉業。

他要曉得「揣摩」二宇,如今也不知做到甚麼官了!」黃評:老先生曉得揣摩了,我看侍讀官也不算大萬中書道:「老先生的話,真是後輩的津梁。

但這馬二哥,卻要算一位老學。

小弟在揚州敝友家,見他著的《春秋》,倒也甚有條理。」

高翰林道:「再也莫提起這話。

敝處這裡有一位莊先生,他是朝廷徵召過的,而今在家閉門注《易》。

前日有個朋友和他會席,聽見他說:「馬純上知進而不知退,直是一條小小的亢龍。」

無論那馬先生不可比做亢龍,只把一個現活著的秀才拿來解聖人的經,這也就可笑之極了!」武正字道:「老先生,此話也不過是他偶然取笑。

要說活著的人就引用不得,當初文王、周公為甚麼就引用微子、箕子?後來孔子為甚麼就引用顏子?天二評:文王、周公、孔子都未中狀元那時這些人也都是活的。」

高翰林道:「足見先生博學。

小弟專經是《一毛一詩》,不是《周易》,所以未曾考核得清。」

齊評:真是老臉,形容到此,筆亦酷矣。

黃評:無恥翰林武正字道:「提起《一毛一詩》兩字,越發可笑了!近來這些做舉業的,泥定了朱注,越講越不明白。

四五年前,天長杜少卿先生纂了一部《詩說》,引了些漢儒的說話,朋友們就都當作新聞。

黃評:只算罵主人,而主人恬不知恥可見「學問」兩個字,如今是不必講的了!」遲衡山道:「這都是一偏的話。

依小弟看來:講學問的只講學問,不必問功名;講功名的只講功名,不必問學問。

齊評:此是正論。

天二評:學問與功名萬古不通。

衡山此論圓融斬截,千古不易若是兩樣都要講,弄到後來,一樣也做不成。」

黃評:只算教訓老先生一番

說著,管家來稟:「請上席。」

高翰林奉了萬中書的首座,施侍御的二座,遲先生三座,武先生四座,秦親家五座,自己坐了主位。

三席酒就擺在西廳上面,酒餚十分齊整,卻不曾有戲。

天二評:非高翰林小算,乃避與下文復耳席中又談了些京師裡的朝政。

說了一會,遲衡山向武正字道:「自從虞老先生離了此地,我們的聚會也漸漸的就少了。」

天二評:會有以少為貴者少頃,轉了席,又點起燈燭來。

吃了一巡,萬中書起身辭去。

秦中書拉著道:「老先生一來是敝親家的同盟,就是小弟的親翁一般;二來又忝在同班,將來補選了,大概總在一處。

明日千萬到舍間一敘。

小弟此刻回家就具過柬來。」

黃評:不請他也罷又回頭對眾人道:「明日一個客不添,一個客不減,還是我們照舊六個人。」

遲衡山、武正字不曾則一聲。

黃評:兩人萬不能耐矣。

天二評:我料兩君必不來施御史道:「極好!但是小弟明日打點屈萬老先生坐坐的,這個竟是後日罷。」

黃評:施御史好運氣萬中書道:「學生昨日才到這裡,不料今日就擾高老先生。

諸位老先生尊府,還不曾過來奉謁,那裡有個就來叨擾的?」

高翰林道:「這個何妨。

敝親家是貴同衙門,這個比別人不同。

明日只求早光就是了。」

萬中書含糊應允了。

諸人都辭了主人,散了回去。

當下秦中書回家,寫了五副請帖,差長班送了去請萬老爺、施老爺、遲相公、武相公、高老爺。

又發了一張傳戲的溜子,叫一班戲,次日清晨伺候。

又發了一諭帖,諭門下總管,叫茶廚伺候,酒席要體面些。

齊評:暴做官神氣極足

次日,萬中書起來想道:「我若先去拜秦家,恐怕拉住了,那時不得去拜眾人,他們必定就要怪,只說我撿有酒吃的人家跑。

不如先拜了眾人,再去到秦家。」

隨即寫了四副帖子,先拜施御史,御史出來會了,曉得就要到秦中書家吃酒,也不曾款留。

隨即去拜遲相公,遲衡山家回:「昨晚因修理學宮的事,連夜出城往句容去了。」

只得又拜武相公,武正字家回:「相公昨日不曾回家。

來家的時節再來回拜罷。」

黃評:二人與諸人氣味自不相投,借此了遲衡山、武正字

是日早飯時候,萬中書到了秦中書家,只見門口有一箭闊的青牆,中間縮著三號,卻是起花的大門樓。

轎子衝著大門立定,只見大門裡粉屏上帖著紅紙朱標的「內閣中書」的封條,兩旁站著兩行雁翅的管家,管家脊背後便是執事上的帽架子,上首還貼著兩張「為禁約事」的告示。

齊評:此即四斗子所謂好臭排場也帖子傳了進去,秦中書迎出來,開了中間屏門。

萬中書下了轎,拉著手,到廳上行禮、敘坐、拜茶。

萬中書道:「學生叨在班未,將來凡事還要求提攜。

今日有個賤名在此,只算先來拜遏。

叨擾的事,容學生再來另謝。」

秦中書道:「敝親家道及老先生十分大才,將來小弟設若竟補了,老先生便是小弟的泰山了。」

黃評:無奈「泰山」其頹

萬中書道:「令親台此刻可曾來哩?」

秦中書道:「他早間差人來說,今日一定到這裡來。

此刻也差不多了。」

說著,高翰林、施御史兩乘轎已經到門,下了轎,走進來了,敘了坐,吃了茶。

高翰林道:「秦親家,那遲年兄同武年兄,這時也該來了?」

秦中書道:「又差人去邀了。」

萬中書道:「武先生或者還來,那遲先生是不來的了。」

高翰林道:「老先生何以見得?」

萬中書道:「早間在他兩家奉拜,武先生家回:「昨晚不曾回家。」

遲先生因修學宮的事,往句容去了,所以曉得遲先生不來。」

天二評:即借萬中書口中敘明,省卻許多轇轕施御史道:「這兩個人卻也作怪。

但凡我們請他,十回倒有九回不到。

齊評:從反面報出二人若說他當真有事,做秀才的那裡有這許多事?若說他做身份,黃評:他見了你們,卻要做些身份一個秀才的身份到那裡去?」

天二評:如今日管世事的秀才事多著哩秦中書道:「老先生同敝親家在此,那二位來也好,不來也罷。」

齊評:原不在此二位。

天二評:不來更好萬中書道:「那二位先生的學問,想必也還是好的?」

高翰林道:「那裡有甚麼學問!有了學問,倒不做老秀才了。

黃評:高翰林嚇倒了,真是不來也罷。

天二評:學問賣幾文一斤只因上年國子監裡有一位虞博士,著實作興這幾個人,天二評:虞博士也無甚學問,所以不點翰林因而大家聯屬。

而今也漸漸淡了。」

正說著,忽聽見左邊房子裡面高聲說道:「妙!妙!」眾人都覺詫異。

秦中書叫管家去書房後面去看是甚麼人喧嚷。

管家來稟道:「是二老爺的相與鳳四老爹。」

黃評:如此出鳳四老爹,別緻秦中書道:「原來鳳老四在後面,何不請他來談談?」

管家從書房裡去請了出來。

只見一個四十歲的大漢,兩眼圓睜,雙眉直豎,一部極長的烏須垂過了胸膛,黃評:相便異樣頭戴一頂力士巾,身穿一領元色*緞緊袖袍,腳踹一雙尖頭靴,腰束一條絲鸞絛,肘上掛著小刀子,走到廳中間,作了一個總揖,便說道:「諸位老先生在此,小子在後面卻不知道,失陪的緊。」

秦中書拉著坐了,便指著鳳四老爹對萬中書道:「這位鳳長兄,是敝處這邊一個極有義氣的人。

天二評:那曉得就是他的恩星他的手底下實在有些講究,而且一部《易筋經》記的爛熟的。

天二評:《易筋經》不在記熟。

黃評:聽見易筋經,高翰林得毋又嚇他若是趲一個勁,那怕幾千斤的石塊,打落在他頭上身上,他會絲毫不覺得。

這些時,舍弟留他在舍間,早晚請教,學他的技藝。」

萬中書道:「這個品貌,原是個奇人,不是那手無縛雞之力的。」

秦中書又向鳳四老爹問道:「你方才在裡邊,連叫「妙!妙!」卻是為何?」

鳳四老爹道:「這不是我,是你令弟。

令弟才說人的力氣到底是生來的,我就教他提了一段氣,著人拿椎棒打,越打越不疼。

他一時喜歡起來,在那裡說妙。」

萬中書向秦中書道:「令弟老先生在府,何不也請出來會會?」

秦中書叫管家去請。

那秦二侉子已從後門裡騎了馬進小營看試箭法了。

黃評:先將秦二侉子一點

小廝們來請到內廳用飯。

飯畢,小廝們又從內廳左首開了門,請諸位老爺進去閒坐。

萬中書同著眾客進來。

原來是兩個對廳,比正廳略小些,卻收拾得也還精緻。

眾人隨便坐了。

茶上捧進十二樣的攢茶來,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廝又向爐內添上些香。

萬中書暗想道:「他們家的排場畢竟不同,我到家何不竟做起來?齊評:用筆如簾花潭月,隱約掩映,空靈絕妙只是門面不得這樣大,現任的官府不能叫他來上門,黃評:現任官即刻就來也沒有他這些手下人伺候。」

正想著,一個穿花衣的末腳,拿著一本戲目走上來,打了搶跪,說道:「請老爺先賞兩出!」萬中書讓過了高翰林、施御史,就點了一出《請宴》,一出《餞別》,施御史又點了一出《五台》,高翰林又點了一出《追信》。

黃評:四出皆關合後文。

天二評:《請宴》《餞別》本地風光,《五台》切鳳四老爹;《追信》不切末腳拿笏板在旁邊寫了,拿到戲房裡去扮。

當下秦中書又叫點了一巡清茶。

管家來稟道:「請諸位老爺外邊坐。」

眾人陪著萬中書從對廳上過來。

到了二廳,看見做戲的場口已經鋪設的齊楚,兩邊放了五把圈椅,上面都是大紅盤金椅搭,依次坐下。

黃評:寫許多排場,正為一棒鑼聲生色*長班帶著全班的戲子,都穿了腳色*的衣裳,上來稟參了全場。

打鼓板才立到沿口,輕輕的打了一下鼓板。

只見那貼旦裝了一個紅娘,一扭一捏走上場來。

長班又上來打了一個搶跪,稟了一聲「賞坐」,那吹手們才坐下去。

這紅娘才唱了一聲,只聽得大門口忽然一棒鑼聲,又有紅黑帽子吆喝了進來。

眾人都疑惑:《請宴》裡面從沒有這個做法的。

齊評:可謂妙不可言,讀者莫便看下,試掩卷想下文如何說法,方見作者之妙。

黃評:必疑惑是戲裡的,一定之情只見管家跑進來,說不出話來。

早有一個官員,頭戴紗帽,身穿玉色*緞袍,腳下粉底皂靴,走上廳來。

後面跟著二十多個快手,當先兩個走到上面,把萬中書一手揪住,用一條鐵鏈套在頸子裡,就採了出去。

黃評:奇峰突起。

天二評:比權勿用在婁府大不同那官員一言不發,也就出去了。

眾人嚇的面面相覷。

天二評:張君瑞被拿了只因這一番,有分教:梨園子弟,從今笑煞鄉紳;萍水英雄,一力擔承患難。

不知後面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臥評】

虞博士既去,以後皆余文矣,作者正恐閱者笑其江淹才盡,無復能如前此之驚奇炫異,劌心怵目,故且借一最熟之高翰林,引出萬中書一段事;寫萬中書者,又為寫鳳四老爹之陪筆。

至於鳳四老爹之為人,又別有一種性*情氣概,不與眾人同,何其出奇之無窮也。

秦中書家會席,乃所謂飲食地獄也。

既曰地獄,則不得不有地獄變相。

席上無端闖進一個官,生拿活捉套了一個客去,雖謂之牛頭夜叉也亦可。

【天二評】

二婁之於權勿用,莊征君之於盧信侯,杜少卿之於沈瓊枝,秦中書之於萬中書,不同而同,同而不同,作者不避復,讀者不厭其復,見敘事之善。

【黃評】

此等筆墨用在正文,以後愈覺生新出色*。

分類:譴責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儒林外史
第001回 說楔子敷陳大義 借名流隱括第二回 王孝廉村學識同科 周蒙師暮年登第三回 周學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戶行兇鬧第四回 薦亡齋和尚契官司 打秋風鄉紳遭第005回 王秀才議立偏房 嚴監生疾終正寢第六回 鄉紳發病鬧船家 寡婦含冤控大伯第七回 范學道視學報師恩 王員外立朝敦第008回 王觀察窮途逢世好 婁公子故里遇貧交第九回 婁公子捐金贖朋友 劉守備冒姓打第十回 魯翰林憐才擇婿 蓬公孫富室招親第十一回 魯小姐制義難新郎 楊司訓相府第十二回 名士大宴鶯脰腹溯 俠客虛設人第十三回 蘧駪夫求賢問業 馬純上仗義疏第十四回 蘧公孫書坊送良友 馬秀才山洞第十五回 葬神仙馬秀才送喪 思父母匡童第十六回 大柳莊孝子事親 樂清縣賢宰愛第十七回 匡秀才重遊舊地 趙醫生高踞詩第十八回 約詩會名士攜匡二 訪朋友書店第十九回 匡超人幸得良朋 潘自業橫遭禍第二十回 匡超人高興長安道 牛布衣客死第二十一回 冒姓字小子求名 念親戚老夫第二十二回 認祖孫玉圃聯宗 愛交遊雪齋第二十三回 發陰私詩人被打 歎老景寡婦第二十四回 牛浦郎牽連多訟事 鮑文卿整第二十五回 鮑文卿南京遇舊 倪廷璽安慶第二十六回 向觀察陞官哭友 鮑廷璽喪父第二十七回 王太太夫妻反目 倪廷珠兄弟第二十八回 季葦蕭揚州入贅 蕭金鉉白下第二十九回 諸葛佑僧寮遇友 杜慎卿江郡第三十回 愛少棵友神樂觀 逞風流高會第三十一回 天長縣同訪豪傑 賜書樓大醉第三十二回 杜少卿平居豪舉 婁煥文臨去第三十三回 杜少卿夫婦遊山 遲衡山朋友第三十四回 議禮樂名流訪友 備弓旌天子第三十五回 聖天子求賢問道 莊征君辭爵第三十六回 常熟縣真儒降生 泰伯祠名賢第三十七回 祭先聖南京修禮 送孝子西蜀第三十八回 郭孝子深山遇虎 甘露僧狹路第三十九回 蕭雲仙救難明月嶺 平少保奏第四十回 蕭雲仙廣武山賞雪 沈瓊枝利涉第四十一回 莊濯江話舊秦淮河 沈瓊枝押第四十二回 公子雞院說科場 家人苗疆報第四十三回 野羊塘將軍大戰 歌舞地酋長第四十四回 湯總鎮成功歸故鄉 余明經把第四十五回 敦友誼代兄受過 講堪輿回家第四十六回 三山門賢人餞別 五河縣勢利第四十七回 虞秀才重修元武閣 方鹽商大第四十八回 徽州府烈婦殉夫 泰伯祠遺賢第四十九回 翰林高談龍虎榜 中書冒占鳳第五十回 假官員當街出醜 真義氣代友求第五十一回 少婦騙人折風月 壯士高興試第五十二回 比武藝公子傷身 毀廳堂英雄第五十三回 國公府雪夜留賓 來賓樓燈花第五十四回 病佳人青樓算命 呆名士妓館第五十五回 添四客述往思來 彈一曲高山第五十六回 神宗帝下詔旌賢 劉尚書奉旨第045回 滿月麟兒扶正室 春風燕子賀華堂儒林人物誌:杜少卿讀後感才女會武術,誰也擋不住讀後感范進的大蝦元子和馬二先生的酥餅讀後感家醜---范進中舉讀後感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