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寇志》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話說當日宋江不防麗卿暗算,吃麗卿一箭對咽喉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蕩寇志》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

蕩寇志

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

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一娘一計窘智多星

話說當日宋江不防麗卿暗算,吃麗卿一箭對咽喉射來。

這也是宋江命不該絕,恰好黃信立馬在右側,瞥然被他看見,大叫:「休使暗計!」話未絕,那箭已到宋江面前,黃信忙一抽一腰刀挑一起。

那枝箭吃這一挑,餘勢不衰,直爆在宋江左邊的大眼角上,宋江撞下馬來。

那枝箭已落在一邊。

黃信忙就地上抓起宋江,抱在馬上,回陣便走。

麗卿要放第二枝箭,見黃信已搶了宋江去。

孫立等正在苦戰之際,聽得本陣人聲沸亂,知道失利,一齊忙奔回來。

欒廷玉、欒廷芳、王天霸、婁熊四將,都不解其故,立馬觀望。

真大義早已瞧科,也勒馬回陣。

只見希真、永清、麗卿已押大陣兵馬殺上來。

希真對廷玉等四將說了,四將皆喜,當時擂鼓吶喊,殺奔過去。

梁山軍馬無心戀戰,果然大輸一陣。

猿臂兵追到分際,希真傳令教住,只將槍炮弓矢等遠器,雨點價打去,梁山兵飛速遁逃。

原來起先真大義闖入猿臂陣裡時,有一蠟丸擲到希真面前。

希真拆看,乃是魏輔梁通知,宋江陣後有一精一兵埋伏,所以希真追到分際,便傳令止住。

當時魏輔梁見宋江受傷,忙傳令軍心體亂,火速退兵。

宋江虧黃信挑一起那箭,只爆在眼睛上,幸不深入,卻已將山根射傷,眼珠撅出。

黃信急抱他回營,已昏暈了一回。

輔梁勸他勉強支持,體亂軍心。

又替他傳令:「教軍士按隊伍退回,失伍者斬。」

軍士退到分際,只見希真軍馬止住不追。

輔梁佯作大驚道:「埋伏計被他猜破也,希真那廝真有先見之明。」

便對宋江道:「那廝既不直追,必有奇兵抄入林子,殺我伏兵,快教楊雄、石秀一齊退回。」

宋江呻一吟應道:「憑先生調度。」

輔梁忙傳今:「教楊雄、石秀一齊出林子,嚴整隊伍,將伏兵改作斷後之兵。」

楊石二人得令,飛速出了林子,只聽得林子裡炮火連聲,果然猿臂奇兵抄入。

宋江深服魏先生高見。

當時宋江軍馬合成一處,緩緩退去。

希真見宋江軍有紀律,不敢窮追,約軍馬緩緩跟上。

宋江等退入鎮陽關,希真兵亦到鎮陽關下。

那飛虎寨方才木城築好,李應正擬派重兵鎮守,希真兵已到關下。

李應急問輔梁道:「如此怎好,不是又空棄了這飛虎寨?」

輔梁驚道:「我道仁兄安排已定,所以路上不計及。

為今之計,快由賣李谷一路,發一精一兵猛將到飛虎寨。

如那廝已佔了飛虎寨,切不可攻寨,再照那日的吃虧。

只可守住賣李谷,再相機宜。」

李應忙教解珍、解寶領五千人馬赴飛虎寨去。

宋江只是躺在一床一上廝喚,李應道:「哥哥貴體如此,豈可軍務煩心。」

忙教備乘暖轎,派了數百名兵,就請公孫勝、黃信、楊林督領護送,回歸梁山。

宋江臨行,向魏輔梁拱手道:「區區兗州,奉托先生。」

輔梁唯唯,心中暗喜,道:「不乘此時取他兗州,更待何時。」

希真聞得宋江射傷一目,還未曾死,已送回山寨,大喜,與眾將商議,一鼓便取兗州。

忽接到本寨緊急文書,乃是吳用統領一萬二千人馬,直趨新柳營,現在劉廣與劉麒極力在禹功山堵御,賊兵尚未一逼一近城下,誠恐機宜有失,特請大兵速回等語。

希真與諸將皆驚,只見劉慧一娘一道:「姨夫放心,甥女請領六千兵回去,這莫在那裡與他支持一月半月。

這裡姨夫與眾將依舊攻奪兗州,看他失了兗州,還有什麼法兒對付我。」

希真聽罷,沉吟半晌道:「吳用那廝詭計絕人,此番攻我新柳,分明是解兗州之圍。

但他不到兗州,而取我新柳,其計正是可畏。

我守寨的兵力微薄,不但新柳難支,即猿臂、青雲兩處,亦在在可圖。

倘被那廝隨處奪了一處,我便吞滅了兗州,亦兌他不過。」

永清道:「如此只得退兵。

只是此等內間密計,利在迅速成功,豈可輾轉逗留,萬一軍機洩漏,大事去矣。」

希真道:「不妨。

吳用那廝不救兗州,分明亦信魏老。

只是真祥麟一事,務要機密而又機密,現在知此事者,實無幾人,都是我心腹,必不一洩漏。

我此番回去退敵,務求迅速。

我想此刻我等已受朝廷褒封,官兵處亦可求救,不怕那廝久持也。」

眾將稱是。

當時傳令三軍,拔寨都起,坦坦蕩蕩,公然退兵。

那李應已接到吳用飛報,並教李應與輔梁商議,如希真退兵,便須相機追逐。

當時李應見希真退兵,便要追趕。

輔梁止住道:「且慢。

你看他退得如此彰明較著,難道他不防備追兵,就是無謀下士,不至於此。

且發探子去探看虛實,再定計議。」

李應聽了,便發探子去。

半日,探子來回報道:「希真已飛速退了八十餘里,四邊並無伏兵。」

輔梁疑慮道:「奇了,那廝真個一無防備,吃他白走了,倒不甘心。

仁兄且點齊兵馬,待小弟奉陪仁兄追上去。」

李應點齊兵馬,天色已晚。

輔梁教李應緩緩追上,行不十餘里,只聽得前面林子裡,探子說沒有伏兵的所在,忽然連珠號炮響亮,李應大驚。

輔梁曉得又是那鋼輪火櫃的法兒,卻對李應道:「仁兄放心,此事定是那廝狡獪,必非伏兵。

但前去虛虛實實,竟難猜測。

我們黑夜進兵,斷非所宜,不如就此紮住營寨,明晨再議。」

到了明晨,探子探得林子內果非伏兵,希真卻連夜又退四十里。

輔梁道:「不好了,我中他計也。

這廝分明令我疑畏不敢追他。」

便教李應快追。

看官,凡是天下的人,腳步大略相同,不見得李應的兵比希真的兵兩一腿分外生得長些。

希真早已退了一百多里,李應如何追趕得上?況且一路上,每逢山路崎嶇,林木掩映,輔梁還有許多探路搜伏的事務敷演他。

當時李應追希真不及,只得怏怏提兵而退。

且說吳用在萊蕪,自從送宋江、公孫勝等起身後,便與朱武修緝新泰、萊蕪兩處燉煌營汛,端的十分如法,眾人皆喜。

續聞得宋江、公孫勝仍為希真所敗,心中十分懊惱。

又聞得希真重複攻打兗州,驚道:「這廝如此冤冤相報,節節相纏,萬一兗州真個失手,大事去矣。」

便與朱武商議救兗州之策,朱武道:「那廝空群爭兗州,他本寨必然空虛,我去襲他猿臂寨何如?」

吳用道:「此計固妙,但那廝豈有不防備之理。

我想他那新柳營在青雲山南面,我兵由北而南,路頗迂曲,他那裡或不甚防備,亦未可知。

況且那鍾已被我們毀破,路上更無阻礙,我等不如潛師進發,直攻那處。」

朱武稱是。

只見凌振起身道:「軍師既要攻城,何不仍用地雷之法?」

吳用道:「那裡沒有內線,你如何混得入去?」

李雲道:「適才小弟想得一攻城栽埋地雷之法,取名『鐵穹廬』,自問勝於木驢。」

吳用道:「你且將圖式與我看。」

李雲呈上圖式,吳用道:「甚好,只須略改數處。

這裡且發兵到彼,待我相機使用。」

說罷,便教朱武與花榮鎮守二縣,一抽一萊蕪頭領史進、陳達、李忠、周通,帶領一萬二千人馬,並帶李雲、湯隆、凌振,及各項工匠,各種材料。

將人馬分為二隊,吳用、史進、湯隆、李雲、凌振領前隊,陳達、李忠、周通領後隊,僵旗息鼓,包一皮戈束甲,向新柳進發,一路悄悄前進。

這日到了下馬橋,距新柳尚有兩站路,忽然後隊發喊,一彪人馬殺來,風飄旗號,正是猿臂寨。

當先一員大將,躍馬橫刀,大叫:「逆賊敢亂闖,吾乃劉廣是也!」陳達、李忠、周通大驚,一齊迎殺。

劉廣輪刀大戰,三人都敵不住。

更兼梁山兵不及取甲,吃猿臂兵箭矢槍炮,驟雨飛蝗價攢上。

這場廝殺,幸虧吳用出師素有警備,不致十分大敗,但人馬器械,已損折許多。

劉廣曉得吳用不是好欺的,得了這勝仗,連忙收兵而回。

原來劉廣自希真伐兗州去後,深恐梁山來走冷著,便一體知會苟桓等,小心防禦。

苟桓與劉廣密議,梁山如來,必是新泰、萊蕪一路,便遣一精一細探子,密到新泰、萊蕪去探吳用行止。

這日探得吳用潛師出境之信,苟桓便去通報劉廣。

劉廣便挑選了八百名一精一細壯勇,到下馬橋埋伏,只候他前隊過去,掩他後陣。

吳用一時不防,正中其計。

吳用大怒。

眾頭領無不忿怒,便請直攻新柳城。

吳用道:「且慢,休中其一奸一計,這場他不是正戰,乃是挑敵之兵。

那裡他必定還有什麼詭謀。」

當時點閱人馬,便傳令紮下了營寨,一面發探子到新柳城去。

過了一日,探子回報:「猿臂兵屯在禹功山上,四面林子水草邊都有伏兵,也有幾處假的,虛插族旗,堆積煙火。」

吳用聽了,便傳令拔寨進兵,離新柳營西面六十里下寨。

史進道:「軍師何不就從他沒有伏兵處殺進去?」

吳用道:「你不曉得,他沒有伏兵處定有伏兵。

我們且就此屯紮,不出十日之外,我有條計,管殺得他退入城中。」

便對李雲道:「你那攻城鐵穹廬,比木驢果然較好。

木驢是圓頂,一逼一到城下時,最怕城上推千斤石壓碎木驢。

今你改作尖頂,心思卻好。

但用四斜柱架一梁,總嫌頂平,千斤石終壓得斷。

況你用鐵柱、鐵梁,又重又硬。

重則難運,硬則易斷。

今我意改用粗一大渾貓竹,貓竹粗而軟,勝於鐵桿;又三柱便結成一廬,頂尖且銳,自然不怕千斤石了。

至於你用生牛皮繃篷,內襯亂髮一絲綿,不受槍炮矢石,最妙。

至裡面支架也須用渾貓竹,可以萬全無弊。」

李雲及眾頭領皆喜道:「軍師神智,真賽過諸葛也。」

吳用使教李雲聚集工匠,趕緊製造;又教凌振趕緊置辦地雷,在營後搭廠,限日辦齊。

吳用號令機密,自不一洩漏。

這裡且按兵不動。

那劉廣見吳用按兵三日不進,便知吳用另有詭謀,飛速通知希真。

原來希真兵馬,系分作兩隊退回,劉慧一娘一同陳麗卿、真祥麟、祝萬年、欒廷玉先退。

不日回到新柳,知劉廣兵馬已為吳用所敗,棄了禹功山,退入新柳,慧一娘一也進了新柳,協同保守。

吳用領兵直一逼一城下。

城下吳用派陳達、周通領四千人馬攻西門,李忠、史進領四千人馬攻南門,吳用和李雲等領四千人馬在後策應。

那新柳原無東門,單留北門不圍,這是兵法圍師必闕。

那城上劉慧一娘一早已識得,便將北門塞了。

劉慧一娘一同陳麗卿、劉麒守西門,劉廣同祝萬年、欒廷王守南門。

真祥麟因避眾眼,已回青雲山去了。

這城內器械俱備,就是竹箭之材,新得永清採辦,亦不憂不足,足可與吳用相持。

當時吳用傳令攻城,城上劉廣等守禦得鐵桶也似,接連攻了三日,毫無破綻。

那運鐵穹廬的軍士,腳步方才練齊。

吳用升帳閱看,端的齊如蟻行,捷如鳥飛。

那穹廬每一輛,中藏掘子軍二十名,地雷兵二十名,共四十名人手。

其傅城時,即用此四十人負之而趨。

當時點齊人馬,並穹廬三十輛,吳用親自督領,直抵西門。

城上劉慧一娘一見賊兵又來,傳令小心抵禦。

只見城下喊聲振天,賊兵一字兒翻翻滾滾殺來,突放出三十輛鐵穹廬來。

原來那穹廬,前有兩枝不駕馬的空轅,名為跨濠轅,那怕丈餘闊的濠溝,但將兩轅搭過,眾兵便好循著這轅,推穹廬直到城根。

當時賊軍一品三通鼓,吶一聲喊,三十輛穹廬一齊衝過來。

城上軍士不知是什麼器械,各各心驚。

劉麒忙傳令開炮。

令猶未下,慧一娘一忙叫道:「開炮無益,快將石子一齊擲下去!」一聲令下,城上大小石子雨點價下來。

吳用大驚,忙教鳴金收回穹廬。

李雲忙稟道:「這穹廬連槍炮都不怕,怕他石子做甚?」

吳用道:「你不曉得,快收回來,不然枉送這班兒郎們一性一命也。」

便疾忙收回穹廬,紮住陣腳。

李雲不解,再請其故,吳用道:「我一時不檢點,這穹廬旁用兩翅,使軍士負翅飛行,是老大一毛一病。

方纔我見那廝專用石子打來,那兩翅盛受石子最便,石子盛滿,穹廬必重,兒郎們均被壓死矣。」

李雲方才省悟。

那城上見一陣石子,果然打退賊兵,眾皆大喜。

慧一娘一道:「且慢歡喜,那廝識破那兩翅的一毛一病,必將兩翅去了,於廬中設幾個車輪,教軍士在廬內推運,仍可撲到城下。」

劉麒、陳麗卿都道:「怎好?」

慧一娘一笑道:「你們休要著急,我猜那廝廬內除了地雷,更無別物。

可傳令速備水缸二百隻,教軍士運水上城,又備下牛喉水龍六十條聽用。」

一面告知南門上劉廣照樣準備,一面照常守備。

那吳用見穹廬不得利,只得傳令軍士硬攻一番。

但見城上城下,槍炮矢石鳥亂得一天星斗,終是無益,吳用只得傳令收兵。

那邊南門李忠、史進悉力攻打,怎敵得劉廣、萬年、廷玉守禦得法,如何攻得。

李忠倒吃欒廷玉飛錘打壞左臂,也只得退兵。

吳用聞知李忠受傷,大怒,便傳令到兗州取楊雄、石秀、孫立,帶領一萬六千人馬,速來助戰。

那陳希真、祝永清、謝德、婁熊、王天霸、欒廷芳等早已到了山寨,深知吳用詭計絕人,且不救新柳,但分派兵將各處鎮守,以防吳用來襲。

那吳用退回本營,查點軍馬,送李忠回萊蕪將息,這裡聚集一精一銳,專攻西門。

那劉慧一娘一亦深畏吳用利害,端的衣不解一帶,晝夜巡閱。

當時彼攻此守,又是一日。

那吳用果然將穹廬式制改造了。

次日黎明,吳用將鐵穹廬在營內排齊,傳諭眾將道:「今番必破新柳城了,眾兄弟與我努力。」

眾將齊聲答應。

當時飽餐戰飯訖,營外三聲炮響,兵將出營,列成陣勢,蜂擁而進,直抵西門,放出那鐵穹廬,跨濠過去,直傅城根。

只見那城上軍士毫無懼色,須臾間,城上數十道瀑布飛下。

那穹廬內軍士,方將地雷栽得少些,不防青天忽降大雨,將火藥盡行濕一透,毫無用處,這喚做枉費心計。

吳用大怒。

只見城上湧起一座飛樓,端坐著一位美貌佳人,手秉如意,指著吳用道:「吳用,人人說你是智多星,但到我女諸葛手裡來領死,卻早哩!快回去盡心學習兩三年,再來罷!」吳用怒極,便叫:「那個上去與他廝並?」

說未了,那座飛樓豁喇喇早卸了下去。

周通正待出馬,只見城上又立出一位佳人,黃金鎖子甲,梨花古定槍,正是陳麗卿。

周通見了,便不敢上前。

陳達不識高低,出馬大叫道:「你這婆一娘一下城來與我廝……」方言未畢,一箭射來,急閃不迭,肩上正著,急忙勒馬回陣。

吳用見連日將官受傷,不敢催戰,只得忍著一肚皮氣,收兵回營。

次日,吳用對眾人道:「攻城之法,終要令城中不得休息,人出馬疲,方可取勝。

此次我雖兩將受傷,銳氣未挫,今日眾兄弟、眾兒郎仍與我努力攻城。」

眾人一齊答應,重複列成陣勢,吶喊攻城,足足攻了一日。

吳用道:「諸君休辭勞瘁,明日盡力再攻。

況且兗州兵不日就到,可輪替攻打。」

眾人應諾,當夜回營將息。

那陳希真將各處守備之法,俱已安派停當,一面點兵守新柳北面土闉,一面發通稟到景陽鎮總管處求救。

誰知那總管寇見喜,正活是那年的魏虎臣,說起點兵二字,便似當頭打下霹靂,嚇得魂不附體,那敢來救,新柳營所以任憑吳用盡力攻圍。

那希真在土闉內設法想襲吳用。

吳用防備得緊,那裡襲得。

那吳用連日攻打新柳,一日接到楊雄、石秀、孫立一萬六千人馬,並糧草等物。

吳用大喜,誓必滅了新柳,方肯退回。

只見凌振獻計道:「地炮不利,不如改用天炮。」

吳用道:「何謂天炮?」

凌振道:「小弟與湯隆已造了一個,請軍師察看。」

吳用便教取來。

須臾凌振取來獻上,只見是一個正方鐵匣,長闊高各一尺,中藏火藥鉛子,內有一道藥線盤入。

吳用問怎樣用法,凌振道:「仍用鐵穹廬載過去。

只須穹廬前豎一起一竿,比他城牆略高些,上用一滑車兒,穿一根長索,一頭繫了這炮。

只待穹廬將到城根,便將藥線點著,扯上竿頭,搭上城去,下面將繩索割斷。

那炮自在城上炸開,打得他千人辟易,我兵便將雲梯爬城也。」

吳用道:「此器固妙,但用時尚有一層斟酌;此炮未搭上城時,先被那廝用長刀、長鐮割斷,墜下城來,豈不俟事?」

凌振道:「軍師計將安出?」

吳用道:「這事容易,但將穹廬改大些,中藏四十名鳥槍手,將近城時,一悉力向上打去。

那廝無處立腳,怎能割我繩索!」眾人稱妙。

吳用吩咐凌振、湯隆去照式製造,便點派兵將,留楊雄、石秀在西門,派孫立到南門去。

不數日天炮辦齊,分派停留,只待明日再攻。

且說劉慧一娘一目不交睫已有十餘日,劉廣一愛一惜他,教他且去睡睡養神。

慧一娘一那裡肯,吃劉廣再三催不過,只得下城到營房裡就寢。

正是睏倦已極,一睡卻睡得起不來了。

時方黎明,慧一娘一睡夢中忽聽得城上發喊,大驚而起,疾忙上城,只見那個尖頂的廬兒又來了。

劉麒忙問道:「妹妹,這番怎破?」

慧一娘一猛想到麗卿神箭,忙叫道:「卿姐,卿姐,快將他竿上繩索射斷!」麗卿忙用連珠箭射去。

慧一娘一又道:「卿姐一手不及遍射,怎好?」

麗卿一面射一面說道:「這裡我一人儘夠,只怕南門上不好,快傳桂花等四個丫頭去射,他們近來箭法狠好。」

慧一娘一忙傳桂花、薄荷、佛手、玫瑰四丫頭到南門去,又吩咐:「萬一有一架不射一到,被他撲上城來,可教本段進入左右段,但用弓一弩一遠遠射住,不容賊兵上城。

其左右不准亂伍。

亂伍者立斬!飛速赴南門去!」這邊西門上天炮繩索都斷,城上平安無事。

那邊南門上卻有兩架打上城牆。

史進、孫立見城上炮炸,濃煙障天,急推雲梯上城。

不防濃煙中亂箭射來,登城之兵盡被射死。

濃煙方散,城上早已列隊守備,推下千斤石壓斷雲梯,賊兵死者無數。

史進、孫立懊恨而返。

吳用歎道:「陳希真輔佐,個個如此,真吾心腹大患也。」

傳令攻打一番,毫不得便宜,又只得收兵。

慧一娘一見賊兵又退,對劉麒道:「那廝必然再用此法,一而再,再而三,我其危矣。」

劉麒道:「怎好?」

慧一娘一道:「此刻我城垛盡被那廝打壞,我兵守禦甚難。

為今之計,速將整枝粗竹,紮成竹笆子,苫蓋城上。」

言訖,便傳令營中竹匠,立時紮起無數竹排。

慧一娘一教將竹排平鋪城上,只留竹根三尺餘在城內,其餘都吐出城外,竹梢參差,枝枝外指。

那吳用收回穹廬,正擬鑄炮換繩,再行攻打,忽見城上蓋滿竹笆,不覺失聲歎道:「這番新柳城取不得了!」眾人忙問何故,吳用道:「竹梢軟而滑,這炮如何擱得上?更兼參差不齊,雲梯如何上得?況且他平鋪吐外,不受槍炮矢石,更有何法攻他?」

眾人面面相覷,各各無言。

半晌,石秀道:「何不放火箭燒了他?」

吳用道:「火箭怎能奇奇巧巧射在他竹笆上?」

石秀道:「但放得多,總射他著了。」

吳用意本無聊,且准了石秀所請,令備數萬火箭,領兵直赴城下。

一聲號炮,數萬火箭雨點價上去,卻只有百十箭著在竹笆上,盡被城上水龍澆滅。

吳用又收兵而退,是夜獨坐帳中,悶悶不樂,心中暗忖道:「此番攻新柳,不料毫無便宜。

意欲退兵,又恐此番一退,希真必隨即來滋擾兗州。」

好生委決不下。

想了好歇,忽生一計,便傳凌振、湯隆進帳,吩咐道:「你們速將那天炮改造圓的應用。」

二人問何故,吳用道:「你去造來,我有用法。」

二人諾諾而退。

吳用便傳令選齊一百副炮架。

看官,你道炮架是怎樣的?原來就是古法石炮的架子,春秋時鄭子元旝動而鼓,范蠡發機運石,即是此物。

自元以來始有火炮,雖仍襲炮名,其發放卻用不著炮架。

前傳施耐庵先生寫凌振支炮架放炮,實系失據。

蓋緣當時火炮之法最為秘密,設禁甚嚴,所以耐庵不得而知,以己意推測之,只道仍是石炮之法而已。

這原怪不得耐庵。

今此處卻實以石炮之架施放火炮。

蓋石炮從架上發去,不過落到敵陣內,打壞數人而已;今火炮借用石炮架子發放出去,到敵時,炮炸四迸,所傷實多。

當時吳用算計已定,只待圓炮製齊,便要施放。

且說劉慧一娘一見竹笆已蓋好,稍為放心,忽想道:「且尋思尋思,看他還有什麼法兒攻我?」

尋思一番,道:「惟有石炮尚可打上城來。」

因想擋御石炮之法,沉思半晌道:「有了。」

便傳令教軍匠立時制起竹扇一千副。

其法用粗竹編成,狀如掌扇,一柄一短扇長,下用神臂弓張開絆腳,另有機括小棖。

當時一日辦齊,慧一娘一看了甚喜。

忽想此器也好施放炮火,便又傳軍匠連夜打造炮子,以多為妙。

其法正如吳用口炮之法,而中藏小炮,又有毒煙,比吳用的更妙。

當時吩咐軍匠照式去做了。

慧一娘一對眾人道:「有了此器,不但禦敵,兼可退敵矣。」

便請劉廣派兵。

當時派劉麒管城上神炮;麗卿領三千鐵騎在城門邊,只待神炮得勝,便衝殺出去。

那邊祝萬年、欒廷玉也摩拳擦掌,等待衝殺。

又遣人縋城出去,潛到土闉,通知希真。

那希真在土闉內,已與吳用游騎戰過幾次,只是不得便宜。

今日一聞此信,大喜,便安派兵馬,等待追襲。

那吳用雖然多智,如何料得。

次日黎明,吳用點齊人馬,又到城下,將炮架一字擺齊。

一聲炮響,三軍吶喊,那圓炮如雹子般打上城去。

只聽得城上哈哈大笑。

那圓炮個個都打回本陣來了,滿天炮炸,吳用前隊大亂。

原來那竹扇腳下神臂弓弦,系活棖子張開。

這圓炮打在竹扇上,將扇子一振,活棖脫落,那弓弦便盡力往後一兜,自然撲得這圓炮爆回本陣了。

吳用忙傳令止住。

卻不解何故無數圓炮絡繹不絕而來,雷霆四震,煙霧迷天,吳用大驚,疾忙退兵。

陳麗卿已領兵殺出。

那邊史進、孫立已被劉廣、萬年、廷玉三人殺敗。

又被希真、永清兩路人馬從土闉殺出,直殺得大敗虧輸。

永清便抄到西邊來襲吳用後營。

且說吳用見飛炮失利,便教按隊退兵,怎當得而卿勇一猛一衝殺。

毒煙散處,麗卿一馬衝來。

周通手酥腳軟,那敢迎敵。

吳用忙教紮住陣腳,只用佛狼機打去。

麗卿正在衝殺不入,忽見吳用陣後發起喊來,全陣俱亂。

麗卿見了,便揮人馬殺上。

吳用兵馬大敗四散,露出背後一隊人馬,當先一員少年勇將,卻是雲龍。

麗卿大喜,當時合兵掩殺。

楊雄、石秀保著吳用,飛速逃回本營,恰又與永清兵馬遇著,混殺一陣。

吳用等退人營內,營門急閉,槍炮齊下。

永清正待設法攻擊,只見槍炮忽然絕聲,永清大疑。

半晌,差勇將登營觀看,吳用兵已遁去矣,永清遂不敢追。

那邊萬年、廷玉追擊史進、孫立,正在不遺餘力。

背後劉廣望見前面林木掩映,恐有伏兵,忙教鳴金收住。

果然林子裡槍炮撒豆般打來,劉廣、萬年、延玉亦不敢追。

兩技人馬一齊紮住,都等希真號令發落。

且說希真見劉廣已得勝仗,便也抄過西邊掩吳用前隊。

見麗卿卻與雲龍合兵,一處痛殺賊兵,希真喜出望外。

但見雲龍邀住周通,輪刀大戰。

不上十餘合,雲龍刀起,斬周通於馬下。

麗卿已揮軍掃滅了殘賊。

希真謝了雲龍助陣退兵,不暇多敘,便入城去了,教麗卿陪雲龍隨後進來。

那劉慧一娘一同劉麒正在城上督理軍務。

麗卿同雲龍一路說說談談,到了城邊。

雲龍猛抬頭見了慧一娘一,便問麗卿道:「城上那位女將軍是誰?」

麗卿笑道:「你問做甚?除是你那渾家,還有那個!你看那城上的竹笆竹扇,都是他想出的。」

雲龍大喜,便目不轉瞬的向那城上看得仔仔細細。

慧一娘一做夢也想不到雲龍來了,所以眼睜睜只看那個小將,不知何人。

及至進城,雲龍先入中軍去見希真。

麗卿撇了雲龍徑上城來,慧一娘一便問麗卿道:「姐姐同了那裡的一位少年將軍同來?」

麗卿笑個不住,道:「就是你的……你的……」接連說了兩三個你的,慧一娘一早已會意,便啐的一聲,便道:「賊兵怎樣了?」

麗卿帶笑道:「回去的了。」

劉麒亦暗笑。

慧一娘一傳令撤退兵將下城。

卻說希直接見雲龍,正欲動問諸事,忽報祝永清差人來請令。

只因這一番,有分教:強將更逢強將,殘賊寒心;高才偏遇高才,仇讎授首。

不知永清請令待欲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蕩寇志
結水滸全傳第七十一回 猛都監興師剿寇 宋天子訓武觀兵第七十二回 女飛衛發怒鋤奸 花太歲癡情中計第七十三回 北固橋郭英賣馬 辟邪巷希真論劍第七十四回 希真智斗孫推官 麗卿痛打高衙內第七十五回 東京城英雄脫難 飛龍嶺強盜除蹤第七十六回 九松浦父女揚威 風雲莊祖孫納客第七十七回 皂莢林雙英戰飛衛 梁山泊群盜拒蔡京第七十八回 蔡京私和宋公明 天彪大破呼延灼第七十九回 蔡太師班師媚賊 楊義士旅店除奸第八十回 高平山騰蛟避仇 鄆城縣天錫折獄第八十一回 張觷智穩蔡太師 宋江議取沂州府第八十二回 宋江焚掠安樂村 劉廣敗走龍門廠第八十三回 雲天彪大破青雲兵 陳希真夜奔猿臂寨第八十四回 苟桓三讓猿臂寨 劉廣夜襲沂州城第八十五回 雲總管大義討劉廣 高知府妖法敗麗卿第八十六回 女諸葛定計捉高封 玉山郎諸兵伐猿臂第八十七回 陳道子夜入景陽營 玉山郎贅姻猿臂寨第八十八回 演武廳夫妻宵宴 猿臂寨兄弟歸心第八十九回 陳麗卿力斬鐵背狼 祝永清智敗艾葉豹第九十回 陳道子草創猿臂寨 雲天彪征討清真山第九十一回 傅都監飛錘打關勝 雲公子萬弩射索超第九十二回 梁山泊書諷道子 雲陽驛盜殺侯蒙第九十三回 張鳴珂薦賢決疑獄 畢應元用計誘群奸第九十四回 司天台蔡太師失寵 魏河渡宋公明折兵第九十五回 陳道子煉鍾擒巨盜 金成英避難去危邦第九十六回 鳳鳴樓紀明設局 鶯歌巷孫婆誘姦第九十七回 陰秀蘭偷情釀禍 高世德縱僕貪贓第九十八回 豹子頭慘烹高衙內 筍冠仙戲阻宋公明第九十九回 禮拜寺放賑安民 正一村合兵禦寇第一百回 童郡王飾詞諫主 高太尉被困求援第一百一回 猿臂寨報國興師 蒙陰縣合兵大戰第一百二回 金成英議復曹府 韋揚隱力破董平第一百三回 高平山叔夜訪賢 天王殿騰蛟誅逆第一百四回 宋公明一月陷三城 陳麗卿單槍刺雙虎第一百五回 雲天彪收降清真山 祝永清閒遊承恩嶺第一百六回 魏輔梁雙論飛虎寨 陳希真一打兗州城第一百七回 東方橫請玄黃吊掛 公孫勝破九陽神鍾第一百八回 真大義獨赴甑山道 陳希真兩打兗州城第一百九回 吳加亮器攻新柳寨 劉慧娘計窘智多星第一百十回 祝永清單入賣李谷 陳希真三打兗州城第一百十一回 陳義士獻馘歸誠 宋天子誅奸斥佞第一百十二回 徐槐求士遇任森 李成報國除楊志第一百十三回 白軍師巧造奔雷車 雲統制兵敗野雲渡第一百十四回 宋江攻打二龍山 孔厚議取長生藥第一百十五回 高平山唐猛擒神獸 秦王洞成龍捉參仙第一百十六回 陳念義重取參仙血 劉慧娘大破奔雷車第一百十七回 雲天彪進攻蓼兒窪 宋公明襲取泰安府第一百十八回 陳總管兵敗汶河渡 吳軍師病因新泰城第一百十九回 徐虎林臨訓玉麒麟 顏務滋力斬霹靂火第一百二十回 徐青娘隨叔探親 汪恭人獻圖定策第一百二十一回 六六隊大攻水泊 三三陣迅掃頭關第一百二十二回 吳用智御鄆城兵 宋江奔命泰安府第一百二十三回 東京城賀太平誅佞 青州府畢應元薦賢第一百二十四回 汶河渡三戰黑旋風 望蒙山連破及時雨第一百二十五回 陳麗卿斗箭射花榮 劉慧娘縱火燒新泰第一百二十六回 凌振捨身轟鄆縣 徐槐就計退頭關第一百二十七回 哈蘭生力戰九紋龍 龐致果計擒赤髮鬼第一百二十八回 水攻計朱軍師就擒 車輪戰武行者力盡第一百二十九回 吳用計間顏務滋 徐槐智識賈虎政第一百三十回 麗卿夜戰扈三娘 希真晝逐林豹子第一百三十一回 雲天彪旗分五色 呼延灼力殺四門第一百三十二回 徐虎林捐軀報國 張叔夜奉詔興師第一百三十三回 沖頭陣王進罵林沖 守二關雙鞭敵四將第一百三十四回 沉螺舟水底渡官軍 臥瓜錘關前激石子第一百三十五回 魯智深大鬧忠義堂 公孫勝攝歸乾元鏡第一百三十六回 宛子城副賊就擒 忠義堂經略勘盜第一百三十七回 夜明渡漁人擒渠魁 東京城諸將奏凱捷第一百三十八回 獻俘馘君臣宴太平 溯降生雷霆彰神化第一百三十九回 雲天彪進春秋大論 陳希真修慧命真傳第一百四十回 辟邪巷麗卿悟道 資政殿嵇仲安邦結子 牛渚山群魔歸石褐 飛雲峰天女顯靈蹤附錄一:清咸豐三年初刻本序跋附錄二:清同治十年重刻本所增序跋附錄三:貫華堂本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第七十回結末校點說明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