蕩寇志
第九十回 陳道子草創猿臂寨 雲天彪征討清真山
卻說永清不見麗卿的下落,十分著急,位叫查問。
少刻,麗腳跟隨的那些女兵,隨著尉遲大一娘一都回來,一個不少。
都說道:「大軍混戰之際,姑一娘一追一員賊將,往正北上去。
姑一娘一的馬快,婢子們趕不上,只好先回。」
永清叫苦道:「怎地只是孩子氣,萬一失陷了怎好?待我親去尋他。」
真祥麟道:「將軍不可輕動,待小將去尋。」
祥麟請了令箭,帶了百十騎人馬,並同尉遲大一娘一那幾個女頭目,往他去的那條路上追去尋覓。
永清又請萬年也帶些人,分頭去尋。
原來麗卿在林子邊混戰之時,被他看見了石秀,挺槍驟馬直奔過去。
石秀見了大驚,帶著傷那敢迎敵,撥馬加鞭,落荒逃命。
麗卿那裡肯捨,很命追趕。
幸虧石秀也騎的是千里名馬,那匹穿雲電一時還追不上。
正是:前面的飛雲掣電,後面的猛一弩一離弦。
一霎時追了二十多里,看看漸隔得近了,麗卿便放箭射去,卻還射不到。
面前已是一座大嶺阻住,石秀順著大路縱馬上山。
麗卿見他奔入樹林,也飛馬追上山來,那匹棗騮竄山跳澗,如履平地,有甚追不得。
麗卿撲到林子裡,那石秀幾個灣轉不見了。
麗卿見林子那面路雜,沒處尋查,盤過山嶺,看那面嶺下一片平陽,有幾處人煙。
麗卿想:「這廝莫非走那裡去,我已到此,索一性一再去尋一轉。
真尋不得,便饒了他。」
遂縱馬下山,順那平陽路張望。
忽見左側山腳邊來了一個大漢,騎著匹點子高頭馬,紫禁面一皮,額邊幾根虎鬚,戴一頂萬字頭巾,穿一領醬色戰袍,系一條玄色戰裙。
隨著四五個伴當,都跨口腰刀,挑著些行李。
一個伴當掮著一口潑風九環大砍一刀,都走到路口。
那大漢見了麗卿,兜住了馬,只顧看他。
麗卿往前行,那大漢隨在後面亦跟上來,不落眼的從頭至腳細看。
麗卿回頭道:「兀那漢子,有些傻角,不走你的路,只管看我做甚!」那大漢道:「咦,我自己生了眼睛,你敢不許我看!怕人看,不要拋頭露面。」
麗卿大怒道:「你這廝到我手裡討野火麼?活得不耐煩,便上來領槍。」
那大漢哈哈大笑道:「多少了得女郎都見過,稀罕你這雌兒。」
麗卿大怒,挺槍便取那大漢。
那大漢忙搶那口大砍一刀架住。
兩人就那空闊所在,並了四十多合,兩邊毫無破綻。
麗卿道:「你這廝好刀法!」那大漢叫道:「且住,有話問你。」
各收了兵器。
麗卿道:「快說!」那大漢道:「兀那紅姑一娘一,你莫非當真是東京陳提轄的令一愛一陳麗卿小一姐麼?」
麗卿道:「除了我,更有那個是他!」那大漢聽了呵呵大笑,滾鞍下馬道:「姑一娘一,你何不早說,想殺我也。」
撤了大刀,在草地上撲翻虎軀便拜。
麗卿恐有暗算,一逼一住槍向道:「好漢高姓大名?何處識得奴家父女來?」
那大漢拜罷,立起身道:「姑一娘一自不認識我,我也只爭得幾日不會得姑一娘一。
我便是江南風雲莊上的風會是也。」
麗卿叫一聲:「阿也!原來是風二伯伯。」
忙跳下馬,插了槍,折花枝的拜倒。
風會忙回拜了。
麗卿道:「適才侄女衝撞二伯伯。
二伯伯卻從那裡來?」
風會道:「從家鄉來。
方才恕小人無禮。
姑一娘一何故一人到此?」
麗卿道:「我那雲龍兄弟可好?雲祖公安否?」
風會道:「都好。
雲龍同我往他老子任上去,從此經過。
他在後面那人家處修刀鞘就來,是我先行一步。」
麗卿大喜,道:「他在那裡?」
風會指著一處人家道:「他在那向,好道就來也。」
麗卿道:「我們何不迎上去。」
風會道:「何用一性一急。」
叫一個伴當道:「你去看看雲官人。
為何還不來。
見他可說東京陳小一姐在此。」
那伴當跑上去,沒多時,只望見那村口一個少年,帶著兩個人,騎匹白馬,緩轡而來。
風會道:「他已來也。」
只見那件當急跑上去,到馬前回指著說了幾句。
那雲龍把馬加了兩鞭,潑刺刺的趕到面前,飛身下馬,與麗卿相見,滿面笑容道:「姊姊。
那陣風兒吹你到這裡,伯父安否?」
麗卿道:「一言難盡。
我爹爹為你的丈人被貪一官一逼一迫不過。
愚姊同你分手之後,無一日不記掛你。
我的爹爹沒奈何,權去猿臂寨避難。
你的爹爹又錯怪了你的丈人。
我又沒處得你個信。」
風會笑道:「這些事我們都知道了,只請問姑一娘一何故一人到這裡來。」
麗卿道:「我憂得你苦。
如今我爹爹要奪那青雲山用,教玉郎兄弟領兵,昨夜殺敗了那廝們,有一個叫什麼拚命三郎,說是我的仇人。
我要殺那狗頭,他卻怕我。
直追到這裡不見了,兄弟可曾看見?是個騎白馬的後生。」
雲龍道:「卻不曾打眼,想是落荒逃脫了,追也無益。」
麗卿道:「造化了這廝,我們回去休。」
風會、雲龍商量道:「我們就去轉轉。」
麗卿大喜,就地上拔起槍,飛身上馬。
風會、雲龍也都騎了馬,帶了從人,都過嶺來,尋路回青雲山。
風會道:「方纔見姑一娘一這般模樣,又帶著東京口音,也有些疑心,那知果然是你。
姑一娘一真好槍法,怪不得雲威相公都佩服。」
麗卿道:「二伯伯的大砍一刀端的整齊,奴家那裡攻得進。」
雲龍驚道:「二位幾時交過手?」
麗卿笑道:「我是不認識二伯伯,你又不來,我們好殺得熱鬧。」
風會大笑。
雲龍道:「姊姊方才說什麼玉郎兄弟領兵,是那一位?」
麗卿道:「便是你那表兄,會寫字的祝玉山。
我叫他做兄弟,有時順口叫他玉郎。」
雲龍、風會都驚訝道:「怎的玉山也到這裡?」
麗卿道:「來了多日了。」
遂把永清的事從頭說了一遍。
風會、雲龍都感歎不已。
「如今我爹爹十分歡喜他,已把奴家許配了他也。
你那表兄果然了得。」
風會、雲龍都稱羨不已。
雲龍道:「姊姊,你又是我的嫂子。」
麗卿大笑。
三人在馬上說著話,已走了十多里。
只見左側擁出一彪人馬來,乃是真祥麟、祝萬年尋到。
二人見了大喜,祥麟道:「害殺人的姑一娘一,那裡不尋遍,快回去,把你那玉郎急壞了。」
萬年道:「我們已在青雲山寨裡。」
麗卿笑道:「奴家又不是三四歲的孩子,敢怕吃那個拐騙了去,他卻恁般乾著急。
既如此說,你們都來相見了,我先回去,叫他放心。」
說罷,縱馬加鞭,竟自搶先去了。
萬年、祥麟、風會、雲龍四人相見,各道姓名,方知是一家人。
萬年與雲龍自幼曾會過,此刻也不認識。
當時四人一大喜,一齊回寨。
卻說麗卿飛馬跑回青雲山,把關的忙去通報,放他上來。
永清聽得又喜又恨,見了麗卿埋怨道:「姊姊,你是怎地?軍營裡勾當,不是這般作耍。
你萬一犯了軍令,教我怎生擺一布?」
麗卿繳了令,說道:「不是奴家多事,一者看見了那仇人,放不過他;二者要奪他那匹馬來送你。
卻吃那廝走了。」
永清道:「可會著真將軍同二哥否?」
麗卿道:「都見的。
他們同風會二伯伯,雲龍兄弟一齊來了。
我恐你記掛,先跑回來。」
永清驚問:「怎地卻遇見風會、雲龍?」
麗卿把那項事說了。
永清大喜,叫預備迎接。
須臾四籌好漢都到大寨,風會、雲龍與永清見了,欒廷芳也通了姓名,眾人一大喜。
風、雲二人方識得欒廷芳。
當晚就把賀功的酒席與風會、雲龍接風。
席上永清說到被魏虎臣一逼一迫,與雲龍寫《出師表》的話,雲龍灑淚不止,眾人都歎口氣。
麗卿說起安樂村全家逃難的話,對雲龍笑道:「你那個渾家,我從千軍萬馬裡救出來,你卻怎生謝我?」
眾人都大笑。
風會說到希真父女離風雲莊之後,「我等趁勢蕩滌了冷艷山,我等都因此得了功名,子儀不敢與尊翁敘功。
我等官爵,皆出姑一娘一的威力。」
麗卿不會說謙讓的話,只說道:「這算得什麼。」
眾人歡喜暢飲,至半夜方散。
永清恐降兵為害,把來四散屯開,將親軍保護中寨。
破了青雲山,得了糧米七十餘萬擔,戰馬五千餘匹,錢糧器械金銀財帛不計其數。
降兵四千餘人,有受傷的,都叫去醫治;戰場上逃脫的,轉來都准投降。
一面將倉庫封好,一面飛報希真。
不日希真帶了五百多名壯士,將著犒賞物件到來。
永清開關,大排隊伍迎接。
希真進寨升廳,慰勞犒賞都畢,退堂與風會、雲龍相見,大喜。
只見謝德、婁熊都過來參見永清,永清大驚道:「二位將軍為何也在此?」
希真道:「你出兵不久,景陽鎮兵變,二位將軍來聚義,那鎮上六千多官兵都歸了我們也。」
永清忙問:「怎地兵變?」
謝德、婁熊道:「小將們殺了沈安,只說將軍是失陷在猿臂寨,魏虎臣倒被我們蒙過。
怎奈魏虎臣那廝刻扣軍糧,一味貪惡,自己置造花園,不管別人饑凍,人人怨恨。
後來吃沈明那廝打聽出殺他兄弟,他去首告了。
那魏虎臣來提我們,吃小將們先得知,索一性一把沈明那廝也殺了,同了百餘人投奔大寨。
誰想那魏虎臣捉小將們不得,卻把別個來晦氣。
眾人一大家不服,殺了魏虎臣,一齊反了。
那兵馬都監也逃走了。
小將們幸蒙收錄。」
永清聽罷,嗟訝不已。
陳希真對永清道:「我接到你的文書,說青雲山一齊都來,料道你破敵必在早晚,今日卻成功了。
那廝們必去梁山求救,萬一梁山上當真來,我為此放心不下,所以親到。
慧一娘一甥女說這裡有銀礦,我本要帶他同來采看,又好叫他在張家道口相度地脈,起造炮台碉樓。
那知這妮子聞得雲龍賢侄在此,卻害羞不肯來。
劉姨丈務要屈風二哥、雲賢侄到彼一敘,賢侄休要推卻。」
雲龍道:「小侄亦不敢久居,恐家大人記念。
既蒙家岳相召,小侄前去拜見,就在那裡動身,此處不轉來了。」
風會道:「此說甚是。
你來走吳家疃,取路最便,我在那向客店相等便了。」
雲龍道:「二伯伯何妨同去。」
風會道:「不必,你們翁婿相見,少不得有番談論,不值我在裡面鬼混。」
眾人都大笑。
希真道:「卿兒,你在此沒事,可送了兄弟同去;兄弟起身後,你可同了秀妹妹來。」
麗卿道:「爹爹說梁山上那廝們就要來,卻怎地不許孩兒在此?」
希真道:「胡說。
梁山上來不來未定,便是來,你去了回來儘夠,不叫你落後。」
雲龍當日拜辭了眾位好漢,帶了幾個伴當,同麗卿到猿臂寨去。
這裡希真與眾人相敘,一面多發細作,打聽梁山消息。
過了幾日,山下報上來道:「關外有兩個大漢,帶著三五十人,斬了狄雷,將首級獻上,要見主帥。」
希真同眾人都吃一驚,問那兩個人叫甚名字。
嘍囉道:「他有手本在此。」
希真取來一看,大喜,原來就是欒廷玉。
眾人無不歡喜。
希真同眾英雄一齊下山,到了關外,迎接上山,廳上重見了禮。
希真看那欒廷玉,方面大耳,五柳長鬚,八尺以上身材。
那個大漢面如鍋底,眼如黃金,須如鐵絲,聲如銅鐘,身長九尺,威風凜凜,眾人卻不認識。
希真道:「這位好漢高姓大名?」
欒廷玉道:「是小人的結義兄弟,本貫南山鎮上人,姓王,雙名天霸,祖上也是軍官。
這位兄弟兩臂有數千斤實力,慣使一支筆撾,重八十斤,江湖上取他一個渾名叫做『賽存孝』。
小人得了廷芳兄弟的信,便邀他同到貴寨聚義,行至半路,遇見狄雷這廝正在那裡剪徑,吃小人兩個並了他。
方知青雲山已是收伏,故而取了他的首級,逕投這裡來,望賜收錄,願執鞭隨鐙,剿滅梁山。」
希真大喜道:「得二位英雄光輝小寨,破梁山有何難哉!」王天霸道:「陳將軍用小人時,萬死不辭。」
萬年、永清來參拜欒廷玉,廷玉跪在塵埃,痛哭不止。
萬年、永清道:「師伯何故如此?」
廷玉道:「尊府闔家一性一命都害在延玉手裡,有甚面目敢見賢弟。
但願仗眾位英雄威福,報盡了冤仇,便隨令先見了地下。」
說罷,號哭失聲。
眾人再三勸解,無不陪眼淚。
希真道:「仁兄雖是忠義,但必要如此小見,竟是婦人之仁了。
自古英雄豪傑,誰無失算之處,祝捨親在九泉,斷不怨悵仁兄。」
萬年、永清都道:「何嘗是師伯錯,休要這般引咎。」
眾人又再三說,廷玉方才收淚立起。
希真吩咐辦酒筵接風慶賀,叫大小頭目都來參拜了。
希真又吩咐道:「狄雷也是一寨之主,那顆首級不要暴露他,以禮埋葬了。」
眾人無不稱讚希真仁德。
次日風會一定要行,眾人挽留不住,只得祖餞相送。
希真又修了一封書與雲天彪,交與風會。
風會謝了眾人,辭別了,帶著伴當,到吳家疃等待雲龍。
卻說麗卿同雲龍到了猿臂寨,劉廣接上山去相見了。
劉廣見女婿這一表人物,怎不歡喜,當時引到後堂,雲龍參拜了丈母。
劉廣的夫人見了,甚是歡喜,對劉麒的一娘一子道:「慚愧,不弱於祝永清。」
麗卿暗笑。
當時問候都畢,仍出堂來。
劉廣辦酒筵款待,自不必說。
住了幾日,雲龍再三告辭,劉廣只得備了些禮物相送。
自己送到山下,又叫兩個兒子代造一程,麗卿亦要送一程,四人同行。
雲龍私下問麗卿道:「你那表妹到底怎樣一個?」
麗卿大笑道:「不用記掛,比我好得多哩!他玲瓏剔透的心肝,那似我這般愚笨。
可惜我恐姨夫要見怪,不然,我該硬抱了他出來與你看了,好放心。」
雲龍大笑。
天色將晚,劉麒道:「前面已是界外了,妹丈一路保重。」
當時叫從人將帶來的酒席擺下。
四人席地而坐,都把了盞,大家起身灑淚而別。
雲龍星夜趕到吳家疃,與風會取齊,一同到青州去。
慢表。
卻說劉麒等三人回猿臂寨,已是二更天氣,麗卿便催慧一娘一動身同到青雲山。
慧一娘一道:「姊姊趕甚死急,明日也來得及。」
麗卿笑道:「你那人已去了,還怕撞著那個?」
慧一娘一道:「怎地姊姊只管這般風風失失,我也有些行頭要收拾起。
不過去相度地脈,有甚緊急軍務,大一姨夫又沒有限期與你。」
麗卿笑道:「你那知我的喉急,萬一梁山上那廝們已到,爹爹同他們廝殺,卻吃別個搶了頭功去。」
慧一娘一笑道:「你放一百二十個心,我同你賭:梁山上如果敢來,我輸與你。
安穩睡覺去,明日早行!」
到了次日,慧一娘一叫侍女們帶了隨身行頭起身,飛樓、青獅無用處,不必帶著。
劉廣一愛一惜女兒,不許他騎頭口,備了一乘飛轎與他坐了,點了百餘名嘍囉護送。
那幾個轎夫該晦氣,麗卿嫌他們走得慢,直罵了一路。
到了青雲山,麗卿、慧一娘一同進山寨。
慧一娘一與眾頭領都見了,希真便叫慧一娘一去探看銀苗。
慧一娘一道:「白晝有日光映耀,看不清楚,須得夜靜。
何不先去看築城的地基?」
希真甚喜,便留眾將守寨,同慧一娘一帶了親隨壯士,連日下山相看地利。
那山南原有一座空城,向駐一員捕盜巡檢,城內面開方五六里。
後因移置別處,空城仍在。
慧一娘一對希真道:「這座城卻也起得還好,就修理了,不必去改造他。
卻用不著四門,東門把來塞了,西門、南門外面都做了子城。」
用馬鞭指著道:「這北門外起造兩帶土闉,接連著青雲山腳,做個關防。」
二人又進城去看一轉,只見那城門的門扇都無了,城裡的衰草撞著馬腹,一個人都不見,一間房屋都沒有。
只有一座演武廳,也大半倒塌了,面前好似一個教場。
照牆外邊又有一座破廟,有識得的說道是座關王廟。
後面還有個城隍殿。
二人看了出來,縱馬往南去。
一路上慧一娘一叫侍女們捧著羅經,擎著標竿,他忽然騎馬,忽然步行,東邊去張,西邊去望,指指劃劃的說道:某處好造炮台,某處好起碉樓,某處好掘壕塹,某處好設立燉煌。
但說來的言語,希真無不合意,無不佩服。
一連兩三日,把那周圍的形勢都看了,仍回青雲山寨。
眾英雄都動問形勢的話,慧一娘一隻是鎖著柳眉,低頭不語。
希真道:「甥女沉吟什麼,莫非為那張家道口?」
慧一娘一道:「正是。
甥女看這局勢,只有正北上的虎門最險要,兩山來龍一逼一緊當中一條路,靠著艾山,真像虎爪踞地一般。
那裡起造兩座炮台,只消千餘人把守,任他數十萬雄兵,也攻打不入。
那蘆川一帶接連猿臂寨,多設立燉煌碉樓,也把守得。
只是那張家道口,亙連十餘里,平坦坦一個生根的所在都沒有。
梁山泊若全伙往這裡掩來,休說把守,便是逃避,急切也沒處躲。
只有築一帶磚城,設立壕溝,直抵魏河,方是上策。
這個功程又浩大,一年半載不得了。
梁山上豈肯等我築好了城方來!」希真大笑道:「賢甥女不必耽憂,老夫早有安排了。
只就那張家道口,居中起一座高台,要十二丈高低,上面蓋造一座鐘樓,把我祭煉的那口五千四百斤九陽鐘,運上去掛了。
那怕宋江那廝們都來,他要走這條路,捉得他一個不剩。」
眾人都請問其故,希真道:「你等不知,我祭煉那口神鐘,正為今日之用。
那口鍾上的符菉寶菉都包一皮藏先天純陽元氣,善能收攝有情的一精一神。
一聲撞動,方圓九里之內,但是飛走活物,都如一醉如癡,動撣不得。
直待一個周時方能甦醒,卻不傷一性一命。
那怕你悶了耳朵,都不濟事。
只要太陰元一精一秘字鎮住泥丸宮,便無妨害。
我已制下幾千頂巾兒,與自己的人戴了,看守此鐘。
那怕梁山的兵馬利害,除非他不走這條路,但來時個個上當。
本師張真一人時常吩咐我說:都菉大法,不到危急時不宜輕用,到得人力不繼之時用了,方不犯天律。
正是謂此。」
眾人聽了,都各駭異。
不日,那往梁山探軍情的細作都回來道:「宋江已知青雲山破了,因聞雲總管引青州兵攻打清真山,十分緊急,老種經略相公不日又要來征討,宋江卻不敢來救這裡。」
希真道:「我也料那廝們未必敢來,但不可不防備他走冷著,各處仍要嚴密把守。」
當晚慧一娘一要去看銀苗,希真恐他辛苦,叫他早睡。
次日到夜分,希真吩咐多點火把,照耀著一同下山,直到青雲山東南山腳銀苗之處,看了一轉,指點了表記回寨。
慧一娘一估來,約有五百餘萬兩白銀,靠裡面還有石青不少,可以採掘鼓鑄青銅。
眾人都大喜。
慧一娘一又把那起造炮台碉樓的圖形繪出,呈與希真。
希真看了甚喜,便依他的法兒:蘆川一帶建立碉樓二十餘處,燉煌接連不斷;虎門設立一座虎爪關,關旁起兩座炮台;正西上先起造那九陽鐘樓,一字兒造了四座炮台,八座碉樓,面前都掘了深壕。
就採辦木料,燒磚運土,叫祝萬年監工起造。
叫劉慧一娘一做開銀礦的監督,慧一娘一道:「開銀礦的弊端最多,甥女不善查察,求另派一精一明強幹之人。」
希真道:「也說得是。」
便教真祥麟去替出范成龍來做銀礦監督。
希真又吩咐道:「冬令將到,天寒地凍,須要並工趕辦。」
祝萬年、范成龍領命。
又教欒廷玉、王天霸統領鐵騎,周圍巡查,防有官兵衝突;遇有散亡失業流民,便招撫入寨耕種。
不日,范成龍來報:「銀礦內石青下面,又掘出白堊無數。
部下頭目侯達,系南昌窯戶出身。
他說識得此堊,可燒磁器,棄掉可惜。
特來稟知。」
希真使喚侯達來問。
侯達稟道:「小人祖籍南昌,世代慣燒磁器,小人也深曉得火法,因見此地自堊,不讓於定窯細泥,若燒起未,定得好器皿。」
希真道:「果如此,也是本寨出產,各處銷一售,可以添助軍餉。」
就重賞侯達,派做磁窯總局頭目,侯達領命謝了。
侯達又舉薦同鄉數十人,都是窯戶中塑坯、掛油、上彩等工匠,希真就都派作董事,教侯達管領。
范成龍將銀兩、銅斤煎出,陸續存庫;祝萬年督領伕役,晝夜兼工,建造各處碉樓炮台,修理新柳城池,俱草創完備。
只有張家道口的鐘樓要緊,已刻日告竣。
希真將那口九陽神鐘,由蘆川運到張家道口鐘樓上,依那選定吉日古時懸掛。
到了那日,希真率領眾頭領同到鐘樓懸鐘,宰太牢致祭。
那鍾上披掛五色綵緞。
鼓樂吹打,眾頭領依次行禮祭畢,三聲炮響,眾軍吶喊,用力拽起那口鐘,端端正正懸在正中,盤好了千斤鐵索。
眾人無不喝彩。
希真對眾人道:「我用此鐘,原是一時應急之事,磚城仍是要用。
只是今年天寒地凍,伕役勞苦,斷不可再興工了,只好開春動手也。」
希真又於青雲山頂,建蓋一座萬歲亭,供奉大宋皇帝牌位,朔望率領眾頭領朝賀。
凡議大事,必到萬歲亭上。
山寨中又添了欒廷玉、欒廷芳、王天霸、祝萬年、祝永清、謝德、婁熊七籌好漢,連前共是十七位頭領。
永清私下稟希真道:「謝德、婁熊二人,擅敢率眾造反,殺死官長。
這等人心胸叵測,泰山用他,須要留意。」
希真道:「賢婿之言甚當。
但我只安放二人於身邊,聽候調遣,恩威並濟,不付他重權,諒他也不能為害。」
希真遂命謝德、婁熊在帳前聽用。
請劉廣、苟桓鎮守猿臂寨。
倉庫錢糧盡屯在猿臂寨內,聽候支用,著范成龍掌管。
劉麒把守虎爪關,統理炮台事務,在猿臂寨北山下寨;真祥麟仍就鎮守燉煌,增添軍馬,在猿臂寨南山下寨:兩枝兵馬都做劉廣的輔翼,彼此呼應相通。
苟英專管九陽鐘樓,鎮守張家道口,屯積下千萬條麻繩,準備捉賊。
劉麟統領水軍,在蘆川下寨,兼理河岸一帶碉樓。
祝萬年、王天霸駐紮新柳城。
青雲山西面最是沖當要路,是全寨咽喉,兵馬俱揀選一精一壯,教欒廷玉、欒廷芳兄弟二人統領鎮守。
陳麗卿仍領前部先鋒,兼領猿臂、青雲、新柳三營兵馬都教頭,掌管一操一演賞罰。
恐梁山來攻伐,希真親自帶領祝永清提重兵鎮守青雲山,統轄三營頭領,並留劉慧一娘一亦在青雲參贊軍機,兼督全軍工匠。
職事分派已定,眾頭領無不凜遵。
希真派定各頭領職事之後,連發數十處細作,打探梁山泊的動靜;逐日一操一演人馬,屯積糧草,準備與梁山泊廝並。
按下慢表。
卻說那日雲龍離了猿臂寨,到吳家疃會合風會,同投青州。
不說那曉行夜宿,一日行過了東泰山,一路聽得人說,青州馬陘鎮雲總管統領官兵,攻打清真山,將次得勝。
風會、雲龍探聽得是實,雲龍對風會道:「我父親既不在青州,我們何不就去軍營裡相見?」
風會道:「賢侄所說甚是。」
便同取路投清真山來。
且說雲天彪自到馬陘鎮接任辦事,軍政一新。
凡是魏虎臣屈抑之人,察其實有賢能,盡皆擢用;魏虎臣選拔之人,察其果無才具,盡行斥革。
游擊將軍曹松,本是土豪出身,無尺寸之功,只是趨奉魏虎臣,升授今職。
天彪見他弓馬平庸,一性一情乖張,便將他功名詳革。
誰知制置使劉彬亦曾受他賄賂,曹松連夜托人去制置使處打點,反將雲天彪的詳文批駁下來。
天彪差心腹人私查曹松的劣跡。
那一日心腹人查著曹松在娼樓賭一博,暗地飛報天彪。
天彪便親帶兵役,直掩至娼樓,捉住曹松,通詳都省。
檢討使賀太平遂將曹松拿問治罪,劉彬也無法奈何。
眾人無不稱快,凡受過曹松荼毒的無不頂仰。
天彪一日因巡查鄉鎮回衙,渡一條溪河。
在渡船上望見下流頭溪灘上一條大漢,在那裡扳罾取魚。
那大漢生得身軀長大,燕頷虎鬚,眼如曉星。
那口大罾並沒有翻山架,大漢只將兩隻手扳起放倒,毫不費力。
天彪暗暗稱奇,不落眼的看那大漢。
那大漢也看了天彪幾眼。
不多時渡過溪河,天彪回衙,念著那大漢放心不下,暗想道:「左右沒甚公事,且再去看來。」
便換了私一服,帶了幾個伴當,離了本鎮,仍到溪河邊,遠望見那大漢還在那溪邊扳魚。
天彪將從人藏在松林內,自己緩步行到大漢背後,遠看不如近睹,果然堂堂一表。
那大漢卻不知背後有人窺他,連扳了幾罾空,忽然自言自語,歎口氣道:「莫說去捉那些鳥強盜,魚兒尚且這般難取!」天彪忍不住叫道:「壯士,你好風一流自在!」那大漢猛回頭看見天彪,大驚,忙丟一了罾,撲翻身便拜道:「小人有失迴避,相公恕罪。」
天彪上前扶起道:「壯士幾時認識雲某?」
大漢道:「本鎮總管相公,為何不認識。」
天彪道:「原來如此。
我方才在渡船上,望見足下儀表非俗,料想是位英雄,公事已畢,特來訪你。
你姓甚名誰?家住何處?為何隱落江湖?」
那大漢道:「小人複姓歐陽,名喚壽通,本處人氏。
魏總管相公在任時,小人曾充汛地上鋪兵,也考過幾次錢糧,因無錢財使用,不能得缺。
後因傳遞公文錯誤,隊長將小人革役。
小人家中吃口又重,無計謀生,因生平深知水一性一,胡亂在此取魚度日。」
天彪聽罷歎道:「惜哉!今日我要重用足下,可從我否?」
歐陽壽通跪下道:「恩相肯抬舉小人,便是小人知己,小人怎敢不肯。」
天彪便招呼從人,替壽通收拾了魚罾,另備匹馬與他騎了,一同回衙。
天彪又問壽通道:「我見你膂力非凡,你可學過武藝?」
壽通道:「小人幼年曾拜八十萬禁軍教頭王升為師,十八件武藝盡皆學會。
便是師父的兒子王進,也敬服小人。」
天彪甚喜。
次日,天彪點軍下教場,將歐陽壽通比較考試,果然武藝出眾。
天彪便當廳參授歐陽壽通為領軍提轄,先與記名,遇缺即補,留在身邊。
天彪賞罰嚴明,大都如此,所以人人都畏服他。
天彪又於公餘無事之時,與標下軍官開講《春秋大論》,不問賢愚無不感動。
天彪講到那剴切之處,多有聽了流淚不止的。
不到數月,馬陘鎮上軍民知禮,盜賊無蹤。
那一日接到經略使種師道密札,調他發本部兵馬夾攻梁山。
天彪領了札諭,便與兵馬都監傅玉商議起兵,一面移請青州知府應付糧草。
那些官兵的婦女老小,聞得雲總管要用兵,都趕緊把丈夫兒子的冬衣做起,準備乾糧,只等候調發。
那青州太守魯紹和,與雲天彪最稱莫逆,同日接到種經略的密札,教他應付雲天彪的糧草。
當時魯太守到馬陘鎮犒軍,與天彪祖餞。
席間,魯紹和問道:「梁山泊勢焰鴟張,總管只帶八千人馬,願聞進攻之策。」
天彪道:「兵無定法,因敵制變,預先卻怎說得。」
紹和道:「請問大意,先進那路?」
天彪微笑道:「弟有愚見,太尊試猜一猜。」
紹和道:「若直搗梁山,恐清真山強徒米救,腹背受敵。
不如攻清真山,馬元勢危,宋江必來救,反客為主,勝他何如?」
天彪大笑道:「太尊真知我肺腑也,愚見正是如此。
只是太尊解糧,切不可由萊蕪谷經過,長城嶺一帶地勢最險,恐賊兵在彼,斷我糧道。
大尊可由高粱屯繞道解來。
那裡與博山縣的青龍汛相近,即遇賊徒,官兵呼招便到,可保無虞。」
魯紹和道:「總管所見極是,下官遵依調度。」
不說魯太守回府。
這裡雲天彪命傅玉為先鋒,並帶歐陽壽通,提大兵八千,浩浩蕩蕩殺奔清真山來。
清真山的為首頭領錦鱗蟒馬元,率領一萬多人前來抵敵。
可想馬元如何對付得雲天彪,交兵不到兩三陣,被天彪殺得大敗虧輸,退入玄武關,死命守住。
關上弓一弩一槍炮,灰瓶金汁,十分利害,天彪連攻十餘日,不能取勝。
天彪與傅玉商議,傅玉道:「何不用木驢直抵關下,栽埋地雷轟打?」
天彪道:「此法雖好,只是關上賊兵甚多,木驢內能藏得幾人,萬一被他推下千斤石來,徒傷兒郎們的一性一命。」
正在寨中商議,只見轅門官來報:「外面有相公的故鄉朋友風會,同大公子齊到,在營外等候。」
天彪大喜,教開門請進。
風會與天彪相見,雲龍上前請過父親的安,稟知家中祖父、母親都安好。
天彪聞知老小一平安,甚為放心。
風會問及軍事,天彪道:「吾見到此,破清真山必矣。
只是這廝們死守玄武關,攻打不入,未有良策。」
風會道:「令郎賢侄有條妙計,何不用他?」
天彪便問:「龍兒有何計?」
那雲龍不慌不忙說出那計來,有分教:少年英俊,獻上此日奇謀;大將老成,改作他年勝仗。
畢竟不知雲龍說出什麼計來,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古典俠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