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下卷 靈樞篇 大惑論:文中主要論述了登高時發生一精一神迷惑、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黃帝內經》下卷 靈樞篇 大惑論

黃帝內經

下卷 靈樞篇 大惑論

【題解】惑,迷亂眩暈的意思;大,形容其嚴重。

文中主要論述了登高時發生一精一神迷惑、頭目眩暈的道理,故篇名為"大惑論"。

【原文】黃帝問於岐伯日餘嘗上於清冷之台,中階而顧,匍匐而前則惑。

余私異之,竊內怪之,獨瞑獨視,安心定氣,久而不解。

獨博[1]獨眩,披髮長跪,俯而視之,後久之不已也。

卒然自上,何氣使然?岐伯對日五臟六腑之一精一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一精一。

一精一之窠為眼,骨之一精一為瞳子,筋之一精一為黑眼,血之一精一為絡,其窠氣之一精一為白眼,肌肉之一精一為約束,裹擷[2]筋骨血氣之一精一而與脈並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

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

邪其一精一[3],其一精一所中不相比也則一精一散,一精一散則視歧,視歧見兩物。

目者,五臟六腑之一精一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乒廳生也。

故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

是故瞳子黑眼法於一陰一,白眼赤脈法於一陽一也,故一陰一陽一合傳[4]而一精一明也。

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捨也,故神一精一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處,一精一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日惑也。

黃帝日餘疑其然。

余每之東苑[5],未曾不惑,去之則復,余唯獨為東苑勞神乎?何其異也?岐伯日不然也。

心有所喜,神有所惡,卒然相惑[6],則一精一氣亂,視誤故惑,神移乃復。

是故間者為迷,甚者為惑。

【提要】本段論述了人的眼睛是由五臟之一精一氣所充養,眼睛的各部分分屬於五臟,眼睛由目系連屬於腦的理論。

【註釋】

[1]博當作"轉",即頭暈的意思。

[2]擷包裹的意思。

[3]邪其一精一"邪"後當有"中"字。

[4]傳通搏,搏聚的意思。

[5]東苑養禽一獸,植林木之處叫"苑"。

東苑,指清冷之台在東苑。

[6]惑作"感"為是。

【白話解】黃帝說我曾經攀登那高高的清冷之台,上到台階中層時,向四處觀望,然後伏身前行,就感到頭眩眼花,一精一神迷亂。

這種異常的感覺,我暗自感到奇怪,儘管自己閉目寧神或睜眼再看,平心靜氣,力圖使一精一神鎮定下來,但是這種感覺長久不能消除,仍然感到頭暈目眩。

即使是披散開頭髮,赤腳而跪在台階上,力求形體舒緩,使一精一神輕鬆,但當向下俯視時,眩暈仍長久不止,有時這種症狀在突然之間卻又能自行消失,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岐伯回答說五臟六腑的一精一氣,都向上輸注於人的眼部,從而產生一精一明視物的作用。

臟腑一精一氣匯聚於眼窩,便形成眼睛。

其中腎的一精一氣充養瞳子,肝的一精一氣充養黑睛,心的一精一氣充養內外眥的血絡,肺的一精一氣充養白睛,脾的一精一氣充養眼胞。

脾的一精一氣包裹一著肝、腎心、肺的一精一氣,與脈絡合併,形成目系,向上連屬於腦部,向後與項部中間相聯繫。

如果邪氣侵入項部,乘人一體虛弱而向深部發展,則沿著目系而侵入於腦部。

邪人於腦,便發生頭暈腦轉,從而引起目系拘急而出現兩目眩暈的症狀。

如果邪氣損傷眼部的一精一氣,使一精一氣離散,就會出現視歧的現象,即看一件東西好像有兩件一樣。

人的眼睛,既是臟腑的一精一氣所形成,也是營、衛、氣、血、一精一、神、魂、魄通行和寓藏的所在。

其一精一明視物的功能,是以神氣為基礎的。

所以人在一精一神過度疲勞的時候,就會出現魂魄失守,意志散亂,眼睛迷一離而無神氣。

眼的瞳子部分屬於腎,黑睛屬於肝,二者為一陰一髒的一精一氣所滋養;白睛屬肺,眼球的赤脈屬於心,二者依賴一陽一髒的一精一氣所滋養。

因此,一陰一髒的一精一氣和一陽一髒的一精一氣相互結合而協調,才能使眼睛具有視物清晰的功能。

眼睛的視覺功能,主要受心的支配,這是因為心主藏神的緣故。

如果一精一神散亂,一陰一髒的一精一氣和一陽一髒的一精一氣不能相互協調,突然看到異常的景物,就會引起心神不安,一精一失神迷,魂飄魄散,所以發生迷惑眩暈。

黃帝說我有些懷疑你所說的道理。

我每次去東苑登高遊覽,沒有一次不發生眩暈迷惑的,離開那裡,就恢復正常,難道說我惟獨在東苑那個地方才會勞神嗎?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異常的情況呢?岐伯說不是這樣。

就人的心情而言,都有自己喜好的東西和厭惡的東西,一愛一憎兩種情緒突然相感,會使一精一神出現一時的散亂,所以視覺不正常而發生眩暈迷惑。

等到離開了當時的環境,一精一神也就轉移,就會恢復正常狀態。

總之,出現這種症狀,較輕的僅是一精一神一時迷糊,好像不能辨別方向似的,較重的就會出現一精一神迷亂而頭目眩暈。

【按語】本段論述了眼睛與五臟在生理上的密切聯繫。

指出了眼睛的所有組成部分都是分屬於五臟的。

瞳子屬腎,黑睛屬肝,血絡屬心,白眼屬肺,上下瞼屬脾。

這一理論為後世眼科的"五輪學說"奠定了基礎。

【原文】黃帝日人之善忘者,何氣使然?岐伯日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肺虛。

虛則營衛留於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善忘也。

黃帝日人之善饑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岐伯日一精一氣並於睥,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谷,谷消故善饑。

胃氣逆上,則胃脘寒,故不嗜食也。

黃帝日病而不得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日衛氣不得入於一陰一,常留於一陽一。

留於一陽一則一陽一氣滿,一陽一氣滿則一陽一趼盛,不得入於一陰一則一陰一氣虛,故目不瞑矣。

黃帝日病目而不得視者,何氣使然?岐伯日衛氣留於一陰一,不得行於一陽一。

留於一陰一則一陰一氣盛,一陰一氣盛則一陰一曰滿,不得入於一陽一則一陽一氣虛,故目閉也。

黃帝日人之多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日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而分肉不解焉。

腸胃大則衛氣留久,皮膚濕則分肉不解,其行遲。

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一陽一,夜行於一陰一,故一陽一氣盡則臥,一陰一氣盡則寤。

故腸胃大,則衛氣行留久;皮膚濕,分肉不解,則行遲。

留於一陰一也久,其氣不清,則欲瞑,故多臥矣。

其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衛氣之留於一陽一也久,故少瞑焉。

黃帝日其非常經也,卒然多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日邪氣留於上瞧,上瞧閉而不通,已食若飲湯,衛氣留久於一陰一而不行,故卒然多臥焉。

【提要】本節分別論述了善忘、善饑而不嗜食、不得臥、不得視、多臥、少瞑、卒然多臥七個病證的病機。

【白話解】黃帝說人出現健忘,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岐伯說這是由於心肺兩髒不足,而使得人一體上部氣虛,腸胃充實而使得人一體下部氣盛。

心肺氣虛就會使得營衛之氣不能及時向上宣達敷布,長時問滯留於腸胃之間,導致神氣失養,所以發生健忘。

黃帝說人如果容易飢餓,但沒有食慾,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岐伯說飲食人胃後化生的一精一氣,輸送於脾。

如果邪熱之氣停留於胃,就會使胃熱而消化力增強,所以容易飢餓。

熱邪使得胃氣上逆,導致胃脘滯塞,難以受納,所以出現不欲飲食的症狀。

黃帝說因病而不能入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岐伯說衛氣在白天行於一陽一分,人處於清醒狀態,夜間衛氣入於一陰一分,人就能入睡。

如果衛氣不能人於一陰一分,經常停留在一陽一分,就會使衛氣在人一體的一陽一分處於盛滿狀態,相應的一陽一躋脈就偏盛,衛氣不能人於一陰一分,就形成一陰一氣虛,一陰一虛不能斂一陽一,所以就不能安睡。

黃帝說因病而兩目閉合不能視物,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岐伯說這是因為衛氣滯留於一陰一分,不能外行於一陽一分。

留滯在一陰一分使一陰一氣偏盛,一陰一躋脈隨之而盛滿,衛氣既然不得行於一陽一分,便形成一陽一虛,所以願意閉目而不欲視物。

黃帝說有的人發生嗜睡,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岐伯說這一類人的特點是腸胃較大而皮膚滯澀,肌肉之間又不滑利。

由於腸胃較大,衛氣在人一體內部滯留的時間就比較長;皮膚滯澀,分肉之間不滑利,衛氣在體表的運行因受到阻止而遲緩。

衛氣在人一體循行的常規是白天行在一陽一分,夜間行於一陰一分。

當衛氣隨晝夜交替在人一體一陽一分運行已盡,由一陽一人一陰一時,人就入睡了;衛氣在人一體一陰一分運行已盡,由一陰一出一陽一,人便覺醒。

既然這類人的腸胃較大,衛氣在內滯留的時間比較長,再兼皮膚滯澀,分肉組織不滑利,因此衛氣運行於體表就較遲緩,使得一精一神不能振作,所以睏倦而嗜睡。

那些腸胃較小、皮膚滑一潤弛緩,分肉組織之間又通暢滑利的人,衛氣行於一陽一分的時間比較長,所以睡眠較少。

黃帝說有的人不是經常嗜睡,而是突然間出現多臥嗜睡現象,這是什麼原因引起的呢?岐伯說這是因為邪氣滯留於上焦,使得上焦氣機閉阻不通,又因飽食之後,暴飲熱湯,衛氣滯留在胃腸中,致使衛氣久留於一陰一分,而不能外行於一陽一分,所以出現突然多臥嗜睡的症狀。

【原文】黃帝日善。

治此諸邪奈何?岐伯日先其髒群,誅其小過,後調其氣,盛者瀉之,虛者補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樂,定乃取之。

【提要】本段論述了對以上七種病證,先要察明患者的形志苦樂,然後再根據正確的診斷進行治療。

【白話解】黃帝說講得很好。

對於上述疾病如何進行治療呢?岐伯說首先要觀察臟腑的虛實,辨明病變的部位,即使是輕微邪氣,也必須先加以消除,然後再調理營衛之氣。

邪氣盛的採用瀉法,正氣虛的採用補法。

還要首先審察患者形體的勞逸、情志的苦樂,做出正確診斷,然後才能進行治療。

分類:古代醫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黃帝內經
上卷 素問篇 上古天真論上卷 素問篇 四氣調神大論上卷 素問篇 生氣通天論上卷 素問篇 金匱真言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應像大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離合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別論上卷 素問篇 靈蘭秘典論上卷 素問篇 六節藏象論上卷 素問篇 五藏生成上卷 素問篇 五藏別論上卷 素問篇 異法方宜論上卷 素問篇 移精變氣論上卷 素問篇 湯液醪醴論上卷 素問篇 玉版論要上卷 素問篇 診要經終論上卷 素問篇 脈要精微論上卷 素問篇 平人氣象論上卷 素問篇 玉機真藏論上卷 素問篇 三部九候論上卷 素問篇 經脈別論上卷 素問篇 藏氣法時論上卷 素問篇 宣明五氣上卷 素問篇 血氣形志上卷 素問篇 寶命全形論上卷 素問篇 八正神明論上卷 素問篇 離合真邪論上卷 素問篇 通評虛實論上卷 素問篇 太陰陽明論上卷 素問篇 陽明脈解上卷 素問篇 熱論上卷 素問篇 刺熱上卷 素問篇 評熱病論上卷 素問篇 逆調論上卷 素問篇 瘧論上卷 素問篇 刺瘧上卷 素問篇 氣厥論上卷 素問篇 欬論上卷 素問篇 舉痛論上卷 素問篇 腹中論上卷 素問篇 刺腰痛上卷 素問篇 風論上卷 素問篇 痺論上卷 素問篇 痿論上卷 素問篇 厥論上卷 素問篇 病能論上卷 素問篇 奇病論上卷 素問篇 大奇論上卷 素問篇 脈解上卷 素問篇 刺要論上卷 素問篇 刺齊論上卷 素問篇 刺禁論上卷 素問篇 刺志論上卷 素問篇 針解上卷 素問篇 長刺節論上卷 素問篇 皮部論上卷 素問篇 經絡論上卷 素問篇 氣穴論上卷 素問篇 氣府論上卷 素問篇 骨空論上卷 素問篇 水熱穴論上卷 素問篇 調經論上卷 素問篇 繆刺論上卷 素問篇 四時刺逆從論上卷 素問篇 標本病傳論上卷 素問篇 天元紀大論上卷 素問篇 五運行大論上卷 素問篇 六微旨大論上卷 素問篇 氣交變大論上卷 素問篇 五常致大論上卷 素問篇 六元正紀大論上卷 素問篇 刺法論上卷 素問篇 本病論上卷 素問篇 至真要大論上卷 素問篇 著至教論上卷 素問篇 示從容論上卷 素問篇 疏五過論上卷 素問篇 征四失論上卷 素問篇 陰陽類論上卷 素問篇 方盛衰論上卷 素問篇 解精微論下卷 靈樞篇 九針十二原下卷 靈樞篇 本輸下卷 靈樞篇 小針解下卷 靈樞篇 邪氣藏府病形下卷 靈樞篇 根結下卷 靈樞篇 壽夭剛柔下卷 靈樞篇 官針下卷 靈樞篇 本神下卷 靈樞篇 終始下卷 靈樞篇 經脈下卷 靈樞篇 經別下卷 靈樞篇 經水下卷 靈樞篇 經筋下卷 靈樞篇 骨度下卷 靈樞篇 五十營下卷 靈樞篇 營氣下卷 靈樞篇 脈度下卷 靈樞篇 營衛生會下卷 靈樞篇 四時氣下卷 靈樞篇 五邪下卷 靈樞篇 寒熱病下卷 靈樞篇 癩狂病下卷 靈樞篇 熱病下卷 靈樞篇 厥病下卷 靈樞篇 病本下卷 靈樞篇 雜病下卷 靈樞篇 周痺下卷 靈樞篇 口問下卷 靈樞篇 師傳下卷 靈樞篇 決氣下卷 靈樞篇 腸胃下卷 靈樞篇 平人絕谷下卷 靈樞篇 海論下卷 靈樞篇 五亂下卷 靈樞篇 脹論下卷 靈樞篇 五癃津液別下卷 靈樞篇 五閱五使下卷 靈樞篇 逆順肥瘦下卷 靈樞篇 血絡論下卷 靈樞篇 陰陽清濁下卷 靈樞篇 陰陽系日月下卷 靈樞篇 病傳下卷 靈樞篇 淫邪發夢下卷 靈樞篇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下卷 靈樞篇 外揣下卷 靈樞篇 五變下卷 靈樞篇 本藏下卷 靈樞篇 禁服下卷 靈樞篇 五色下卷 靈樞篇 論勇下卷 靈樞篇 背腧下卷 靈樞篇 衛氣下卷 靈樞篇 論痛下卷 靈樞篇 天年下卷 靈樞篇 逆順下卷 靈樞篇 五味下卷 靈樞篇 水脹下卷 靈樞篇 賊風下卷 靈樞篇 衛氣失常下卷 靈樞篇 玉版下卷 靈樞篇 五禁下卷 靈樞篇 動輸下卷 靈樞篇 五味論下卷 靈樞篇 陰陽二十五人下卷 靈樞篇 五音五味下卷 靈樞篇 百病始生下卷 靈樞篇 行針下卷 靈樞篇 上膈下卷 靈樞篇 憂恚無言下卷 靈樞篇 寒熱下卷 靈樞篇 邪客下卷 靈樞篇 通天下卷 靈樞篇 官能下卷 靈樞篇 論疾診尺下卷 靈樞篇 刺節真邪下卷 靈樞篇 衛氣行下卷 靈樞篇 九宮八風下卷 靈樞篇 九針論下卷 靈樞篇 歲露論下卷 靈樞篇 大惑論下卷 靈樞篇 癰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