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學案》卷三十二 泰州學案一:一陽一明先生之學,有泰州、龍溪而風行天下,亦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明儒學案》卷三十二 泰州學案一

明儒學案

卷三十二 泰州學案一

前言

一陽一明先生之學,有泰州、龍溪而風行天下,亦因泰州、龍溪而漸失其傳。

泰州、龍溪時時不滿其師說,益啟瞿曇之秘而歸之師,蓋躋一陽一明而為禪矣。

然龍溪之後,力量無過於龍溪者,又得一江一 右為之救正,故不至十分決裂。

泰州之後,其人多能以赤手搏龍蛇,傳至顏山農、何心隱一派,遂復非名教之所能羈絡矣。

顧端文曰:「心隱輩坐在利慾膠漆盆中,所以能鼓動得人,只緣他一種聰明,亦自有不可到處。」

羲以為非其聰明,正其學術也。

所謂祖師禪者,以作用見性。

諸公掀翻天地,前不見有古人,後不見有來者。

釋氏一棒一喝,當機橫行,放下拄杖,便如愚人一般。

諸公赤身擔當,無有放下時節,故其害如是。

今之言諸公者,大概本弇州之《國朝叢記》,弇州蓋因當時爰書節略之,豈可為信?羲攷其派下之著者,列於下方。

顏鈞,字山農,吉安人也。

嘗師事劉師泉,無所得,乃從徐波石學,得泰州之傳。

其學以人心妙萬物而不測者也。

性如明珠,原無塵染,有何聞?著何戒懼?平時只是率性所行,純任自然,便謂之道。

及時有放逸,然後戒慎恐懼以修之。

凡儒先見聞,道理格式,皆足以障道。

此大旨也。

嘗曰:「吾門人中,與羅汝芳言從性,與陳一泉言從心,余子所言,只從情耳。」

山農遊俠,好急人之難。

趙大洲赴貶所,山農偕之行,大洲感之次骨。

波石戰沒沅一江一 府,山農尋其骸殼歸葬。

頗欲有為於世,以寄民胞物與之志。

嘗寄周恭節詩云:「濛濛雨鎖一江一 垓,一江一 上漁人爭釣台。

夜靜得魚呼酒肆,湍流和月掇將來。

若得春風遍九垓,世間那有三歸台。

君仁臣義民安堵,雉兔芻蕘去復來。」

然世人見其張皇,無賢不肖皆惡之,以他事下南京獄,必欲殺之。

近溪為之營救,不赴廷對者六年。

近溪謂周恭節曰:「山農與相處,余三十年。

其心髓一精一微,決難詐飾。

不肖敢謂其學直接孔、孟,俟諸後聖,斷斷不惑。

不肖菲劣,已蒙門下知遇,又敢竊謂門下,雖知百近溪,不如今日一察山農子也。」

山農以戍出,年八十餘。

梁汝元字夫山,其後改姓名為何心隱,吉州永豐人。

少補諸生,從學於山農,與聞心齋立本之旨。

時吉州三四大老,方以學顯,心隱恃其知見,輒狎侮之。

謂《大學》先齊家,乃搆萃和堂以合族,身理一族之政,冠婚喪祭賦役,一切通其有無,行之有成。

會邑令有賦外之征,心隱貽書以誚之,令怒,誣之當道,下獄中。

孝感程後台在一胡一 總制幕府,檄一江一 撫出之。

總制得心隱,語人曰:「斯人無所用,在左右能令人神王耳。」

已同後台入京師,與羅近溪、耿天台游。

一日遇一江一 陵於僧捨,一江一 陵時為司業,心隱率爾曰:「公居太學,知太學道乎?」

一江一 陵為勿聞也者,目攝之曰:「爾意時時欲飛,卻飛不起也。」

一江一 陵去,心隱捨然若喪,曰:「夫夫也,異日必當國,當國必殺我。」

心隱在京師,闢各門會館,招來四方之士,方技雜流,無不從之。

是時政由嚴氏,忠臣坐死者相望,卒莫能動。

有藍道行者,以乩術幸上,心隱授以密計,偵知嵩有揭帖,乩神降語,今日當有一奸臣言事,上方遲之,而嵩揭至,上由此疑嵩。

御史鄒應龍因論嵩敗之。

然上猶不忘嵩,尋死道行於獄。

心隱踉蹌,南過金陵,謁何司寇。

司寇者,故為一江一 撫,脫心隱於獄者也。

然而嚴一黨一 遂為嚴氏仇心隱,心隱逸去,從此蹤跡不常,所游半天下。

一江一 陵當國,御史傅應禎、劉台連疏攻之,皆吉安人也,一江一 陵因仇吉安人。

而心隱故嘗以術去宰相,一江一 陵不能無心動。

心隱方在孝感聚徒講學,遂令楚撫陳瑞捕之,未獲而瑞去。

王之垣代之,卒致之。

心隱曰:「公安敢殺我?亦安能殺我?殺我者張居正也。」

遂死獄中。

心隱之學,不墮影響,有是理則實有是事,無聲無臭,事藏於理,有像有形,理顯於事,故曰:「無極者,流之無君父者也,必皇建其有極,乃有君而有父也。

必會極,必歸極,乃有敬敬以君君也,乃有親親以父父也。

又必《易》有太極,乃不墮於弒君弒父,乃不流於無君無父,乃乾坤其君臣也,乃乾坤其父子也。」

又曰:「孔、孟之言無慾,非濂溪之言無慾也。

欲惟寡則心存,而心不能以無慾也。

欲魚、欲熊掌,欲也,捨魚而取熊掌,欲之寡也。

欲生、欲義,欲也,捨生而取義,欲之寡也。

欲仁非欲乎?得仁而不貪,非寡慾乎?從心所欲,非欲乎?欲不踰矩,非寡慾乎?此即釋氏所謂妙有乎?」

蓋一變而為儀、秦之學矣。

一鄧一 豁渠初名鶴,號太湖,蜀之內一江一 人。

為諸生時,不說學。

趙大洲為諸生,談聖學於東壁,渠為諸生講舉業於西序,朝夕聲相聞,未嘗過而問焉。

已漸有入,卒摳衣為弟子。

一旦棄家出遊,遍訪知學者,以為性命甚重,非拖泥帶水可以成就,遂落髮為僧。

訪李中溪元一陽一於大理,訪鄒東廓、劉師泉於一江一 右,訪王東涯於泰州,訪蔣道林於武陵,訪耿楚倥於黃安。

與大洲不相聞者數十年,大洲起官過衛輝,渠適在焉,出迎郊外。

大洲望見,驚異下車,執手徒行十數里,彼此潸然流涕。

大洲曰:「誤子者,余也。

往余言學過高,致子於此,吾罪業重矣。

向以子為死,罪惡莫贖,今尚在,亟歸廬而父墓側終身可也。

吾割田租百石贍子。」

因書券給之。

時有來大洲問學者,大洲令渠答之。

大洲聽其議論,大恚曰:「吾藉是以試子近詣,乃荒謬至此。」

大洲入京,渠復游齊、魯間,初無歸志。

大洲入相,乃來京候謁,大洲拒不見。

屬宦蜀者攜之歸,至涿州,死野寺中。

渠自序為學云:「己亥,禮師,聞良知之學,不解。

入青城山參禪十年。

至戊申,入雞足山,悟人情事變外,有個擬議不得妙理。

當時不遇明師指點,不能豁然通曉。

癸丑,抵天池,禮月泉,陳雞足所悟,泉曰:『第二機即第一機。

』渠遂認現前昭昭靈靈的,百姓日用不知,渠知之也。

甲寅,廬山禮性空,聞無師智聞說『沒有甚麼,甚麼便是』,始達良知之學,同是一機軸,均是認天機為向上事,認神明為本來人。

延之戊午,居灃州八年,每覺無日新之益,及聞三公俱不免輪迴生死,益加疑惑。

因入黃安,居楚倥茅屋,始達父母未生前的、先天地生的、水窮山盡的、百尺竿頭外的所謂不屬有無,不屬真妄,不屬生滅,不屬言語,常住真心,與後天事不相聯屬。

向日雞足所參人情事變的,豁然通曉,被月泉所誤二十餘年。

丙寅以後,渠之學日漸幽深玄遠。

如今,也沒有我,也沒有道,終日在人情事變中,若不自與,泛泛然如虛舟飄瓦而無著落,脫胎換骨實在於此。

渠學之誤,只主見性,不拘戒律,先天是先天,後天是後天,第一義是第一義,第二義是第二義,身之與性,截然分為二事,言在世界外,行在世界內,人但議其縱一情 ,不知其所謂先天第一義者,亦只得完一個無字而已。

嗟乎!是豈渠一人之誤哉?」

方與時字湛一,黃陂人也。

弱冠為諸生,一旦棄而之太和山一習一 攝心術,靜久生明。

又得黃白朮於方外,乃去而從荊山游,因得遇龍溪、念菴,皆目之為奇士。

車轍所至,縉紳倒屣,老師上卿,皆拜下風。

然尚玄虛,侈談論。

耿楚倥初出其門,久而知其偽,去之。

一日謂念菴曰:「吾儕方外學,亦有秘訣,待人而傳,談聖學何容易耶?」

念菴然之。

湛一即迎至其裡道明山中,短榻夜坐,久之無所得而返。

後台、心隱大會礦山,車騎雍容,湛一以兩僮舁一籃輿往,甫揖,心隱把臂謂曰:「假我百金。」

湛一唯唯,即千金惟命。

巳入京師,欲挾術以干九重,一江一 陵聞之曰:「方生此鼓,從此撾破矣。」

無何,嚴世蕃聞其爐火而艷之。

湛一避歸。

一胡一 廬山督楚學,以其昔嘗誑念菴也,檄有司捕治,湛一乃逃而入新鄭之幕。

新鄭敗走,匿太和山,病瘵死。

程學顏字二蒲,號後台,孝感人也。

官至太僕寺丞。

自以此學不進,背地號泣,其篤志如此。

心隱死,其弟學博曰:「梁先生以友為命,友中透於學者,錢同文外,獨吾兄耳。

先生魂魄應不去吾兄左右。」

乃開後台墓合葬焉。

錢同文字懷蘇,福之興化人。

知祁門縣,入為刑部主事,累轉至郡守。

與心隱友善,懷蘇嘗言:「學道人堆堆,只在兄弟款中,未見有掙上父母款者。」

寇志道字登之,號東溟,蘇之太倉人。

隆慶辛未進士。

除南京兵部主事,改刑部。

一江一 陵秉政,東溟上疏條九事,以譏切時政,無非欲奪其威福,歸之人主。

其中有憲綱一條,則言兩司與巡方抗禮,國初制也,今之所行,非是。

一江一 陵即出之為廣東僉事以難之,使之為法自敝也。

果未幾,御史龔懋賢劾之,謫鹽課司提舉。

明年,外計,以老疾致仕。

萬曆戊申卒,年七十三。

東溟受業於耿天台,著書數十萬言,大抵鳩合儒釋,浩汗而不可方物。

謂「乾元無首之旨,與《華嚴》性海渾無差別,《易》道與天地准,故不期與佛老之祖合而自合,孔教與二教峙,故不期佛老之徒爭而自爭。

教理不得不圓,教體不得不方,以仲尼之圓,圓宋儒之方,而使儒不礙釋,釋不礙儒。

以仲尼之方,方近儒之圓,而使儒不濫釋,釋不濫儒。

唐、宋以來,儒者不主孔一奴一釋,則崇釋卑孔,皆於乾元性海中自起藩籬,故以乾元統天,一案兩破之也。」

其為孔子闡幽十事,言「孔子任文統,不任道統,一也。

居臣道,不居師道,二也。

刪述《六經》,從游七十二子,非孔子定局,三也。

與夷、惠易地,則為夷、惠,四也。

孔子知天命,不專以理,兼通氣運,五也。

一貫尚屬悟門,實之必以行門,六也。

敦化通於性海,川流通於行海,七也。

孔子曾師老聃,八也。

孔子從先進,是黃帝以上,九也。

孔子得位,必用?、文做法,十也。」

按東溟所言,亦只是三教膚廓之論。

平生尤喜談鬼神夢寐,其學不見道可知。

泰州張皇見龍,東溟闢之,然決儒釋之波瀾,終是其派下人也。

處士王心齋先生艮王艮字汝止,號心齋,泰州之安豐場人。

七歲受書鄉塾,貧不能竟學。

從父商於山東,常銜《孝經》、《論語》、《大學》袖中,逢人質難,久而信口談解,如或啟之。

其父受役,天寒起盥冷水,先生見之,痛哭曰:「為人子而令親如此,尚得為人乎?」

於是有事則身代之。

先生雖不得專功於學,然默默參究,以經證悟,以悟釋經,歷有年所,人莫能窺其際也。

一夕夢天墮壓身,萬人奔號求救,先生舉臂起之,視其日月星辰失次,復手整之。

覺而汗溢如雨,心體洞徹。

記曰:「正德六年間,居仁三月半。」

自此行住語默,皆在覺中。

乃按《禮經》制五常冠、深衣、大帶、笏板,服之。

曰:「言堯之言,行堯之行,而不服堯之服,可乎?」

時一陽一明巡撫一江一 西,講良知之學,大一江一 之南,學者翕然信從。

顧先生僻處,未之聞也。

有黃文剛者,吉安人,而寓泰州,聞先生論,詫曰:「此絕類王巡撫之談學也。」

先生喜曰:「有是哉!雖然王公論良知,艮談格物,如其同也,是天以王公與天下後世也;如其異也,是天以艮與王公也。」

即日啟行,以古服進見,至中門舉笏而立,一陽一明出迎於門外。

始入,先生據上坐。

辯難久之,稍心折,移其坐於側。

論畢,乃歎曰:「簡易直截,艮不及也。」

下拜自稱弟子。

退而繹所聞,間有不合,悔曰:「吾輕易矣!」明日入見,且告之悔。

一陽一明曰:「善哉!子之不輕信從也。」

先生復上坐,辯難久之,始大服,遂為弟子如初。

一陽一明謂門人曰:「向者吾擒宸濠,一無所動,今卻為斯人動矣。」

一陽一明歸越,先生從之。

來學者多從先生指授,已而歎曰:「千載絕學,天啟吾師,可使天下有不及聞者乎?」

因問一陽一明以孔子轍環車制,一陽一明笑而不答。

歸家遂自創蒲輪,招搖道路,將至都下。

有老叟夢黃龍無首,行雨至崇文門,變為人立。

晨起往候,而先生適至。

當是時,一陽一明之學,謗議蜂起,而先生冠服言動,不與人同,都人以怪魁目之。

同門之在京者勸之歸,一陽一明亦移書責之,先生始還會稽。

一陽一明以先生意氣太高,行事太奇,痛加裁抑,及門三日不得見。

一陽一明送客出門,先生長跪道旁,曰:「艮知過矣。」

一陽一明不顧而入,先生隨至庭下,厲聲曰:「仲尼不為已甚。」

一陽一明方揖之起。

一陽一明卒於師,先生迎哭至桐廬,經紀其家而後返。

開門授徒,遠近皆至。

同門會講者,必請先生主席。

一陽一明而下,以辯才推龍溪,然有信有不信,惟先生於眉睫之間,省覺人最多。

謂「百姓日用即道」,雖僮僕往來動作處,指其不假安排者以示之,聞者爽然。

御史吳疏山悌上疏薦舉,不報。

嘉靖十九年十二月八日卒,年五十八。

處士王心齋心先生艮先生以「格物,即物有本末之物。

身與天下國家一物也,格知身之為本,而家國天下之為末,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

反己,是格物底工夫,故欲齊治平在於安身。

《易》曰:『身安而天下國家可保也。

』身未安,本不立也,知身安者,則必愛身、敬身。

愛身、敬身者,必不敢不愛人、不敬人。

能愛人、敬人,則人必愛我、敬我,而我身安矣。

一家愛我敬我,則家齊,一國愛我敬我,則國治,天下愛我敬我,則天下平。

故人不愛我,非特人之不仁,己之不仁可知矣。

人不敬我,非特人之不敬,己之不敬可知矣。」

此所謂淮南格物也。

子劉子曰:「後儒格物之說,當以淮南為正。」

第少一註腳,格知誠意之為本,而正修治平之為末,則備矣。

然所謂安身者,亦是安其心耳,非區區保此形骸之為安也。

彼居危邦,入亂邦,見幾不作者,身不安而心固不安也,不得已而殺身以成仁。

文王之羑里,夷、齊之餓,心安則身亦未嘗不安也。

乃先生又曰:「安其身而安其心者上也,不安其身而安其心者次之,不安其身又不安其心,斯為下矣。

而以緡蠻為安身之法,無乃開一臨難苟免之隙乎?」

先生以九二見龍為正位,孔子修身講學以見於世,未嘗一日隱也。

故有以伊、傅稱先生者,先生曰:「伊、傅之事我不能,伊、傅之學我不由,伊、傅得君,可謂奇遇,如其不遇,終身獨善而已。

孔子則不然也。」

此終蒲輪轍環意見,一陽一明之所欲裁抑者,熟處難忘也。

於遯世不見知而不悔之學,終隔一塵。

先生曰:「聖人以道濟天下,是至重者道也;人能弘道,是至重者身也。

道重則身重,身重則道重,故學也者,所以學為師也,學為長也,學為君也。

以天地萬物依於身,不以身依於天地萬物,捨此皆妾婦之道。」

聖人復起不易斯言。

心齋語錄

問「止至善」之旨。

曰:「明明德以立體,親民以達用,體用一致,先生辨之悉矣。

但謂至善為心之本體,卻與明德無別,死非本旨。

堯、舜執中之傳,以至孔子,無非明明德親民之學,獨未知安身一義,乃未有能止至善者。

故孔子透悟此理,卻於明明德親民中,立起一個極來,又說個在止於至善。

止至善者,安身也,安身者,立天下之大本也。

本治而末治,正己而物正也,大人之學也。

是故身也者,天地萬物之本也,天地萬物末也。

知身之為本,是以明明德而親民也。

身未安,本不立也。

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本既不治,末愈亂也。

故《易》曰:『身安而天下國家可保也。

』不知安身,則明明德親民卻不曾立得天下國家的本,是故不能主宰天地,斡旋造化。

立教如此,故自生民以來,未有盛於孔子者也。」

問:「止至善為安身,亦何所據乎?」

曰:「以經而知安身之為止至善也。

《大學》說個止至善,便只在止至善上發揮。

知止,知安身也。

定靜安慮,得安身而止至善也。

物有本末,故物格而後知本也。

知本,知之至也。

知至,知止也。

自天子至此,謂知之至也,乃是釋格物致知之義。

身與天下國家一物也,惟一物而有本末之謂。

格,絜度也,絜度於本末之間,而知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此格物也。

物格,知本也,知本,知之至也,故曰:『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也。

』修身立本也,立本安身也。」

引《詩》釋止至善,曰:「『緡蠻黃鳥,止於丘隅』,知所以安身也。

孔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要在知安身也。

《易》曰:『君子安其身而後動。

』又曰:『利用安身。

』又曰:『身安而天下國家可保也。

』孟子曰:『守孰為大?守身為大,失其身而能事其親者,吾未之聞。

』同一旨也。」

問「格字之義」。

曰:「格如格式之格,即絜矩之謂。

吾身是個矩,天下國家是個方,絜矩則知方之不正,由矩之不正也。

是以只去正矩,卻不在方上求,矩正則方正矣,方正則成格矣,故曰物格。

吾身對上下前後左右是物,絜矩是格也。

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便見絜度格字之義。

格物,知本也,立本,安身也,安身以安家而家齊,安身以安國而國治,安身以安天下而天下平也。

故曰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其身而天下平。

不知安身,便去幹天下國家事,是之為失本。

就此失腳,將烹身割股,餓死結纓,且執以為是矣。

不知身不能保,又何以保天下國家哉!」

知本,知止也,如是而不求於末定也;如是而天地萬物不能撓己靜也;如是而首出庶物,至尊至貴安也;如是而知幾先見,一精一義入神,仕止久速,變通趨時慮也;如是而身安如黃鳥,色斯舉矣,翔而後集,無不得所止矣,止至善也。

問:「反己是格物否?」

曰:「物格知至,知本也;誠意正心,修身立本也,本末一貫。

是故愛人、治人、禮人,格物也。

不親、不治、不答,是謂行有不得於心,然後反己也。

格物然後知反己,反己是格物的工夫。

反之如何,正己而已矣。

反其仁治敬,正己也。

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此正己而物正也,然後身安也。」

有疑安身之說者,曰:「夷、齊雖不安其身,然而安其心矣。」

曰:「安其身而安其心者,上也;不安其身而安其心者次之;不安其身又不安其心,斯為下矣。

危其身於天地萬物者,謂之失本;潔其身於天地萬物者,為之遺末。」

知得身是天下國家之本,則以天地萬物依於己,不以己依於天地萬物。

見龍,可得而見之謂也;潛龍,則不可得而見矣。

惟人,皆可得而見,故利見大人。

聖人,雖時乘六龍,然必當以見龍為家捨。

顏子有不善,未嘗不知,常知故也。

知之未嘗復行,常行故也。

孔子謂:「二三子以我為隱乎?」

此隱字,對見字說。

孔子在當時,雖不仕,而無行不與二三子,是修身講學以見於世,未嘗一日隱也。

體用不一,只是功夫生。

人之天分有不同,論學則不必論天分。

聖人之道無異於百姓日用,凡有用者皆謂之異端。

天性之體,本自活潑,鳶飛魚躍,便是此體。

愛人直到人亦愛,敬人直到人亦敬,信人直到人亦信,方是學無止法。

有以伊、傅稱先生者,先生曰:「伊、傅之事我不能,伊、傅之學我不由。」

曰:「何謂也?」

曰:「伊、傅得君,設其不遇,則終身獨善而已。

孔子則不然也。」

天下之學,惟有聖人之學好學,不費些子氣力,有無邊快樂。

若費些子氣力,便不是聖人之學,便不樂。

「不亦說乎?」

說是心之本體。

孔子雖天生聖人,亦必學《詩》、學《禮》、學《易》,逐段研磨,乃得明徹之至。

舜於瞽瞍,命也,舜盡性而瞽瞍底豫,是故君子不謂命也。

孔子不遇,命也,而明道以淑斯人,不謂命也。

若天民則聽命矣,大人造命。

一友持功太嚴,先生覺之曰:「是學為子累矣。」

因指斲木者示之曰:「彼卻不曾用功,然亦何嘗廢學。」

戒慎恐懼,莫離卻不不聞,不然便入於有所戒慎、有所恐懼矣。

故曰:「人性上不可添一物!」

天理者,天然自有之理也;纔欲安排如何,便是人欲。

百姓日用條理處,即是聖人之條理處,聖人知便不失,百姓不知便為失。

有心於輕功名富貴者,其流弊至於無父無君;有心於重功名富貴者,其流弊至於弒父與君。

即事是學,即事是道,人有困於貧而凍餒其身者,則亦失其本而非學也。

學者問「放心難求」,先生呼之即應。

先生曰:「爾心見在,更何求乎?」

學者初見先生,常指之曰:「即爾此時,就是未達。」

曰:「爾此時何等戒懼,私慾從何處入。

常常如此,便是允執厥中。」

有疑「出必為帝者師,處必為天下萬世師」者,曰:「禮不雲乎,學也者,學為人師也。

學不足以為人師,皆苟道也。

故必以修身為本,然後師道立。

身在一家,必修身立本,以為一家之法,是為一家之師矣;身在一國,必修身立本,以為一國之法,是為一國之師矣;身在天下,必修身立本,以為天下之法,是為天下之師矣。

是故出不為帝者師,是漫然苟出,反累其身,則失其本矣;處不為天下萬世師,是獨善其身,而不講明此學於天下,則遺其本矣。

皆非也,皆小成也。

明哲者,良知也。

明哲保身者,良知良能也。

知保身者,則必愛身;能愛身,則不敢不愛人;能愛人,則人必愛我;人愛我,則吾身保矣。

能愛身者,則必敬身;能敬身,則不敢不敬人;能敬人,則人必敬我;人敬我,則吾身保矣。

故一家愛我,則吾身保,吾身保,然後能保一家;一國愛我,則吾身保,吾身保,然後能保一國;天下愛我,則吾身保,吾身保,然後能保天下。

知保身而不知愛人,必至於適己自便,利己害人,人將報我,則吾身不能保矣。

吾身不保,又何以保天下國家哉!能知愛人,而不知愛身,必至於烹身割股,捨生殺身,則吾身不能保矣。

吾身不能保,又何以保君父哉!(《明哲保身論》)

夫仁者愛人,信者信人,此合外內之道也。

於此觀之,不愛人,己不仁可知矣;不信人,己不信可知矣。

夫愛人者人?愛之,信人者人?信之,此感應之道也。

於此觀之,人不愛我,非特人之不仁,己之不仁可知矣;人不信我,非特人之不信,己之不信可知矣。

(《勉仁方》)

徐子直問曰:「何哉夫子之所謂尊身也?」

曰:「身與道原是一件,至尊者此道,至尊者此身。

尊身不尊道,不謂之尊身,尊道不尊身,不謂之尊道。

須道尊身尊,纔是至善。

故曰:『天下有道,以道身;天下無道,以身道。

』必不以道乎人。

有王者必來取法,學焉而後臣之,然後不勞而王。

如或不可則去。

仕止久速,一精一義入神,見機而作,避世避地,避言避色,如神龍變化,莫之能測。

若以道從人,妾婦之道也。

己不能尊信,又豈能使人尊信哉!」

問「莊敬持養工夫」。

曰:「道一而已矣。

中也,良知也,性也,一也。

識得此理,則現現成成,自自在在。

即此不失,便是莊敬;即此常存,便是持養,真不須防檢。

不識此理,莊敬未免意,纔意,便是私心。」

問:「常恐失卻本體,即是戒慎恐懼否?」

曰:「且道失到那?去?」

子謂王子敬:「近日工夫如何?」

對曰:「善念動則充之,妄念動則去之。」

問:「善念不動,惡念不動,又如何?」

不能對。

曰:「此卻是中,卻是性。

戒慎恐懼,此而已矣。

常是此中,則善念動自知,妄念動自知,善念自充,妄念自去,如此慎獨,便是知立大本。」

程子曰:「善固性也,惡亦不可不謂之性。

清固水也,濁亦不可不謂之水。」

此語恐誤後學。

孟子則說「性善」。

善固性也,惡非性也,氣質也,變其氣質則性善矣。

清固水也,濁非水也,泥沙也,去其泥沙則水清矣。

故言學不言氣質,以學能變化氣質也。

明得盡渣滓,便渾化。

張子云:「形而後有氣質之性,善反之,則天地之性存焉。

氣質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

此語亦要善看,謂氣質雜性,故曰「氣質之性」。

只心有所向,便是欲。

有所見,便是妄。

既無所向,又無所見,便是無極而太極。

良知一點,分分明明,停停當當,不用安排思索。

聖神之所以經綸變化,而位育參贊者,皆本諸此也。

(《與俞純夫》)

只當在簡易慎獨上用功,當行而行,當止而止,此是集義。

又何遇境動搖、閒思妄念之有哉?若只要遇境不動搖,無閒田妄念,此便是告子先我不動心,不知集義者也。

毫釐之差,不可不辨。

(《答劉子中》)

來書即事是心,更無心矣。

即知是事,更無事矣。

即見用功一精一密。

(《答子直》)

良知原自無不真實,而真實者未必合良知之妙也,故程子謂:「人性上不容添一物。」

(《答林子仁》)

先生問在坐曰:「天下之學無窮,惟何學可以時一習一 之?」

一江一 西塗從國對曰:「惟天命之性,可以時一習一 也。」

童子周蒞對曰:「天下之學,雖無窮,皆可以時一習一 也。」

先生曰:「如以讀書為學,有時作文,有時學武;如以事親為學,有時又事君;如以有事為學,有時又無事;烏在可以時一習一 乎?」

童子曰:「天命之性,即天德良知也。

如讀書時也依此良知,學作文也依此良知,學事親、事君、有事、無事無不依此良知,學乃所謂皆可時一習一 也。」

先生喟然歎曰:「信予者從國也,始可與言專一矣。

啟予者童子也,始可與言一貫矣。」

人心本自樂,自將私慾縛。

私慾一萌時,良知還自覺。

一覺便消除,人心依舊樂。

樂是樂此學,學是學此樂。

不樂不是學,不學不是樂。

樂便然後學,學便然後樂。

樂是學,學是樂。

嗚呼!天下之樂,何如此學?天下之學,何如此樂?(《樂學歌》)人心本無事,有事心不樂。

有事行無事,多事亦不錯。

(《示學者》。

)知得良知卻是誰?良知原有不須知。

而今只有良知在,沒有良知之外知。

(《次先師》)

先生擬上世廟書,數千言僉言孝弟也。

一江一 陵閱其遺稿,謂人曰:「世多稱王心齋,此書數千言,單言孝弟,何迂闊也。」

羅近溪曰:「嘻!孝弟可謂迂闊乎?」

處士王東崖先生襞

王襞字宗順,號東崖,心齋仲子也。

九歲隨父至會稽,每遇講會,先生以童子歌詩,聲中金石。

一陽一明問之,知為心齋子,曰:「吾固疑其非越中兒也。」

令其師事龍溪、緒山。

先後留越中幾二十年。

心齋開講淮南,先生又相之。

心齋沒,遂繼父講席,往來各郡,主其教事。

歸則扁舟於村落之間,歌聲振乎林木,恍然有舞雩氣象。

萬曆十五年十月十一日卒,年七十七。

先生之學,以「不犯手為妙。

鳥啼花落,山峙川流,飢食渴飲,夏葛冬裘,至道無餘蘊矣。

充拓得開,則天地變化,草木蕃,充拓不去,則天地閉,賢人隱。

今人纔提學字,便起幾層意思,將議論講說之間,規矩戒嚴之際,工焉而心日勞,勤焉而動日拙,忍欲希名而誇好善,持念藏機而謂改過,心神震動,血氣靡寧,不知原無一物,原自見成。

但不礙其流行之體,真樂自見,學者所以全其樂也,不樂則非學矣。」

此雖本於心齋樂學之歌,而龍溪之授受,亦不可誣也。

白沙云:「色色信他本來,何用爾腳勞手攘?舞雩三三兩兩,正在勿妄勿助之間。

曾點些兒活計,被孟子打並出來,便都是鳶飛魚躍。

若無孟子工夫,驟而語之以曾點見趨,一似說夢。

蓋自夫子川上一歎,已將天理流行之體,一日迸出。

曾點見之而為暮春,康節見之而為元會運世。

故言學不至於樂,不可謂之樂。」

至明而為白沙之籐蓑,心齋父子之提唱,是皆有味乎其言之。

然而此處最難理會,稍差便入狂蕩一路。

所以朱子言曾點不可學,明道說康節豪傑之士,根本不貼地,白沙亦有說夢之戒。

細詳先生之學,未免猶在光景作活計也。

處士王東崖先生襞 樵夫朱恕朱恕字光信,泰州草偃場人。

樵薪養母。

一日過心齋講堂,歌曰:「離山十里,薪在家?,離山一里,薪在山裹。」

心齋聞之,謂門弟子曰:「小子聽之,道病不求耳,求則不難,不求無易。」

樵聽心齋語,浸浸有味。

於是每樵必造下聽之。

飢則向都養乞漿,解裹飯以食。

聽畢則浩歌負薪而去。

門弟子其然,轉相驚異。

有宗姓者,招而謂之曰:「吾以數十金貸汝,別尋活計,庶免作苦,且可日夕與吾輩游也。」

樵得金,俯而思,繼而大恚曰:「子非愛我。

我自憧憧然,經營念起,斷送一生矣。」

遂擲還之。

一胡一 廬山為學使,召之不往。

以事役之,短衣徒跣入見,廬山與之成禮而退。

處士王東崖先生襞 陶匠韓樂吾

韓貞字以中,號樂吾,興化人。

以陶瓦為業。

慕朱樵而從之學,後乃卒業東崖。

粗識文字。

有茅屋三間,以之償債,遂處中,自詠曰:「三間茅屋歸新主,一片霞是故人。」

年逾三紀未娶,東崖弟子醵金為之完姻。

久之,覺有所得,遂以化俗為任,隨機指點農工商賈,從之遊者千餘。

秋成農隙,則聚徒談學,一村既畢,又之一村,前歌後答,絃誦之一聲 ,洋洋然也。

縣令聞而嘉之,遺米二石,金一鍰。

樂吾受米返金。

令問政,對曰:「儂窶人,無能補於左右。

第凡與儂居者,幸無訟牒煩公府,此儂之所以報明府也。」

耿天台行部泰州,大會心齋祠,偶及故相,喜怒失常。

樂吾拊叫曰:「安能如儂識此些字意耶?」

天台笑曰:「窮居而意氣有加,亦損也。」

東崖曰:「韓生識之,大行窮居,一視焉可也。」

樂吾每遇會講,有談世事者,輒大噪曰:「光一陰一有幾,乃作此閒談耶!」或尋章摘句,則大恚曰:「捨卻當下不理會,搬弄陳言,此豈學究講肆耶?」

在坐為之警省。

處士王東崖先生襞 田夫夏叟夏廷美,繁昌田夫也。

一日聽張甑山講學,謂:「為學,學為人也。

為人需求為真一人,毋為假人。」

叟憮然曰:「吾平日為人,得毋未真耶?」

乃之楚,訪天台。

天台謂:「汝鄉焦弱侯可師也。」

歸從弱侯游,得自然旨趣。

弱侯曰:「要自然便不自然,可將汝自然拋去。」

叟聞而有省。

叟故未嘗讀書,弱侯命之讀《四書》,樂誦久之,喟然曰:「吾閱《集註》,不能了了。

以本文反身體貼,如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竊謂仁者人也,人原是天,人不知天,便不是人。

如何能事親稱孝子?《論語》所謂異端者,謂其端異也。

吾人須研究自己為學初念,其發端果是為何,乃為正學。

今人讀孔、孟書,祇為榮肥計,便是異端,如何又闢異端?」

又曰:「吾人須是自心作得主宰,凡事只依本心而行,便是大丈夫。

若為世味牽引,依違從物,皆妾婦道也。」

又曰:「天理人欲,誰氏作此分別?儂反身細求,只在迷悟間。

悟則人欲即天理,迷則天理亦人欲也。」

李士龍為講經社,供奉一僧。

叟至會,拂衣而出,謂士龍子曰:「汝父以學術殺人,奈何不諍?」

又謂人曰:「都會講學,乃擁一死和尚講佛經乎?作此勾當,成何世界?」

會中有言「良知非究竟宗旨,更有向上一著,無聲無臭是也。」

叟矍然起立,抗聲曰:「良知曾有聲有臭耶?」

東崖語錄

學者自學而已,吾性分之外,無容學者也。

萬物皆備於我,而仁義禮智之性,果有外乎?率性而自知自能,天下之能事畢矣。

性之靈明曰良知,良知自能應感,自能約心思而酬酢萬變。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一毫不勞勉強扭捏,而用智者自多事也。

纔提起一個學字,卻似便要起幾層意思,不知原無一物,原自現成,順明覺自然之應而已。

自朝至暮,動作施為,何者非道?更要如何,便是與蛇畫足。

意思悠遠,襟懷灑落,興趣深長,非有得於養心之學,未或能然。

道本無言,因言而生解,執解以為道,轉轉分明,翻成迷念。

良知之靈,本然之體也。

純粹至一精一,雜纖毫意見不得。

若立意要在天地間出頭,做件好事,亦是為此心之障。

王介甫豈不是要做好事,只立意堅持,愈執愈壞了。

鳥啼花落,山峙川流,飢食渴飲,夏葛冬裘,至道無餘蘊矣。

充拓得開,則天地變化,草木蕃,充拓不去,則天地閉,賢人隱。

人之性,天命是已。

視聽言動,初無一毫計度,而自無不知不能者,是曰天聰明。

於茲不能自得,自昧其日用流行之真,是謂不智而不巧,則其學不過出於念慮億度,展轉相尋之私而已矣,豈天命之謂乎!

將議論講說之間,規矩戒嚴之際,工焉而心日勞,勤焉而動日拙,忍欲希名而誇好善,持念藏穢而謂改過,據此為學,百慮一交一 錮,血氣靡寧。

孟子曰:「我固有之也,非由外鑠我也。」

今皆以鑠我者目學,固有者為不足,何其背哉!

天地以大其量,山嶽以聳其志,冰霜以嚴其操,春一陽一以和其氣。

大凡學者用處皆是,而見處又有未融,及至見處似是,而用處又若不及,何也?皆坐見之為病也。

定與勘破,竊以舜之事親,孔之曲當,一皆出於自心之妙用耳。

與飢來喫飯,倦來眠,同一妙用也。

人無二心,故無二妙用,其不及舜、孔之妙用者,特心不空而存見以障之耳。

不務徹其心之障,而徒以聖人圓神之效,畢竭精神,恐其不似也。

是有影響之似之說。

問「學何以乎?」

曰:「樂。」

再問之,則曰:「樂者,心之本體也。

有不樂焉,非心之初也。

吾求以復其初而已矣。」

「然則必如何而後樂乎?」

曰:「本體未嘗不樂。

今曰必如何而後能是,欲有加於本體之外也。」

「則然遂無事於學乎?」

曰:「何為其然也?莫非學也,而皆所以求此樂也。

樂者,樂此學;學者,學此樂。

吾先子蓋常言之也。」

「如是則樂亦有辨乎?」

曰:「有有所倚而後樂者,樂以人者也。

一失其所倚,則慊然若不足也。

無所倚而自樂者,樂以天者也。

舒慘欣戚,榮悴得喪,無適而不可也。」

「既無所倚,則樂者果何物乎?道乎?心乎?」

曰:「無物故樂,有物則否矣。

且樂即道,樂即心也。

而曰所樂者道,所樂者心,是上之也。」

「學止於是而已乎?」

曰:「昔孔子之稱顏回,但曰『不改其樂』,而其自名也,亦曰『樂在其中』。

其所以喟然而與點者,亦以此也。

二程夫子之聞學於茂叔也於此。

蓋終身焉,而豈復有所加也。」

曰:「孔、顏之樂,未易識也,吾欲始之以憂,而終之以樂,可乎?」

曰:「孔、顏之樂,愚夫愚婦之所同然也,何以曰未易識也?且樂者,心之體也,憂者,心之障也,欲識其樂,而先之以憂,是欲全其體而故障之也。」

「然則何以曰『憂道』?何以曰『君子有終身之憂』乎?」

曰:「所謂憂者,非如是之膠膠役役然,以外物為慼慼者也。

所憂者道也,其憂道者,憂其不得乎學也。

舜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往不樂。

而吾獨否也。

是故君子終身憂之也,是其憂也,乃所以為樂其樂也,則自無庸於憂耳。」

人人本有,不假外求,故曰「易簡」。

非言語之能述,非思慮之能及,故曰「默識」。

本自見成,何須擔荷?本無遠不至,何須充拓?會此,言下便了了。

斯道流布,何物非真?眼前即是,何必等待?略些意,便是障礙。

諸公今日之學,不在世界一切上,不在書冊道理上,不在言語思量上,直從這?轉機。

向自己沒緣沒故,如何能施為作用?穿衣喫飯,接人待物,分青理白,項項不昧的,參來參去,自有個入處。

此非異學語,蓋是爾本有具足的良知也。

先生在憑虛閣會講,論一貫,人各出所見,先生不應。

隨因某語觸發,鬨堂一笑,先生曰:「此卻是一貫。」

布政徐波石先生樾

徐樾字子直,號波石,貴溪人。

嘉靖十一年進士。

歷官部郎,出任臬藩。

三十一年,陞雲南左布政使。

元一江一 府土捨那鑑,弒其知府那憲,攻劫州縣,朝議討之。

總兵沐朝弼、巡撫石簡會師,分五哨進勦。

那鑑遣經歷張惟至監軍僉事王養浩所偽降,養浩疑不敢往。

先生以督餉至軍,慨然請行。

至元一江一 府南門外,鑑不出迎。

先生呵問,伏兵起而害之。

姚安土官高鵠力救,亦戰歿。

我兵連歲攻之不克。

會鑑死,諸酋願納象贖罪,世宗厭兵,遂允之。

時人為之語曰:「可憐二品承宣使,只值元一江一 象八條。」

傷罪人之不得也。

先生少與夏相才名相亞,得事一陽一明,繼而卒業心齋之門。

先生操存過苦,常與心齋步月下,刻刻簡默,心齋厲聲曰:「天地不一交一 否?」

又一夕至小渠,心齋躍過,顧謂先生曰:「何多擬議也?」

先生過渠,頓然若失,既而歎曰:「從前孤負此翁,為某費卻許多氣力。」

先生謂:「六一合 也者,心之郛廓;四海也者,心之邊際;萬物也者,心之形色。

往古來今,惟有此心,浩浩淵淵,不可得而測而窮也。

此心自朝至暮,能聞能見,能孝能弟,無間晝夜,不須計度,自然明覺,與天同流。

一入聲臭,即是意念,是己私也。

人之日用起居食息,誰非天者?即此是真知真識,又從而知識之,是二知識也。

人身之痛癢視聽,無不覺者,此覺之外,更有覺乎?愚不肖者,未嘗離此為體,奚謂不知?不自知其用處是性,故曰『蠢動』。

是以動處是覺,覺處亦昏昧也。」

此即現成良知之言,以不犯做手為妙訣者也。

心齋常謂先生曰:「何謂至善?」

曰:「至善即性善。」

曰:「性即道乎?」

曰:「然。」

曰:「道與身孰尊?身與道何異?」

曰:「一也。」

曰:「今子之身能尊乎?否歟?」

先生避席請問曰:「何哉,夫子之所謂尊身也?」

心齋曰:「身與道原是一件,至尊者此道,至尊者此身。

尊身不尊道,不謂之尊身,尊道不尊身,不謂之尊道。

道尊身尊,纔是至善。

故曰『天下有道,以道身;天下無道,以身道。

』若以道人,妾婦之道也。

己不能尊信,又豈能使彼尊信哉!」先生拜而謝曰:「某甚慚於夫子之教。」

即以受降一事論之,先生職主督餉,受降非其分內,冒昧一往,即不敢以喜功議先生,其於尊身之道,則有間矣。

語錄天命一也,自道體之大而無外曰天;自道體之運而無息曰命。

憲天者不違帝則,知命者自率性真,一盡其道者也。

不能自盡其道,則是人也,具形體而已矣。

是以有天人之分也。

天也,命也,豈別為一體?吾可得追慕而企及之耶?不過自求自得而已矣。

既自求自得,而天也命也,又果何所指耶?神之無方可擬,不曰天乎?誠之無間可息,不曰命乎?是曰「天命之謂性」。

知者心之靈也,自知之主宰言心,自知之無息言誠,自知之定理言性,自知之不二言敬,自知之莫測言神,自知之渾然言天,自知之寂然言隱,自知之覆言費,自知之不昧言學。

是故紀綱宇宙者知也,知知者學也,故曰「致知焉」。

夫道也者性也,性也者心也,心也者身也,身也者人也,人也者萬物也,萬物也者道也。

夫道一而已矣,人之得一也而靈。

是靈也,則性也。

以生理名則天也,以溥博名則心也,以主宰名則人也,以色象名則萬物也。

以變見之名,會之曰道,宗之曰一。

世之知萬物皆我也,而不知曰我者二也;世之知心性謂道也,而不知靈外無我,我外無性。

心也,惟得其一,而宇宙之道備矣。

故夫子曰:「吾道一以貫之。」

陸氏曰:「心為宇宙。」

其心旨者也。

往古來今,上天下地,統名曰道。

是道在人,統名曰心,故曰:「人者,天地之心。」

既曰「天地之心」,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而何我何萬物乎哉!二之則有外,有外則非一,不一則私矣,非道也。

不得一則非人矣,不知一則非道矣,不志一則非學矣。

夫君子立志則自得,自得者,自覺而已。

覺幽見真,故名為得,得實何有,斯可與適道矣。

適道者,志即道也,道即適也,知一焉已矣。

孟子曰:「不慮而知。」

夫曰「不慮而知」,若固物然,匪一也,而能若是乎神哉!一陽一明先生曰:「致良知者,此知即一,此知本神,知之不昧,是曰致矣。」

噫!先生之言至矣哉。

道也者,性也,非率性,則道其所道者也。

先儒輩出,皆知宗性學矣,而知性者,或寡矣。

則其用工,不能自得其天命之真,亦性其所性者也。

若夫豪傑,則立志直希孔、孟,何暇竊似弄影於依稀假借之地?以聞見推測為知,念慮追責為學,規矩模倣為一習一 ,是皆外襲者,非性也。

孟軻氏沒而知學者鮮矣。

聖賢教來學,率性而已。

人之動靜食息,仁義禮智,靈明之德感通,皆以時出而名立焉,無有不感通,無有不停當,自晝而暮,自少而老者也。

此天命之性如此。

是智之事,智譬則巧,而不能使人者,須自得也。

自得之學,於良知之自朝而暮,能聞能見,能孝能弟,無間晝夜,不須計度,自然明覺,是與天同流者,非天命而何?一入聲臭,即是意念,是己私也,人為也。

轉展苦而益勞,是作拙也。

人之日用、起居、食息,誰非天者?謂其不自悟,故曰「蠢」。

能率之者,動靜食息,已是真知真識,又從而知識之,是二知識也。

能自信天命之真,而自安其日用之常,是則渾然與天地合德矣。

是謂「喜怒哀樂,未發之中,而允執之矣」。

顏子之學,儘是矣。

周子所謂「一為要」,程明道所謂「廓然大公,物來順應,不須防檢,不須思索」,孟子曰「性善」者,皆是也。

如此則曰「知止而後有定」。

夫六一合 也者,心之郛廓;四海也者,心之邊際;萬物也者,心之形色。

往古來今,惟有此心,浩浩淵淵,不可得而窮測也。

而曰誠、神、幾,曰性、道、教。

如此曰知止,失此曰自暴。

此者惟幾惟微,巧在自覺而已。

此知之體,虛無朕曰中,感應中節曰和,舉此而詔之於人曰傳,人了而自契曰悟,不差毫釐曰巧。

甚矣!夫巧之不能喻於人也。

蓋其指識曰心,名欲為情,似是而非,背道而馳,吾固不知其為吾也已矣。

萬物何與也哉!是以在禹、陶則見而知之,是見而不知者亦眾矣。

在湯、文、武則聞而知之,是聞而不知者亦眾矣。

夫道也者,性也,謂人而無性,可乎?聖人者,人之聰明也,謂人不皆聰明,可乎?人不自滅其性,而不自作其聰明,其誰不聖人乎?是本無難知者也。

知則率性而已,豈不至易?良能而已,豈不至簡?聖人不得而見之,有志者蓋寡矣。

聖學惟無欺天性,聰明學者,率其性而行之,是不自欺也。

率性者,率此明德而已。

父慈子孝,耳聰目明,天然良知,不待思慮以養之,是明其明德。

一入思擬,一落意必,則即非本然矣,是曰自欺也。

先師一陽一明先生,只提致良知為古今參同,蓋以此也。

先生深於自得者也,自信此知即性也。

曰知者,自靈明言。

曰性者,自不息言。

妙用無端,條理密察,曰理。

靈明者,此覺也,聲臭俱無,神聖莫測,曰明、曰誠。

體以知名,有知無體,理本用顯,仁義由名,故曰:「為能聰明睿知,則溥博淵泉而時出之。」

寬裕一溫一 柔,齋莊中正,時出而名之者也。

語其體,固聰明睿知是已。

此即一覺知者也。

視聽痛癢,無不覺者。

此覺之外,更有覺乎?愚不肖者,日用此體也,奚謂不知?不自知其用處是性,故曰蠢動。

是以動是覺,覺處亦昏昧也。

賢知者,不知日用是天則也,而有照覺。

是又不能澄然無事,實過用其心,而作於偽矣。

君子之道,所以鮮能也。

回黜聰明,而仰鑽瞻忽,蓋知入道必求依乎中庸,所以得即永得,故曰:「得一善而勿失之矣。」

疑吾道特足以經政撫時,而不知其定性立命之奧,將謂二氏有密教也,而不知人者天地之心,得其心則天地與我同流,混闢之化,相與終始,亦何以惑死生乎?《易》曰「原始返終」,故知死生之說。

其說也,謂形有始終耳。

而性即命也,何始終乎?故君子盡性則至命矣,不知求作聖之學,何以望此道之明,而自立人極也哉!夫人之所以為貴者,此性之靈而已矣。

惟靈也,故能聰能明,能幾能神,能謙能益,能剛能柔,卷舒變化,溥博高明,出入乎富貴貧賤之境,參酌乎往來消息之時,安然於飲食居處,怡然於孝弟忠信。

伊尹以天民之先覺而覺天下者,覺此靈明之性而已。

必自覺矣,而始可以語得也。

是故惟君子也,無入而不自得。

自得者,率性而行者也,焉往而非道哉!不有伊、周,又誰覺天下?未覺之先,又誰其不執夢想以為真哉!釋夢去想,則無所事矣。

惟覺則真,妄則未覺也。

未覺又以何者為真乎?雖然,真性不以妄而或泯也,誰其無恍然之一覺哉!百姓共玩而不察,惟其不察,故無自悟之門矣。

孟子指怵惕之心於乍見入井之頃,即伊尹覺天下之心也。

孔、孟之學,堯、舜之治,舉求諸心焉而已。

心外無事矣,求事也者,或逐事而二心,求心也者,以言乎天地之間則備矣。

是心也,即萬化也,自聖人以至愚夫,一者也。

知天下國家皆我也,是曰知心;知天地萬物皆心也,是曰知學。

盡心則萬物備我,我者萬物之體,萬物者我之散殊。

一物不得其所,則將誰委乎?曰我不能,則自欺其知;曰物難盡,則自離其體。

是皆自私自是者之見,不責躬而責人,不求諸心而求諸事,非盡心之謂也。

炬子固有義外之非矣,伊川曰:「在物為理。」

何以異於義外哉!子莫固有執中之陋矣,伊川曰:「堂之中為中,國之中為中。」

何以異於執一哉?信理在外也,何以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信中可擬而明也,何以曰「故神無方,而易無體」?學所以明道也,道者率性而已耳。

目之無不聞者,聰明則然也;父子之無不愛親者,慈孝則然也。

是固若大路然,而民生日用,不能不由之者也。

然道即聰明慈孝也,顏子之仰鑽瞻忽,何謂而歎其難?道信高矣!美矣!孟子曰:「徐行後長。」

何謂而指其近?

問:「志道懇切,如何又有迫切不中理之病?」

曰:「迫切不中理者,欲速也。

意識為累,故有此病。

知學者,此知精明,自惺惺地有蔽即覺,而惻隱羞惡不能自已者也。

未知者,但意識耳,勤懇之念,作疑計功,雜出于思,如何會循循?」

問:「盡心便知性,知性便知天,此理莫不失於大快否?」

曰:「心也,性也,天也,果有二乎?學者無師承,怎便會悟徹?此心既未徹,種種障蔽,奚止於大快之疑!」

問:「宋朝惡忌伯淳,以其不理會事,只是理會學,如何?」

曰:「知外無學,事外無知,既曰理會學,則日用皆著察之功,無非事者,安得有事學之分?」

問:「以堯、舜事業為一點浮雲,只是所性不存之意?」

曰:「浮雲語適然也,做到時雍風動處,聖人皆順應而我無與,此正是允執厥中。」

問:「氣清則通,清極則神,恐神不可以言氣也,何如?」

曰:「運動者曰氣,虛靈者曰神,皆擬而名之者也。

不神則無物矣,誰其運動?學而未至無慾則思雜,雜則不清,雜則不神,非二也。」

問:「朱子謂朝廷若要恢復中原,須要罷了三十年科舉,此說如何?」

曰:「謂須得真才,可圖恢復,必須學術中來。

今日卓越之資,皆溺一習一 於科舉而不知返。

噫!弊而害也久矣。

誠正之學不講,如人才何!」問:「孝弟之至,通於神明,不是兩般事。

此理何如?」

曰:「愛親敬長者,性也,即神明之感而通者也,焉有兩般事?自行於人者,有至與不至,故必曰『至則通於神明』。」

問:「知涵養而不務講求,將認欲作理,則如之何?」

曰:「如認欲作理,則涵養箇甚?講求正一精一察乎理欲,而存乎此心者也。

這學問中自不能缺一的,如何是專?如何是不務?莫認講求作談天說地也。」

問:「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似指氣質之性而言,何如?」

曰:「五行一陰一陽一一太極也,一而未嘗不殊,殊而未嘗不一也。

猶人也,耳目口鼻未嘗可同,見聞覺知未嘗有二,心也。

質者性之器,氣者性之運,孰得而二之而離之者哉!若曰天地之性,又曰有氣質之性,則誤矣。」

問:「南軒答一胡一 直夫書,『亦豈無慾乎?而莫非天地之流行,不可以人欲言』,恐欠真切。」

曰:「有欲此念也,無慾亦此念也,覺與不覺耳。

蓋百姓日用,莫非天命之流行,但無妄即誠也。

如此則入道有門矣。」

問:「伊川謂動見天地之心,如何?」

曰:「復其見天地之心,又剩語。

如學果自得,莫非是心,何動何靜?何見何不見?不自得,皆空言也,何從而見?」

問:「銓司選摳,避嫌者皆私心。

若系其親子弟,如何不避嫌得?」

曰:「人心虛靈,別嫌明微,乃時措妙用,若此等商量,自著不得。

此皆有欲之心,從格套中商量而求其可,豈義之與比?若此等心,避不避皆私也。」

問:「《理性命章》,『萬一各正』,如何謂之各正?」

曰:「各賦此理而生,蠢動與人靈性各具,是天命無二也。

品物之殊曰萬均,得所賦曰各正。」

問:「至誠如神。」

曰:「如神者,如吾靈明之本性也,故曰民愚而神。」

教諭王一菴先生棟

王棟字隆吉,號一菴,泰州人。

從事心齋。

嘉靖戊午,由歲貢授南城訓導,轉泰安,陞南豐教諭。

所至以講學為事。

先生之學,其大端有二:一則稟師門格物之旨而洗髮之。

言「格物乃所以致知,平居未與物接,只自安正其身,便是格其物之本。

格其物之本,便即是未應時之良知。

至於事至物來,推吾身之矩而順事恕施,便是格其物之末。

格其物之末,便即是既應時之良知。」

故致知格物,不可分析。

一則不以意為心之所發。

謂「自身之主宰而言,謂之心,自心之主宰而言,謂之意。

心則虛靈而善應,意有定向而中涵。

自心虛靈之中,確然有主者,名之曰意耳。

昔者,先師蕺山曰:「人心徑寸耳,而空中四達,有太虛之象。

虛故生靈,靈生覺,覺有主,是曰意。」

故以意為心之所發為非是,而門下亦且齗齗而不信。

於是有答董標《心意十問》,答史孝復《商疑》。

逮夢奠之後,惲日初為《劉子節要》,尚將先師言意所在節去之,真索解人而不得。

豈知一菴先生所論,若合符節。

先生曰:「不以意為心之所發,雖自家體驗見得如此,然頗自信心同理同,可以質諸千古而不惑。」

顧當時亦無不疑之,雖其久於門下者,不能以釋然。

下士聞道而笑,豈不然乎?周海門作《聖學宗傳》,多將先儒宗旨湊合己意,埋沒一菴,又不必論也。

《教諭王一菴先生棟》一陽一明先生提掇「良知」二字,為學者用功口訣,真聖學要旨也。

今人只以知是知非為良知,此猶未悟。

良知自是人心寂然不動、不慮而知之靈體,其知是知非,則其生化於感通者耳。

良知無時而昧,不必加知,即明德無時而昏,不必加明也。

《大學》所謂在明明德,只是要人明識此體,非括去其昏,如後人磨鏡之喻。

夫鏡,物也;心,神也。

物滯於有,神妙於無方,何可倫比?故學者之於良知,亦只要識認此體,端的便了,不消更致字。

先師云:「明翁初講致良知,後來只說良知,傳之者自不察耳。」

先師以安身釋止至善,謂天下國家之本在身,必知止吾身於至善之地,然後身安而天下國家可保。

故止至善者,安其身之謂也。

欲安其身,則不得不自正其身。

其有未正,又不容不反求諸身。

能反身則身無不正,身無不正,則處無不安,而至善在我矣。

古今有志於明德、親民,而出處失道,身且不保者,不明止至善之學故也。

先師之學,主於格物,故其言曰:「格物是止至善工夫。」

格字不單訓正,格如格式,有比則推度之義,物之所取正者也。

物即物有本末之物,謂吾身與天下國家之人。

格物雲者,以身為格而格度天下國家之人,則所以處之之道,反諸吾身而自足矣。

舊謂意者心之所發,教人審幾於動念之初。

竊疑念既動矣,誠之奚及?蓋自身之主宰而言,謂之心;自心之主宰而言,謂之意。

心則虛靈而善應,意有定向而中涵,非謂心無主宰,賴意主之。

自心虛靈之中,確然有主者,而名之曰意耳。

大抵心之精神,無時不動,故其生機不息,妙應無方。

然必有所以主宰乎其中,而寂然不動者。

所謂意也,猶俗言主意之意。

故意字從心從立,中間象形太極圈中一點,以主宰乎其間,不著四邊,不賴倚靠。

人心所以能應萬變而不失者,只緣立得這主宰於心上,自能不慮而知。

不然,孰主張是?孰綱維是?聖狂之所以分,只爭這主宰誠不誠耳。

若以意為心之發動,情念一動,便屬流行。

而曰及其乍動未顯之初,用功防慎,則恐恍惚之際,物化神馳,雖有敏者,莫措其手。

聖門誠意之學,先天易簡之訣,安有此作用哉!

誠意工夫在慎獨,獨即意之別名,慎即誠之用力者耳。

意是心之主宰,以其寂然不動之處,單單有個不慮而知之靈體,自做主張,自裁生化,故舉而名之曰獨。

少間,攙以見聞才識之能,情感利害之便,則是有所商量倚靠,不得謂之獨矣。

世雲獨知,此中固是離知不得。

然謂此個獨處,自然有知則可,謂獨我自知而人不及知,則獨字虛而知字實,恐非聖賢立言之一精一意也。

知誠意之為慎獨,則知用力於動念之後者,悉無及矣。

故獨在《中庸》謂之不睹不聞,慎在《中庸》謂之戒慎恐懼。

故慎本嚴敬而不懈怠之謂,非察私而防欲者也。

慎獨註云:「謹之於此以審其幾。」

後儒因欲審察心中幾動,辨其善惡而克遏之。

如此用功,真難湊泊。

《易》《大傳》曰:「君子上一交一 不諂,下一交一 不,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

則幾字是一交一 際事,幾上見,非心體上有幾動也;心體上有幾動,則是動於念。

楊慈湖所以謂之起意,而非《大學》、《中庸》所謂獨也。

《大傳》又曰:「夫《易》,聖人所以極深而研幾者也。」

朱子解云:「所以極深者,至一精一也;所以研幾者,至變也。」

以變釋幾,非事幾乎?後因又謂:「於心幾動處省檢而一精一察之。」

以是為研,謬亦甚矣。

問:「《遺錄》一詩,言念頭動處須當謹,似亦以意為心之所發,如何?」

曰:「謹念是戒其莫動妄念,非其動後察善惡也。

亦是立定主意,再不妄動之義。

且予所謂意猶主意,非是泛然各立一意,便可言誠。

蓋自物格知至而來,乃決定自以修身立本之主意也。

《中庸》即曰『誠身』,《孟子》即曰『反身而誠』。

不本諸身,便是妄了。

不以意為心之所發,雖是自家體驗見得如此,然頗自信心同理同,可以質諸千古而不惑,豈以未嘗聞之先師而避諱之哉!」

象山謂:「在人情事變上用功,正孟子必有事焉之意。」

必有事焉,非謂必以集義為事,言吾人無一時一處而非事,則亦無一時一處而非心,無一時一處而非心,則亦無一時一處而非學。

故凡日用動靜雲為,一切人情事變,孰非吾心性中所有之事?孰非職分內當為之事?故謂之「必有事焉」。

猶言須臾離事不得,件件隨知順應而不失其宜,是則所謂集義者也。

故孟子以後,能切實用功,而不涉於虛想虛見,虛坐虛談者,無如象山。

明翁初講致良知,曰:「致者至也,如雲喪致乎哀之致。」

其解物格知至,曰:「物格,則良知之所知者,無有虧缺障蔽,而得以極其至矣。」

觀此則所謂致良知者,謂致極吾心之知,俾不欠其本初純粹之體,非於良知上復加致也。

後因學者中往往不識致字之義,謂是依良知,推致於事,誤分良知為知,致知為行,而失知行合一之旨。

故後只說良知,更不復言致字。

今明翁去久,一時親承面命諸大名賢,皆相繼逝,海內論學者,靡所稽憑,故有虛空冒認良知,以為易簡超脫,直指知覺凡情為性,混入告子、釋氏而不自知,則不言致字誤之也。

二者之間,善學者須職取。

或疑心翁以格物為反身之學,用於應事接物時甚好,但若平居未與物接,只好說個良知,更有何物可格?曰:「格物原是致知工夫,作兩件拆開不得。

故明翁曰『致知』,實在於格物,格物乃所以致知,可謂明矣。

且先師說『物有本末』,言吾身是本,天下國家為末,可見平居未與物接,只自安正其身,便是格其物之本。

格其物之本,便即是未應時之良知。

至於事至物來,推吾身之矩而順事恕施,便是格其物之末。

格其物之末,便即是既應時之良知。

致知格物可分拆乎?況先師原初主張格物宗旨,只是要人知得吾身是本,專務修身立本,而不責人之意,非欲其零零碎碎於事物上作商量也。

夫何疑哉!」

問:「前輩多言敬,則中心有主;今曰誠意,則心有主。

謂主敬不如主誠者乎?」

曰:「不然,誠與敬俱是虛字。

吾非謂誠能有主,謂誠此修身立本之意,乃有主也。

誠字虛,意字實,譬如方士說丹,意是鉛汞丹頭,誠則所謂文武火候而已。

又通考之北宮黝之有主,是主必勝;孟施捨之有主,是主無懼;曾子聞大勇於夫子,是主自反而縮;孟子之異於告子,是主行慊於心。

皆必有一件物事主宰於中,乃有把柄。

今只徒言敬,則中心有主,不知主個甚麼,將以為主個敬字,畢竟懸空,無附,何以應萬變而不動心乎?吾輩今日格物之學,分明是主修身立本。

誠意是所以立之之功,不須說敬,而敬在其中。

蓋自其真實不妄之謂誠,自其戒慎不怠之謂敬,誠則敬,敬則誠,其功一也。

又程子嘗言:『學者先須識仁。

識得此理,以誠敬存之而已。

』這便是以仁為主,誠敬是所以存之之功。

究竟來,孔之言縮,孟之言慊,程之言仁,皆與《大學》修身為本,統脈相承,若合符節,思之當自躍然。」

學者一得良知透露,時時處處,昭朗光耀,諸所動作,皆在其中。

故曰:「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苟於此天性真知,不能徹底皎潔,而藉見聞為知識,則不過知之次者耳。

聖人原不藉見聞為知識,故其教人也,雖鄙夫有問,皆可叩兩端而竭盡無餘。

先儒發變化氣質之論,於學者極有益,但若直從氣質偏處矯之,則用功無本,終難責效。

故只反身格物,以自認良知,尋樂養心,而充滿和氣,則自然剛暴者一溫一 ,柔懦者立,驕矜者巽,簡傲者謙,鄙吝者寬,惰慢者敬,諸所偏重,鹹近於中矣。

以是知學必涵養性源為主本,而以氣質變化為徵驗。

自責自修,學之至要。

今人詳於責人,只為見其有不是處。

不知為子而見父母不是,子職必不共;為臣而見君上不是,臣職必不盡。

他如處兄弟,一交一 朋友,畜妻子,苟徒見其不是,則自治已疏,動氣作疑,自生障礙,幾何不同歸於不是哉!有志於為己者,一切不見人之不是,然後能成就一個自家是。

子貢謂:「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

蓋夫子教人,只在言動事為上,從實理會,而性天之妙,自在其中,故曰下學而上達。

更不懸空說個性與天道,使人求高望遠。

學者理會得時,則夫子之文章,何者不是性天之流行?外文章而別求性天則妄矣。

吾人今日,正不可汲汲於談天說性,而失聖門教法之常。

問:「如何是安靜以養微一陽一?」

曰:「《詩》云:『小心翼翼,昭事上帝。

』只是謹慎保守此個靈根,常是閒閑靜靜,欣欣融融,便是得其所養。

今人只要向外馳騁,安得一陽一長一陰一消?且如人一時收攝精神,略見虛明光景,便將平日才智襯貼起來。

多聞見者,馳騁於聞見;能立事功者,馳騁於事功;善作詩者,馳騁於詩;會寫字者,馳騁於字;以至要立門戶,要取聲名等等,恢宏皆作勞攘,精神逐外,白日鬼迷,當如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明儒學案
鄭性序黃千秋跋馮全垓跋於准序仇兆鰲序明儒學案序黃梨洲先生原序賈潤序賈樸跋賈念祖跋莫晉序《明儒學案》發凡師說卷一 崇仁學案一卷三 崇仁學案三卷四 崇仁學案四卷五 白沙學案上卷六 白沙學案下卷七 河東學案上卷八 河東學案下卷九 三原學案卷十 姚江學案卷十一 浙中王門學案一卷十二 浙中王門學案二卷十三 浙中王門學案三卷十四 浙中王門學案四卷十五 浙中王門學案五卷十六 江右王門學案一卷十七 江右王門學案二卷十八 江右王門學案三卷十九 江右王門學案四卷二十 江右王門學案五卷二十一 江右王門學案六卷二十二 江右王門學案七卷二十三 江右王門學案八卷二十四 江右王門學案九卷二十五 南中王門學案一卷二十六 南中王門學案二卷二十七 南中王門學案三卷二十八 楚中王門學案卷二十九 北方王門學案卷三十 粵閩王門學案卷三十一 止修學案卷三十二 泰州學案一卷三十三 泰州學案二卷三十四 泰州學案三卷三十五 泰州學案四卷三十六 泰州學案五卷三十七 甘泉學案一卷三十八 甘泉學案二卷三十九 甘泉學案三卷四十 甘泉學案四卷四十一 甘泉學案五卷四十二 甘泉學案六卷四十三 諸儒學案上一卷四十四 諸儒學案上二卷四十五 諸儒學案上三卷四十六 諸儒學案上四卷四十七 諸儒學案中一卷四十八 諸儒學案中二卷四十九 諸儒學案中三卷五十 諸儒學案中四卷五十一 諸儒學案中五卷五十二 諸儒學案中六卷五十三 諸儒學案下一卷五十四 諸儒學案下二卷五十五 諸儒學案下三卷五十六 諸儒學案下四卷五十七 諸儒學案下五卷五十八 東林學案一卷五十九 東林學案二卷六十 東林學案三卷六十一 東林學案四卷六十二 蕺山學案卷六十三 附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