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學案》卷四十四 諸儒學案上二:自幼不妄言動。年十七,讀《五經》皆遍,師事宜一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明儒學案》卷四十四 諸儒學案上二

明儒學案

卷四十四 諸儒學案上二

學正曹月川先生端曹端字正夫,號月川,河南之澠池人。

自幼不妄言動。

年十七,讀《五經》皆遍,師事宜一陽一馬子才、太原彭宗古,遠有端緒。

永樂戊子,舉於鄉,明年登乙榜第一。

授山西霍州學正。

歷九年,丁憂廬墓。

壬寅,起補蒲州。

洪熙乙巳考績,兩學諸生皆上章請復任霍州,上遂許之。

又歷十年。

宣德甲寅六月朔之明日,卒於霍州,年五十九。

初,先生得元人謝應芳《辨惑編》,心悅而好之,故於輪迴、禍福、巫覡、風水,時日世俗通行之說,毅然不為所動。

父敬祖為善於鄉,而勤行佛、老之善以為善。

先生朝夕以聖賢崇正闢邪之論諷於左右,父亦感悟樂聞。

先生條其人倫日用之事,可見之施行者,為《夜行燭》一書,言人處流俗中,如夜行,視此則燭引之於前矣。

裡中有齋醮,力不能止,則上書鄉先生,請勿赴。

又上書邑令,請毀一婬一祠,令以屬之先生,毀者百餘,惟存夏禹、雷公二廟,四時祈報,則設社穀壇。

邢端修五嶽廟,先生言其非禮;同僚肅拜梓潼神,先生以為諂。

僚曰:「斯文宗主也。」

先生曰:「梓潼主斯文,孔子更主何事?」

門人有赴漢壽亭社會者,先生愍痛以折之。

諸生有喪,則命知禮者相之,有欲用浮屠者,先生曰:「浮屠之教,拯其父母出於地獄,是不以親為君子,而為積惡有罪之小人也。

其待親不亦刻薄乎?」

其人曰:「舉世皆然,否則訕笑隨之。」

先生曰:「一鄉溺於流俗,是不讀書的人,子讀儒書,明儒禮,不以違禮為非,而以違俗為非,仍然是不讀書人也。」

每有修造,不擇時日,或以太歲土旺為言,先生明其謬妄,時人從而化之。

霍州樵者拾金釵以還其主,人以為異,樵曰:「第不欲愧曹郡博耳。」

高文質往觀劇,中途而返,曰:「此行豈可使曹先生知也。」

先生以力行為主,守之甚確,一事不容假借,然非徒事於外者,蓋立基於敬,體於無慾,其言事事都於心上做工夫,是入孔門底大路。

誠哉!所謂有本之學也。

其辨太極,「朱子謂理之乘氣,猶人之乘馬,馬之一出一入,而人亦與之一出一入。

若然,則人為死人,而不足以為萬物之靈,理為死理,而不足以為萬物之原。

今使活人騎馬,則其出入行止疾徐,亦由乎人馭之如何耳,活理亦然。」

先生之辨,雖為明晰,然詳以理馭氣,仍為二之。

氣必待馭於理,則氣為死物,抑知理氣之名,由人而造,自其浮沉升降者而言,則謂之氣,自其浮沉升降不失其則者而言,則謂之理。

蓋一物而兩名,非兩物而一體也。

薛文清有日光飛鳥之喻,一時之言理氣者,大略相同爾。

語錄

人之所以可與天地參為三才者,惟在此心,非是軀殼中一塊血氣。

(心者神也,神無方所,視聽言動,一切感應皆是。

事事都於心上做工夫,是入孔門底大路。

(看此語,便見先生之學。

)事心之學,須在萌上著力。

(所謂萌,即《易》之幾,《學》、《庸》之獨也。

學欲至乎聖人之道,須從太極上立根腳。

(與學聖之事主於一心參看。

天地間凡有形象聲氣方所者,皆不甚大,惟理則無形象之可見,無聲氣之可聞,無方所之可指,而實充塞天地,貫徹古今,大孰加焉!渴周子言無極而太極。

做人須向志士、勇士、不忘上參取,若識得此意,便得此心,則自無入不自得。

人要為聖賢,須是猛起,如服瞑眩之藥,以黜深痼之疾,真是不可悠悠。

學者須要置身在法度之中,一毫不可放肆,故曰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先生為學嚴密如此。

吾輩做事,件件不離一敬字,自無大差失。

一誠足以消萬偽,一敬足以敵千邪,所謂先立乎其大者,莫切於此。

非禮勿視,則心自靜。

學者須要識得靜字分曉,不是不動便是靜,不妄動方是靜,故曰「無慾而靜」。

到此地位,靜固靜也,動亦靜也。

(靜字看得一精一極。

天理存亡,只在一息之間。

(其嚴乎!先生存養之密可見。

生死路頭,惟在順理與從欲。

能真知義理之味無窮,則窮達自不足以動念。

聖人之心,一天地生物之心,天地之心,無一物不欲其生,聖人之心,無一人不欲其善。

聖人之所以為聖人,只是這憂勤惕勵之心,須臾毫忽,不敢自逸。

理無定在,惟勤則常存,心本活物,惟勤則不死。

常人不能憂勤惕勵,故人欲肆而天理亡,身雖存而心已死,豈不大可哀哉!(勤之一字,是千古作聖的單方。

人之為學,須是務實,乃能有進,若這?工夫,欠了分毫,定是要透過那?不得。

學聖希賢,惟在存誠,則五常百行,皆自然無不備也。

無慾便覺自在。

(惟無慾者可作此語。

人只為有欲,此心便千頭萬緒,做事便有始無終,小事尚不能成,況可學聖人耶?(語極的確。

)受道者以虛心為本,有所挾,則私意先橫於中,而不能入矣。

人能於天命順而不咈,受而不拒,便是處死生富貴之要。

直者生之道,循理而行,雖命之所遭有不齊,而莫非生道。

(見得極透。

得一善,逞一善,得一能,逞一能,是謂道聽塗說。

今人輕易言語,是他此心不在,奔馳四出了。

學者當自謹言語,以操存此心。

修身見於世,蓋實之不可掩者,非君子願乎其外,而欲以自見也。

人性本善,而感動處有中節、不中節之分,其中節者為善,不中節者為惡。

(知學則知中節,而動無不善。

道無形體可見,而聖人一身,渾然此道,故無形體之道,皆聖人身上形見出來。

(人皆有之,第日用不知,不自作主宰耳,非道遠人也。

為仁之功,用力特在勿與不勿之間而已。

自是而反,則為天理;自是而流,則為人欲;自是克念,則為聖;自是罔念,則為狂。

特毫忽之間,學者不可不謹。

孔、顏之樂者仁也,非是樂這仁。

仁中自有其樂耳。

且孔子安仁而樂在其中,顏子不違仁而不改其樂。

安仁者,天然自有之仁,而樂在其中者,天然自有之樂也。

不違仁者,守之之仁,而不改其樂者,守之之樂也。

《語》曰「仁者不憂」,不憂非樂而何?周、程、朱子不直說破,欲學者自得之。

人能恭敬,則心便開明。

學到不怨不尤處,胸中多少灑落明瑩,真如光風霽月,無一點私累。

《六經》、《四書》聖人之糟粕也,始當靠之以尋道,終當棄之以尋真。

(道真我所固有者,先生此言,欲毋專泥書冊耳。

顆人,文人自是文人,詩人自是詩人,儒者自是儒者,今人欲兼之,是以不能工也。

賢輩文無求奇,詩無求巧,以奇巧而為詩文,則必穿鑿謬妄,而有不得其實者多矣。

不若平實簡淡為可尚也。

(見先生應感之實可法。

人心本自虛靈知覺,但事物纔觸,即動而應物,無蹤跡可尋捉處。

《太極圖說述解序》略云:孔子而後,論太極者皆以氣言,老子道生一,而後乃生二,莊子師之曰:「道在太極之先」,曰一,曰太極,皆指作天地人三者,氣形已具,而混淪未判之名。

道為一之母,在太極之先,而不知道即太極,太極即道。

以通行而言,則曰道;以致極而言,則曰極;以不雜而言,則曰一。

夫豈有二耶?列子混淪之雲,《漢志》含三為一之說,所指皆同。

微周子啟千載不傳之秘,則孰知太極之為理而非氣也哉?且理,語不能顯,默不能隱,固非圖之可形,說之可狀,只心會之何如耳。

二程得周子之圖之說,而終身不以示人,非秘之,無可傳之人也。

是後有增周子首句曰:「自無極而為太極」,則亦老、莊之流。

有謂太極上不當加無極二字者,則又不知周子「理不離乎一陰一陽一,不雜乎一陰一陽一」之旨矣。

亦惟朱子克究厥旨,遂尊以為經而註解之,真至當歸一之說也。

至於《語錄》,或出講究未定之前,或出應答倉卒之際,百得之中不無一失,非朱子之成書也。

近世儒者多不之講,間有講焉,非捨朱說而用他說,則信《語錄》而疑《註解》,所謂棄良玉而取頑石,掇碎鐵而擲成器,良可惜也。

(《太極圖》先生生平所最得力者。

《太極圖說辨戾》文略云:周子謂太極動而生一陽一,靜而生一陰一,則一陰一陽一之生,由乎太極之動靜。

而朱子之解極明備矣,其曰「有太極,則一動一靜而兩儀分,有一陰一陽一,則一變一合而五行具」,尤不異焉。

又觀《語錄》,卻謂「太極不自會動靜,乘一陰一陽一之動靜而動靜耳。」

遂謂「理之乘氣,猶人之乘馬,馬之一出一入,而人亦與之一出一入」,以喻氣之一動一靜,而理亦與之一動一靜。

若然,則人為死人,而不足以為萬物之靈;理為死理,而不足以為萬物之原。

理何足尚,而人何足貴哉?今使活人騎馬,則其出入行止疾徐,一由乎人馭之如何爾,活理亦然。

不之察者,信此則疑彼矣,信彼則疑此矣,經年累歲,無所折衷,故為《辨戾》,以告夫同志君子!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明儒學案
鄭性序黃千秋跋馮全垓跋於准序仇兆鰲序明儒學案序黃梨洲先生原序賈潤序賈樸跋賈念祖跋莫晉序《明儒學案》發凡師說卷一 崇仁學案一卷三 崇仁學案三卷四 崇仁學案四卷五 白沙學案上卷六 白沙學案下卷七 河東學案上卷八 河東學案下卷九 三原學案卷十 姚江學案卷十一 浙中王門學案一卷十二 浙中王門學案二卷十三 浙中王門學案三卷十四 浙中王門學案四卷十五 浙中王門學案五卷十六 江右王門學案一卷十七 江右王門學案二卷十八 江右王門學案三卷十九 江右王門學案四卷二十 江右王門學案五卷二十一 江右王門學案六卷二十二 江右王門學案七卷二十三 江右王門學案八卷二十四 江右王門學案九卷二十五 南中王門學案一卷二十六 南中王門學案二卷二十七 南中王門學案三卷二十八 楚中王門學案卷二十九 北方王門學案卷三十 粵閩王門學案卷三十一 止修學案卷三十二 泰州學案一卷三十三 泰州學案二卷三十四 泰州學案三卷三十五 泰州學案四卷三十六 泰州學案五卷三十七 甘泉學案一卷三十八 甘泉學案二卷三十九 甘泉學案三卷四十 甘泉學案四卷四十一 甘泉學案五卷四十二 甘泉學案六卷四十三 諸儒學案上一卷四十四 諸儒學案上二卷四十五 諸儒學案上三卷四十六 諸儒學案上四卷四十七 諸儒學案中一卷四十八 諸儒學案中二卷四十九 諸儒學案中三卷五十 諸儒學案中四卷五十一 諸儒學案中五卷五十二 諸儒學案中六卷五十三 諸儒學案下一卷五十四 諸儒學案下二卷五十五 諸儒學案下三卷五十六 諸儒學案下四卷五十七 諸儒學案下五卷五十八 東林學案一卷五十九 東林學案二卷六十 東林學案三卷六十一 東林學案四卷六十二 蕺山學案卷六十三 附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