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儒學案》卷五十七 諸儒學案下五:金鉉字伯玉,其先武進人,後籍順天。崇禎戊辰進士。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明儒學案》卷五十七 諸儒學案下五

明儒學案

卷五十七 諸儒學案下五

忠節金伯玉先生鉉

金鉉字伯玉,其先武進人,後籍順天。

崇禎戊辰進士。

就揚州教職,轉國子博士,陞工部主事。

奄人張彝憲總理戶工二部,欲以屬禮待同官。

先生累疏爭之,遂引疾歸。

彝憲奏彈落職。

讀書十二年,甲申二月,起補兵部主事,巡視皇城,賊陷大同,先生請徹宣府監視中官,恐於中掣肘,不無僨事之虞,耑任撫臣,賊騎未便窺宣也。

不報。

已而宣之迎賊者,果中官杜勳也。

京城失守,先生朝服拜母而哭曰:「職在皇城,他非死所。」

至御河投水而死,年三十五。

母夫人章氏,亦投井死。

初先生巡視,每過御河,輒流連不能去,嘗歸以語弟,至是而驗。

先生卒後,家人簡其書籍,壬午七月晦日,讀《邵子》,記其後曰:「甲申之春,定我進退,進雖遇時,外而弗內,退若苦衷,遠而弗滯。

外止三時,遠不卒歲,優哉游哉!庶沒吾世。」

先生未必前知,然真識所至,自能冥契,後來不足異也。

先生曾問學於蕺山先師,某過其家,門巷蕭然,殘杯冷灸,都中縉紳之士,清修如先生者,蓋僅見耳。

語錄

言動便要濟人利物,靜中中正和平之意為之根,不得自淪枯寂。

每事思退,《易》三百八十四爻,未聞有退凶者。

乾乾不已,惟進德修業為然。

周子曰:「動而無動,靜而無靜,神也。」

余謂戒懼於不睹聞,靜而無靜也。

言行之謹信,動而無動也。

然則戒慎恐懼也,謹信也,其皆神之所為乎?其即所謂天理乎?

敬之至便是仁,其心收歛,不容一物,即萬物皆備於是矣。

存養省察四字,盡了聖學,致知力行,總在此四字中矣,外此而他求,不支離便懸遠。

湛然無一物時,大用在中也,宜存養而勿失。

萬物各得其所時,全體在外也,宜省察而不著。

所謂一以貫之者也。

事來我應,皆分所當為,此不可生厭棄心,至於本無一事,我心強要生出事來,此便是憧憧往來。

有一毫從軀殼起念,雖參天贊地之事,鹹是己私,不必功名色貨,有一毫物我隔膜,即知玄知妙之胸,亦錯認本體,馴致害物傷人。

境遇艱苦時,事物勞攘時,正宜提出主宰,令本體不為他物所勝,此處功夫,較之平常百倍矣。

不然平常工夫,亦未到妥貼處。

一事不可放過,一念不可放過,一時不可放過,勇猛一精一進,處處見有善可遷,有過可改,方是主一工夫。

中丞金正希先生聲

金聲字正希,徽之休寧人。

崇禎戊辰進士。

改庶吉士。

己巳十一月,京師戒嚴,上焦勞失措。

先生新被知遇,不忍坐視,因言:「通州、昌平,為京師左右翼,宜以重兵犄角。

天津槽糧湊集,防禦尤急。

未敢謂見將足任也。

草澤義士,曰申甫,朝士多知之,屢薦未用,願仗陛下威靈,用申甫練敢戰之士,以為披亢擣虛之舉。」

疏入,立召申甫,授都指揮僉書副總兵,以先生兼山東道御史,監其軍。

申甫本游僧,嘗夜觀乾象,語朝士云:「木星入太微垣帝座前,患在踰旬。」

未幾而兵動,故先生信之。

申甫造戰車,既倉卒取辦,而所給軍士,又多募自街兒丐戶。

十二月丁卯,以七千人戰於蘆溝橋,大師繞出車後,車不得轉,全軍覆沒。

先生亦遂謝歸。

流賊震驚,先生一團一 練義勇,以保鄉邦。

癸未春,鳳督馬士英調黔兵勦寇,肆掠新安。

先生率鄉勇盡殲之。

士英劾奏,有旨逮問。

先生於道上疏,言士英不能節制兵卒,上直先生,召復原官。

會母卒,未上而國變。

南渡,陞右僉都御史,先生不出。

士英深忌之。

凡馬、阮所仇之君子,多避地焉。

國亡後,先生城守如故,及新安破,執至白下刃之。

賦詩云:「九死靡他悲烈廟,一師無濟負南一陽一。」

讀者悲之。

南一陽一乃思文初封地也。

先生一精一於佛學,以無心為至,其除欲力行,無非欲至於無心也。

充無心之所至,則當先生所遇之境,隨順萬事而無情,皆可以無心了之。

而先生起爐作,受事慷慨,無乃所行非所學歟?先生有言不問動靜,期於循理,此是儒家本領,先生雜之佛學中,穿透而出,便不可為先生事業純是佛家種草耳。

然先生畢竟有蔥嶺一習一 氣者,其言逆境之來,非我自招,亦是天心仁愛之至,未嘗不順之,而順乃不過為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作一註疏,聖門之學,但見一義字,義當生自生,義當死自死,初不見有生死順逆也。

天命解譬之水焉,性猶水也,道猶一江一 河也,性之於道,猶水之必就下而行地中為一江一 河也。

言本天命,猶歸大海也。

無以壅水而自行地,非率性之道乎?有以浚地而後達水,非修道之教乎?功績為水,而用力在治地,教指為性,而用力乃在修道。

天命也,性也,道也,一而已矣。

不能必天下無不離道之人,而能定天下有必不可離之道。

道有時而可離,則性有時而可不率也。

性有時而可不率,則天有時而不命也。

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天有時而不命,則萬物或幾乎息矣。

然則《中庸》曷不曰「性也者,不可須臾不率也?」

可不率,非性也。

《書》曰:「天有顯道,厥類惟彰。」

天命之性,人所不睹所不聞也,立乎所睹所聞之地,而達於所不睹所不聞之天者,則為道。

衡之乎此,而後其離合之故,可得而自見也,其於天命順逆之故,可得而自明也。

其言亦猶之曰「天命也者,不可須臾離也」云爾。

董子曰:「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

蓋為虛位,非有實體也。

道之為言,猶云「萬物各得其所焉」爾,物有萬變,而必隨時變易,以鹹若吾天命之性,此即不變之道也。

水無分於東西,以及萬方,而必不能無分於上下,其所謂下,必至於海而後息。

物無分於剛柔一陰一陽一仁義,繇兩端以及萬變,而必不能無分於與道非道,其所謂道,必至於天命而後已。

人可須臾離道,是水亦可須臾而不行於地中也。

須臾離道,是則須臾而自絕於天,自隕厥命也,而安得不戒慎恐懼?此所不睹所不聞,人以為隱微耳,而不知其顯見也。

即謂之顯見矣,以為天下固有本顯見者,而此隱微亦與之俱顯見,以並立於宇宙之間也。

即以為此隱微者實顯見矣,而此隱微之外,亦尚有別能顯見者,得與之相參於耳目之前也。

不知天下固莫有見於斯顯於斯者也。

惟此隱微為至顯至見也,且自此隱微而外,無復有見焉顯焉者也。

惟此隱微為獨顯獨見也,如鏡現象,全體一鏡,離鏡體別無影像可得,故君子慎之。

慎之何也?人之於天命,有若無睹焉者矣,若無聞焉者矣。

進而求之戒慎焉,其將睹所未睹,恐懼焉,其將聞所未聞。

而未也,惟此一實,余二非真。

瞪目而視之,無非是也,傾耳而聞之,無非是也,無別睹也,無別聞也。

有別睹焉,有別聞焉,即謂悖天而褻命也。

天無二日,民無二王,以此為慎其獨也。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至於四而大變備矣。

寒熱燥涇,物之情也,春夏秋冬,天之時也。

人具一天命之性,而感於物,有受有不受。

受之為好,不受為惡,故《大學》舉好惡,繇是而析焉。

喜者好之初也,樂者好之竟也,怒者惡之初也,哀者惡之竟也,於是有四。

四性舉,而性之大變亦備矣。

故《中庸》舉喜怒哀樂,人之所以靈於萬物者,以其喜怒哀樂之性能自主而自繇也。

其所不受,物莫能強納,其所受,物莫能強奪也。

所喜所怒所哀所樂之事,雖因乎物,而能喜能怒能哀能樂之具,實繫乎我;忽喜忽怒忽哀忽樂之態,雖存乎人,而應喜應怒應哀應樂之則,實本乎天。

本乎天者,惟其本無喜本無怒本無哀本無樂,是故可以喜可以怒可以哀可以樂。

故其於未發也,則謂之中,而於其發而中節也,則謂之和。

喜怒哀樂之用於天下也,大之為生殺,次之為予奪,又其下者為趨避。

蓋自天子以至庶人,其大小不同,無不皆有以用之也。

喜天下之所喜,怒天下之所怒,哀天下之所哀,樂天下之所樂,如此則其所喜樂必其有便於天下者也,其所哀怒必其有害於天下者也,而天地位矣,萬物育矣。

形而上者謂之天,形而下者謂之地。

故其神明之屬,求其所自而不得,則舉而名之為天;體質之屬,原其所自,則總而名之為地。

故夫可睹可聞者,皆地之屬也,其所不睹所不聞而為睹聞者,則曰天也。

人之生也,稱受命於天,而不稱受命於地,極德之至也;稱上天之載,而不並稱天地之覆,載命無二,受尊無二,上也。

論量,一陽一全而一陰一半,《易》稱「坤元統於乾元」。

朱子曰:「天包乎地之外,而氣常行乎地之中。」

天不獨職覆,亦具兼載。

論分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惟乾道變化,首出庶物,至於坤厚,雖德合無疆,不過順承而已。

先則迷矣,後則得主而利矣,此謂定位。

故以地從天則治,以天從地則亂。

內而心身,外而君臣,君子小人,無不各有等焉,而天地之位,乃得初象也。

天地者,萬物之大界限也。

號物之數有萬,其分位之差等,亦不啻有萬。

世必無兩類物可相等者,相等則必相凌奪,而不得安,故世亦必無兩類物可並位者。

故古人有言,必曰「萬物各得其所」,各得其所,而後一物各有一類,一類各有一位,極而萬之,亦萬位焉。

然而天之與地,乃其兩大位也,兩大位尤其兩相懸絕者也。

兩大位定,而後可以定萬物之位,定萬物之位,而後萬物可以各得其所而育。

是故定天之位,而人之生,乃莫不受命於天,受命於天,而後役使萬物,而宰制之。

置此身於萬物中,作平等觀,而天敘,敘之天秩,秩之皆其相與並育於地上者也,而自天以下,無不舉矣。

是故學莫先於知天,莫大於事天。

詮心

論體物而不可遺,有二語,曰:「心原非物,雲何離物無體?心既非物,雲何離物有體?」

心不附物而行,故不隨物為存亡,而超生死之外,了不干涉;心亦不對物而立,故不與物角勝負,而入死生之中,初無罣礙。

故曰:「實際理地,不染一塵,佛事門中,不捨一法。」

又曰:「真如不變,而隨緣故起信。」

曰:「謂言說之極,以言遣言,此真如體無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無可立,以一切法悉同如故。

是真不變如隨緣也。

惟不變故非因緣性,惟隨緣故又非自然性。」

千方萬說,無踰二義。

雖然,眾生方順生死流而沒溺有海,諸凡後義,其所樂其相似,而以為無傷者也。

故每豎義,則前義當先。

才見有物,即失心矣;才見有心,即所見者亦全是物而非心矣。

今人多謂暗處是物,明處是心,周子所謂「物則不神」,「神妙萬物」,二語是也。

殊不知其所認明處,必有所明。

若無所明,則無明處。

既有所明,則所明全體是物耳,豈心耶?若謂我初不認所明之物,而認能明之者,此之謂心。

殊不知前若無所明,則此亦無能明。

《楞嚴》所謂「所既妄立,生汝妄能,是汝能又全體倚前所,而與之角立」。

既倚前所而與之角立,全是物也,又豈心耶?此處須妙語始得。

渴古人每曰「拍盲」;又曰「向上一路,黑洞洞去」;又曰「瞎卻眼,卸卻符」。

雖然,卻又不是教人全認暗處。

若認暗處,全是所有,又與前明處有何殊勝耶?有一人說,明暗亦是兩頭,我此不屬明,不屬不明,而卻有所明時,我能與之明,無所明時,我又能與之不明。

如此等說,豈不謂之滴水不漏?雖然,生死到來,畢竟作何結煞?能如是說,如是見,生死關頭,得倒斷否?嗚呼!天下孰有難言如此心者乎?盡一物之變,戛戛乎其難之,而況心乎?天下孰有難相應如事心之學者乎?善一事之始末,亦戛戛乎其難之,而況事心乎?顆人云:「無一法可當情」,又云:「擬心為犯戒,得味為破齋。」

信知此事,真容纖毫不得,金屑雖貴,落眼成翳。

才有一法當情,須知此心全體已被障卻,故知諸法無論細大一精一粗,究其極處,無一而不為心害者也。

故事心者,必須見心,見心者,亦初不必別求心見,去其害心者而已。

才見有心,便非心。

心盡處,心體露,故往往曰「盡其心」。

今學者每曰學道,學無心。

無心境界,豈是如今掩耳偷鈴?死兜兜地,百不思,百不想,百不知,百不會,而自以為無心耶?會須此心實實盡卻,欲覓一心,了不可得耳!今人誰不曰「我學無心,我今百思想不起矣。」

但一遇緣,千種萬狀,殊形異體,紛紜而來,莫知其所自,豈能望古人之反欲覓一心,而了不可得者耶?

顆人之至於覓心,而了不可得者,誠哉!其心盡也。

何以心盡?此心與諸世出世,明若聖、若凡、若染、若淨,無一法可為我愛,無一法可為我憎,無一法而可為我愛而取,無一法而可為我憎而捨者也。

到此境界,何處不自得?何人不可與?何事不可為?不貪生,卻亦未嘗不得生;不怖死,卻亦未嘗必得死;不求利,未嘗定失利;不避害,未嘗定遇害。

死生利害之隨緣順受,其無一不與人同,而我卻落得做宇宙世出世間一安閒自在、無為無事、大解脫得便宜之人,此之謂道人,此之謂正人。

或問:「盡心者為無一法而可為愛憎也,有如順吾心之法,如之何而遂能不愛?逆吾心之法,如之何而遂能不憎?縱慾強不愛不憎,而吾心已實愛之憎之矣。」

應之曰:「爾之愛,亦有生於逆?憎,亦有生於順者乎?」

曰:「無之。」

曰:「誠哉!其愛必生於順吾心,憎必生於逆吾心也。

既生於順逆吾心矣,然天下亦果有法定為順吾心而必不可使逆?果有法定為逆吾心而必不可使順者乎?」

曰:「亦無之。」

曰:「既無有法定為順吾心而必不可使逆,則今之偶順吾心者可逆也;既無有法定為逆吾心而必不可使順,則今之偶逆吾心者亦可順也。

如是則逆順固繫於吾心矣,而吾又何憂焉?故學道之人,須先見心,見心者知吾之所有,莫尊貴於此,而不忍一物厭於其上;知吾之所有,莫要緊於此,而雖有萬物不以相易。

故於天下之法,無有一法而可以定為吾順、定為吾逆者也。

既有見於心法之不可定為順逆,而即以於法一無所順逆為吾本心。

若少有順逆,即物而非心。

故法之順逆,不足以動君子之愛憎,而但以此心之一無愛憎為可愛,以此心之但有愛憎為可憎雲耳。

何也?愛憎非心也,但有愛憎,即順外境法,不順吾本心也。

不順吾本心,即逆吾本心也。

故君子於天下之法,非能強其愛而使不愛,強其憎而使不憎,但順吾本心實無愛憎也,實不忍於無可愛憎中而特地生一愛僧,以自害其心也。

盡天下之可愛可憎,而無一能動其心之愛憎,故曰其心盡。

其心盡,故究竟曰無心。

至哉無心!豈今之假為百不思、百不會者,足以冒認而承當乎?」

「心既以一無愛憎為盡矣,為無心矣。

然則遇境逢緣,一無鑑別,而與為模稜,與為浮沉,夢夢以終其身乎?」

曰:「是不然。

惟真無愛憎之人,而後可以鑑別天下之法,而用其愛憎。

雖終日熾然用其愛憎,而實無所愛憎。

於我無所愛也,為萬物之所愛,萬物此時之所不得不愛,吾乃隨順而與之為愛;於我無所憎也,為萬物之所憎,萬物此時之所不得不憎,吾乃隨順而與之為憎。

故愛憎一物,而萬物服愛憎一物於當時,而萬世以為當然,而要根本於此心之自一無愛憎之為貴也。

使其心之愛憎,初有一毫之不盡,則於萬物之所愛憎,萬物此時之所不得不愛憎者,反有所不見,而不能直應其愛憎,以合萬物之心。

惟無心而後可以為萬物立心;惟無心,而後可以見萬物之心故也。

見萬物之心,而後可以為自見其心。

見萬物之心為見心,但自見其心,不可以為見心也。

故必至於不自見其心而後為見心。

故覓心了不可得,至哉!莖以易矣。」

應須打疊,教此心淨盡,無往不利,無處不得用。

只為此心不淨盡,向來及今空過了許多好時光,錯了許多好事件。

動靜者物也,心不屬動靜。

雖不屬動靜,而未嘗不動,未嘗不靜。

役其心於芸芸,而不知此心行所無事之常住也;灰其心於寂寂,而不知此心周旋萬變之如珠走盤也。

有曰:「一精一太用則竭,氣太用則敝。」

又有曰:「流水不蠹,戶樞不朽。」

大抵心法無所不有,於天下之物,雖至粗至惡,無不可以喻心者;於天下之物,雖至一精一至美,無一可以盡喻此心者。

應事

問曰:「愚今時學問,大約只是讀書窮理,靜坐居敬,逼迫得心路稍覺開通,神氣稍覺清明。

於此等時,遇事當前,平日所棘手疑難者,爾時殊有歷歷楚楚,清順恬適之意,不知向時之於此處,何故格滯也?然事務之來,與讀書靜坐之時相稱,則所獲足供所用。

有如紛紜沓至,又不支矣。

為之奈何?」

或曰:「工夫無間於動靜。

一陽一明先生有言:『不問有事無事,總是干辦此一件事。

不可以靜坐讀書時,作精神之獲入來,應事作務時,為精神之用出去。

』若誠如一陽一明先生所云,則於應事作務,盡算得收拾整頓精神進入之時矣,又何供一應不支之足雲?請得更疏暢其說。」

曰:「人情莫不違苦而就樂,故樂則生矣。

樂之所在,不問動靜,期於循理,雖日在嘈雜場中,油油然也。

雖境有順逆,事有難易,而吾所以待之者,順亦如是,逆亦如是,難亦如是,易亦如是,恬如帖如,未嘗有變易也。

精神以樂且日生,而更不支之是患與?」

問曰:「精神之應務,譬則力之舉重,百鈞之力,不能舉千鈞,千鈞之力,不能舉萬鈞。

豈惟百千萬之相懸,且使百鈞之力,加百鈞焉,將有絕脈之虞矣。

精神之應務,其逢境順逆,觸事難易,大較量力所受,安可強之分毫?又安得一一如是,毫無變易?無論大小力懸殊,即大力之人,其舉千鈞與百鈞時,喫力不喫力,亦有差別也,一胡一 可齊與?」

曰:「心是神物,非世間形氣之物可況。

故心有神力,較之血肉軀中氣力,萬萬不相侔。

故氣力有度數,即有算量,若此心神力,取而度之,如度虛空,畫而算之,如畫水面,本非一物,何有度數?此心既非度數,則凡境之順逆,事之難易,亦無度數。

心順亦順,心逆亦逆,難亦心難,易亦心易,順之則順,逆之則逆,難之則難,易之則易。

《易》曰:『順性命之理。

』又曰:『易簡。

』是誠在我,何須受強?何容受強?」

問曰:「順逆難易,空談道理,誠哉如所言矣。

請亦驗之事乎?先以順逆境言之,所云逆境,如恥辱在乎幾微,可以不顧;進之唾罵惡聲入於吾耳,可以不聽;又進之而飢寒迫於肌膚;又進之而箠杖及於體骨;又進之而刀鋸絕命;又進之而鼎鑊糜沸,令之必死,而又不令即死。

當恁麼時,此心能道一句順之則順乎否?又進之而縛我一柱,掙脫不得,挫割我骨肉於前,令我覿面觀之;又進之而千魔萬狀,惱亂我修行必需之事,破壞我修行必守之戒,令我決不得自遂初志。

當恁麼時,此心又能道一句順之則順乎否?至於事之難易,其最難者如大兵壓境,萬賊臨城,事在旦夕,危於呼吸,君父簡命,誼不得辭。

當恁麼時,又能道一句易之則易乎否?」

或曰:「此處正所謂順之則順,易之則易者也。

凡順逆境之來,必有所自,萬無無因而至者。

且如我行一事,本無大過,且是善行,而即此一事,遂以得禍。

此似無因,殊不知我此事縱不相招,我生平寧遽無一念一事足以招者?苟我生平有一事一念足以相招,則即此一禍,正適應此一事一念。

此我自知此一禍正適應此一事一念,則此一禍,正我此一事一念之藥石矣。

即我生平果潔淨之至,無一事一念足以招此禍者,則必我此一事或可謂善而實未必盡善,或事善,此中未必純善,如一精一金一塊,內尚微雜礦氣,則此一禍者,又適為我一爐一精一金之猛火矣。

渴逆境之來,庸俗人以為適然,而智者莫不盡為固然也。

且不但以為固然,而實見其有所由然。

不但以為有所由然,而實見其為天心仁愛之至,所謂欲報至德,昊天罔極者。

當恁麼時,夫安得而不順?以實順,故以天地之大德曰生,原不忍一毫投人以逆。

故若乃事勢之難,如大兵壓境,萬賊臨城時,若我平時曾膺此任,則定思患預防為先事之計,所不必言。

若壞於前人,今我以局外之身,為人所推,則必先外度其敵,內度其國,上度其君,下度其身,實據己見所及,告人以今日所當為者;而又實據己力所能,告人以今人所必不可為者。

可以辭,則推舉所知之賢能實勝己者,以濟國家之事;不可辭,而後以身當之。

其當事也,不可以自用,自用則孤;不可以任人,任人則危。

不問其見出於人,見出於己,見出於智,見出於愚,而要其事情之確然有據,以信心而不疑者,則斷而行之,不俟終日疑則闕焉。

若其疑而不決,而其事又不可以闕焉置之者,則姑權於利害輕重大小之間,以為行止焉,其亦庶乎其不至於大失矣!若其事有萬不可知,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成敗利鈍,非所逆。

古之君子嘗言之矣,其極不過如前所云,逆境之至,至於絕命而止也。

天下事雖至重、至大、至深、至遠,其必以次第而見,次第而成,如持斧析薪,爇火熟食,循理則治,燦然指掌,輕若反手。

可行則行,可止則止,將此身一交一 付造物,大光明海中,任他安置,聽我成就,不留絲毫牽枝蔓葉,拖泥帶水,夫又安得而不易乎?」

問者曰:「孟子曰『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之間。

』害者,逆之也,難之也;直養者,順而易也。」

非曰能之,敬識其意,願從事以終身焉。

鯨臣朱震青先生天麟

朱天麟字震青,吳之崑山人。

崇禎戊進士。

其鄉試出先忠端之門。

授饒州府推官,選為翰林院編修,從亡,司票擬,罷官而卒。

先生耑志讀書,好深湛之思,以僻書怪事,子虛烏有詮《易》,讀之汙漫恍惚,而實以寓其胸中所得,有蒙莊之風焉。

與人言,蟬聯不自休,未嘗一及世事。

明末,士大夫之學道者,類入宗門,如黃端伯、蔡懋德、馬世奇、金聲、錢啟忠皆是也。

先生則出入儒、釋之間。

諸公皆以忠義垂名天壤。

夫宗門無善無不善,事理雙遣,有無不著,故萬事瓦裂。

惡名埋沒之夫,一入其中,逍遙而便無媿作。

諸公之忠義,總是血心,未能融化宗風,未許謂之知性。

後人見學佛之徒,忠義出焉,遂以此為佛學中所有,儒者亦遂謂佛學無礙於忠孝,不知此血性不可埋沒之處,誠之不可掩。

吾儒真種一子,切勿因諸公而誤認也。

論學書

盡心存心兩語,尊旨劈提盡心一句,撇倒存心下截,弟瞿然疑之。

鄙見心只是一,若處囂不雜,居靜不枯,作止垢淨,有無斷常,泯然銷化者,即西竺古先生,涅不生、槃不滅之妙心也。

在我夫子,即意必固我四絕者。

是猶龍氏亦云:「真常應物,常應常靜。」

此不待擬議,不假思維,如如不動,一了百了,所謂能盡其心者與?大資性人一喝放下,直見本來,朝聞道夕死可矣。

凡夫肉一團一 ,未遽能爾,所以上士教之曰:「曉得起滅去處,生死大事方決。」

又轉一語曰:「果見得起滅的是誰?滅亦由汝,不滅亦由汝。」

或即盡其心,不必存其心之意與?弟又以見得起滅的是誰,仍是不起不滅者。

(《與金正希》)然一時偶識得,而隨緣放曠,恐錯認本來。

或逐處發憤尋求,又虞非觀自在法門。

故鄙見亟欲以存心為渡筏。

乃尊旨又以「著一存心,便同存意,譬之水上削波,波何能平?」

說得極切隱病。

然顧其存心何如,若把一心去存,屬意何辯?即曰我存心在這?,執著還類放馳,皆由未識其心耳。

所云其心者,意生不順生,意滅不隨滅,一切聲塵感觸,遞有去來。

此心初何去來?祇緣結一習一 之久,染著意念聲塵,汩汩興波,波搖水動,漸失妙明。

是以學者要當去來現在,心不可得時,認出元本真靈,存存又存,不在內外中間,亦毫無起滅來去。

先儒強名之曰:「湛然虛明氣象。」

雖然,隔境想及,信口說到易耳,試參十二時中,稍得一刻平衡,不失昏散而冷,便失拘檢而燥。

所以存心比之養火,一溫一 一溫一 得中,良非易易。

若念起即除,又存心中,照了消磨緊著,非一味向意根上扒平,如以掌按波之謂也。

至於未發不爽其惺,已發不遷其寂,頭頭現成,處處灑脫,則又知性知天,動靜不失其時。

本等頑鈍如弟,雖遇上智,伸拳樹拂,不啻隔靴,即一棒一痕,非關真痛。

故欲從存其心上,勉強從事,殊見為難。

若直揭盡心一句,固是頂門一針,然謂事理二障,種種難盡,何以一識認其心,便能了當?且其心何以當下便識認得?噫!中庸不可能也。

(《與金正希》)

虔中偶語

山川草木,皆有明神,若將我殼子罩他頭上,依舊是人。

外邊色響投胸,皮肉闌之不住,內?情思赴物,門壁隔之不能,凡夫內外尚合,而況聖心?

痛癢即知,知實不曾痛癢。

當念起時,憬然無起,於不起處,亦不求滅,其惟靜照有?乎?

寬神不瞰人之形,專測人之意。

毋意則鬼神莫知。

一陰一陽一能束我以氣,難縛我於虛,致虛則一陰一陽一莫治。

問:「身當天崩地坼,我在何處?」

曰:「今天地完好時,那便是汝。」

每日事事相乘,一事偶歇,旋又無事詩事做矣。

此際須要常省,便不多事,不失事,纔得事事見個性靈耳。

事到頭來,拚將頭頂著做去,反得自一由 。

我欲築室深山,視花木開謝為春秋,不問甲子。

或曰:「每年一本歷書,何嘗擾汝?」

徵君孫鍾元先生奇逢

孫奇逢字啟泰,號鍾元,北直容城人。

舉鄉書。

初尚節俠,左忠毅、魏忠節、周忠介之獄,先後為之頓捨其子弟,與鹿忠節之父,舉旛擊鼓,歛義士之錢以救之。

不足,則使其弟啟美,匹馬走塞外,求援於高一陽一。

逆奄之燄,如火之燎原,先生焦頭爛額,赴之不顧也。

燕、趙悲歌慷慨之風久湮,人謂自先生而再見。

家有北海亭,名稱其實焉。

其後一變而為理學,卜居百原山,康節之遺址也。

其鄉人皆從而化之。

先生家貧,遇有宴會,先時蕭然一榻耳,至期則椅桌瓶罍不戒而集。

北方之學者,大概出於其門。

先生之所至,雖不知其淺深,使喪亂之餘,猶知有講學一脈者,要不可泯也。

所著大者有《理學宗傳》,特表周元公、程純公、程正公、張明公、邵康節、朱文公、陸文安、薛文清、王文成、羅文恭、顧端文十一子為宗,以嗣孟子之後,諸儒別為考以次之,可謂別出手眼者矣。

歲癸丑,作詩寄羲,勉以蕺山薪傳,讀而愧之。

九時年九十矣,又二年卒。

歲寒集

自渾樸散而像數之繁,異同之見,理氣之分,種種互起爭長,然皆不謬於聖人所謂小德之川流也。

有統宗會元之至人出焉,一以貫之,所謂大德之敦化也。

學者不能有此大見識,切不可專執一偏之見,正宜於古人議論不同處著眼理會,如夷、尹、惠不同,微、箕、比不同,朱、陸不同,豈可相非?正借有此異以證其同,合知廉勇藝而文之以禮樂,愈見冶鑄之手。

忠孝節義,道中之一節一目,文山以箕子自處,便不亟亟求畢旦夕之命。

此身一日不死,便是大宋一日不滅,生貴乎順,不以生自嫌,死貴乎安,不以死塞責。

處人之道,心厚而氣和,不獨待君子,即待小人亦然。

問:「做人。」

曰:「飢餓窮愁困不倒,聲色貨利侵不倒,死生患難考不倒,而人之事畢矣。」

問:「一陽一明無善無噁心之體。」

曰:「一陽一明初亦言至善,其所謂無善無惡者,無善之可言,亦猶之乎至善也,非告子之所謂無善也。」

人者天地之心也,人失其為人,而天地何以清寧?故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者,聖賢之事也。

明王不作,聖人已遠,而堯、舜、孔子之心,至今在此,非人也,天也。

問:「理與氣是一是二?」

曰:「渾沌之初,一氣而已,其主宰處為理,其運旋處為氣,指為二不可,混為一不可。」

問:「性也有命,命也有性,性命是一是二?」

曰:「性也有命,是就見在去尋源頭,不得認形骸為塊然之物;命也有性,是就源頭還他見在,不得以於穆為窈然之一精一。

盡性立命,不容混而為一,亦不容截而為二。」

或曰:「士不可小自待,不惟不宜讓今人,並不宜讓古人。」

予謂:「士不宜過自恃,不惟宜讓古人,並宜讓今人。

無一人不在其上,則無一人不出其下矣;無一人不在其下,則無一人不出其上矣。

十年不能去一矜字,此病不小。」

問:「處事之道。」

曰:「水到渠成,不必性急,天大事總平常事。」

成缺在事不在心,榮辱在心不在事。

「五十守貧即是道」一語,罔敢失墬,邇聞志是其命,甚覺親切。

子曰:「匹夫不可奪志也。」

蓋志不可奪,便是造命立命處。

問:「道何在?」

曰:「無物不有,無時不然,堯、舜後雖無堯、舜,堯、舜之心至今在,孔子後雖無孔子,孔子之心至今在,亦見之於無物不有,無時不然而已矣。

其消息總得之於天。」

念菴云:「戒慎不睹,恐懼不聞,此孔門用工口訣也。」

白沙云:「戒慎恐懼,所以防存之而非以為害也。」

白沙是對積學之人說,念菴是對初學之人說。

徒飾於共見共聞之際,而隱微未慊,祇自欺之小人,致謹於十目十手之嚴,而跼蹐太甚,終非成德之君子。

二公各有對症之藥。

連日取文清「靜坐觀心,閒中一樂」八字作功課,客曰:「心何用觀?」

曰:「為其不在也。」

客曰:「不在而何以觀?」

曰:「一觀之而即在矣。

時時觀則時時在,到得不待觀而無不在,則無不樂,非誠意君子,未可語此。」

人生在世,逐日擾攘,漫無自得,尋其根源,除怨天尤人,別無甚事。

殼肉之間,多一分渾厚,便多留一分天性,是非正不必太明。

問:「士當今日,道應如何?」

曰「不辱身」。

問「不辱」。

曰:「薛文清有言,劉靜修百世之師也。」

分類:公案小說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明儒學案
鄭性序黃千秋跋馮全垓跋於准序仇兆鰲序明儒學案序黃梨洲先生原序賈潤序賈樸跋賈念祖跋莫晉序《明儒學案》發凡師說卷一 崇仁學案一卷三 崇仁學案三卷四 崇仁學案四卷五 白沙學案上卷六 白沙學案下卷七 河東學案上卷八 河東學案下卷九 三原學案卷十 姚江學案卷十一 浙中王門學案一卷十二 浙中王門學案二卷十三 浙中王門學案三卷十四 浙中王門學案四卷十五 浙中王門學案五卷十六 江右王門學案一卷十七 江右王門學案二卷十八 江右王門學案三卷十九 江右王門學案四卷二十 江右王門學案五卷二十一 江右王門學案六卷二十二 江右王門學案七卷二十三 江右王門學案八卷二十四 江右王門學案九卷二十五 南中王門學案一卷二十六 南中王門學案二卷二十七 南中王門學案三卷二十八 楚中王門學案卷二十九 北方王門學案卷三十 粵閩王門學案卷三十一 止修學案卷三十二 泰州學案一卷三十三 泰州學案二卷三十四 泰州學案三卷三十五 泰州學案四卷三十六 泰州學案五卷三十七 甘泉學案一卷三十八 甘泉學案二卷三十九 甘泉學案三卷四十 甘泉學案四卷四十一 甘泉學案五卷四十二 甘泉學案六卷四十三 諸儒學案上一卷四十四 諸儒學案上二卷四十五 諸儒學案上三卷四十六 諸儒學案上四卷四十七 諸儒學案中一卷四十八 諸儒學案中二卷四十九 諸儒學案中三卷五十 諸儒學案中四卷五十一 諸儒學案中五卷五十二 諸儒學案中六卷五十三 諸儒學案下一卷五十四 諸儒學案下二卷五十五 諸儒學案下三卷五十六 諸儒學案下四卷五十七 諸儒學案下五卷五十八 東林學案一卷五十九 東林學案二卷六十 東林學案三卷六十一 東林學案四卷六十二 蕺山學案卷六十三 附案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