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第八十七回 三清樓公孫醉酒:寧都有金翁者,甚貧,臂曲如弓,本名金駝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元代野史》第八十七回 三清樓公孫醉酒

元代野史

第八十七回 三清樓公孫醉酒

第八十七回三清樓公孫醉酒

寧都有金翁者,甚貧,臂曲如弓,本名金駝子,好事者偏飾以美名,曰「金錠子」。

遠近有慶賀事,必邀至家,以為佳兆,金翁之名大噪。

每遇吉日,爭相致之,以得者為幸。

翁一一造之,莫不奉金錢,饋酒食,醉飽盈袖而歸。

久而積累,遂置田二十畝,其田故膏腴壤也。

裡中有呂富翁者,久欲此田未果,一旦為金翁所得,心銜之。

陰以裡役-訟,傾其家,其田遂歸於呂,而金翁以貧。

昔年爭欲致為佳讖者,至此無人叩門矣。

金翁乃傴僂田畔,瞻望飲泣。

裡中人有以-陷始末,皆出呂翁告之者,金翁甚恚。

自念無可報復,惟伺便或遇呂翁,以利刃刺之。

一日,聞呂翁飲於姻家,夜深始歸,金翁即挾刃至中道伺之,挨至更余未至,曠野蕭條,松風刺骨,金翁忽轉念曰:「呂翁不仁,渠自昧心,而貧乃我命,貧而且病,何必更作孽乎哉?」

即擲刀於河,怞身反走,忽失足一顛,跌踣於地,良久始起。

徐捫腰背皆有異,至家叩門,其妻一見,驚而訝之曰:「爾胡為頎然而亭亭也?」

金翁自顧,亦錯愕不知所出,調笑之一聲,喧聞比鄰,共走入視之,無前此拳-故態矣,遠近皆以為異。

金翁深秘其挾刃事,惟言得奇方所愈,而竟無人知之者。

至是,亦稍有周恤,免於饑寒。

數月後,呂翁亦遣人厚加饋遺,並請臨其家,金翁峻拒之。

呂翁親自造門,邀請甚恭,金翁不得已,造其家,則陳設豐一隆,酒餚交錯,備極款洽。

告辭,輒不許,又延至內室,促膝談心,意甚親密,金翁甚疑之。

入夜已深,金翁欲歸,呂翁始告曰:「聞翁痼疾頓愈,甚慰鄙懷,但不佞有所求於君,可乎?」

金翁問故,呂翁長跪而請曰:「愚夫婦年逾半百,僅一七齡之子,生而韶秀,亦甚聰慧,乃於前月某夕,偶步階前,逾門限,而忽顛仆,竟同翁之痼疾,百藥罔效。

因思欲愈此疾者,非翁之奇方,萬難為力也。

翁如不吝,請奉百金為壽。」

金翁聞之,瞠目直視,不語者久之。

呂翁笑曰:「翁以百金為不足耶?」

金翁不覺長歎數聲,欲言仍止。

呂翁怪而問之,金翁乃移座近前,盡吐其實。

兩處約計,擲刀與其子得疾之夜,時刻分毫不爽,呂翁聞之,一毛一發悚然,深自惱恨,盡反其田。

即於是夜載金翁之妻至,夫婦皆養於其家。

越明年,呂翁復舉一子,而七齡者竟死,金翁夫婦無子,皆厚葬之,即以其田為祭田。

呂翁子命名為呂金生,以示不忘金翁也。

金生美姿容,一性一聰敏,成一人後,博學能文,時呂翁夫婦已卒。

金生屢試不售,淡於進取,挾貲遊覽,放一浪一江湖,縱酒嗜博,無所不至。

客廣陵,戀一一妓一燕一娘一,有終身之約。

久而逋歉愈深,猶日與惡少縱博,不下數百金。

燕一娘一代為籌算,雖傾囊不足償也。

燕一娘一一日,乃大張宴飲,邀集豪貴十餘人,決賭。

金生連擲皆北。

燕一娘一在旁,審視良久,乃盡出簪珥、釵釧,珠璣燦然,請以五十金為注。

時同博者各攜數百金,皆相視而笑,許之。

點籌既定,梟雉互陳。

次至燕一娘一,乃揚袖大呼,一擲六緋,眾客皆愕。

燕一娘一斂骰在燈,拂衽稱異數,不敢有後冀,計其獲已三千餘緡,盡征而歸之金生。

罷酒後,燕一娘一復約諸豪貴曰:「明日幸相過從,妾有所請。」

翌日,乃早起治酒,諸客一一皆至。

燕一娘一乃艷妝而出,手挽金生,對天灑酒再拜曰:「今日為郎戒賭,次浮巨白,上其假母。」

亦再拜,捧出匣中五百金,為贖身。

以次遍酌諸客,亦再拜曰:「自今日以往,將為呂家婦,不復見矣。」

遂入。

舉座感歎,有泣下者。

其假母持金,嗚咽不能成聲。

既而酒闌,燕一娘一椎髻短袷,車騎已在門外矣。

即日南還,道經新城,東至三清樓下,金生欲登樓少憩,且玩江景。

燕一娘一問曰:「何謂三清樓?」

金生曰:「新城舊有何淵、何潛、何濱、弟兄同登慶歷三年進士,後淵謚『清節』,潛謚『清敏』,濱謚『清忠』。

至今,臨江起三清樓以紀其勝。」

燕一娘一曰:「此乃名勝所在,妾與郎君,不可不登樓留題,以遣逸興。」

金生大喜,甫登樓,即遇有惡少年十數人,行歌而前,聯袂喧笑。

燕一娘一貌美且都,光艷一照人,將遮侮之。

金生自度力不能支,窘甚。

忽樓上一道者,角巾素服,鬚髮蒼然,當窗責眾曰:「若輩獨無宅眷耶?焉得無禮!」眾怒曰:「我輩作戲,何預爾野道事?」

群起攻之,燕一娘一始得間而逸,金生欲留謝之,道者揮之速去,金生始望空而走,眾惡少齊攘臂樓前。

叱曰:「何來潑道,胡為者?」

因手挈樓前巨石,可重百斤,擲地入土者三四寸,以示膂力,復相與戲博,無不矯捷輕悍。

視老道士,直豎子耳。

道者徐步下樓,笑曰:「貧道少年,粗習此伎,可與若輩共試否?」

眾惡少恃眾且勇,爭赴曰:「來!

來!」話未已,道者忽起,騰躍而上者,丈許,踢其一人,自額至胸及於腹,其人仰僕,不能少動,即挈石擲地人也。

又一人奮袂而進,復飽老拳,亦臥而嘔血。

兩人皆巨魁,既負,余皆懾服不敢動。

老道士兩手提巨石,擬碎兩人首,於是諸惡少,號泣請命。

道者正欲釋放,忽鳴鑼一聲,見旌旗對對,戈戟森森,報節度使至矣。

諸惡少急扶掖二人,蹌踉遁去。

老道士即欲避匿,韓節度搏虎在馬上,早已望見,以鞭梢指曰:「此湘陰道士也。」

急下馬上樓坐定,令人邀道者至。

道者一見便識,即呼曰:「韓大人別來無恙耶?」

叩見畢,韓節度以賓禮待之,諸將校皆侍立於側。

韓節度與道者,相別幾二十年,故舊相逢,喜不自勝,即命置酒樓上,玩景談心,飲興方酣。

韓節度遂言別後入宋,如何征討,如何興復,如何建都立帝,每言至忻動處,道者擊節稱善,輒浮一巨白,言未及半,而老道士已酩酊大醉,入黑甜鄉去矣。

韓節度猶刺刺不休,說戰功,說制度,口談指授,語漸含糊,不一會睡去。

諸將校無不竊笑,忙扶節度與老道士下樓,至新城驛中安宿。

眾惡少此時,方知老道士與節度有舊,無不吐舌,猶慮節度得知,爭先逃去,受傷二人,一遍體青紫,聲吟半年始愈;一竟成痼疾。

呂金生家中,望之歸者三年,驟相見甚喜,詢得其狀,舉家深佩燕一娘一之德,而金生與燕一娘一情好甚篤,自是,亦不復作一浪一子游矣。

後聞此道者,乃韓節度故交,遂至建昌謝之。

時湘陰道士已客節度署中,金生入建昌,半月不獲得見。

一日,有幕府錄事張宜偶出,一見金生問之,張錄事蓋金生姻戚也,金生遂言其故,張錄事曰:「子欲見公孫先生耶?」

金生不知,張錄事曰:「湘陰道士姓公孫,名鴻,節度在漢一陽一相會時,尚隱姓名,至今聞大宋建國已固,方始說出,此乃節度之上客也。

幸子早至,若更遲三日,將赴岳州扈節度處去矣。」

引之入見,老道士笑曰:「貧道偶見不平,少加聲色,何足言謝?」

呂金生再拜稱謝而退,並謝張錄事,始歸寧都。

後金生以貲謁選,得龍門縣尉,燕一娘一隨赴任所,金生居官頗清慎,不數年,仕至柳州刺使。

解組日,燕一娘一始出囊中骰子六枚,面面皆緋。

即當年一擲三千者也。

噫!鱉不害智,燕一娘一其女中傑出者哉!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元代野史
第一回 元世祖貶聖伐陵第二回 程廉訪招賢納士第三回 冬青樹記換君王骨第四回 靈隱寺激怒英雄心第五回 寇復雷大鬧臨安郡第六回 秦錦帛起義紫金山第七回 楊鎮龍兵犯牛渚第八回 鍾明亮入寇藍關第九回 北固亭范國昌望氣第十回 棲霞嶺皇甫惇題詩第十一回 征曰本蒙古喪師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第十三回 智深獻策掠廣陵第十四回 萬俟蠣棄家走壽春第十五回 種世龍傳檄達荊楚第十六回 楊孝伯擊楫過洞庭第十七回 壽陽城錫帛僭號第十八回 虎丘寺涪陵遇友第十九回 狄招討一征羅浮第二十回 韓搏虎七敗賈翀第二十一回 岳燕超官辭參政第二十二回 狄招討二征羅浮第二十三回 襄陽城賈羽辛授首第二十四回 鐵幢浦秦楠敗兵第二十五回 跖跋將計取南安第二十六回 涪陵公兵進邵武第二十七回 范國昌入夢承簡命第二十八回 劉先鋒修書取漳州第二十九回 趙涪陵聘賢龍首第三十回 狄招討三征羅浮第三十一回 白映雪奇緣有幸第三十二回 寇竹生慘遇無辜第三十三回 翔龍府風雲會合第三十四回 南雄鎮雷雨交兵第三十五回 德報德上官樸免禍第三十六回 冤構冤萬俟蠣殺身第三十七回 涪陵王大興屯田第三十八回 淳於丹論史匡君第三十九回 岳燕超練兵演陣第四十回 藍天蔚棄暗投明第四十一回 謝侍郎燕京死節第四十二回 梅參政淮南召兵第四十三回 金山寺索通盜寶第四十四回 周處台馬陵伏妖第四十五回 梅參政昭關戰死第四十六回 賈平章壽陽篡位第四十七回 鳳凰台大開武選第四十八回 鴛鴦絹巧判良緣第四十九回 岳招討計賺長沙第五十回 慕容長鏖兵武陵第五十一回 西冷橋樊生遇艷第五十二回 木棉庵老魅譚禪第五十三回 扈先鋒收復岳陽郡第五十四回 元太后駕游五台山第五十五回 兩先鋒分剿雲夢第五十六回 岳招討怒打襄陽第五十七回 廣陵散竹生得譜第五十八回 牡丹鈿玉奴擇婿第五十九回 耿星星兵敗海門島第六十回 王用槐吹蕭九嶷山第六十一回 炎宋興復設方鎮第六十二回 眾夷國入貢武都第六十三回 蘇公堤朝雲集句第六十四回 七星巖焦芳殉節第六十五回 雲貞女萬里傳書第六十六回 鍾情人一心合墓第六十七回 宋主重立元祐碑第六十八回 孝伯誤陷金鎖陣第六十九回 韓太尉罵死留夢第七十回 關將軍招降呂大成第七十一回 寶林寺韓昭毀佛第七十二回 摩天嶺三將隕命第七十三回 蘇縣令巧決疑訟第七十四回 王太常詞慰幽魂第七十五回 寇節度力戰青龍嶺第七十六回 狄樞密智破崑崙第七十七回 范僕射登台觀星第七十八回 元世祖入夢崇聖第七十九回 黃金河大破元兵第八十回 太乙陣生擒索虎第八十一回 趙孟釗胨魏捅第八十二回 令狐韜當殿論璽第八十三回 廿四堆宋主掃墓第八十四回 楊妃井太真洗心第八十五回 宋昭帝詔求直諫宋第八十六回 吳草廬不序藏經第八十七回 三清樓公孫醉酒第八十八回 劉蕡墓軒轅還金第八十九回 烏蒙僧巧設騙局第九十回 許廉訪請頒葬制第九十一回 趙完普焚香告天第九十二回 潞安王出守歸國第九十三回 還珠亭冤鬼洩憤第九十四回 清風嶺廉夫祈嗣第九十五回 張士誠販鹽起泰州第九十六回 劉伯溫望氣游西湖第九十七回 脫脫決議開黃河第九十八回 哈麻獻策造龍舟第九十九回 韓節度誤釋友諒第一百回 明太祖應運和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