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第二十一回 岳燕超官辭參政:卻說賈瓣收集殘兵,探元師已去,仍舊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元代野史》第二十一回 岳燕超官辭參政

元代野史

第二十一回 岳燕超官辭參政

第二十一回岳燕超官辭參政

卻說賈瓣收集殘兵,探元師已去,仍舊奪了隨州應城,殺死人民不計其數。

回至雲夢,與賈-合兵。

聞韓搏虎己去,撫掌大喜曰:「韓搏虎已去,呂翔輩直庸才耳。」

又打聽呂翔,欲先攻水寨,益發得計。

隨往旱寨,調回白文狻,水路迎敵。

水陸二路,分撥已定。

恰好呂都督糾合眾將,領大隊人馬,俱用艨艟戰艦,排列軍士,來攻水寨。

白文狻亦將軍馬一字兒列在水面,只見元兵隊中,閃出一將,緋袍金甲,橫槍立於船頭,乃承天府都制王-也,大呼索戰。

白文狻賣弄本事,手舉狼牙棒,奮力打去。

用力太猛,-首俱為紛碎。

王-大驚,急揮軍士,以破敵弓,翼以神臂弓射之。

怎禁敵兵矯健異常,使船如使馬,巨艦橫江衝突而來,上設皮籬,以御矢石。

小舟往來如飛,概用撓鉤-矛,戳殺元兵。

將近艨艟大船,一躍而入,元兵全不濟事,又無成算,被白文狻放出大軍,沖得七斷八續,不能聯絡。

兩岸炮聲大震,倪大威、汪夜叉各率人馬,前來接應。

呂翔令諸將分頭迎敵。

時西岸倪大威與臧超、姜愷,以船列成一字,聯以鐵-,衝突不入,將敵兵阻祝東岸凌士-為流矢所中,血流滿面,猶麾軍死戰。

因阿沙不忽一隊先退,凌士-遂孤,為敵所乘,亦潰。

呂翔見眾軍皆敗,方欲棄舟上岸,忽探馬報來,德安府被賈-襲破,副將鄔如龍戰死,太守夏侯信叔走長沙去了。

呂翔驚得魂不附體。

王-與白文狻鏖戰,聞報遂慌,被白文狻搠死,前軍大潰。

阿沙不忽亦死於亂軍之中。

臧超、姜愷亦棄敵將而走。

敵兵從後掩殺,一時中箭被槍、沉舟落水者不計其數。

呂翔等統率殘兵,直逃至應山縣,渡蟻橋,方始屯祝諸將聞郡城已陷,姜愷請整兵先復隨州,凌士-要打安陸,臧超又請速攻德安。

紛紛議論。

呂翔方寸已亂,不知所從,自領兵數千,託言赴行省請兵,竟連夜遁回襄一陽一去了。

諸將無主,各統所部兵,復隨州,復應城,皆無功而歸。

時賈-領陸路兵馬,攻破德安,又收得劉環、張青二將。

先是劉環、張青嘯聚荊山,屢次投襄一陽一自求錄用,呂翔擯斥不收。

雲夢兵起,二人遂憤投賈-,襲破君城,皆二人力也,賈-陸路人馬,屯於城中。

次日又報水寨大勝,隨州應城,有元將來攻,皆殺敗而去。

賈-兩路皆捷,橫行江漢,大肆猖撅,自稱總領衛大將軍。

弟(羽辛)副將軍,眾將俱有名目,大犒三軍。

水寨仍屯雲夢,阻住湖口,江漢一帶,道路梗塞。

早有湖廣行省安一撫使敖魁,將呂翔失律兵敗,賊勢猖撅情形,立奏元主。

世祖大怒,將呂翔逮京下獄,並眾將一齊拿問。

兵部尚書董文用,飛章劾奏三寶奴、脫虎脫喪師辱國之罪。

世祖左袒二人,置之不問。

時太傅白伯顏、中書完澤、樞密使不忽木、兵部尚書董文用等,皆在樞密府議曰:「安豐路、壽一陽一賊已僭王號,跋扈州郡,尚未征討;雲夢賊又如許猖撅,蚤擾江漢,非得一智勇兼備者為帥,不能征剿。

如呂翔輩,直行一屍一走肉耳,焉可以御外侮?」

完澤曰:「皮相之士,不足以求人才。

夜糴之夫,不足與論國是。

前命將時,董尚書極力諫阻,奈主上與三寶奴、脫虎脫如一人,事難中止,故有此敗。

不忽木曰:「壽春、漢一陽一二賊,不可小覷,專閫重任,還須老太傅一行。」

伯顏笑曰:「老夫年耄矣,無能為也。

我非馮婦,樞密以為見獵心喜乎?」

完澤曰:「李靖、趙充國皆以耄年立功,太傅何須謙遜,然太傅宿將元勳,良不可往,必須太傅舉一可往者,始當其任。」

伯顏搖手曰:「忽都帖木兒、阿里海、阿答海、相吾答兒,四帥頗諳兵事,相繼而卒。

目下惟浙省平章脫脫、廣南參政狄定國二人知兵,奈俱控扼重地,不可更易。

此外實難其人。」

完澤、不忽木齊舉董尚書,權任浙省平章,易脫脫為帥,廣南仍舊。

董文用亦言願任浙剩眾人議妥,方欲連名上疏。

時坐中有福建參政魏天枯獨曰:「浙省碧不可離脫平章,而兵部亦去不得董尚書。

某舉一人,可當壽春雲夢之任。」

眾皆大喜,急問是誰。

天-曰:「姓岳,名燕超,雲中馬邑人也。

但不可屈致,須以禮聘之。」

伯顏猛省曰:「老夫昔日略地,至大同府,耳其名久矣。

聞此人索懷大志,出處不苟。

今宜合詞上表保薦,擬授江南行省參政,兼荊湖制置使之職。

榮以重爵,下詔求之。

若不奉詔,密令所在地方收捕監斃,先除此人,免生國家異日之患。」

完澤愕然曰:「老太傅何出此言?」

伯顏曰:「淮陰侯去了西楚,漢高即王天下,王景略不就桓溫,苻秦遂霸關中,此人投一處,即興一處,不如早為之所也。」

完澤不以為然。

數日旨下如議,魏天-捧詔去訖。

且說建寧路建一陽一縣,離城一百九十里,有山名唐石山。

一隱士在山中,不常出入,時而長歌,時而長嘯,時而大哭不止。

居人莫測其蹤,談星演易,喜說休咎。

居人每詣山問之,久而山中如市。

遂於建一陽一驛橋側,開卜肆。

暇則題詩吟詠,往往欷-不勝。

一日來一問卜者,偉岸風骨,目瞬如電,坐定,投策叩蓍,隱士大異之,暗思此人可怪。

試以卦語探之,乃曰:「爻內寅午戊干,將星疊現,加白虎羊刃生世,當有金壇之拜。

但防有陰謀,恐禍生不測。」

問卜者笑曰:「公且勿言禍福,公非謝侍御疊山先生乎?」

隱士亦笑曰:「然則足下岳某,亦馬邑之豪士也。」

兩人情投意合,言及國事,不覺大哭,已而在笑,從此無日不至。

疊山賣卜之暇,兩人談論終日,娓娓不倦。

久之而建一陽一驛中,凡小兒賤卒,皆知賣卜者,為故宋江西招諭使謝枋得也。

卜者契友為雲中馬邑岳燕超也。

忽一日道路傳言紛紛,有本省魏參政,奉旨將至建一陽一小璜溪,聘岳賢士。

枋得聞之,驚曰:「燕超危矣!」一連數日,燕超不來卜肆,枋得日日探望。

忽一日燕超來辭枋得曰:「前因廉訪使按部雲中。」

燕超遂離馬邑,竄荊湖,遁蘇松,再轉入閩,自謂潛居僻壤。

誰知物色者,如影隨形。

燕超又將遠遁遐陬,誓不受樊籠於蒙古也。

貴官顯秩,詎能屈我哉。」

枋得曰:「子宜速去,不然,禍生旋踵,但後事勉為之,惜枋得不及見耳。」

燕超復問曰:「先生結局,終於此乎?」

枋得曰:「諸事俱已完畢,所未完畢者,惟一死字耳。

足下宜自珍重。

以子之才,何難雪恥!枋得與文右相、張越公諸人,雖在泉下,皆拭目以待也。」

言訖泣下。

燕超亦灑淚而別。

燕超去後,不兩日,果然魏參政,遣武弁十餘人,來收捕燕超甚急。

訪至驛橋,聞與卜者素有往來。

武弁等不由分說,擁枋得而去。

枋得已拚一死,行至中途,即欲扼吭以殉。

武弁等給枋得曰:「參政聞先生一精一於卜易,特命請駕,問休咎耳。」

既入城,魏天枯喜曰:「得鸞失鳳,終占一籌。」

即迎枋得問曰:「先生果卜人也,先生乃知信州之謝侍郎耳?前程廉訪文海,留翰林夢炎,皆有薦章,先生不起。

今遇先生,即以聘岳燕超之爵授先生,先生豈無意乎?」

枋得不答,亦不食。

魏天枯知不可屈,命以一室禁錮之。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元代野史
第一回 元世祖貶聖伐陵第二回 程廉訪招賢納士第三回 冬青樹記換君王骨第四回 靈隱寺激怒英雄心第五回 寇復雷大鬧臨安郡第六回 秦錦帛起義紫金山第七回 楊鎮龍兵犯牛渚第八回 鍾明亮入寇藍關第九回 北固亭范國昌望氣第十回 棲霞嶺皇甫惇題詩第十一回 征曰本蒙古喪師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第十三回 智深獻策掠廣陵第十四回 萬俟蠣棄家走壽春第十五回 種世龍傳檄達荊楚第十六回 楊孝伯擊楫過洞庭第十七回 壽陽城錫帛僭號第十八回 虎丘寺涪陵遇友第十九回 狄招討一征羅浮第二十回 韓搏虎七敗賈翀第二十一回 岳燕超官辭參政第二十二回 狄招討二征羅浮第二十三回 襄陽城賈羽辛授首第二十四回 鐵幢浦秦楠敗兵第二十五回 跖跋將計取南安第二十六回 涪陵公兵進邵武第二十七回 范國昌入夢承簡命第二十八回 劉先鋒修書取漳州第二十九回 趙涪陵聘賢龍首第三十回 狄招討三征羅浮第三十一回 白映雪奇緣有幸第三十二回 寇竹生慘遇無辜第三十三回 翔龍府風雲會合第三十四回 南雄鎮雷雨交兵第三十五回 德報德上官樸免禍第三十六回 冤構冤萬俟蠣殺身第三十七回 涪陵王大興屯田第三十八回 淳於丹論史匡君第三十九回 岳燕超練兵演陣第四十回 藍天蔚棄暗投明第四十一回 謝侍郎燕京死節第四十二回 梅參政淮南召兵第四十三回 金山寺索通盜寶第四十四回 周處台馬陵伏妖第四十五回 梅參政昭關戰死第四十六回 賈平章壽陽篡位第四十七回 鳳凰台大開武選第四十八回 鴛鴦絹巧判良緣第四十九回 岳招討計賺長沙第五十回 慕容長鏖兵武陵第五十一回 西冷橋樊生遇艷第五十二回 木棉庵老魅譚禪第五十三回 扈先鋒收復岳陽郡第五十四回 元太后駕游五台山第五十五回 兩先鋒分剿雲夢第五十六回 岳招討怒打襄陽第五十七回 廣陵散竹生得譜第五十八回 牡丹鈿玉奴擇婿第五十九回 耿星星兵敗海門島第六十回 王用槐吹蕭九嶷山第六十一回 炎宋興復設方鎮第六十二回 眾夷國入貢武都第六十三回 蘇公堤朝雲集句第六十四回 七星巖焦芳殉節第六十五回 雲貞女萬里傳書第六十六回 鍾情人一心合墓第六十七回 宋主重立元祐碑第六十八回 孝伯誤陷金鎖陣第六十九回 韓太尉罵死留夢第七十回 關將軍招降呂大成第七十一回 寶林寺韓昭毀佛第七十二回 摩天嶺三將隕命第七十三回 蘇縣令巧決疑訟第七十四回 王太常詞慰幽魂第七十五回 寇節度力戰青龍嶺第七十六回 狄樞密智破崑崙第七十七回 范僕射登台觀星第七十八回 元世祖入夢崇聖第七十九回 黃金河大破元兵第八十回 太乙陣生擒索虎第八十一回 趙孟釗胨魏捅第八十二回 令狐韜當殿論璽第八十三回 廿四堆宋主掃墓第八十四回 楊妃井太真洗心第八十五回 宋昭帝詔求直諫宋第八十六回 吳草廬不序藏經第八十七回 三清樓公孫醉酒第八十八回 劉蕡墓軒轅還金第八十九回 烏蒙僧巧設騙局第九十回 許廉訪請頒葬制第九十一回 趙完普焚香告天第九十二回 潞安王出守歸國第九十三回 還珠亭冤鬼洩憤第九十四回 清風嶺廉夫祈嗣第九十五回 張士誠販鹽起泰州第九十六回 劉伯溫望氣游西湖第九十七回 脫脫決議開黃河第九十八回 哈麻獻策造龍舟第九十九回 韓節度誤釋友諒第一百回 明太祖應運和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