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第二十五回 跖跋將計取南安:卻說涪陵在建昌府躁練人馬,欲攻撫州。皇甫-進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元代野史》第二十五回 跖跋將計取南安

元代野史

第二十五回 跖跋將計取南安

第二十五回跖跋將計取南安

卻說涪陵在建昌府躁練人馬,欲攻撫州。

皇甫-進曰:「殿下且按兵盱江,某請先往。

說以大義,如不納款,再攻未遲。」

涪陵喜曰:「先生此去,撫州下矣。

但須慎重,免生他變。」

皇甫-許諾,隨帶小僮一人,直往撫州。

時建昌已下,撫州戒嚴。

皇甫-至城下大呼曰:「侯太守故人相訪,速往通知。」

巡城軍士,見皇甫停恂恂書生,諒非一奸一細,報入府中。

侯長孺大疑,此間何來故人?即請相見。

皇甫-飄然而入,侯長孺一時記認不起,正在猶豫。

皇甫-笑曰:「府公忘棲霞嶺題詩人矣?」

侯長孺頓悟曰:「是矣。」

皇甫-禮畢,先謝其玉成之德,始敘寒暄。

侯長孺曰:「惡棍媒孽事端,妄相告訐。

僕當日竟為所傾,名裂身敗。

繼聞葛令執法,實出足下之謀。

然則足下,亦湖海豪士也。

今日一晤,甚慰鄙懷。

行旌自何處來?」

皇甫-曰:「自建昌來。」

侯長孺錯愕良久,又曰:「然則足下何以教我?」

皇甫-曰:「請問府公,厲兵秣馬,登城守陴,所為何事?」

侯長孺曰:「子且勿言,子必已從建昌來下說辭也。」

皇甫-曰:「不瞞府公,愚某實欲來說撫州,非說府公也。」

侯長孺曰:「僕即撫州之主,欲說撫州,非說僕而何?」

皇甫-曰:「愚某此來,不過將天地之道,聖賢之禮,順逆之義,曉諭撫州人士。

使知誰為賊,誰為非賊,誰為從賊。

辨明賊之一字,愚某之意足矣。

何暇來說府公也?」

侯長孺艴然作色曰:「子以吾不識道理,不諳大義,謂仕元為從賊耶,欺吾太甚!方今兵戈擾攘,盜賊縱橫,行省傳諭,嚴拿一黨一與,不拘郡縣,生殺可便宜行一事。

姑念子為儒士,從輕懲治。」

吩咐監下。

皇甫-笑曰:「府公已叛離名教,尚知儒士耶?」

侯長孺益怒曰:「僕即不才,亦叨附黃甲,非納粟出身也。

子焉得以儒笑我?」

皇甫-曰:「儒為席上之珍,儒誠可貴。

府公獨不知儒有君子,亦有小人乎?君子之儒,以名義為重,綱常為尊,大節所關,生死不變。

今蒙古滅天毀聖,亂華為夷,置儒者於娼之上、丐之下,識者尚猶羞之,乃竟有名登故國之榜,身立仇敵之朝,誰賊誰儒,矇混示辨,君子之儒,當不如是也。

愚某之說畢矣,即請就獄。」

侯長孺不覺兩頰發赤,急下階手挽之,再三謝過曰:「相逢盡道休官去,林下何曾見一人。

此宦途中囈語也,請先生釋疑,勿咎既往足矣。」

皇甫-亦謝曰:「狂妄之罪,在所不免,望府公見原。」

侯長孺急問曰:「前石門山有人嘯聚以號召故宋為名,僕竊有疑,恐仍中山狂人之故轍耳。

征撫兩字,尚持未決,僕亦不料攻城略地,若此其速也。

今已得建昌一府五縣,聲勢一逼一近。

撫郡又有先生在焉,先生必有主見,何以賜教?」

皇甫-曰:「府公之言誤矣。

今日之事,乃秦王一十七代元孫,涪陵公趙晟由崖山失散,航海十年而歸,仗義大舉,光復故國。

並非諸人自稱宋主,若中山之狂人也。

故義旗一建,勢如破竹,軍民無不納款。」

侯長孺大驚而起曰:「趙氏尚有人耶?足下胡不明言,而重長孺之罪乎?」

皇甫-曰:「府公以說辭相難,愚某不得不辯。

然今已約會廣南羅浮起義,傳檄南安大庾興師,不日仍見故宋天日矣。

未審府公,亦曾三思否?」

侯長孺謝曰:「長孺愚昧,何遂至此?」

隨令人請都監、萬戶、提點、府發縣尉,併合屬佐貳辟員人等至,具道其事,眾皆大喜。

惟都監汪彥國執意要戰,長孺再三以大義動之,汪彥國堅持不允,反面斥長孺等守土畏死,有負國恩。

長孺大慚,萬戶馬晉臣拔劍而起,汪彥國亦挺劍來鬥。

長孺大驚,解勸不及。

馬晉臣武事高強,一劍將汪彥國割了首級,提出府門,大呼曰:「我等原本宋人,撫州今日,有歸故宋。

有不從者,以汪都監為例。」

軍民皆諾。

請過皇甫-與眾相見,又將大義申曉一遍。

眾人心服,設宴款待。

長孺即遣通判史良璧、萬戶馬晉臣,至建昌納降。

皇甫悼謝別起程,不日即達。

涪陵得知,大喜迎入。

馬晉臣、史良璧手捧降書,並獻撫州府六縣圖籍。

涪陵親手扶起,再三慰勞賜坐曰:「晟不幸,國家多難,流離失所。

卿等不忘故國,鐘鼎之名不朽矣。」

設酒相待。

數日後,涪陵親至撫州,獎慰長孺,撫恤軍民,出榜曉諭。

命府貳史良璧暫攝府事。

侯長孺請過建昌,參贊軍務。

定位之後,方始進爵。

眾官無不一舉手加額曰:「不圖今日,仍為大宋臣民矣。」

再說蓬頭寨史進,自得涪陵之書,大喜。

與眾議曰:「今史進所投之主,決不誤矣。」

即令人往桂一陽一嶺,約會三關守將拓跋琳起兵。

拓跋琳,乃大同府朔州人氏,原本東晉時北魏國王之裔,其先出自黃帝。

黃帝以土德王,北俗以土為拓,以石為跋,故以為姓。

拓跋琳虎臂熊腰,碧眼黃須,極有膂力。

元太傅伯顏,掠地至大同得之,用為虎賁將軍,撥守江右三關。

三關者,一北藏關,一上梧關,一上蓬關。

南扼交廣,西拒湖湘,連控隘所。

一人把守,萬夫莫開。

總名之曰:桂一陽一嶺,此外更有揭一陽一、臨賀、始安三嶺,乃響馬出入所在。

拓跋琳總鎮三關,威懾全嶺。

綠林不敢正覷,因昔年落魄山西酷好樗蒲,為鄉里所賤,漂泊在外。

史進家資巨萬,販負為生。

路過壺關羊腸坡,遇紅一毛一賊巢瑰剪徑,與史進大戰不已。

恰好拓跋琳中途遇著,拔刀相助,殺敗賊一黨一。

史進德之,遂訂車笠之好。

又憐其貧,贈以百金,令作經紀。

奈拓跋琳一見雙陸,即又技癢,呼盧而進,傾囊而退。

久而逋負益深,自顧無顏,流落澤潞間。

史進又令人訪之,延至其家,再三勉慰,又贈以千金。

拓跋琳不覺泣曰:「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史進也。」

遂立意改行,舊日交遊,概屏絕之,立志自勵,仍歸鄉里,一時拓跋琳之名大噪。

伯顏略地至朔州,召而用之,故授總鎮。

史進白楊鎮龍身死,千里奔赴蓬頭,與桂嶺聲息相通,不時來往。

拓跋琳屢欲薦之,史進不可。

然拓跋琳久鎮三關,威名甚著,五載並無陞遷。

此時完澤未相,桑哥當國,累來索賄,拓跋琳怒而不與。

繼聞史進約投故宋。

大喜曰:「今日有以報史公矣。」

即引心腹數人至蓬頭寨,與史進商議,或攻茶陵,或攻南安。

史進曰:「先取南安,路通江右,隨後好清閩廣。」

拓跋琳即起身附耳低言,如此如此。

史進大喜,各自回歸。

次日,史進引兵,直下大庾嶺,離南安五十里下寨。

令人哨探,南安城四門緊閉,星夜往桂嶺約兵,前後夾攻。

史進得實,率兵直一逼一南安城下,討戰。

其統制海迭塔速兒殘酷不仁。

平日減刻軍糧,兵不附將。

臨時勉強附以恩信,督之守城,稍拂其意,又鞭撻隨加。

太守郝成志柔懦無能,兵臨城下,方寸已亂。

幸府丞馮道南內外調停,撫恤軍士,整飭器械,清理糗糧,各門巡哨防守,井井區畫,各有條理,人心賴以少安。

自知城中決不可戰,惟待桂嶺兵至便可成功。

史進日夜督兵,攻打甚急。

城中日日盼望,忽見塵頭大起,知是援兵至矣。

海迭塔速兒準備接應出戰,史進之兵即時退去里許,結陣以待。

少時拓跋琳鼓噪而來,掉起開山大斧,與史進交手。

不數合,史進敗走。

海迭塔速兒乘勢從城中殺出,一齊混戰。

史進兵棄甲拋戈而逃,海迭塔速兒大喜,收兵,即請拓跋琳率眾人人城,設宴慶賀,犒賞元兵。

府丞馮道南進曰:「援兵今晚,且在城外安營,以防他變,得犄角相援。」

海迭塔速兒曰:「賊兵敗去,豈有復來之理!況援兵遠來,安營城外,非敬客意也。」

馮道南歎息而退,海迭塔速兒遂盛開筵席,呼盧暢飲。

犒賞不及南安軍士,仍責令小心守城。

軍士各出怨言。

太守郝成志,亦言己兵無功,不加犒賞。

馮道南又繼牛酒,私自登城,慰勞軍士。

恰際黃昏,史進又引大兵殺至,擂鼓吶喊,將城緊緊圍困。

馮道南大驚頓足曰:「統制不聽吾言,援兵入城,大失策矣。」

拓跋琳、海迭塔速兒等,一齊登城,見史進耀武揚威,指揮攻打。

馮道南覷定分明,拽滿雕弓,一矢正中史進甲上。

登時拔一出,血流如注。

史進大怒,催軍速打,手出流星,打上城去。

軍中四下,遍懸紅燈。

只見城上拓跋琳手起一劍,將太守斬之,提著首級,大呼:「我等奉故宋涪陵公之命,收復南安。

不傷百姓,軍士降者免死!」

南安兵先無鬥志,援兵斬關落鎖。

史進首先衝入,兵不血刃,盡願投降。

海迭塔速兒方欲下城而走,見左右概是桂林援兵,一齊向前,擒住上綁。

馮道南知大事已去,方欲自刎,被史進追上城來,一把擒定。

於是皆降,出榜曉諭。

齊至府中,軍士綁海迭塔速兒至,史進立命斬之。

少頃,馮道南亦縛至,史進一見,咬牙切齒大怒曰:「汝還能射否?」

馮道南面不改色,從容請死。

只見滿城百姓,扶老攜幼,齊至府門泣告曰:「若殺馮府丞,是殺滿城百姓也。」

投降軍士皆大呼:「願替一死。」

史進大驚,回嗔作喜,慌忙下階,親解其縛,扶之上座,納頭便拜。

謝曰:「馮先生,君子人也。

史進愚莽村夫,負罪多矣。

不知肯與史進等共事否?」

拓跋琳亦婉言勸之,道南乃降,百姓大悅。

史進遂出涪陵手書,與道南觀之。

道南看畢,驚謝曰:「馮某不合誤傷將軍,然馮某區區一紙,招降南康上游崇義三縣官吏,以助將軍,免煩勞師動眾,何如?」

史進大喜,即請修書,遣人分頭去訖。

原來馮道南以集賢院大學士降授府丞,三縣邑宰皆其門生,得書皆來納款。

史進又將府事請道南攝理。

拓跋琳仍守桂嶺,遙為聲援。

自引本部兵,望建昌府告捷而去。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元代野史
第一回 元世祖貶聖伐陵第二回 程廉訪招賢納士第三回 冬青樹記換君王骨第四回 靈隱寺激怒英雄心第五回 寇復雷大鬧臨安郡第六回 秦錦帛起義紫金山第七回 楊鎮龍兵犯牛渚第八回 鍾明亮入寇藍關第九回 北固亭范國昌望氣第十回 棲霞嶺皇甫惇題詩第十一回 征曰本蒙古喪師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第十三回 智深獻策掠廣陵第十四回 萬俟蠣棄家走壽春第十五回 種世龍傳檄達荊楚第十六回 楊孝伯擊楫過洞庭第十七回 壽陽城錫帛僭號第十八回 虎丘寺涪陵遇友第十九回 狄招討一征羅浮第二十回 韓搏虎七敗賈翀第二十一回 岳燕超官辭參政第二十二回 狄招討二征羅浮第二十三回 襄陽城賈羽辛授首第二十四回 鐵幢浦秦楠敗兵第二十五回 跖跋將計取南安第二十六回 涪陵公兵進邵武第二十七回 范國昌入夢承簡命第二十八回 劉先鋒修書取漳州第二十九回 趙涪陵聘賢龍首第三十回 狄招討三征羅浮第三十一回 白映雪奇緣有幸第三十二回 寇竹生慘遇無辜第三十三回 翔龍府風雲會合第三十四回 南雄鎮雷雨交兵第三十五回 德報德上官樸免禍第三十六回 冤構冤萬俟蠣殺身第三十七回 涪陵王大興屯田第三十八回 淳於丹論史匡君第三十九回 岳燕超練兵演陣第四十回 藍天蔚棄暗投明第四十一回 謝侍郎燕京死節第四十二回 梅參政淮南召兵第四十三回 金山寺索通盜寶第四十四回 周處台馬陵伏妖第四十五回 梅參政昭關戰死第四十六回 賈平章壽陽篡位第四十七回 鳳凰台大開武選第四十八回 鴛鴦絹巧判良緣第四十九回 岳招討計賺長沙第五十回 慕容長鏖兵武陵第五十一回 西冷橋樊生遇艷第五十二回 木棉庵老魅譚禪第五十三回 扈先鋒收復岳陽郡第五十四回 元太后駕游五台山第五十五回 兩先鋒分剿雲夢第五十六回 岳招討怒打襄陽第五十七回 廣陵散竹生得譜第五十八回 牡丹鈿玉奴擇婿第五十九回 耿星星兵敗海門島第六十回 王用槐吹蕭九嶷山第六十一回 炎宋興復設方鎮第六十二回 眾夷國入貢武都第六十三回 蘇公堤朝雲集句第六十四回 七星巖焦芳殉節第六十五回 雲貞女萬里傳書第六十六回 鍾情人一心合墓第六十七回 宋主重立元祐碑第六十八回 孝伯誤陷金鎖陣第六十九回 韓太尉罵死留夢第七十回 關將軍招降呂大成第七十一回 寶林寺韓昭毀佛第七十二回 摩天嶺三將隕命第七十三回 蘇縣令巧決疑訟第七十四回 王太常詞慰幽魂第七十五回 寇節度力戰青龍嶺第七十六回 狄樞密智破崑崙第七十七回 范僕射登台觀星第七十八回 元世祖入夢崇聖第七十九回 黃金河大破元兵第八十回 太乙陣生擒索虎第八十一回 趙孟釗胨魏捅第八十二回 令狐韜當殿論璽第八十三回 廿四堆宋主掃墓第八十四回 楊妃井太真洗心第八十五回 宋昭帝詔求直諫宋第八十六回 吳草廬不序藏經第八十七回 三清樓公孫醉酒第八十八回 劉蕡墓軒轅還金第八十九回 烏蒙僧巧設騙局第九十回 許廉訪請頒葬制第九十一回 趙完普焚香告天第九十二回 潞安王出守歸國第九十三回 還珠亭冤鬼洩憤第九十四回 清風嶺廉夫祈嗣第九十五回 張士誠販鹽起泰州第九十六回 劉伯溫望氣游西湖第九十七回 脫脫決議開黃河第九十八回 哈麻獻策造龍舟第九十九回 韓節度誤釋友諒第一百回 明太祖應運和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