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第五十三回 扈先鋒收復岳陽郡:岳招討見連收數郡,三降將俱建奇功,即令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元代野史》第五十三回 扈先鋒收復岳陽郡

元代野史

第五十三回 扈先鋒收復岳陽郡

第五十三回扈先鋒收復岳一陽一郡

岳招討見連收數郡,三降將俱建奇功,即令人鎮守,更換三將回營,十分獎勵。

仍命三將,各帶一精一兵五千,乘破竹之勢,略定郴辰、桂一陽一等處,再令先鋒扈德威統水陸兵二萬五千,率史進、狄勇、種世虎、拓跋琳、岳坤五將,逕由漳州,過洞庭,取岳州府。

分撥已定,扈先鋒造齊戰艦,統軍率眾,由湘陰撥舟人青草湖。

徑巴邱山,入洞庭之西。

至巴陵峽口,有元兵阻住,扈先鋒欲奪險而上。

時元軍中乃常山王成吉思帖木兒,自引大隊,阻住峽口。

而以都督阿爾忽術守城。

當下常山王望見宋師,號炮震時,早有驍將夔夔。

放下四五十號戰船,沿湖擺開,夔夔手橫丈八蛇矛,立於船頭,往來如飛。

宋軍中種世虎,已覷定分明。

拽滿雕弓,暗發一矢。

夔夔正當上風頭,行舟如駛,忽應弦而倒。

元軍大驚,扈先鋒用槍尖一指,宋師齊進。

兩軍水面交鋒,元兵幾次衝突,宋師列在水上,堅不可入。

扈先鋒昔年建閫襄一陽一,慣習水戰。

所造蒙沖,以犀革覆船。

皆兩廂開制棹孔,前後左右,有一弩一窗、矛袕、炮車,置壘木鐵汁,安樓三重。

列女牆戰格,樹幟幡,敵不得近,矢石亦不能敗。

其餘戰艦、走舸、遊艇,俱設女牆木一床一。

奔走往反,速如飛鷗。

乘人不及,更有海鶻頭船,頭低尾高,前小後大,如鶻之狀。

左右置浮板,如鶻翅翼。

雖風波大漲,不慮顛翻。

當時扈先鋒即乘海鶻頭,往來衝殺一會。

奮勇躍入元軍舟中,砍翻軍十。

五將繼之。

元兵多半識得扈先鋒者,望風而逃。

又宋師一精一銳,元兵不敵,夔夔被創,不堪力戰,棄船上岸。

宋師遂奪險上岸。

常山王大軍,阻遏不住,移營少退。

扈先鋒直一逼一元軍下寨,常山王令人下書,扈先鋒批來日決戰,暗與眾將計議已定。

次日,以史進出馬,元將夔夔捉矛交還。

史進力怯,撥馬望城東而走。

夔夔自恃有常山王大隊接應,督兵即追,常山王亦恐有詐,自出一軍,隨後策應。

剛得離營,拓跋琳引兵,疾往砍開鹿角,元軍將士,慌來抵敵,被拓跋琳槊翻健將數人,元兵不支而潰,遂據其營。

常山王返旆來追,扈先鋒引軍攔住,即與交馬,扈先鋒乃久練沙場,常山王焉能抵敵,不三合敗走。

扈先鋒亦不追趕。

且說夔夔追史進,直過城東,忽一聲鼓響,岳坤、狄勇,各引一軍,截出後路。

夔著驚,即移後隊迎敵。

史進督軍,勒馬殺回。

元兵圍在垓心,死戰不已。

卻得常山王敗兵亦至,殺入救應,夔夔始脫身。

保護常山王,且戰且走。

史進三將,追殺不已。

都督阿爾忽術在城上望見常山王,正在危急,忙披執上馬,引兵出城助戰。

混殺一會,夔夔已被岳坤刺落馬下。

阿爾都督,也不顧眾軍,捨命殺開血路,保常山王望城而走。

忽探馬飛報,阿爾都督引兵出城時,宋師已乘機入城。

常山王大驚,奔至城下,只見宋將種世虎,威風凜凜,立於城上。

厲聲曰:「羯奴吾取城多時矣。」

常山王追悔不及。

阿爾都督引殘兵,保護望澧州而去。

扈先鋒率眾將入城,招撫安輯,官吏降者無數,軍民無犯,百姓大悅。

隨令狄勇引兵徇華容,岳坤領兵收平江,史進、拓跋琳引軍進攻澧州。

元常山王阿爾忽術,堅守石門關。

且以二將兵少,思養一精一蓄銳,一鼓殲之,故閉關不戰。

史進即選一精一壯軍士數十人,自己扮為赤松山樵子,各擔柴負薪,混入關中。

約定火起為號,拓跋琳引兵打關。

史進內應,其關遂破。

阿爾都督,為史進所殺。

常山王自知澧州難恃,奔襄一陽一而去。

州守不敢迎敵,皆降。

安民畢,兵回岳州,扈先鋒告捷長沙。

岳招討見各路俱有捷報,舉手加額,為涪陵王稱慶。

惟郴辰、桂一陽一等處三將,久無半音耗,暗思三將,連取大郡,戰無不捷。

豈區區郴辰、桂一陽一,不能收入版圖?次日,探馬飛報,三將合兵至辰州,郴州俱已納款。

惟劉遇隆戰桂一陽一州,臨武縣,桐柏山失利。

岳招討聽畢,有張懷亮等,皆欲請兵往援,招討曰:「小小進退,不足介意。

彼三人同心協力,何功不成?且待數日,自有捷音。」

越三日,又報劉遇隆再敗藍山縣錦雞石。

招討聞之甚喜,諸將不解,直至扈先鋒岳州兵回,始得露佈告捷。

劉遇隆誘戰,引元將莫如龍、莫如虎,至天窗巖,陷入飛天網攪地龍之內。

用地雷火攻,大破元將,覆其全軍。

桂一陽一所屬皆服。

岳招討笑,謂眾將曰:「果不出吾所料也。」

自是湘湖州郡,半為宋土,岳招討飛奏宋主。

一面檄調鎮守肇慶府驃騎將軍韓搏虎至,同征雲夢。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元代野史
第一回 元世祖貶聖伐陵第二回 程廉訪招賢納士第三回 冬青樹記換君王骨第四回 靈隱寺激怒英雄心第五回 寇復雷大鬧臨安郡第六回 秦錦帛起義紫金山第七回 楊鎮龍兵犯牛渚第八回 鍾明亮入寇藍關第九回 北固亭范國昌望氣第十回 棲霞嶺皇甫惇題詩第十一回 征曰本蒙古喪師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第十三回 智深獻策掠廣陵第十四回 萬俟蠣棄家走壽春第十五回 種世龍傳檄達荊楚第十六回 楊孝伯擊楫過洞庭第十七回 壽陽城錫帛僭號第十八回 虎丘寺涪陵遇友第十九回 狄招討一征羅浮第二十回 韓搏虎七敗賈翀第二十一回 岳燕超官辭參政第二十二回 狄招討二征羅浮第二十三回 襄陽城賈羽辛授首第二十四回 鐵幢浦秦楠敗兵第二十五回 跖跋將計取南安第二十六回 涪陵公兵進邵武第二十七回 范國昌入夢承簡命第二十八回 劉先鋒修書取漳州第二十九回 趙涪陵聘賢龍首第三十回 狄招討三征羅浮第三十一回 白映雪奇緣有幸第三十二回 寇竹生慘遇無辜第三十三回 翔龍府風雲會合第三十四回 南雄鎮雷雨交兵第三十五回 德報德上官樸免禍第三十六回 冤構冤萬俟蠣殺身第三十七回 涪陵王大興屯田第三十八回 淳於丹論史匡君第三十九回 岳燕超練兵演陣第四十回 藍天蔚棄暗投明第四十一回 謝侍郎燕京死節第四十二回 梅參政淮南召兵第四十三回 金山寺索通盜寶第四十四回 周處台馬陵伏妖第四十五回 梅參政昭關戰死第四十六回 賈平章壽陽篡位第四十七回 鳳凰台大開武選第四十八回 鴛鴦絹巧判良緣第四十九回 岳招討計賺長沙第五十回 慕容長鏖兵武陵第五十一回 西冷橋樊生遇艷第五十二回 木棉庵老魅譚禪第五十三回 扈先鋒收復岳陽郡第五十四回 元太后駕游五台山第五十五回 兩先鋒分剿雲夢第五十六回 岳招討怒打襄陽第五十七回 廣陵散竹生得譜第五十八回 牡丹鈿玉奴擇婿第五十九回 耿星星兵敗海門島第六十回 王用槐吹蕭九嶷山第六十一回 炎宋興復設方鎮第六十二回 眾夷國入貢武都第六十三回 蘇公堤朝雲集句第六十四回 七星巖焦芳殉節第六十五回 雲貞女萬里傳書第六十六回 鍾情人一心合墓第六十七回 宋主重立元祐碑第六十八回 孝伯誤陷金鎖陣第六十九回 韓太尉罵死留夢第七十回 關將軍招降呂大成第七十一回 寶林寺韓昭毀佛第七十二回 摩天嶺三將隕命第七十三回 蘇縣令巧決疑訟第七十四回 王太常詞慰幽魂第七十五回 寇節度力戰青龍嶺第七十六回 狄樞密智破崑崙第七十七回 范僕射登台觀星第七十八回 元世祖入夢崇聖第七十九回 黃金河大破元兵第八十回 太乙陣生擒索虎第八十一回 趙孟釗胨魏捅第八十二回 令狐韜當殿論璽第八十三回 廿四堆宋主掃墓第八十四回 楊妃井太真洗心第八十五回 宋昭帝詔求直諫宋第八十六回 吳草廬不序藏經第八十七回 三清樓公孫醉酒第八十八回 劉蕡墓軒轅還金第八十九回 烏蒙僧巧設騙局第九十回 許廉訪請頒葬制第九十一回 趙完普焚香告天第九十二回 潞安王出守歸國第九十三回 還珠亭冤鬼洩憤第九十四回 清風嶺廉夫祈嗣第九十五回 張士誠販鹽起泰州第九十六回 劉伯溫望氣游西湖第九十七回 脫脫決議開黃河第九十八回 哈麻獻策造龍舟第九十九回 韓節度誤釋友諒第一百回 明太祖應運和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