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第六十二回 眾夷國入貢武都:元成宗一日設朝,有福建平章高興,建寧路御史中丞忽都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元代野史》第六十二回 眾夷國入貢武都

元代野史

第六十二回 眾夷國入貢武都

第六十二回眾夷國入貢武都

元成宗一日設朝,有福建平章高興,建寧路御史中丞忽都魯兒二臣飛章上奏。

以宋帝建都邵武,有併吞全閩之意,又立鎮建閫,措畫甚大,不可不先事預防。

京湖安一撫使勃羅帖木兒亦奏全楚陷沒,僅餘荊郢。

觀宋人舉動,有席捲京湖之志,臣等外鎮閫帥,並無其敵。

乞陛下早作良圖。

成宗覽奏,憂形於色。

平章梁德-、張九思進曰:「自古兩國相敵,非戰則和。

陛下欲休兵養民,何不竟遣使與宋人劃江為界,各保境土,免致塗炭生靈,豈不美乎?且臣觀內外將師,並無知兵,若老太傅伯顏,都元帥張宏范者,喪師辱國,非止一次矣!所謂揚湯止沸,不如去薪也。」

成宗方欲從之,有翰林承旨留夢炎急奏曰:「不可,不可,大元中外一統,胡越一家,豈無懷抱孫吳,可以戡亂定功其人者?若與之和,是借寇兵而繼盜糧也。

陛下若命將伐宋,老臣雖邁,當為行軍司馬,作露布以告厥成功。」

張九思笑曰:「承旨有意征宋,能保其必勝乎?」

留夢炎曰:「仗陛下天威,將帥得入。

老臣雖儒士,亦請試鉛刀一割。」

帝曰:「留卿之言甚壯!」張九思遂不敢復言。

帝即詔以建寧路總管武康侯赫連-,率閩中兵征之。

夢炎即預參幃幄,拜行軍司馬。

更詔廣右行省參政蒯毅夫,檄調各處將士,進兵太平,兩路夾攻,宋人疲於奔命矣。

留夢炎繼詔,遂赴閩中而去。

時大宋重康二年春,有海外夷王,遣使入貢,不期而來武都者,凡十有八國。

各獻方物,雜陳百戲。

而貢物最為珍異者,首推日本。

日本國王坦呢特布,因蒙古喪師而退,感帝德弗衰。

因聞大宋御極,乃命國相紇搭、大將叱吒,一文一武,奉表宋朝;以一瑪瑙甕,滿貯甘露。

又曼陀羅華五瓶。

曼陀羅華者,日本王子,七歲,即講聖鬟經,天為雨花,瓶皆用文貝嵌就。

又吠琉璃一方。

吠琉璃者,寶青色,至堅,一切寶皆不可破,亦非火焰所能-,惟鬼神有道力者,乃能破之。

此寶出須彌山,非日本土產,此物乃番舶過海所得者也。

至日本所轄五畿、七道、三島所產異物,如芝草、紫玉、仙樹漿、棋子等類,無不畢獻。

次則真臘,獻七寶一床一,雞駭犀,瓊漿石,即石瑪瑙也。

再次則暹羅獻元一精一玉,黃蛇珠。

又次則占城獻女珊瑚一樹。

安南獻仙艾花,此花以仲春日開,雨後花落水面,群魚吞之,多化為龍;外此若三佛齊獻神鹿一隻,高三尺,前黑後白,一毛一短,蹄三-;滿刺加獻蕉心簞;爪哇獻五色鳥;琉球獻辟寒金;忽魯謨斯獻草上飛。

草上飛者,奇獸,大如貓,身玳瑁斑,百獸見之,皆驚伏。

和蘭獻神統,統長二丈有餘,發之可洞石城,震數十里。

蘇門答刺獻如意珠,此珠出摩竭大魚腦中,魚身長二十八萬里,珠一名金剛堅,得此珠毒不能害,火不能。

余更有佛郎機、合貓裡、婆羅、蘇吉丹、交欄山諸國,皆有異寶入貢,不可殫述。

各國既入武都,自有接待外夷各官,館驛只候。

文武預先奏知,帝乃於中和節,御奉天殿,大設朝會。

十八國使臣,一齊山呼九拜,舞蹈朝見,各國王表奉正朔,各獻方物。

日本一表,尤極深感戴之意。

帝一一慰勞,受其禮物。

二使臣,一文一武,俯伏丹墀。

帝視之,已頭半白黑矣。

帝勞之曰:「朕前在上國,過蒙推許,別後未幾,二卿已兩鬢含霜,回憶奉聖寺,扶桑島諸事,依依如昨,勞卿遠涉,惠顧中土,國王無恙耶,二卿亦無恙耶?」

叱吒、紇搭齊奏曰:「日本蒙天皇一寵一臨,為海邦大振國威,敝主所轄五畿、七道、三島及附庸百國,罔不臣服,皆昔年天皇威德之所賜也!海不揚波,知聖人在位久矣,薄具土產,略表寸心,煙波餘生,致勞天皇一寵一問,圖報無地矣!」帝一時感舊,不禁愴然良久。

於暹羅、占城、真臘諸國,無不問候備至。

各國使臣,俱極感激,叩謝而出。

次日帝於宜政殿,設宜春宴。

十一國使臣俱齊,百戲雜陳,殿左右太常樂部,亦皆鳳吹彎謳,-弦雁柱,龍笛象管,蝶拍鶯簧,迭奏太和、舒和、昭和、休和諸樂,一時真是天上人間,千載一時。

帝又命學士樊東樓、鄭夢蘭、令狐韜等,作王會圖詩,以紀一時之勝。

文學諸臣,若司馬肅、皇甫-、白映雪等輩,和者又數十人,可謂君臣同樂,中外一家。

酒已半酣,各國使臣奏曰:「外臣不解文字,請各陳風土,以佐觴政可乎?」

文武皆曰:「甚善!齊傾耳聽之。」

有占城使首言其國,晝夜分十更,用鼓打記,非子不起,非午不睡。

見月則飲酒歌舞為樂,十人五人圍坐,以竹竿插一入糟甕中,輪次吹之。

至國王則每采生人膽人酒,與眾人同飲,以為通身都是膽也。

真臘使者曰:「吾國風土,與上邦不同,貿易皆用婦人:如中國針、梳、磁、漆等物最貴,婚娶則燃燈不息,女十歲即嫁;至國王則三日視朝,坐七寶一床一,列玉猿、孔雀、犀象,名百塔洲;以桑香佛含為撰,盛以金銀盤盂。

諺所云:「富貴真臘也。」

琉球使者曰:「吾國有歡會門,以金葫蘆一團一扇為儀衛。

美姬含米造酒,名曰米奇。

官皆金簪。

子弟入國子監讀書,歸為長史。

至歸人則以羅紋白布為帽,雜一毛一為衣,螺為飾,其聲如城,以墨黥手為花鳥之形。

有奉神殿,神以婦人為一屍一,名女君。

三四百人,各戴草圈,攜樹枝,乘騎入王宮遊戲。

一唱——百和,音甚哀慘。」

爪哇使者曰:「吾國舊傳乃鬼母與罔象合,生子百餘,嘗食人。

忽一日雷震石裂,中坐一人。

眾異之,遂為國王,領兵驅滅。

一村男一女兇惡,有異僧取水-之,化為彌猴,獨一老嫗不化。

隨老猴為侶,稱猴王猴夫人。

生子一歲,則置刀一把,名不刺頭。

每十月為春首,有竹槍會,夫婦並坐塔車,至會所。

各執竹槍,妻執三尺木棍立其中,以鼓為號,二男交鋒三合,二妻以棍隔之曰:『那刺那刺/即退散,若殺死。

王令勝者,與死者家金錢一個,死者之妻,即隨勝者男子而去。」

文武聽畢,無不大笑。

暹羅使者亦笑曰:「吾國土俗,又與上邦不同,大小事悉決於婦,其夫聽命而已;習水戰,大將用聖鐵裹身,刀矢不能入。

聖鐵者人腦骨也;人死,將一屍一放海邊,令鳥食之,余骨棄海中,謂之鳥葬。」

三佛齊使者曰:「吾國水一多地少,民置木筏,蓋屋而居,覆以柳葉,田土甚肥,故諺雲,一年種穀,三年生金,吾國之謂也。」

蘇吉丹使者曰:「吾王以五色布纏首,跣足乘車,從者五百餘人,各執槍劍,如虎、鹿、牛、羊狀,吾國東至海水,勢漸低,女人國在焉,逾東則尾間所洩,非復人世矣。」

忽魯謨斯使者曰:「吾國有五色土,紅如銀珠,白如石灰。

又有青綠鴉姑,以銀鑄錢,名底那兒,斗羊,角灣向前,上帶小鐵牌,行動有聲,人養在家,賭錢為戲。

產花福祿獅子,駝雞如鶴,長三四尺,腳二趾,一毛一如駝,行亦如之。」

佛郎機使者曰:「吾國有蜈蚣船者,底尖面平,長十丈,闊三尺,旁駕櫓四十,每舟容三百人,雖無風可疾走。

俗最信佛,每六日拜禮,手持紅杖而行;婚姻詣佛前相配,以僧為證,謂之交櫻」當下一十八國,各陳土風,一時聽者,無不哄堂,有日本使臣紇塔,推箸而起曰:「蒙天皇一寵一宴,海邦下臣,皆飲和食德足矣。

各國使者,俱起叩首謝恩。

帝始命徹宴,令文武送出。

各國使臣,在武都留連旬日,一一辭別。

俱回以禮物,厚其賞賜,優詔答之。

使臣皆有重贐。

而紇搭、叱吒,尤賞賚甚厚。

及占城暹羅、真臘諸使,亦另有加等,無不大喜過望,歸海上而去。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元代野史
第一回 元世祖貶聖伐陵第二回 程廉訪招賢納士第三回 冬青樹記換君王骨第四回 靈隱寺激怒英雄心第五回 寇復雷大鬧臨安郡第六回 秦錦帛起義紫金山第七回 楊鎮龍兵犯牛渚第八回 鍾明亮入寇藍關第九回 北固亭范國昌望氣第十回 棲霞嶺皇甫惇題詩第十一回 征曰本蒙古喪師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第十三回 智深獻策掠廣陵第十四回 萬俟蠣棄家走壽春第十五回 種世龍傳檄達荊楚第十六回 楊孝伯擊楫過洞庭第十七回 壽陽城錫帛僭號第十八回 虎丘寺涪陵遇友第十九回 狄招討一征羅浮第二十回 韓搏虎七敗賈翀第二十一回 岳燕超官辭參政第二十二回 狄招討二征羅浮第二十三回 襄陽城賈羽辛授首第二十四回 鐵幢浦秦楠敗兵第二十五回 跖跋將計取南安第二十六回 涪陵公兵進邵武第二十七回 范國昌入夢承簡命第二十八回 劉先鋒修書取漳州第二十九回 趙涪陵聘賢龍首第三十回 狄招討三征羅浮第三十一回 白映雪奇緣有幸第三十二回 寇竹生慘遇無辜第三十三回 翔龍府風雲會合第三十四回 南雄鎮雷雨交兵第三十五回 德報德上官樸免禍第三十六回 冤構冤萬俟蠣殺身第三十七回 涪陵王大興屯田第三十八回 淳於丹論史匡君第三十九回 岳燕超練兵演陣第四十回 藍天蔚棄暗投明第四十一回 謝侍郎燕京死節第四十二回 梅參政淮南召兵第四十三回 金山寺索通盜寶第四十四回 周處台馬陵伏妖第四十五回 梅參政昭關戰死第四十六回 賈平章壽陽篡位第四十七回 鳳凰台大開武選第四十八回 鴛鴦絹巧判良緣第四十九回 岳招討計賺長沙第五十回 慕容長鏖兵武陵第五十一回 西冷橋樊生遇艷第五十二回 木棉庵老魅譚禪第五十三回 扈先鋒收復岳陽郡第五十四回 元太后駕游五台山第五十五回 兩先鋒分剿雲夢第五十六回 岳招討怒打襄陽第五十七回 廣陵散竹生得譜第五十八回 牡丹鈿玉奴擇婿第五十九回 耿星星兵敗海門島第六十回 王用槐吹蕭九嶷山第六十一回 炎宋興復設方鎮第六十二回 眾夷國入貢武都第六十三回 蘇公堤朝雲集句第六十四回 七星巖焦芳殉節第六十五回 雲貞女萬里傳書第六十六回 鍾情人一心合墓第六十七回 宋主重立元祐碑第六十八回 孝伯誤陷金鎖陣第六十九回 韓太尉罵死留夢第七十回 關將軍招降呂大成第七十一回 寶林寺韓昭毀佛第七十二回 摩天嶺三將隕命第七十三回 蘇縣令巧決疑訟第七十四回 王太常詞慰幽魂第七十五回 寇節度力戰青龍嶺第七十六回 狄樞密智破崑崙第七十七回 范僕射登台觀星第七十八回 元世祖入夢崇聖第七十九回 黃金河大破元兵第八十回 太乙陣生擒索虎第八十一回 趙孟釗胨魏捅第八十二回 令狐韜當殿論璽第八十三回 廿四堆宋主掃墓第八十四回 楊妃井太真洗心第八十五回 宋昭帝詔求直諫宋第八十六回 吳草廬不序藏經第八十七回 三清樓公孫醉酒第八十八回 劉蕡墓軒轅還金第八十九回 烏蒙僧巧設騙局第九十回 許廉訪請頒葬制第九十一回 趙完普焚香告天第九十二回 潞安王出守歸國第九十三回 還珠亭冤鬼洩憤第九十四回 清風嶺廉夫祈嗣第九十五回 張士誠販鹽起泰州第九十六回 劉伯溫望氣游西湖第九十七回 脫脫決議開黃河第九十八回 哈麻獻策造龍舟第九十九回 韓節度誤釋友諒第一百回 明太祖應運和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