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野史》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當時日本大將越乞紇干,統接應兵至扶桑,猶見波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元代野史》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

元代野史

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

第十二回走占城涪陵返國

當時日本大將越乞紇干,統接應兵至扶桑,猶見波濤洶湧,無不駭異。

沙吒魯令將二十餘座轟天雷,安布赤金崖前,永鎮此島,扼守要害,班師回國。

白石瀨、嘿淵、-底鰲,聞師凱旋,一齊回兵,國人鼓舞稱慶,皆曰趙宋王之賜也!一柄一王更喜不自勝,飲至策勳,大宴群臣,尊涪陵首座。

國王舉觴上壽次及文武。

涪陵接莊在手,轉涕泗橫流,喟然歎曰:「可憐蒙古十餘萬生靈,一旦淹沒,中心慘怛,上國酌酒相慶,趙某焉能入唇?」

國王曰:「不然,蒙古自遭譴責,於爾我無與。

趙王憐念及此,異日定仁慈之主也!」涪陵遜謝,終是不說。

因以為將好殺,戒諸武將。

國王感動,亦泫然淚下。

大夫紇搭進曰:「趙王德音,諸公自當銘心鏤骨。

然趙王在下國,累施覆載,更生有慶,又多設良模,遺我成法。

使下國風氣變易,豈可無以報德?」

趙王異日登極,下國不辭萬里,自當歲歲入貢不休也!」涪陵亦謝,勉強盡歡而罷。

數日後,辭別國王,欲往占城。

國王大驚,聲淚俱下,曰:「下國若非趙王,焉有目前景象,所遺成法,永久世守。

然趙王回國,如龍躍天衢,振翼雲漢,亦大慶幸事,未敢強留,願得早正乾坤,永定正朔,海外與有榮施。」

命文武整備海艦,送往占城,略酬萬一。

涪陵固辭不許。

次日國王率同文武,離城百餘里,祖餞海岸,送者如雲。

文臣武將,無不下淚,各部號吼如雷。

嘿淵、-底鰲二將感救死之恩,定要送往占城。

涪陵不許,二將便欲拔劍自刎,涪陵驚泣許之。

與國王再三珍重而別。

二將登舟,拽滿風帆,望南漂去。

國王及眾文武,方始回國。

卻說占城國有轄土,曰金城堡。

地廣人稠,路扼衝要,前臨紫泥島,左拒交趾,右達暹羅,其地東方朔所謂紫泥海也。

堡中番漢雜處,又當衝要,交廣通商,宋末避難者,往往居此。

時有棗一陽一人孟來酚者,以襄一陽一被圍時,隨其父摯家避兵至此。

父名琪,理宗時,官防禦使,孟宗政侄也。

遷金城堡,數年遂卒。

一母一妹,僑居海外,母氏向賢而有遠識,父子避亂占城,皆母氏意也。

妹名麗蓉,亦美而有才,修潔閑雅,舉止雍穆,慨然有丈夫志。

每言渠為男子,定當為炎宋復仇,繼伯父之業。

伯父者,宗政之子珙,為宜撫,鎮江陵,大興屯田者也。

來-曰:「不然,凡女子多言能為男子事:即為男子,又恐鬚眉而巾幗矣,所謂大言欺人也!」麗蓉笑曰:「弟能量姊乎?姊終為常人婦則已矣,然姊終不為常人婦。」

二人反唇相譏,其母怒止之。

來-年近弱冠,豪俠有膽力,亦慕其叔祖宗政之為人,讀其書,想其行一事,有擊碎唾壺之風。

然母氏方嚴有法,不敢犯。

一日遇樂兄弟由暹羅而至,恰遇來-,具陳桑梓,來-奇之,款至家中,二馬升堂拜母,誓訂骨肉之交。

二馬年俱稍長,來-以兄事之,遇樂備言在暹羅國,失散小主涪陵之故,來-驚喜曰:「炎宋尚有人耶,占城不聞禁錮搜拿之命,逃在占城,或未可知?弟兄當共往物色,訪歸故土。」

次日辭別其母,三人攜手而去。

卻說金城堡有一人,姓銚名宏,虎而冠者也。

相識俱狐狗之屬,若鮑士-、佟泰、費儋、鮮於典等皆是。

堡中每每以強凌弱,鯨吞虎視,夷民敢怒而不敢言。

而銚宏尤有勢力,諸人皆諂附之,豪霸金城,罔不懾息。

堡內有令狐威者,亦宋人避難者也,年逾五旬。

一子名韜,尚幼,膝前惟二女承顏,以供朝夕。

長瓊英,次瓊華,俱明眸皓齒,有天姿國色。

令狐威閨訓維謹,二女亦嫻懿則,養親撫弟,慇勤備至。

忽一日酋豪銚宏經過,二女未及避躲,銚宏一見,魂爽飛越,喜出望外。

自此每遇令狐威,便十分承順,屈己款洽,遂有求姻之意。

令狐威偉岸風骨,並不假以辭色。

銚宏又浼鮑士-、費儋二人,再三關說。

令狐威堅拒不允,且曰:「某本宋人,僑居貴國,中原肅清,即還故土,此事萬難從命。」

鮑、費二人,敗興而去。

銚宏又羞又惱,暗思銚某在金城,豈屈己下人者哉?以禮相求者,念女異地羈旅也。

受此奚落,遂起不一良之意。

鮑、費二人又慫恿之,宏意遂決。

一日正值令狐威出外未歸,宏率多人排闔而人。

二女無所逃遁,被眾人一擁圍住,擒獲就走。

英、華抵死不從,狂呼不已。

幼弟韜,年方十歲,亦號泣呼救。

堡中人見是銚宏,誰敢出頭?喜得令狐韜孺子雖幼,卻有急智,大呼眾人休助桀為惡,銚宏之死期至矣。

銚宏怒甚,令狐韜曰:「適見空中有金甲神將,傳言銚宏惡貫已盈,命盡今日日中。」

姚宏聽罷,慌忙伏地,望空乞命。

蓋夷人信鬼,其一性一然也。

眾人被騙,皆欲散走,惟鮑士-、費儋二人,擒定英、華不放。

正在危急,忽來二大漢,官目昂嚎,面貌猙獰。

三拳兩足,竟將鮑、費二人打倒。

又一小後生,上前將英、華護定欲行,突時夷鬼散者復集,足有百餘人,一團一團一圍定。

又有佟泰、鮮於典手舞梢棒打來。

二漢子赤手奮勇抵住,鮑、費二人忽地起身,將後生拿住,方欲榜掠,突來馬遇樂,打開眾人,一眼認定後生,正是涪陵公趙晟。

心頭火起,披一靡一直入,來救涪陵。

孟來-能識令狐二女,隨與馬遇一陽一各負其一,並幼子韜,送往孟家去了。

二漢子大吼一聲,各奪器械,丟開架子。

銚宏等俱受重傷,抱頭亂竄,脅從者皆一溜煙逃走。

涪陵見了馬氏兄弟,不勝之喜。

二大漢即日本國之嘿淵、湃底鰲也,送涪陵,由金城起舵上岸相遇。

數人正欲敘舊,忽見令狐威飛奔而來,哭拜在地,深謝救援之恩。

馬遇樂曰:「此位即故宋之趙涪陵公也。」

令狐威慌忙再拜稽首,涪陵扶起,孟來-一齊邀至家中,二將不知就裡,涪陵一一說知。

來-喜甚,重相敘禮,自是置酒高會,各言別後之情。

次日二將辭歸日本。

涪陵依依不捨,厚贈之,不受。

令狐威亦十分感戴;與眾人齊送至海岸而別。

涪陵逐日與馬遇樂等各處遊覽,見占城風氣景物,又與諸國懸殊。

令狐威領二女歸家後,涪陵、遇樂屢過其門,叩以家世。

令狐威謝曰:「威從兄令狐概者,曾知廣德軍,威在理宗朝,亦判台州。

因劾賈平章公田一表,為似道罷歸,避禍來此,緘口不言國事者,二十餘年矣!」言畢泣下,涪陵亦泣曰:「國家不幸,崖山殄滅,豈盡天命,抑亦人謀,當年如公者,能復幾人?」

威遜謝。

自言其從兄概,不忠於國,明知廣德乃臨安右臂,臨難苟免,望敵而逃,朝廷養士百年,將何用哉?令狐氏可謂無色矣!馬遇樂代為扼腕。

一日涪陵、遇樂招飲其家。

酒酣,令狐威起曰:「威乞一言,萬勿見拒。

威海外漂?白,苟延殘喘,荊妻早逝,所生弱息,粗知女紅,鄙陋在夷。

前日不逞之徒,尚思魚肉,此亦未了之事。

威欲屈殿下,權執柯斧,馬兄亦代令弟主盟。

況馬、孟二英雄,深勞救援,未敢過望,聊以報德。」

遇樂起謝曰:「幼弟不嫻禮教,恐負所托。」

威曰:「老夫志意已決,且弱息既蒙振拔,此外萬無他適之理。」

涪陵大喜,極力贊成,盡歡而散。

至孟家說知,向夫人喜不自勝,定聘納采,不日成婚。

馬遇一陽一、孟來-二人遂聯姻婭,馬、孟共處一家。

涪陵主焉,隱身堡中,且常以信義感化夷民,佔人悅服。

蓋此堡離國中三百餘里,屬占城北境,去交趾不遠。

交趾占城屬郡也。

交趾之民,為占城役,歲供租稅,皆經堡中。

交趾極東則界廣南之欽、廉二州矣。

交人至堡,涪陵細訪廣南消息。

交人言廣南今有狄參政威望素著,盜賊屏息,討平巨寇,甚得廣人之心。

海運已通,道路不梗矣。

涪陵思歸,與二馬至海近試試風色。

登舟方拽帆解纜,忽颶風大起,柁師慌忙下碇,幾乎顛覆,涪陵觸一動一物,隨手探懷,誰知烏有?涪陵一時嗒然若喪,錯愕不知所出。

二馬驚問之,則真臘國所得之定風珠也。

涪陵欷-不已。

二馬曰:「寶珠即價未重連城,何自傷若此?」

涪陵曰:「失珠何足惜,內有藏珠帕,乃暹羅逃命時鮫人所贈物耳,珍藏其帕者,示不忘患難於安樂也。」

遂上岸不樂而歸。

先是令孤氏二女在孟家避難,麗容與瓊英、瓊華相得,有若骨肉,向夫人亦一愛一若己出。

:不日遂歸,麗容母女猶眷戀不已,至是成婚,鸞鳳並巢,馬遇一陽一亦寄其家,三人仍復聚首。

英、華兼通詞翰,屬筆之下,姊妹互相旗鼓,工力悉敵。

字衛夫人爭寫坐一位至一精一巧,女紅乃其餘事。

麗容惟喜觀書史,不恆以筆墨見長,然屬思每一脫稿,英、華俱拜下風,以是益敬之。

麗容每規英、華曰:「凡女子宜觀女誡女史並《烈女傳》等書,以貞德一性一。

至吟風弄月,乃不過消遣逸興耳,所重者不在此而在彼也。」

英、華佩其言,奉如傅焉。

一日三人偶經門首,麗容拾得一物,啟視之,內一珠大如雞一卵一,狀有鱗竅,黑色而有光,灼灼可鑒。

視其帕似羅非羅,似-非-,柔軟若無物。

三人一大異之,麗容置帕水中,水各分裂,訝曰:「鮫綃也,物若非出一水中,豈有毫不沾濡之理。

量此珠亦是珍產。」

遂什襲藏之。

後聞涪陵失珠,瓊英與遇一陽一言其故,遇一陽一喜曰:「殿下鏡台之兆,其在此乎?」

瓊英曰:「向夫人久含此意,未便發洩。

當與吾父商之。」

遇一陽一然其言。

告令狐威,威笑曰:「此奇緣也。」

遂力肩其事,請之涪陵。

涪陵初不之許,既而曰:「珠帕所關,即我夙緣乎?鮫人一物,更為我作之合耶。

但海外淹滯,身無長物,即以鮫綃之帕為質,定風珠尚當還我,以便浮海歸國。

待有建樹,乃訂星期。

某若碌碌終身,不復問此帕也。」

令狐威說知盂家,則瓊英已備顛末為之先容矣。

向夫人聞涪陵已允,大喜過望。

且聞欲歸,大開華宴祖餞,回其定風珠,並以禮物副之。

遇一陽一與瓊英伉儷雖篤,未便同歸。

令狐威亦年邁子幼,門無應僮,不免冷落,遂移近孟家別室而居。

遇樂、遇一陽一始謝來-,約以異日,努力功業,離了金城,護定涪陵望國而歸。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元代野史
第一回 元世祖貶聖伐陵第二回 程廉訪招賢納士第三回 冬青樹記換君王骨第四回 靈隱寺激怒英雄心第五回 寇復雷大鬧臨安郡第六回 秦錦帛起義紫金山第七回 楊鎮龍兵犯牛渚第八回 鍾明亮入寇藍關第九回 北固亭范國昌望氣第十回 棲霞嶺皇甫惇題詩第十一回 征曰本蒙古喪師第十二回 走占城涪陵返國第十三回 智深獻策掠廣陵第十四回 萬俟蠣棄家走壽春第十五回 種世龍傳檄達荊楚第十六回 楊孝伯擊楫過洞庭第十七回 壽陽城錫帛僭號第十八回 虎丘寺涪陵遇友第十九回 狄招討一征羅浮第二十回 韓搏虎七敗賈翀第二十一回 岳燕超官辭參政第二十二回 狄招討二征羅浮第二十三回 襄陽城賈羽辛授首第二十四回 鐵幢浦秦楠敗兵第二十五回 跖跋將計取南安第二十六回 涪陵公兵進邵武第二十七回 范國昌入夢承簡命第二十八回 劉先鋒修書取漳州第二十九回 趙涪陵聘賢龍首第三十回 狄招討三征羅浮第三十一回 白映雪奇緣有幸第三十二回 寇竹生慘遇無辜第三十三回 翔龍府風雲會合第三十四回 南雄鎮雷雨交兵第三十五回 德報德上官樸免禍第三十六回 冤構冤萬俟蠣殺身第三十七回 涪陵王大興屯田第三十八回 淳於丹論史匡君第三十九回 岳燕超練兵演陣第四十回 藍天蔚棄暗投明第四十一回 謝侍郎燕京死節第四十二回 梅參政淮南召兵第四十三回 金山寺索通盜寶第四十四回 周處台馬陵伏妖第四十五回 梅參政昭關戰死第四十六回 賈平章壽陽篡位第四十七回 鳳凰台大開武選第四十八回 鴛鴦絹巧判良緣第四十九回 岳招討計賺長沙第五十回 慕容長鏖兵武陵第五十一回 西冷橋樊生遇艷第五十二回 木棉庵老魅譚禪第五十三回 扈先鋒收復岳陽郡第五十四回 元太后駕游五台山第五十五回 兩先鋒分剿雲夢第五十六回 岳招討怒打襄陽第五十七回 廣陵散竹生得譜第五十八回 牡丹鈿玉奴擇婿第五十九回 耿星星兵敗海門島第六十回 王用槐吹蕭九嶷山第六十一回 炎宋興復設方鎮第六十二回 眾夷國入貢武都第六十三回 蘇公堤朝雲集句第六十四回 七星巖焦芳殉節第六十五回 雲貞女萬里傳書第六十六回 鍾情人一心合墓第六十七回 宋主重立元祐碑第六十八回 孝伯誤陷金鎖陣第六十九回 韓太尉罵死留夢第七十回 關將軍招降呂大成第七十一回 寶林寺韓昭毀佛第七十二回 摩天嶺三將隕命第七十三回 蘇縣令巧決疑訟第七十四回 王太常詞慰幽魂第七十五回 寇節度力戰青龍嶺第七十六回 狄樞密智破崑崙第七十七回 范僕射登台觀星第七十八回 元世祖入夢崇聖第七十九回 黃金河大破元兵第八十回 太乙陣生擒索虎第八十一回 趙孟釗胨魏捅第八十二回 令狐韜當殿論璽第八十三回 廿四堆宋主掃墓第八十四回 楊妃井太真洗心第八十五回 宋昭帝詔求直諫宋第八十六回 吳草廬不序藏經第八十七回 三清樓公孫醉酒第八十八回 劉蕡墓軒轅還金第八十九回 烏蒙僧巧設騙局第九十回 許廉訪請頒葬制第九十一回 趙完普焚香告天第九十二回 潞安王出守歸國第九十三回 還珠亭冤鬼洩憤第九十四回 清風嶺廉夫祈嗣第九十五回 張士誠販鹽起泰州第九十六回 劉伯溫望氣游西湖第九十七回 脫脫決議開黃河第九十八回 哈麻獻策造龍舟第九十九回 韓節度誤釋友諒第一百回 明太祖應運和陽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