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秘史
76回 廣州城洋人耀武 長春館相國扶鸞
話說葉名琛還要到校場考試武闈,兩司府縣,竭力諫阻。
名琛道:「我在這裡,也無濟於事。」
藩台道:「中堂應派員到英領事衙門,問他起釁的緣故。」
葉名琛道:「外國人多是不講情理的,我簡直怕與他交涉。」
說著,巡撫官送進手本,說雷州府知府蔣立昂求見。
名琛道:「蔣守來的湊巧,就叫他領事衙門走一遭罷。」
隨命傳見。
一時引入蔣知府,名琛授了他一番話,蔣知府領命自去。
不過兩頓飯時光,蔣知府回轅覆命,名琛問他事情怎麼了?蔣知府道:「卑府到了那裡,經通事引到裡號,見有兩個洋官,一個認得是領事巴夏裡,還有一個,經巴夏裡介紹,才知就是英國水師提督姓西的。
卑府就把中堂的話向他們述了一遍,巴領事、西提督同聲答道:『這一件事,須要入城面談。
傳言誤聽,屢乖二國之好,費神回票中堂,請他老人家定一個日子,咱們當趨轅面議。
』卑府跟他辯論,巴領事竟不容卑府開口,向卑府道:『無論如何,非入城面談不可,言盡於此,意盡於此,就煩上復中堂罷。
』卑府只得趕回來,看來洋官意思,入城面議四個宇,一口咬定不肯移的了。」
名琛道:「洋人不得入城,載在條約,如何可以變動?
巴夏裡真是無理取鬧了。」
隨叫幕友起了一個照會,聲明入城禁約,系徐前督與英國公使文翰兩人所手定,循行已久,未便變動。
照復了去,杳無音息。
到二十九這日,炮火轟天,喊聲震地,洋船桅桿上的炮、海珠炮台上的炮,一齊轟發,那炮彈齊向著總督衙門,宛似飛珠走雹。
兩司道府提鎮參將,文武各屬吏,著急異常,突火冒煙,來轅求見。
巡捕官入報,名琛笑道:「他們趕來做什麼?
我很鎮定呢。
請他們這裡坐罷。」
一時引入,才待坐下,忽地一排炮子,破空而來,打在屋瓦上,滴粒粒,煞辣辣,奇聲怪響,驚得眾人目瞪口呆。
瞧葉名琛時,依然面不改色,忽一顆流彈,蚩的飛來,打在几案上,燒成一洞。
眾文武走避不迭,葉名琛依舊兀坐不動。
藩司江國霖、首道張百揆,力請名琛避居。
名琛笑道:「承蒙厚意,兄弟侍奉家君,住在這裡安坦的很。
家君毫無遷意,兄弟也未便過於勉強。」
司道見勸他不醒,只得罷了。
到三十日午後,洋船發炮,愈益厲害,炮彈小者如拳,大者如槌,絡繹飛來。
制台衙門裡的月台和西花廳,盡都打掉。
名琛還不在意。
忽報城外火起,名琛道:「是民間失火?是洋人縱火?」
差了三五個人去打聽,約有頓飯時光,差去的人同來,稟稱火在靖海門外,光景是洋人放射火箭,燒起來的。
名琛步到廓下,仰首瞧時,但見黑煙迷漫天空,如雲如霧,樑柱爆裂之一聲,劈劈啪啪,宛如年殘爆竹,催花羯鼓。
眾家人瞧見這個聲勢,無不目駭心驚。
名琛道:「怕什麼,洋人技步此耳。
」
一到天黑,火光愈明顯,照耀如同白晝,兩司道府又來懇請,撫院柏貴,也派並來轅迎請。
名琛道:「難得諸君厚意,但是兄弟還須請請家君的示。」
眾人齊道:「諒老大人總沒有不答應的,我們跟中堂進去懇請如何?」
名琛道:「這個可不敢。
家君在長一春一仙館裡靜養,長一春一仙館是供奉呂、李二仙之所,諸君未會齋戒,進去怕有不便麼。」
眾人道:「既是如此,就請中堂轉稟了罷。」
名琛應允入內,一時扶了個鬚眉皓白的老者出來。
眾人認得就是名琛的老子葉志詵,上前見禮,道明來意。
葉志詵道:「諸位盛意,可感的很。
然而還有一件事,要求諸位原諒。」
眾人忙問何事,葉志詵道:「長一春一仙館,設有乩台,敬奉的是呂洞賓、李太白兩位仙師。」
江藩台不等說完,忙接口道:「老大人請放心,行轅中自然另備一精一捨,供奉仙師。
」志詵喜道:「這麼誠好了。」
江藩台隨向名琛道:「請中堂示,還是這會子就走,還是停會子再走。」
名琛道:「兄弟舉止,關係全城耳目,眷屬行李,可以先行,兄弟自己,復俟明兒再走。」
眾人齊問何故,名琛道:「明兒恰是十月初一,原要到聖廟拈香的。
拈過香,就到撫院那裡,只說是會議要事,誰又知道了呢。」
眾人齊稱妙計。
江藩台分咐南、番兩縣,速催伕役三百名,來轅伺侯。
兩縣應諾先去,兩司道府,又講了幾句話,方才辭去。
次日,紳商伍崇曜來轅求見,門上回說中堂在撫院那裡,知道他已經遷避定當。
伍崇曜沒奈何,折回撫署,投刺請見,巡捕官引入,名琛詢問來意。
崇曜道:「英國新派了一個姓包一皮的公使來。
這包一皮公使有一封書信給中堂,瞧他們行止,似乎很有轉圜的意思。」
名琛道:「書信在哪裡?」
崇曜道:「治晚帶在這裡。」
隨即遞上。
名琛拆封瞧時,大致稱說壬寅請款,凡領事官有相商事件,得於地方官衙署相見。
自粵東禁止入城以來,傳言誤耳,壅閼不通,請仍循江寧舊約,以通中外之好。
名琛瞧畢,搖頭道:「入城之心,終不肯死。
說去說來,總是這一句話,誰耐煩理他呢。」
崇曜見名琛刻執,也不敢再說什麼,告辭退出。
這日,柏撫院辦了萊,特請名琛靖子午飯。
坐好席,才待舉箸,炮聲大震。
軍弁飛報,洋兵攻城,城牆崩掉二丈有餘,洋將率兵衝殺進來了。
名琛道:「咱們盡吃咱們的飯。」
撫院勉強陪著,心慌手亂,焦急得什麼相似。
忽報軍中副將凌一操一,督眾抵禦,被洋人一槍擊斃,官兵大潰。
大批一團一勇,趕來援救,只殺掉洋兵數十名。
因為沒有火器,依舊敗了回來,現在洋兵已到制台衙門去了。
撫院向名琛道:「中堂洪福,要是遲遷一天,可就壞了事了。」
道言未了,警報又至,靖海、五仙二門,齊都起火,百姓出來救火,都被洋兵擊斃。
撫院此時,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葉中堂依然沒事人似的,笑向他老子道:「君子居夷俟命,讀聖賢書,所學何事,怕也沒中用。」
志詵道:
「吾家數世為民,我也深信總不會有什麼。」
忽報一團一練紳士求見,名琛道:「驅除洋人,都在這幾個紳士身上。」
立即吐哺出見。
眾紳士義憤干雲,詞意之間,很有敵愾同仇神氣。
名琛大言道:「洋人啟釁,志在進城。
現在借端滋事,鬧到這麼田地,本部堂援引前約,反覆開導,無奈洋人冥頑不靈,始終開導不醒。
但是本部堂定必堅執前盟,不能曲從其請。
你們不必驚疑,,宜一心堵守,同仇敵愾。
洋人見我們官民一氣,上下一心,自然也不敢再爭了。」
眾紳士見名琛如此獎勵,自然萬分勇躍。
紳士去後,名琛笑向撫院道:「廣東人真好。
看來洋人依舊要被他們驅掉呢。」
話休絮繁。
從這日起,洋兵天天開炮轟城,領事巴夏裡,卻天天約了本地紳士,辦論款事。
幾位紳士,如崇曜、梁綸樞、易景蘭、潘世榮、俞文照,黃樂之等,忙得什麼似的。
這日,巴夏裡又興起一個主意,向眾紳土道:「兵連禍結,終非地方之福。
我們執定要進城,中堂執定不能進城,事又難於轉圜,現在我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法子,只要中堂俯鑒微忱,答應了,就免得再動干戈,兩國依然交好。」
眾紳士大喜,忙問辦法。
巴夏裡道:「辦則容易的很,只消議一個相見禮節,再在城外斟酌一個會議的公所,就請中堂到公所來會議一切。
如此辦理,兩面都有了面子,都不傷感情,眾位瞧可行不可行?」
眾紳士道:「我們瞧是很好,但不知葉中堂意見若何。」
黃樂之道:
「葉中堂執拗的很,還是先與江方伯商量商量。
就是中堂面前,江方伯說起來,比了我們,總要好一點。」
眾紳士聽說有理,於是徑抵藩署,投刺入見,道明來意。
江國霖喜道:「似這麼通融,中堂定能俯允。」
眾紳士道:「可否費方伯神,中堂跟前,吹噓一二。」
江國霖道:「幫助幾句話,原是無有不可的,只是話總要你們自己去講。」
伍崇曜道:「這個自然。」
當下江藩台與眾紳士,乘了轎,齊投撫院來見葉名琛。
名琛一見面,就問眾位又來做什麼。
伍祟曜道:「洋人震懾中堂威德,不敢再次入城了。」
名琛聞言,得意的很,笑向眾人道:
「我早料洋人是沒中用,你們總不信。
現在如何?你們一竟說洋人厲害,我告訴你們,洋人在這裡的,不過千人左右,憑他怎樣,一百個服侍一個,也總可以了。
咱們這裡,幾十萬人還有呢。
外國的洋人,沒有翅膀子,不見得就會飛來。
這會子他們知難而退,可見就應了我這句話了。」
說道,狂笑不已。
伍崇曜慢慢的道:「回中堂話,洋人還有要求呢。」
名琛道:「要求什麼呢?」
崇曜道:「巴夏裡請在城外設一個公所,斟酌一個相見禮節,就請中堂出城會議。」
名琛道:「定要見我做什麼?我可不上他們的當。」
江國霖道:「照司裡看來,這一舉與盟約政體,兩無妨礙。
巴酋只不過要謁見中堂一面,中堂何妨曲體洋情,答應了,免掉多少是非口舌。」
名琛道:「洋情詭譎,到今日還有什麼可信的。
如果許他相見,遭了恥辱,我一個兒原沒什麼要緊,後來的事情,怕更不容易收拾呢。」
江國霖見他這麼說了,不便接口,眾紳士也各默默無言,坐了一回,各自散去。
名琛笑向左右道:「洋人詭計最多,這樣不來,就換那樣來。
我執定主意,不去睬他,看他怎樣。」
道言未了,忽聽山岡地陷似的怪響,連續不已,震得房屋翕翕欲動,一霎間報了四五處火起。
這日,洋人一大炮,分五路攻打,炮聲飆發,彈焰星攢,炮彈有重到八十多斤的。
炮線所經,市廛房屋,不摧毀,就延燒,火光燭天,哭聲震地,直到天黑,方隨停止轟擊。
到了十一月,炮火晝夜轟發,彈藥所至,立就焚燒,府縣官但令居民去掉篷敞等引火之物,多蓄水漿而已。
到十八這一一夜,西關外忽地大火,風猛火烈,熊熊焰焰,直燒了一一夜一日。
亞美利加、法蘭西、英吉利各國的商民房屋,盡變成一堆焦土。
洋人疑是附近居民放的火,遂把西濠沿河居民鋪屋數千家,也放了一把火,燒光完結。
說也奇怪,洋兵自從西關外洋房燒掉之後,退屯海珠炮台,不復開炮轟城了。
到二十六日,洋兵忽又退向大黃□車□炮台去,在內河的洋船,也都退向大黃□去。
軍探報入省城,名琛喜道:「我早知洋人沒中用,果然退了去也。」
傳報武昌、漢一陽一,都被湘軍克復,九江也已合圍。
胡林翼經營武漢,曾國藩整率南昌,官軍聲勢,重又盛旺起來了。
名琛道:「長一毛一一平,就把平長一毛一的兵,調來辦理紅一毛一人,就容易了。」
隨命府縣修理督署,即日遷回辦事。
時光迅速,轉瞬又屆新年。
葉名琛具興異常,辦了幾席酒,柬請將軍、都統、巡撫、兩司提鎮、道府各文武官員,來轅公宴。
將軍穆兌德訥道:「閱邸報,懿妃那拉氏,晉封為懿貴妃了。」
名琛道:「宮闈封拜,不與政務相關,提起她做什麼?
」穆將軍道:「葉赫那拉氏,是本朝的世仇,所以歷朝妃後,從沒有姓那拉的。
現在懿貴妃恰是那拉氏,奇怪不奇怪?」
名琛道:「太祖高皇后,不是姓那拉的麼?」
穆將道:「彼時葉赫國還沒有滅掉呢。」
貴撫台道:「君上的事情,不是臣下所能談論的。
去年秋、冬兩季,洋人那麼洶湧,省城那麼危急,再想不到霧解冰銷,依舊過著太平歲月。」
名琛笑道:「諸位自己著忙是了,兄弟早知道不要緊的,兄弟彼時叩問呂祖,呂祖飛乩示兆,說洋人不久自會退去,已而果然。」
江國霖道:
「司裡看來,洋人未見得就此罷手呢。
西關外洋行燒掉之後,英人不勝其憤,馳回本國,哭訴國主。
該國君主,已下議上下兩院,上院裡大臣,大半主張稱兵,下院裡紳士,不肯答應,英相巴米頓,為了此事,求請解職,還不知如何結局呢。」
名琛道:「老哥知道的恁地詳細。」
江國霖道:「司裡定有一份澳門月報,外洋事情,記載的倒還詳實。」
名琛道:「英人哭訴國主,意欲何為?」
江國霖道:「無非欲稱兵滋擾罷了。」
名琛道:「該國君主,上下兩院,想來還在依違兩可之間。」
江國霖道:「英國制度,原跟咱們不同。
大小政治,總要兩院合議了,然後好行。
上院都是大臣,下院都是紳士。
這也是循例的舉動。」
名琛道:「循例不循例,我也不管。
總之,無論如何,總不過是黔驢之技。」
酒閒人散,各自回家,一席清談,都已置諸九霄雲外。
名琛菌著老子,依舊在長一春一仙館,參拜呂、李二仙,虔誦《覺世真經》。
落花無語,芳草有情。
杜宇催一春一,布谷迎夏。
一瞬眼已是五月初旬,一片承平雅頌聲,炮雨槍林,血飛肉薄,早已視如隔世。
不意到初十這一天,警報傳來,說瓊州鎮總兵黃開廣率領師船、紅丹船一百餘號,在三山地方,與洋船開仗,打了個大敗仗。
洋船直追到佛山鎮,又退去。
又報大蓉滘的洋船也退了去,不知何意。
名琛道:「來也不足為奇,去也不足稱怪,不必理他,一任他如梁間一春一燕,自去自來是了。」
自從這一回之後,連接幾個風報,稱說洋船大至,洋人勢將大舉。
名琛笑道:「謠言罷了,定不會有的事。」
眾人將信將疑。
這一年,各處事情波譎雲詭,奇異如鬼,紛亂如麻。
曾國藩丁了憂,湘軍少了個大將。
怡良因病開缺,何杜清署理兩江總督,江南又多了個庸臣。
雲貴地方,回民肆擾,總督恆一春一,堵截計窮,在署自縊而亡。
太平軍將領陳玉成屢擾湖北。
袁甲三攻破鄧、王、姚三圩,生擒捻首李寅等。
湘軍克復湖口、彭澤兩縣,張國梁克復鎮江,德興阿克復瓜州,偏是廣東,倒又平安無事。
於是文武官吏,沒一個不佩服名琛的先見。
不意到了十月初一,忽有一個自稱通事的吳全,求見葉中堂,稱有要事告稟。
名琛傳他進內,問有什麼事。
吳全道:「英國卑大人,叫小的拜上中堂。
明日,卑大人親駕火輪船,駛入省河投送照會,請中堂派官到那裡接取。」
名琛道:「又投照會做什麼?說我知道了。」
次日,名琛派南海縣縣丞許文深,前往接受照會。
原來英國議院主張和平,內閣主張武力,相持不下。
內閣大臣巴米頓,至請解職。
調和派進計,請先派公使到中國,重定盟約,如不得請,再行用兵也不遲。
英君主深然其計,特簡二等伯爵額羅金到廣東議款,一面調派火輪兵船,分泊澳門、香港,以俟進止。
又遣人告法蘭西,約以聯兵合從,法人倒也聽命,所以重有照會的事情。
卻說名琛派了許文深去,就換上公服,到長一春一仙館,在二仙像前,焚上一爐香,虔虔誠誠,叩了四個頭,默禱一回。
督也靈驗,仙乩大動,霎時間判出四句仙語,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只見寫的是:
十五日,聽消息,事已定,毋著急。
名琛喜道:「我久知英人膽怯,不敢過甚。
仙人有靈,過了十五日,定沒有大事了。」
忽報許文深求見。
名琛道:「叫他簽押房等著罷。」
送過乩仙,卸去公服,又坐下喝過一杯茶,才慢慢踱向簽押房來。
家人打起軟簾,名琛走入,許文深搶步請安,呈上英人照會,回道:「卑職乘船到省河雞鴨□地方,果見兩隻火輪船,高扯白旗,飛駛而來,一隻是英吉利船,一隻卻是法蘭西船。
停輪相見,送過照會,果然就退去的。」
名琛點點頭,隨拆開瞧時,見上面署銜大英國欽差全權公使二等伯爵額羅金,詫道:「怎麼英國巴巴的派全權公使來。」
隨又瞧下去,見要求的共有三樁事情:一是入城見面,一是索取省河南岸之地,一是責備焚燬之洋房貨財及通商事情。
語氣異常狂悖。
名琛始道:「英人太瞧人不起,你去回復他,說我說,除了通商一事外,概不能從。
那種不講理的人,我也沒那麼大工夫,跟他們行文照會。
他們要是聽了最好,要是不聽,隨他是了。」
許文深不敢說什麼,諾諾連聲而去。
次日黎明,英法兩國兵船,連檣並楫,駛入省河來。
汽笛嗚嗚,機聲軋軋,那股聲勢,宛似山鳴谷應,虎嘯龍吟。
唬得近河百姓,紛然驚竄。
兵船一到南岸,下碇停輪,洋兵整隊登岸,驅逐居民,奪占屋宇,實行起照會中第二條款子來。
闔城官紳,都有憂色,便齊到督署求見,懇請設法抵拒。
欲知葉名琛有何神謀秘計,可以濟變匡時,且俟下回書中再行詳敘。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