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秘史
48回 台灣島海賊受困 黑水洋良將喪身
話說阮撫台聽了長庚一番議論,歎道:「我們住在深衙內院,海上風雲,如何會知道,更莫怪都察院那班御史了。」
長庚道:「都老爺原都是書生,講幾句風涼話,我也沒暇跟他們計較。
大帥是長庚嫡親上司,只要大帥肯作主成全我,事情就容易辦了。」
阮撫台道:「都是國家事情,誰該盡力,誰不該盡力!你要什麼,明白告訴我,我總無有不盡力。」
李長庚道:
「剿捕海賊,最要緊的是戰船,戰船就是官兵的城郭,官兵的營壘,官兵的車馬。
船要是得力,戰起來就勇,守起來就固,追起來就快,衝起來就堅。
現在浙江的船,合用的頗不甚多。
大帥肯成全時,上一個本子,請幾萬款子,交給長庚一手經理,那就受賜不淺了。」
阮撫台道:「造船的事,上頭已經派了儀邸,要是請款另造,怕於儀邸面子上過不去麼?」
長庚道:「請問大帥,國家要緊?還是儀邸面子要緊?」
阮撫台道:「儀邸造的船,難道一艘都不能用麼?」
長庚道:「大帥還有什麼不知,那種工料,放了洋,官兵的一性一命都被他送掉了呢。
怎麼還能夠開仗?」
阮撫台道:「咱們別動官中銀子,大家捐幾個錢出來,造幾艘應用。
等平了賊,再想法子,你瞧如何?」
長庚道:「大帥盡籌,果然妙極。
只是賊子這幾年裡頭,造船購炮,認真異常,咱們造的船,總要比賊船強才好,不然還是沒用呢。」
阮撫台道:「賊子也造船麼?哪一家船商替他製造?
你告知我,我有本領封他的廠局,辦他的工匠,把造成的船隻通通充公呢。」
長庚笑道:「閩浙兩省船商,哪一家不替賊子造一艘兩艘,要被咱們查得著,他們也不能再做這買賣了。
賊子的計劃,比鬼還巧,他又不親自去定造,勾結了一奸一商,放洋時光,只說是商船,一出了口,就差人到衙門,報稱盜劫,商船頓時變成盜船了。
請問官府又拿他怎樣呢?」
阮撫台搖頭道:「倒真沒有法子。」
長庚道:「再有一層,現在水陸兵餉,照例只發給三個月,也是大大一個弊害。」
阮撫台忙問:「害在哪裡?」
長庚道:「大海撈針,全靠著機會巧。
機會來時,一時半刻都不能錯掉,錯了一日,那怕你再費上一年半載的功,都是白費力,不濟事。」
阮撫台道:「那倒是實情實理的話。
兄弟別的不能盡力,發餉小事還能夠作一點兒主,以後就半年一發如何?」
長庚起謝道:「全仗大帥成全。」
阮撫台雖然是個館生,倒很佩服長庚。
席散之後,就邀集本城官商,勸他們量力捐助。
自己行頭,先捐了一年的養廉。
登高一呼,眾山響應,霎時間捐薄上竟寫集了十多萬銀子。
阮撫台大喜。
次日,邀請長庚到署,把捐薄絕他瞧看。
萬事只要有錢!長庚領到這筆款子,頓時心雄氣壯,狠狠的奮發有為,趕到福建,定造了三十艘大艦,又鑄大炮四百尊,分置各艦。
這大艦隊取名兒就叫霆船,揚帆破一浪一,行駛如飛。
頭回兒放洋,盜首蔡牽就幾乎被獲。
這年三月,蔡牽竄擾定海,進香普陀。
恰恰霆船掩至,萬眾齊呼,千一弩一併發,蔡牽沒有防備,損失了好多兵將,解纜逃遁。
長庚傳令追襲,乘風破一浪一,晝夜飛馳。
追到閩洋,望見蔡賊艦隊,只離三五里遠近,四百尊大炮,齊伙兒開放,連環不絕的轟擊將去,只打得賊船篷穿桅折。
蔡牽窘極,忙差人到浙閩總督玉德那裡乞降。
玉總督信以為真,立派興泉兵備道慶徠赴三沙海口招撫。
蔡牽道:「果許我降,請先調開浙師,李提台踞在上風,行止很為不便。」
慶徠回稟玉總督。
玉總督立下大令,飭長庚收港勿出。
於是功敗垂成,蔡牽遂得從容遁去。
李長庚三戰三勝,只奪得賊船六艘而已。
收兵回浙,談起戰事,不勝扼腕。
阮撫台再三解勸,長庚慨然道:「長庚受恩深重,七尺微軀,早已置諸度外,賊不死我,我必死賊。
只是這回縱放了他,又不知要費掉國家幾許錢糧,喪掉兵士幾許一性一命呢!」過不多幾月,驚報傳來,果然說蔡牽協同粵盜朱濆,連(舟宗)八十餘艘,入犯閩洋。
玉製台飭浙江總兵胡振升督率水師二十四艘邀擊,卻被蔡牽一把火,燒得個全軍覆沒。
長庚聞報,跺腳不已。
忽報聖旨下,慌忙擺香案迎接。
那欽差站在上面,宣讀道:
「奉上諭,浙江提督李長庚,忠勇一性一成,忘身殉國。
在軍兩載,過門不入,又以捐造船械傾其家資。
所有俘獲,盡以賞功,故士爭效死。
且身先士卒,屢冒扈險。
三月剿賊閩洋,圍攻蔡逆,火器瓦石雨下,身受多創,鏖戰不退。
故賊中有『不畏千萬兵,只畏李長庚』之語,實為水師諸將冠。
李長庚著授為水師總統,所有閩浙水師,使歸節制。
欽此。」
送過欽使,闔城文武都來叩賀。
一時阮撫台也到,一見面就道:「我不賀你得為總統,深喜朝廷得著一員大將也。」
長庚謙稱「不敢」。
阮撫台笑道:
「不必過謙,水軍各鎮中,你不敢當大將,誰還敢當大將?」
長庚道:「大帥不知,官越高,責越重,忌的人也越多,以後事情,辦下去正不知怎樣呢。」
阮撫台道:「老哥素有干略,現在大權在握,得心應手,正好大大施展一番。
要是官高膽怯,一味的怕事,殊有負朝廷恩意了。」
長庚道:「大帥教訓的是,長庚也不敢怕事,只憑著一顆赤心,全身實力,報答朝廷是了。」
阮撫台去後,長庚就發下文書,飭閩浙各鎮水師,晝夜一操一練,聽候調遣。
一時定出計劃,令溫州海壇二鎮為左右翼,跟隨本軍,專剿蔡逆;金門、黃巖、定海、台灣諸鎮,各守本港,俟總統追賊至境,出師策應。
部署才定,忽報蔡牽、朱濆連檣入寇,已經進了定海洋面。
長庚傳令本部各艦,屯糧洗炮,連夜就要出港。
此令一下,水軍各將弁,頓時忙亂起來,裝糧架炮,色一色妥辦。
已值初更時候,長庚率領將士,祭過海神,就令起碇扯滿飛蓬,帆揚出港。
但見月朗中天,波平如鏡,水天一色,萬里無雲。
大軍艦隊宛如數十條蒼龍浴海似的,突一浪一沖波,向東駛去。
只駛了一晝夜,已到定海洋面,遠遠聽得炮聲轟擊,歷落不絕。
長庚道:「了不得,前面開仗呢,快駛上去!」又行了一程,賊船桅檣,密佈如林。
已經瞧見的,估量去約有百數十艘戰船,排成一字,煙硝瀰漫,戰得正酣暢呢。
定海水軍,看看要敗下,眾將不覺都有懼色。
長庚道:「海盜頻年行劫,船中實貨山積,大家拼點子辛苦,破了他,一輩子享用不盡呢。」
眾人聽說,人人思發巨財,那勇氣頓時就大奮起來。
長庚手執令旗,揚帆直上。
看看臨近,把令旗只一揮,數百尊大炮,一齊轟發。
頓時水吼煙騰,彈飛一浪一立。
蔡牽沒有防備,坐船上早著了兩炮。
風吹煙散,月光中露出李長庚旗號,蔡牽大驚,忙令還炮轟擊。
此時炮聲雷震,炮子蝗飛,兩軍戰艦在驚濤駭一浪一里,簸蕩起落,一往一來的撲戰。
長庚傳下將令,命左右兩翼專攻朱濆,本部戰艦專攻蔡牽,發畢令,扯足風蓬,乘著勢突一浪一沖波,衝殺過去。
百炮齊鳴,萬一弩一競發,霎時把海賊的長蛇陣,沖為兩段。
蔡牽抵擋不住,轉舵奔逃。
長庚下令追趕,矢炮連發,聲如貫珠。
蔡賊的兩隻副船,早被炮彈打成窟一穴一,不能行駛沉下海去。
蔡牽心慌,忙令加蓬飛馳。
忽一彈飛來,正打在蓬索上,砰的一聲,竟斷掉了。
蓬沒了索,宛如馬沒了韁,哪裡還能駕馳!此時蔡牽的坐船,橫在海中,逐一浪一隨波的震盪。
賊眾紛紛投海,蔡牽大呼:「我命休了!」道言未了,忽地風鳴水吼,電掣雷轟,傾盆大雨從海角上直捲將來。
一浪一濤山立,鯨鱷奮興,震得官兵戰艦,蕩撼飄搖,不能自主。
長庚急令收港,蔡牽卻趁這當兒,接索揚帆,逃了出去,長庚十分氣忿。
這年冬季裡,蔡牽又聚賊艦百艘,入犯台灣,並在鹿耳門沉舟塞港,阻斷官兵來路,結聯土匪攻打府城,自號為鎮海王,很有割據稱雄的意思。
仁宗大驚,忙命成都將軍德楞泰佩欽差大臣關防,調四川兵三千赴剿,將軍賽沖阿為參贊大臣一同赴軍。
正欲出發,忽接捷報,說偽鎮海王蔡牽,已被水師總統李長庚敗走,台灣全境肅清。
仁宗大喜過望。
原來蔡牽在台灣地方沉船塞港,東南大吏沒一個不恐懼失色,只李長庚聞而大笑,向部下道:「蔡牽此舉,真是飛蛾撲火,白送一性一命。
咱們不出去,這個大功必被他人奪去。
要是真被他人奪了去,咱們還有臉兒見人麼?咱們水軍號為天下第一,台灣又是福建所屬的地,蔡牽又是總統專剿的人,來了這麼的好機會,生生的放過,丟臉不丟臉?」
眾人都道:「蔡牽據了地,僭了號,聲勢浩大,怎麼統帥倒說他飛蛾撲火,自送一性一命呢?」
長庚道:「台灣形勢,鹿耳門果是要口。
但除了鹿耳門,還有南汕港,北汕港,安平港。
現在他自己填塞了鹿耳門,這一路就省得咱們把守了,咱們只要往南汕、北汕兩個口子,再派一支兵,由大港繞安平港攻進去,甕中捉鱉網中搜魚,不怕他飛了天上去。
這不是蔡賊自己送死麼?前幾番由他猖撅,就為那穹洋闊海,沒處遮攔。
現在投了這絕地,就要逃走也不能了。」
眾人盡都釋然。
於時調兵出發,長庚親自扼守南北二汕要口,另以小澎船五十艘,叫許松年、王得祿兩總兵統率了,由安平港攻入。
果然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連開五仗,殺得賊眾叫苦連天,投奔無地。
水陸兼程,舟車並用,把蔡牽一逼一入北汕港內,四面圍困,宛如猛獸落井,鷙鳥囚籠。
似此謀無遺策,將皆用命,固不難一舉成功。
誰料貫未滿盈,天不厭亂,竟會興起颶風來,走石飛沙,撼山拔樹,把鹿耳門所沉各船,掀翻漂蕩,沖了個盡淨。
蔡牽率領賊眾,奪門奔逃。
官兵拚命追截,卻只獲著十多艘賊船。
盜首蔡牽,依舊被他逍遙遁去。
長庚歎道:「今回的事,倘使閩帥玉公肯幫我的忙,預派數百水軍守在鹿耳門外,蔡賊早殲擒了。
本部兵士統只三千,又要搜剿,又要防守,實屬不數調遣。」
眾人都道:「玉公出身執褲,見不到此也是有的。」
長庚道:「果然見識不到也還罷了。
瞧他所為,很有妒功害能的意味。
妒害我一個兒,原沒什麼要緊,卻苦了朝廷與百姓呢。
我得用的人,他偏要調去;我要造船,他偏不肯具奏。
你們總也瞧見,蔡逆的坐船,高起我們五六尺呢。
究竟船大的便宜,蓬高行速。
若是我們的船跟他一高般大,也早追著他了。」
眾人道:「聖上深居九重,海中情形,諒總不很明白,統帥何不具奏陳明呢?」
長庚道:「玉製台是旗人呢。
從前柴大紀建了那麼大功,封著伯爵,充著參贊,也總算紅透了,只忤了福經略,弄得身敗名劣,臨了兒還送掉一性一命呢。」
眾人道:「今上聖明,原不能比純廟。
統帥怕事,怕倒要受著處分呢。」
長庚見說有理,隨叫本營辦文案的,擬了一張奏稿,大旨稱說:蔡逆未能殲擒者,實由兵船所得力接濟未斷絕所致。
臣所乘之船,較各鎮為最大,及一逼一近蔡牽坐船,尚低五六尺。
其餘諸鎮之船,更不為及。
曾與三鎮總兵願預支賽廉,捐造大船十五號。
海門隊壇二鎮,亦願捐造十五號。
而督臣以造船需數月之久,借帑四五萬兩之多,不肯具奏。
且海賊無二載不修之船,亦無一年不壞之材料,桅舵折則船為虛器,風蓬爛則寸步難乃。
逆賊在鹿耳門逃竄出,僅餘三十船,蓬朽硝缺。
一回閩地,裝篷燂洗,煥然一新,糧藥充足,賊何日可滅?這道本章拜發之後,不過一月開來,聖旨下來,把閩督玉德革了職,拿京治罪。
簡出新名制台,名叫阿林保,也是旗人。
只道同舟共濟,從此可以一德一心,辦理邊務。
不意一蟹不如一蟹。
阿林保一到任,別的事不幹,就打足了一精一神,謀去李長庚。
旬月之間,密疏三上,早有人報知長庚,囑為防備。
長庚笑道:「新制台機心真也太重,其實何苦呢!就是玉公罷職,我也並沒什麼成見,當時拜本,不過為自己表白。
新制台把我當作壞人,他那眼光兒就錯了。」
眾人道:「旬日之間,參本三上,統帥倒不可不防他一下子。」
長庚笑稱不必。
眾人問故,長庚道:「諸位別問,瞧著就是了。」
過了幾日,上諭下來,果然把阿林保排喧了一頓,大旨說是:「阿林保蒞任旬月,即專以去長庚為事,朕倘輕信其言,豈不自失良將!嗣後剿賊事責成長庚一人,阿林保倘忌功掣肘,則玉德即其前車之鑒!並著造大同安梭船三十艘,交與長庚,其未成以前,先雇大商船備剿。
欽此。」
長庚部下各將,瞧見此旨,無不稱奇,都到長庚坐船,請問緣故。
長庚道:「此事極易猜測,咱們在這裡辦了三五年的事,歷任督帥撫帥,從沒講過咱們一句半語壞話。
阿帥到此,沒有滿一月,倒參了我三個本子,難道歷任各帥都沒有他那麼明亮麼?再者太一性一急了,上頭也要疑的。
所以我說不必防備呢。」
眾人都很佩服。
忽報阿制台派人下書,長庚喚進,開函瞧看,並無別事,不過邀請自己入署喝酒而已。
給了那人回片,隨即乘轎赴宴。
阿林保降階相迎,禮貌之間,異常客氣。
酒至半酣,阿林保停杯在手,笑問長庚道:「李大人,我有一件事情要跟你商量。
」長庚道:「大帥鈞諭,長庚自當謹遵。」
阿林保道:「大海裡捕魚,何時能夠入網。」
說到這裡,雙目注定了長庚,便不再講下去。
長庚道:「長庚愚笨,帥意高深,還求明白指示。
」阿林保道:「我說的就是海裡頭事情。」
長庚道:「蔡逆屢次逭誅,都為官軍不肯齊心之故。
如果閩浙水師,不分畛域,海疆早平靖多時了。」
阿林保道:「怕也沒有那麼容易,我想海天萬里,橫豎沒有佐證,倒不如弄一個假蔡牽殺掉了,就送到兄弟衙門來報驗,兄弟馬上具本入告,這麼一來,省掉多少是非糾葛。
那余外的賊子,都好歸入善後案子辦理了。
李總統,你也可以受著上賞,我也可以得邀次功,比了窮年累月在鯨波鱷一浪一里爭生活,不好起萬倍了麼?李總統,我這個法子,也無非是替你算計,你瞧行的去行不去?」
長庚道:「多蒙大帥成全,只惜石三保、聶人傑的事情,長庚不會幹,辜負盛情,未免抱歉。」
阿林保道:「李總統休太執了,海上風波,異常凶險呢。」
長庚慨然道:「長庚受恩深重,久視海舶如廬舍,憑他再凶險點子,終不敢稍存怯意,誓與賊同死,不與賊同生。」
阿林保道:「難得總統這麼忠勇!但兄弟此舉,也無非為顧恤兵士呢。」
長庚笑道:「兵士受了大恩,國家要遭受大累了。
」阿林保變色道:「這麼說來,國家就靠總統一個兒了?」
長庚自知失言,忙著起身謝過。
席散回船,告知眾將。
部將王得祿道:「原是制台自討沒臉,統帥這幾句話,堂皇冠冕,說得很是得體,制台也白受教訓呢。」
邱良功道:「虧回絕了他,要是答應了,可就上了他當了。」
長庚忙問何故。
良功道:「咱們辦到了假蔡牽,制台找著把一柄一,不就好專章參奏麼。」
王得祿道:「此公心術,真也太壞,將來結果,我看也平常的。」
長庚道:「壞也罷,好也罷,咱們只要對得住朝廷,對得住百姓,余外的也就不必管他了。」
從此,李長庚督同水師各將,修理船隻,整治器械,舊的燂洗,新的製造,蓬索桅舵等一應要件,無不刻意講求。
到這年十月裡,都已齊備,於是擇日放洋,搜捕海賊。
大小訣艦,整隊揚帆,掠波飛駛,迅疾得同箭一個樣子。
尋哨到廣東洋面,果然與海賊相遇,奮勇攻撲,一下子就轟沉兩條賊船,生擒賊首一名,叫做蔡天福,就是蔡牽的侄子。
乘勝追襲,趕到大星嶼,把蔡牽又殺了個大敗。
部將都請回碇,長庚道:「此番出兵,我原不承望生還呢。」
恰恰荊建水師提督張見陛也率艦至,於是邀他一同追趕蔡牽。
追了三日,這日,追到黑水洋地方,瞧見蔡牽,只剩得三條海船。
長庚揮旗奮呼,矢炮齊發,霎時蔡牽坐船的風蓬打掉。
長庚駛船衝上,令兵士擲放火藥包一皮,乘風兒縱火。
眾兵士歡呼雀躍,只道滅賊即在目前,不意賊船艄尾上的炮,忽地轟發一顆彈子,直向長庚咽喉飛來,閃避不及,中彈跌倒。
欲知一性一命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