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為巂、昆明,皆編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史記》全文閱讀

史記

【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史記》全文閱讀

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其西一靡一莫之屬以什數,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長以什數,邛都最大:此皆魋結,耕田,有邑聚。

其外西自同師以東,北至楪榆,名為巂、昆明,皆編發,隨畜遷徙,毋常處,毋君長,地方可數千里。

自巂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徙、筰都最大;自筰以東北,君長以什數,崖駹最大。

其俗或士箸,或移徙,在蜀之西。

自崖駹以東北,君長以什數,白馬最大,皆氐類也。

此皆巴蜀西南外蠻夷也。

始楚威王時,使將軍莊蹻將兵循江上,略巴、黔中以西。

莊蹻者,故楚莊王苗裔也。

蹻至滇池,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饒數千里,以兵威定屬楚。

欲歸報,會秦擊奪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還,以其眾王滇,變服,從其俗,以長之。

秦時常頞略通五尺道,諸此國頗置吏焉。

十餘歲,秦滅。

及漢興,皆棄此國而開蜀故徼。

巴蜀民或竊出商賈,取其筰馬、僰僮、髦牛,以此巴蜀殷富。

建元六年,大行王恢擊東越,東越殺王郢以報。

恢因兵威使番陽令唐蒙風指曉南越。

南越食蒙蜀枸醬,蒙問所從來,曰「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廣數里,出番禺城下」。

蒙歸至長安,問蜀賈人,賈人曰:「獨蜀出枸醬,多持竊出市夜郎。

夜郎者,臨牂柯江,江廣百餘步,足以行船。

南越以財物役屬夜郎,西至同師,然亦不能臣使也。」

蒙乃上書說上曰:「南越王黃屋左纛,地東西萬餘里,名為外臣,實一州主也。

今以長沙、豫章往,水道多絕,難行。

竊聞夜郎所有一精一兵,可得十餘萬,浮船牂柯江,出其不意,此制越一奇也。

誠以漢之彊,巴蜀之饒,通夜郎道,為置吏,易甚。」

上許之。

乃拜蒙為郎中將,將千人,食重萬餘人,從巴蜀筰關入,遂見夜郎侯多同。

蒙厚賜,喻以威德,約為置吏,使其子為令。

夜郎旁小邑皆貪漢繒帛,以為漢道險,終不能有也,乃且聽蒙約。

還報,乃以為犍為郡。

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

蜀人司馬相如亦言西夷邛、筰可置郡。

使相如以郎中將往喻,皆如南夷,為置一都尉,十餘縣,屬蜀。

當是時,巴蜀四郡通西南夷道,戍轉相饟。

數歲,道不通,士罷餓離濕死者甚眾;西南夷又數反,發兵興擊,秏費無功。

上患之,使公孫弘往視問焉。

還對,言其不便。

及弘為御史大夫,是時方築朔方以據河逐胡,弘因數言西南夷害,可且罷,專力事匈奴。

上罷西夷,獨置南夷夜郎兩縣一都尉,稍令犍為自葆就。

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張騫使大夏來,言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使問所從來,曰「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里,得蜀賈人市」。

或聞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國。

騫因盛言大夏在漢西南,慕中國,患匈奴隔其道,誠通蜀,身毒國道便近,有利無害。

於是天子乃令王然於、柏始昌、呂越人等,使間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國。

至滇,滇王嘗羌乃留,為求道西十餘輩。

歲餘,皆閉昆明,莫能通身毒國。

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

及夜郎侯亦然。

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

使者還,因盛言滇大國,足事親附。

天子注意焉。

及至南越反,上使馳義侯因犍為發南夷兵。

且蘭君恐遠行,旁國虜其老弱,乃與其眾反,殺使者及犍為太守。

漢乃發巴蜀罪人嘗擊南越者八校尉擊破之。

會越已破,漢八校尉不下,即引兵還,行誅頭蘭。

頭蘭,常隔滇道者也。

已平頭蘭,遂平南夷為牂柯郡。

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滅,會還誅反者,夜郎遂入朝。

上以為夜郎王。

南越破後,及漢誅且蘭、邛君,並殺筰侯,崖駹皆振恐,請臣置吏。

乃以邛都為越巂郡,筰都為沈犁郡,崖駹為汶山郡,廣漢西白馬為武都郡。

上使王然於以越破及誅南夷兵威風喻滇王入朝。

滇王者,其眾數萬人,其旁東北有勞洸、一靡一莫,皆同姓相扶,未肯聽。

勞洸、一靡一莫數侵犯使者吏卒。

元封二年,天子發巴蜀兵擊滅勞洸、一靡一莫,以兵臨滇。

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誅。

滇王離難西南夷,舉國降,請置吏入朝。

於是以為益州郡,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

西南夷君長以百數,獨夜郎、滇受王印。

滇小邑,最一寵一焉。

太史公曰:楚之先豈有天祿哉?在周為文王師,封楚。

及周之衰,地稱五千里。

秦滅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

漢誅西南夷,國多滅矣,唯滇復為一寵一王。

然南夷之端,見枸醬番禺,大夏杖、邛竹。

西夷後揃,剽分二方,卒為七郡。

西南外徼,莊蹻首通。

漢因大夏,乃命唐蒙。

勞洸、一靡一莫,異俗殊風。

夜郎最大,邛、筰稱雄。

及置郡縣,萬代推功。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
史記書目【五帝本紀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夏本紀第二】《史記》在線閱讀【殷本紀第三】《史記》電子書【周本紀第四】《史記》txt【秦本紀第五】《史記》古文版【秦始皇本紀第六】《史記》全文閱讀【項羽本紀第七】《史記》在線閱讀【高祖本紀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呂太后本紀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孝文本紀第十】【孝景本紀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孝武本紀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三代世表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六國年表第三】《史記》電子書【秦楚之際月表第四】《史記》txt【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史記》古文版【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惠景閒侯者年表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禮書第一】《史記》文言文版【樂書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律書第三】《史記》電子書【歷書第四】《史記》txt【歷書第四】《史記》txt【封禪書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河渠書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吳太伯世家第一】《史記》文言文版【齊太公世家第二】《史記》在線閱讀【魯周公世家第三】《史記》電子書【燕召公世家第四】《史記》txt【管蔡世家第五】《史記》古文版【陳杞世家第六】《史記》全文閱讀【衛康叔世家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宋微子世家第八】《史記》在線閱讀【晉世家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世家第十】【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鄭世家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趙世家第十三】《史記》電子書【魏世家第十四】《史記》txt【韓世家第十五】《史記》古文版【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孔子世家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陳涉世家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外戚世家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荊燕世家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史記》txt【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三王世家第三十】【伯夷列傳第一】《史記》文言文版【管晏列傳第二】《史記》在線閱讀【老子韓非列傳第三】《史記》電子書【司馬穰苴列傳第四】《史記》txt【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史記》古文版【伍子胥列傳第六】《史記》全文閱讀【仲尼弟子列傳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商君列傳第八】《史記》在線閱讀【蘇秦列傳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張儀列傳第十】【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穰侯列傳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史記》電子書【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史記》txt【孟嘗君列傳第十五】《史記》古文版【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春申君列傳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樂毅列傳第二十】【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田單列傳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史記》txt【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刺客列傳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李斯列傳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黥布列傳第三十一】《史記》文言文版【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儋列傳第三十四】《史記》txt【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史記》古文版【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史記》在線閱讀【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史記》txt【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史記》古文版【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史記》在線閱讀【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匈奴列傳第五十】【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南越列傳第五十三】《史記》電子書【東越列傳第五十四】《史記》txt【朝鮮列傳第五十五】《史記》古文版【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循吏列傳第五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汲鄭列傳第六十】【儒林列傳第六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史記》電子書【遊俠列傳第六十四】《史記》txt【佞幸列傳第六十五】《史記》古文版【滑稽列傳第六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日者列傳第六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龜策列傳第六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貨殖列傳第六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