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

史記

【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

呂不韋者,陽翟大賈人也。

往來販賤賣貴,家累千金。

秦昭王四十年,太子死。

其四十二年,以其次子安國君為太子。

安國君有子二十餘人。

安國君有所甚一愛一姬,立以為正夫人,號曰華陽夫人。

華陽夫人無子。

安國君中男名子楚,子楚母曰夏姬,毋一愛一。

子楚為秦質子於趙。

秦數攻趙,趙不甚禮子楚。

子楚,秦諸庶孽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

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

乃往見子楚,說曰:「吾能大子之門。」

子楚笑曰:「且自大君之門,而乃大吾門!」呂不韋曰:「子不知也,吾門待子門而大。」

子楚心知所謂,乃引與坐,深語。

呂不韋曰:「秦王老矣,安國君得為太子。

竊聞安國君一愛一幸華陽夫人,華陽夫人無子,能立適嗣者獨華陽夫人耳。

今子兄弟二十餘人,子又居中,不甚見幸,久質諸侯。

即大王薨,安國君立為王,則子毋幾得與長子及諸子旦暮在前者爭為太子矣。」

子楚曰:「然。

為之柰何?」

呂不韋曰:「子貧,客於此,非有以奉獻於親及結賓客也。

不韋雖貧,請以千金為子西遊,事安國君及華陽夫人,立子為適嗣。」

子楚乃頓首曰:「必如君策,請得分秦國與君共之。」

呂不韋乃以五百金與子楚,為進用,結賓客;而復以五百金買奇物玩好,自奉而西遊秦,求見華陽夫人姊,而皆以其物獻華陽夫人。

因言子楚賢智,結諸侯賓客遍天下,常曰「楚也以夫人為天,日夜泣思太子及夫人」。

夫人一大喜。

不韋因使其姊說夫人曰:「吾聞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一愛一弛。

今夫人事太子,甚一愛一而無子,不以此時蚤自結於諸子中賢孝者,舉立以為適而子之,夫在則重尊,夫百歲之後,所子者為王,終不失勢,此所謂一言而萬世之利也。

不以繁華時樹本,即色衰一愛一弛後,雖欲開一語,尚可得乎?今子楚賢,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為適,其母又不得幸,自附夫人,夫人誠以此時拔以為適,夫人則竟世有一寵一於秦矣。」

華陽夫人以為然,承太子間,從容言子楚質於趙者絕賢,來往者皆稱譽之。

乃因涕泣曰:「妾幸得充後宮,不幸無子,原得子楚立以為適嗣,以託妾身。」

安國君許之,乃與夫人刻玉符,約以為適嗣。

安國君及夫人因厚餽遺子楚,而請呂不韋傅之,子楚以此名譽益盛於諸侯。

呂不韋取邯鄲諸姬絕好善舞者與居,知有身。

子楚從不韋飲,見而說之,因起為壽,請之。

呂不韋怒,念業已破家為子楚,欲以釣奇,乃遂獻其姬。

姬自匿有身,至大期時,生子政。

子楚遂立姬為夫人。

秦昭王五十年,使王齮圍邯鄲,急,趙欲殺子楚。

子楚與呂不韋謀,行金六百斤予守者吏,得脫,亡赴秦軍,遂以得歸。

趙欲殺子楚妻子,子楚夫人趙豪家女也,得匿,以故母子竟得活。

秦昭王五十六年,薨,太子安國君立為王,華陽夫人為王后,子楚為太子。

趙亦奉子楚夫人及子政歸秦。

秦王立一年,薨,謚為孝文王。

太子子楚代立,是為莊襄王。

莊襄王所母華陽後為華陽太后,真母夏姬尊以為夏太后。

莊襄王元年,以呂不韋為丞相,封為文信侯,食河南雒陽十萬戶。

莊襄王即位三年,薨,太子政立為王,尊呂不韋為相國,號稱「仲父」。

秦王年少,太后時時竊私通呂不韋。

不韋家僮萬人。

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

呂不韋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

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

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

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

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始皇帝益壯,太后一婬一不止。

呂不韋恐覺禍及己,乃私求大陰人嫪毐以為舍人,時縱倡樂,使毐以其陰關桐輪而行,令太后聞之,以啗太后。

太后聞,果欲私得之。

呂不韋乃進嫪毐,詐令人以腐罪告之。

不韋又陰謂太后曰:「可事詐腐,則得給事中。」

太后乃陰厚賜主腐者吏,詐論之,拔其鬚眉為宦者,遂得侍太后。

太后私與通,絕一愛一之。

有身,太后恐人知之,詐卜當避時,徙宮居雍。

嫪毐常從,賞賜甚厚,事皆決於嫪毐。

嫪毐家僮數千人,諸客求宦為嫪毐舍人千餘人。

始皇七年,莊襄王母夏太后薨。

孝文王后曰華陽太后,與孝文王會葬壽陵。

夏太后子莊襄王葬芷陽,故夏太后獨別葬杜東,曰「東望吾子,西望吾夫。

後百年,旁當有萬家邑」。

始皇九年,有告嫪毐實非宦者,常與太后私亂,生子二人,皆匿之。

與太后謀曰「王即薨,以子為後」。

於是秦王下吏治,具得情實,事連相國呂不韋。

九月,夷嫪毐三族,殺太后所生兩子,而遂遷太后於雍。

諸嫪毐舍人皆沒其家而遷之蜀。

王欲誅相國,為其奉先王功大,及賓客辯士為遊說者眾,王不忍致法。

秦王十年十月,免相國呂不韋。

及齊人茅焦說秦王,秦王乃迎太后於雍,歸復咸陽,而出文信侯就國河南。

歲餘,諸侯賓客使者相望於道,請文信侯。

秦王恐其為變,乃賜文信侯書曰:「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萬戶。

君何親於秦?號稱仲父。

其與家屬徙處蜀!」呂不韋自度稍侵,恐誅,乃飲酖而死。

秦王所加怒呂不韋、嫪毐皆已死,乃皆復歸嫪毐舍人遷蜀者。

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謚為帝太后,與莊襄王會葬茞陽。

太史公曰:不韋及嫪毐貴,封號文信侯。

人之告嫪毐,毐聞之。

秦王驗左右,未發。

上之雍郊,毐恐禍起,乃與一黨一謀,矯太后璽發卒以反蘄年宮。

發吏攻毐,毐敗亡走,追斬之好畤,遂滅其宗。

而呂不韋由此絀矣。

孔子之所謂「聞」者,其呂子乎?

不韋釣奇,委質子楚。

華陽立嗣,邯鄲獻女。

及封河南,乃號仲父。

徙蜀懲謗,懸金作語。

籌策既成,富貴斯取。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
史記書目【五帝本紀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夏本紀第二】《史記》在線閱讀【殷本紀第三】《史記》電子書【周本紀第四】《史記》txt【秦本紀第五】《史記》古文版【秦始皇本紀第六】《史記》全文閱讀【項羽本紀第七】《史記》在線閱讀【高祖本紀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呂太后本紀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孝文本紀第十】【孝景本紀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孝武本紀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三代世表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六國年表第三】《史記》電子書【秦楚之際月表第四】《史記》txt【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史記》古文版【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惠景閒侯者年表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禮書第一】《史記》文言文版【樂書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律書第三】《史記》電子書【歷書第四】《史記》txt【歷書第四】《史記》txt【封禪書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河渠書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吳太伯世家第一】《史記》文言文版【齊太公世家第二】《史記》在線閱讀【魯周公世家第三】《史記》電子書【燕召公世家第四】《史記》txt【管蔡世家第五】《史記》古文版【陳杞世家第六】《史記》全文閱讀【衛康叔世家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宋微子世家第八】《史記》在線閱讀【晉世家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世家第十】【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鄭世家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趙世家第十三】《史記》電子書【魏世家第十四】《史記》txt【韓世家第十五】《史記》古文版【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孔子世家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陳涉世家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外戚世家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荊燕世家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史記》txt【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三王世家第三十】【伯夷列傳第一】《史記》文言文版【管晏列傳第二】《史記》在線閱讀【老子韓非列傳第三】《史記》電子書【司馬穰苴列傳第四】《史記》txt【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史記》古文版【伍子胥列傳第六】《史記》全文閱讀【仲尼弟子列傳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商君列傳第八】《史記》在線閱讀【蘇秦列傳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張儀列傳第十】【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穰侯列傳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史記》電子書【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史記》txt【孟嘗君列傳第十五】《史記》古文版【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春申君列傳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樂毅列傳第二十】【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田單列傳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史記》txt【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刺客列傳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李斯列傳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黥布列傳第三十一】《史記》文言文版【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儋列傳第三十四】《史記》txt【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史記》古文版【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史記》在線閱讀【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史記》txt【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史記》古文版【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史記》在線閱讀【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匈奴列傳第五十】【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南越列傳第五十三】《史記》電子書【東越列傳第五十四】《史記》txt【朝鮮列傳第五十五】《史記》古文版【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循吏列傳第五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汲鄭列傳第六十】【儒林列傳第六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史記》電子書【遊俠列傳第六十四】《史記》txt【佞幸列傳第六十五】《史記》古文版【滑稽列傳第六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日者列傳第六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龜策列傳第六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貨殖列傳第六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