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為氣任俠,有名於楚。項籍使將兵,數窘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史記

【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

季布者,楚人也。

為氣任俠,有名於楚。

項籍使將兵,數窘漢王。

及項羽滅,高祖購求布千金,敢有捨匿,罪及三族。

季布匿濮陽周氏。

周氏曰:「漢購將軍急,跡且至臣家,將軍能聽臣,臣敢獻計;即不能,原先自剄。」

季布許之。

乃髡鉗季布,衣褐衣,置廣柳車中,並與其家僮數十人,之魯硃家所賣之。

硃家心知是季布,乃買而置之田。

誡其子曰:「田事聽此奴,必與同食。」

硃家乃乘軺車之洛陽,見汝陰侯滕公。

滕公留硃家飲數日。

因謂滕公曰:「季布何大罪,而上求之急也?」

滕公曰:「布數為項羽窘上,上怨之,故必欲得之。」

硃家曰:「君視季布何如人也?」

曰:「賢者也。」

硃家曰:「臣各為其主用,季布為項籍用,職耳。

項氏臣可盡誅邪?今上始得天下,獨以己之私怨求一人,何示天下之不廣也!且以季布之賢而漢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即南走越耳。

夫忌壯士以資敵國,此伍子胥所以鞭荊平王之墓也。

君何不從容為上言邪?」

汝陰侯滕公心知硃家大俠,意季布匿其所,乃許曰:「諾。」

待間,果言如硃家指。

上乃赦季布。

當是時,諸公皆多季布能摧剛為柔,硃家亦以此名聞當世。

季布召見,謝,上拜為郎中。

孝惠時,為中郎將。

單于嘗為書嫚呂後,不遜,呂後大怒,召諸將議之。

上將軍樊噲曰:「臣原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

諸將皆阿呂後意,曰「然」。

季布曰:「樊噲可斬也!夫高帝將兵四十餘萬眾,困於平城,今噲柰何以十萬眾橫行匈奴中,面欺!且秦以事於胡,陳勝等起。

於今創痍未瘳,噲又面諛,欲搖動天下。」

是時殿上皆恐,太后罷朝,遂不復議擊匈奴事。

季布為河東守,孝文時,人有言其賢者,孝文召,欲以為御史大夫。

復有言其勇,使酒難近。

至,留邸一月,見罷。

季布因進曰:「臣無功竊一寵一,待罪河東。

陛下無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無所受事,罷去,此人必有以毀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譽而召臣,一人之毀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識聞之有以闚陛下也。」

上默然慚,良久曰:「河東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

布辭之官。

楚人曹丘生,辯士,數招權顧金錢。

事貴人趙同等,與竇長君善。

季布聞之,寄書諫竇長君曰:「吾聞曹丘生非長者,勿與通。」

及曹丘生歸,欲得書請季布。

竇長君曰:「季將軍不說足下,足下無往。」

固請書,遂行。

使人先發書,季布果大怒,待曹丘。

曹丘至,即揖季布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間哉?且僕楚人,足下亦楚人也。

僕游揚足下之名於天下,顧不重邪?何足下距僕之深也!」季布乃大說,引入,留數月,為上客,厚送之。

季布名所以益聞者,曹丘揚之也。

季布弟季心,氣蓋關中,遇人恭謹,為任俠,方數千里,士皆爭為之死。

嘗殺人,亡之吳,從袁絲匿。

長事袁絲,弟畜灌夫、籍福之屬。

嘗為中司馬,中尉郅都不敢不加禮。

少年多時時竊籍其名以行。

當是時,季心以勇,布以諾,著聞關中。

季布母弟丁鮑,為楚將。

丁鮑為項羽逐窘高祖彭城西,短兵接,高祖急,顧丁鮑曰:「兩賢豈相厄哉!」於是丁鮑引兵而還,漢王遂解去。

及項王滅,丁鮑謁見高祖。

高祖以丁鮑徇軍中,曰:「丁鮑為項王臣不忠,使項王失天下者,乃丁鮑也。」

遂斬丁鮑,曰:「使後世為人臣者無效丁鮑!」

欒布者,梁人也。

始梁王彭越為家人時,嘗與布游。

窮困,賃傭於齊,為酒人保。

數歲,彭越去之巨野中為盜,而布為人所略賣,為奴於燕。

為其家主報仇,燕將臧荼舉以為都尉。

臧荼後為燕王,以布為將。

及臧荼反,漢擊燕,虜布。

梁王彭越聞之,乃言上,請贖布以為梁大夫。

使於齊,未還,漢召彭越,責以謀反,夷三族。

已而梟彭越頭於雒陽下,詔曰:「有敢收視者,輒捕之。」

布從齊還,奏事彭越頭下,祠而哭之。

吏捕布以聞。

上召布,罵曰:「若與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獨祠而哭之,與越反明矣。

趣亨之。」

方提趣湯,布顧曰:「原一言而死。」

上曰:「何言?」

布曰:「方上之困於彭城,敗滎陽、成皋間,項王所以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與漢合從苦楚也。

當是之時,彭王一顧,與楚則漢破,與漢而楚破。

且垓下之會,微彭王,項氏不亡。

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傳之萬世。

今陛下一徵兵於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為反,反形未見,以苛小案誅滅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

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請就亨。」

於是上乃釋布罪,拜為都尉。

孝文時,為燕相,至將軍。

布乃稱曰:「窮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貴不能快意,非賢也。」

於是嘗有德者厚報之,有怨者必以法滅之。

吳反時,以軍功封俞侯,復為燕相。

燕齊之間皆為欒布立社,號曰欒公社。

景帝中五年薨。

子賁嗣,為太常,犧牲不如令,國除。

太史公曰:以項羽之氣,而季布以勇顯於楚,身屨軍搴旗者數矣,可謂壯士。

然至被刑戮,為人奴而不死,何其下也!彼必自負其材,故受辱而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終為漢名將。

賢者誠重其死。

夫婢妾賤人感慨而自一殺者,非能勇也,其計畫無復之耳。

欒布哭彭越,趣湯如歸者,彼誠知所處,不自重其死。

雖往古烈士,何以加哉!

季布、季心,有聲梁、楚。

百金然諾,十萬致距。

出守河東,股肱是與。

欒布哭越,犯禁見虜。

赴鼎非冤,誠知所處。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
史記書目【五帝本紀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夏本紀第二】《史記》在線閱讀【殷本紀第三】《史記》電子書【周本紀第四】《史記》txt【秦本紀第五】《史記》古文版【秦始皇本紀第六】《史記》全文閱讀【項羽本紀第七】《史記》在線閱讀【高祖本紀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呂太后本紀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孝文本紀第十】【孝景本紀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孝武本紀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三代世表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六國年表第三】《史記》電子書【秦楚之際月表第四】《史記》txt【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史記》古文版【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惠景閒侯者年表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禮書第一】《史記》文言文版【樂書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律書第三】《史記》電子書【歷書第四】《史記》txt【歷書第四】《史記》txt【封禪書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河渠書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吳太伯世家第一】《史記》文言文版【齊太公世家第二】《史記》在線閱讀【魯周公世家第三】《史記》電子書【燕召公世家第四】《史記》txt【管蔡世家第五】《史記》古文版【陳杞世家第六】《史記》全文閱讀【衛康叔世家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宋微子世家第八】《史記》在線閱讀【晉世家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世家第十】【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鄭世家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趙世家第十三】《史記》電子書【魏世家第十四】《史記》txt【韓世家第十五】《史記》古文版【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孔子世家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陳涉世家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外戚世家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荊燕世家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史記》txt【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三王世家第三十】【伯夷列傳第一】《史記》文言文版【管晏列傳第二】《史記》在線閱讀【老子韓非列傳第三】《史記》電子書【司馬穰苴列傳第四】《史記》txt【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史記》古文版【伍子胥列傳第六】《史記》全文閱讀【仲尼弟子列傳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商君列傳第八】《史記》在線閱讀【蘇秦列傳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張儀列傳第十】【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穰侯列傳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史記》電子書【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史記》txt【孟嘗君列傳第十五】《史記》古文版【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春申君列傳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樂毅列傳第二十】【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田單列傳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史記》txt【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刺客列傳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李斯列傳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黥布列傳第三十一】《史記》文言文版【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儋列傳第三十四】《史記》txt【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史記》古文版【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史記》在線閱讀【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史記》txt【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史記》古文版【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史記》在線閱讀【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匈奴列傳第五十】【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南越列傳第五十三】《史記》電子書【東越列傳第五十四】《史記》txt【朝鮮列傳第五十五】《史記》古文版【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循吏列傳第五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汲鄭列傳第六十】【儒林列傳第六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史記》電子書【遊俠列傳第六十四】《史記》txt【佞幸列傳第六十五】《史記》古文版【滑稽列傳第六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日者列傳第六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龜策列傳第六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貨殖列傳第六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