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汲鄭列傳第六十】:其先有一寵一於古之衛君。至黯七世,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汲鄭列傳第六十】

史記

【汲鄭列傳第六十】

汲黯字長孺,濮陽人也。

其先有一寵一於古之衛君。

至黯七世,世為卿大夫。

黯以父任,孝景時為太子洗馬,以莊見憚。

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為謁者。

東越相攻,上使黯往視之。

不至,至吳而還,報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河內失火,延燒千餘家,上使黯往視之。

還報曰:「家人失火,屋比延燒,不足憂也。

臣過河南,河南貧人傷水旱萬餘家,或父子相食,臣謹以便宜,持節發河南倉粟以振貧民。

臣請歸節,伏矯制之罪。」

上賢而釋之,遷為滎陽令。

黯恥為令,病遍田里。

上聞,乃召拜為中大夫。

以數切諫,不得久留內,遷為東海太守。

黯學黃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靜,擇丞史而任之。

其治,責大指而已,不苛小。

黯多病,臥閨閤內不出。

歲餘,東海大治。

稱之。

上聞,召以為主爵都尉,列於九卿。

治務在無為而已,弘大體,不拘文法。

黯為人一性一倨,少禮,面折,不能容人之過。

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見,士亦以此不附焉。

然好學,遊俠,任氣節,內行脩絜,好直諫,數犯主之顏色,常慕傅柏、袁盎之為人也。

善灌夫、鄭當時及宗正劉棄。

亦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位。

當是時,太后弟武安侯蚡為丞相,中二千石來拜謁,蚡不為禮。

然黯見蚡未嘗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學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對曰:「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柰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變色而罷朝。

公卿皆為黯懼。

上退,謂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戇也!」群臣或數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輔弼之臣,寧令從諛承意,陷主於不義乎?且已在其位,縱一愛一身,柰辱朝廷何!」

黯多病,病且滿三月,上常賜告者數,終不愈。

最後病,莊助為請告。

上曰:「汲黯何如人哉?」

助曰:「使黯任職居官,無以逾人。

然至其輔少主,守城深堅,招之不來,麾之不去,雖自謂賁育亦不能奪之矣。」

上曰:「然。

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將軍青侍中,上踞廁而視之。

丞相弘燕見,上或時不冠。

至如黯見,上不冠不見也。

上嘗坐武帳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見黯,避帳中,使人可其奏。

其見敬禮如此。

張湯方以更定律令為廷尉,黯數質責湯於上前,曰:「公為正卿,上不能褒先帝之功業,下不能抑天下之邪心,安國富民,使囹圄空虛,二者無一焉。

非苦就行,放析就功,何乃取斑皇帝約束紛更之為?公以此無種矣。」

黯時與湯論議,湯辯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厲守高不能屈,忿發罵曰:「天下謂刀筆吏不可以為公卿,果然。

必湯也,令天下重足而立,側目而視矣!」

是時,漢方征匈奴,招懷四夷。

黯務少事,乘上間,常言與胡和親,無起兵。

上方向儒術,尊公孫弘。

及事益多,吏民巧弄。

上分別文法,湯等數奏決讞以幸。

而黯常毀儒,面觸弘等徒懷詐飾智以阿人主取容,而刀筆吏專深文巧詆,陷人於罪,使不得反其真,以勝為功。

上愈益貴弘、湯,弘、湯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說也,欲誅之以事。

弘為丞相,乃言上曰:「右內史界部中多貴人宗室,難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請徙黯為右內史。」

為右內史數歲,官事不廢。

大將軍青既益尊,姊為皇后,然黯與亢禮。

人或說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將軍,大將軍尊重益貴,君不可以不拜。」

黯曰:「夫以大將軍有揖客,反不重邪?」

大將軍聞,愈賢黯,數請問國家朝廷所疑,遇黯過於平生。

淮南王謀反,憚黯,曰:「好直諫,守節死義,難惑以非。

至如說丞相弘,如發蒙振落耳。」

天子既數征匈奴有功,黯之言益不用。

始黯列為九卿,而公孫弘、張湯為小吏。

及弘、湯稍益貴,與黯同位,黯又非毀弘、湯等。

已而弘至丞相,封為侯;湯至御史大夫;故黯時丞相史皆與黯同列,或尊用過之。

黯褊心,不能無少望,見上,前言曰:「陛下用群臣如積薪耳,後來者居上。」

上默然。

有間黯罷,上曰:「人果不可以無學,觀黯之言也日益甚。」

居無何,匈奴渾邪王率眾來降,漢發車二萬乘。

縣官無錢,從民貰馬。

民或匿馬,馬不具。

上怒,欲斬長安令。

黯曰:「長安令無罪,獨斬黯,民乃肯出馬。

且匈奴畔其主而降漢,漢徐以縣次傳之,何至令天下騷動,罷弊中國而以事夷狄之人乎!」上默然。

及渾邪至,賈人與市者,坐當死者五百餘人。

黯請間,見高門,曰:「夫匈奴攻當路塞,絕和親,中國興兵誅之,死傷者不可勝計,而費以巨萬百數。

臣愚以為陛下得胡人,皆以為奴婢以賜從軍死事者家;所鹵獲,因予之,以謝天下之苦,塞百姓之心。

今縱不能,渾邪率數萬之眾來降,虛府庫賞賜,發良民侍養,譬若奉驕子。

愚民安知市買長安中物而文吏繩以為闌出財物於邊關乎?陛下縱不能得匈奴之資以謝天下,又以微文殺無知者五百餘人,是所謂『庇其葉而傷其枝』者也,臣竊為陛下不取也。」

上默然,不許,曰:「吾久不聞汲黯之言,今又復妄發矣。」

後數月,黯坐小法,會赦免官。

於是黯隱於田園。

居數年,會更五銖錢,民多盜鑄錢,楚地尤甚。

上以為淮陽,楚地之郊,乃召拜黯為淮陽太守。

黯伏謝不受印,詔數彊予,然後奉詔。

詔召見黯,黯為上泣曰:「臣自以為填溝壑,不復見陛下,不意陛下復收用之。

臣常有狗馬病,力不能任郡事,臣原為中郎,出入禁闥,補過拾遺,臣之原也。」

上曰:「君薄淮陽邪?吾今召君矣。

顧淮陽吏民不相得,吾徒得君之重,臥而治之。」

黯既辭行,過大行李息,曰:「黯棄居郡,不得與朝廷議也。

然御史大夫張湯智足以拒諫,詐足以飾非,務巧佞之語,辯數之辭,非肯正為天下言,專阿主意。

主意所不欲,因而毀之;主意所欲,因而譽之。

好興事,舞文法,內懷詐以御主心,外挾賊吏以為威重。

公列九卿,不早言之,公與之俱受其僇矣。」

息畏湯,終不敢言。

黯居郡如故治,淮陽政清。

後張湯果敗,上聞黯與息言,抵息罪。

令黯以諸侯相秩居淮陽。

七歲而卒。

卒後,上以黯故,官其弟汲仁至九卿,子汲偃至諸侯相。

黯姑姊子司馬安亦少與黯為太子洗馬。

安文深巧善宦,官四至九卿,以河南太守卒。

昆弟以安故,同時至二千石者十人。

濮陽段宏始事蓋侯信,信任宏,宏亦再至九卿。

然衛人仕者皆嚴憚汲黯,出其下。

鄭當時者,字莊,陳人也。

其先鄭君嘗為項籍將;籍死,已而屬漢。

高祖令諸故項籍臣名籍,鄭君獨不奉詔。

詔盡拜名籍者為大夫,而逐鄭君。

鄭君死孝文時。

鄭莊以任俠自喜,脫張羽於厄,聲聞梁楚之間。

孝景時,為太子舍人。

每五日洗沐,常置驛馬安諸郊,存諸故人,請謝賓客,夜以繼日,至其明旦,常恐不遍。

莊好黃老之言,其慕長者如恐不見。

年少官薄,然其游知交皆其大父行,天下有名之士也。

武帝立,莊稍遷為魯中尉、濟南太守、江都相,至九卿為右內史。

以武安侯魏其時議,貶秩為詹事,遷為大農令。

莊為太史,誡門下:「客至,無貴賤無留門者。」

執賓主之禮,以其貴下人。

莊廉,又不治其產業,仰奉賜以給諸公。

然其餽遺人,不過算器食。

每朝,候上之間,說未嘗不言天下之長者。

其推轂士及官屬丞史,誠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為賢於己。

未嘗名吏,與官屬言,若恐傷之。

聞人之善言,進之上,唯恐後。

山東士諸公以此翕然稱鄭莊。

鄭莊使視決河,自請治行五日。

上曰:「吾聞『鄭莊行,千里不繼糧』,請治行者何也?」

然鄭莊在朝,常趨和承意,不敢甚引當否。

及晚節,漢征匈奴,招四夷,天下費多,財用益匱。

莊任人賓客為大農僦人,多逋負。

司馬安為淮陽太守,發其事,莊以此陷罪,贖為庶人。

頃之,守長史。

上以為老,以莊為汝南太守。

數歲,以官卒。

鄭莊、汲黯始列為九卿,廉,內行脩絜。

此兩人中廢,家貧,賓客益落。

及居郡,卒後家無餘貲財。

莊兄弟子孫以莊故,至二千石六七人焉。

太史公曰:夫以汲、鄭之賢,有勢則賓客十倍,無勢則否,況眾人乎!下邽翟公有言,始翟公為廷尉,賓客闐門;及廢,門外可設雀羅。

翟公復為廷尉,賓客欲往,翟公乃人署其門曰:「一死一生,乃知交情。

一貧一富,乃知交態。

一貴一賤,交情乃見。」

汲、鄭亦云,悲夫!

河南矯制,自古稱賢。

淮南臥理,天子伏焉。

積薪興歎,伉直愈堅。

鄭莊推士,天下翕然。

交道勢利,翟公愴旃。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
史記書目【五帝本紀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夏本紀第二】《史記》在線閱讀【殷本紀第三】《史記》電子書【周本紀第四】《史記》txt【秦本紀第五】《史記》古文版【秦始皇本紀第六】《史記》全文閱讀【項羽本紀第七】《史記》在線閱讀【高祖本紀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呂太后本紀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孝文本紀第十】【孝景本紀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孝武本紀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三代世表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六國年表第三】《史記》電子書【秦楚之際月表第四】《史記》txt【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史記》古文版【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惠景閒侯者年表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禮書第一】《史記》文言文版【樂書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律書第三】《史記》電子書【歷書第四】《史記》txt【歷書第四】《史記》txt【封禪書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河渠書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吳太伯世家第一】《史記》文言文版【齊太公世家第二】《史記》在線閱讀【魯周公世家第三】《史記》電子書【燕召公世家第四】《史記》txt【管蔡世家第五】《史記》古文版【陳杞世家第六】《史記》全文閱讀【衛康叔世家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宋微子世家第八】《史記》在線閱讀【晉世家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世家第十】【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鄭世家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趙世家第十三】《史記》電子書【魏世家第十四】《史記》txt【韓世家第十五】《史記》古文版【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孔子世家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陳涉世家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外戚世家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荊燕世家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史記》txt【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三王世家第三十】【伯夷列傳第一】《史記》文言文版【管晏列傳第二】《史記》在線閱讀【老子韓非列傳第三】《史記》電子書【司馬穰苴列傳第四】《史記》txt【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史記》古文版【伍子胥列傳第六】《史記》全文閱讀【仲尼弟子列傳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商君列傳第八】《史記》在線閱讀【蘇秦列傳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張儀列傳第十】【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穰侯列傳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史記》電子書【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史記》txt【孟嘗君列傳第十五】《史記》古文版【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春申君列傳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樂毅列傳第二十】【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田單列傳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史記》txt【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刺客列傳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李斯列傳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黥布列傳第三十一】《史記》文言文版【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儋列傳第三十四】《史記》txt【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史記》古文版【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史記》在線閱讀【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史記》txt【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史記》古文版【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史記》在線閱讀【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匈奴列傳第五十】【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南越列傳第五十三】《史記》電子書【東越列傳第五十四】《史記》txt【朝鮮列傳第五十五】《史記》古文版【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循吏列傳第五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汲鄭列傳第六十】【儒林列傳第六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史記》電子書【遊俠列傳第六十四】《史記》txt【佞幸列傳第六十五】《史記》古文版【滑稽列傳第六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日者列傳第六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龜策列傳第六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貨殖列傳第六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