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管蔡世家第五】《史記》古文版:武王同母兄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管蔡世家第五】《史記》古文版

史記

【管蔡世家第五】《史記》古文版

管叔鮮、蔡叔度者,周文王子而武王弟也。

武王同母兄弟十人。

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

其長子曰伯邑考,次曰武王發,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崖季載。

崖季載最少。

同母昆弟十人,唯發、旦賢,左右輔文王,故文王捨伯邑考而以發為太子。

及文王崩而發立,是為武王。

伯邑考既已前卒矣。

武王已克殷紂,平天下,封功臣昆弟。

於是封叔鮮於管,封叔度於蔡:二人相紂子武庚祿父,治殷遺民。

封叔旦於魯而相周,為周公。

封叔振鐸於曹,封叔武於成,封叔處於霍。

康叔封、崖季載皆少,未得封。

武王既崩,成王少,周公旦專王室。

管叔、蔡叔疑周公之為不利於成王,乃挾武庚以作亂。

周公旦承成王命伐誅武庚,殺管叔,而放蔡叔,遷之,與車十乘,徒七十人從。

而分殷餘民為二:其一封微子啟於宋,以續殷祀;其一封康叔為衛君,是為衛康叔。

封季載於崖。

崖季、康叔皆有馴行,於是周公舉康叔為周司寇,崖季為周司空,以佐成王治,皆有令名於天下。

蔡叔度既遷而死。

其子曰胡,胡乃改行,率德馴善。

周公聞之,而舉胡以為魯卿士,魯國治。

於是周公言於成王,復封胡於蔡,以奉蔡叔之祀,是為蔡仲。

餘五叔皆就國,無為天子吏者。

蔡仲卒,子蔡伯荒立。

蔡伯荒卒,子一宮侯立。

宮侯卒,子厲侯立。

厲侯卒,子武侯立。

武侯之時,周厲王失國,奔彘,共和行政,諸侯多叛周。

武侯卒,子夷侯立。

夷侯十一年,周宣王即位。

二十八年,夷侯卒,子釐侯所事立。

釐侯三十九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周室卑而東徙。

秦始得列為諸侯。

四十八年,釐侯卒,子共侯興立。

共侯二年卒,子戴侯立。

戴侯十年卒,子宣侯措父立。

宣侯二十八年,魯隱公初立。

三十五年,宣侯卒,子桓侯封人立。

桓侯三年,魯弒其君隱公。

二十年,桓侯卒,弟哀侯獻舞立。

哀侯十一年,初,哀侯娶陳,息侯亦娶陳。

息夫人將歸,過蔡,蔡侯不敬。

息侯怒,請楚文王:「來伐我,我求救於蔡,蔡必來,楚因擊之,可以有功。」

楚文王從之,虜蔡哀侯以歸。

哀侯留九歲,死於楚。

凡立二十年卒。

蔡人立其子肸,是為繆侯。

繆侯以其女弟為齊桓公夫人。

十八年,齊桓公與蔡女戲船中,夫人盪舟,桓公止之,不止,公怒,歸蔡女而不絕也。

蔡侯怒,嫁其弟。

齊桓公怒,伐蔡;蔡潰,遂虜繆侯,南至楚邵陵。

已而諸侯為蔡謝齊,齊侯歸蔡侯。

二十九年,繆侯卒,子莊侯甲午立。

莊侯三年,齊桓公卒。

十四年,晉文公敗楚於城濮。

二十年,楚太子商臣弒其父成王代立。

二十五年,秦穆公卒。

三十三年,楚莊王即位。

三十四年,莊侯卒,子文侯申立。

文侯十四年,楚莊王伐陳,殺夏徵舒。

十五年,楚圍鄭,鄭降楚,楚復醳之。

二十年,文侯卒,子景侯固立。

景侯元年,楚莊王卒。

四十九年,景侯為太子般娶婦於楚,而景侯通焉。

太子弒景侯而自立,是為靈侯。

靈侯二年,楚公子圍弒其王郟敖而自立,為靈王。

九年,陳司徒招弒其君哀公。

楚使公子棄疾滅陳而有之。

十二年,楚靈王以靈侯弒其父,誘蔡靈侯於申,伏甲飲之,醉而殺之,刑其士卒七十人。

令公子棄疾圍蔡。

十一月,滅蔡,使棄疾為蔡公。

楚滅蔡三歲,楚公子棄疾弒其君靈王代立,為平王。

平王乃求蔡景侯少子廬,立之,是為平侯。

是年,楚亦復立陳。

楚平王初立,欲親諸侯,故復立陳、蔡後。

平侯九年卒,靈侯般之孫東國攻平侯子而自立,是為悼侯。

悼侯父曰隱太子友。

隱太子友者,靈侯之太子,平侯立而殺隱太子,故平侯卒而隱太子之子東國攻平侯子而代立,是為悼侯。

悼侯三年卒,弟昭侯申立。

昭侯十年,朝楚昭王,持美裘二,獻其一於昭王而自衣其一。

楚相子常欲之,不與。

子常讒蔡侯,留之楚三年。

蔡侯知之,乃獻其裘於子常;子常受之,乃言歸蔡侯。

蔡侯歸而之晉,請與晉伐楚。

十三年春,與衛靈公會邵陵。

蔡侯私於周萇弘以求長於衛;衛使史?言康叔之功德,乃長衛。

夏,為晉滅沈,楚怒,攻蔡。

蔡昭侯使其子為質於吳,以共伐楚。

冬,與吳王闔閭遂破楚入郢。

蔡怨子常,子常恐,奔鄭。

十四年,吳去而楚昭王復國。

十六年,楚令尹為其民泣以謀蔡,蔡昭侯懼。

二十六年,孔子如蔡。

楚昭王伐蔡,蔡恐,告急於吳。

吳為蔡遠,約遷以自近,易以相救;昭侯私許,不與大夫計。

吳人來救蔡,因遷蔡於州來。

二十八年,昭侯將朝於吳,大夫恐其復遷,乃令賊利殺昭侯;已而誅賊利以解過,而立昭侯子朔,是為成侯。

成侯四年,宋滅曹。

十年,齊田常弒其君簡公。

十三年,楚滅陳。

十九年,成侯卒,子聲侯產立。

聲侯十五年卒,子元侯立。

元侯六年卒,子侯齊立。

侯齊四年,楚惠王滅蔡,蔡侯齊亡,蔡遂絕祀。

後陳滅三十三年。

伯邑考,其後不知所封。

武王發,其後為周,有本紀言。

管叔鮮作亂誅死,無後。

周公旦,其後為魯,有世家言。

蔡叔度,其後為蔡,有世家言。

曹叔振鐸,有後為曹,有世家言。

成叔武,其後世無所見。

霍叔處,其後晉獻公時滅霍。

康叔封,其後為衛,有世家言。

崖季載,其後世無所見。

太史公曰:管蔡作亂,無足載者。

然周武王崩,成王少,天下既疑,賴同母一之弟成叔、崖季之屬十人為輔拂,是以諸侯卒宗周,故附之世家言。

曹叔振鐸者,周武王弟也。

武王已克殷紂,封叔振鐸於曹。

叔振鐸卒,子太伯脾立。

太伯卒,子仲君平立。

仲君平卒,子一宮伯侯立。

宮伯侯卒,子孝伯雲立。

孝伯雲卒,子夷伯喜立。

夷伯二十三年,周厲王奔於彘。

三十年卒,弟幽伯彊立。

幽伯九年,弟蘇殺幽伯代立,是為戴伯。

戴伯元年,周宣王已立三歲。

三十年,戴伯卒,子惠伯兕立。

惠伯二十五年,周幽王為犬戎所殺,因東徙,益卑,諸侯畔之。

秦始列為諸侯。

三十六,惠伯卒,子石甫立,其弟武殺之代立,是為繆公。

繆公三年卒,子桓公終生立。

桓公三十五年,魯隱公立。

四十五年,魯弒其君隱公。

四十六年,宋華父督弒其君殤公,及孔父。

五十五年,桓公卒,子莊公夕姑立。

莊公二十三年,齊桓公始霸。

三十一年,莊公卒,子釐公夷立。

釐公九年卒,子昭公班立。

昭公六年,齊桓公敗蔡,遂至楚召陵。

九年,昭公卒,子共公襄立。

共公十六年,初,晉公子重耳其亡過曹,曹君無禮,欲觀其駢脅。

釐負羈諫,不聽,私善於重耳。

二十一年,晉文公重耳伐曹,虜共公以歸,令軍毋入釐負羈之宗族閭。

或說晉文公曰:「昔齊桓公會諸侯,復異姓;今君囚曹君,滅同姓,何以令於諸侯?」

晉乃復歸共公。

二十五年,晉文公卒。

三十五年,共公卒,子文公壽立。

文公二十三年卒,子宣公彊立。

宣公十七年卒,弟成公負芻立。

成公三年,晉厲公伐曹,虜成公以歸,已復釋之。

五年,晉欒書、中行偃使程滑弒其君厲公。

二十三年,成公卒,子武公勝立。

武公二十六年,楚公子棄疾弒其君靈王代立。

二十七年,武公卒,子平公立。

平公四年卒,子悼公午立。

是歲,宋、衛、陳、鄭皆火。

悼公八年,宋景公立。

九年,悼公朝於宋,宋囚之;曹立其弟野,是為聲公。

悼公死於宋,歸葬。

聲公五年,平公弟通弒聲公代立,是為隱公。

隱公四年,聲公弟露弒隱公代立,是為靖公。

靖公四年卒,子伯陽立。

伯陽三年,國人有夢眾君子立於社宮,謀欲亡曹;曹叔振鐸止之,請待公孫彊,許之。

旦,求之曹,無此人。

夢者戒其子曰:「我亡,爾聞公孫彊為政,必去曹,無離曹禍。」

及伯陽即位,好田弋之事。

六年,曹野人公孫彊亦好田弋,獲白雁而獻之,且言田弋之說,因訪政事。

伯陽大說之,有一寵一,使為司城以聽政。

夢者之子乃亡去。

公孫彊言霸說於曹伯。

十四年,曹伯從之,乃背晉干宋。

宋景公伐之,晉人不救。

十五年,宋滅曹,執曹伯陽及公孫彊以歸而殺之。

曹遂絕其祀。

太史公曰:余尋曹共公之不用僖負羈,乃乘軒者三百人,知唯德之不建。

及振鐸之夢,豈不欲引曹之祀者哉?如公孫彊不脩厥政,叔鐸之祀忽諸。

武王之弟,管、蔡及霍。

周公居相,流言是作。

狼跋致艱,鴟鴞討惡。

胡能改行,克復其爵。

獻舞執楚,遇息禮薄。

穆侯虜齊,盪舟乖謔。

曹共輕晉,負羈先覺。

伯陽夢社,祚傾振鐸。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
史記書目【五帝本紀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夏本紀第二】《史記》在線閱讀【殷本紀第三】《史記》電子書【周本紀第四】《史記》txt【秦本紀第五】《史記》古文版【秦始皇本紀第六】《史記》全文閱讀【項羽本紀第七】《史記》在線閱讀【高祖本紀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呂太后本紀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孝文本紀第十】【孝景本紀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孝武本紀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三代世表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六國年表第三】《史記》電子書【秦楚之際月表第四】《史記》txt【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史記》古文版【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惠景閒侯者年表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禮書第一】《史記》文言文版【樂書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律書第三】《史記》電子書【歷書第四】《史記》txt【歷書第四】《史記》txt【封禪書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河渠書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吳太伯世家第一】《史記》文言文版【齊太公世家第二】《史記》在線閱讀【魯周公世家第三】《史記》電子書【燕召公世家第四】《史記》txt【管蔡世家第五】《史記》古文版【陳杞世家第六】《史記》全文閱讀【衛康叔世家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宋微子世家第八】《史記》在線閱讀【晉世家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世家第十】【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鄭世家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趙世家第十三】《史記》電子書【魏世家第十四】《史記》txt【韓世家第十五】《史記》古文版【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孔子世家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陳涉世家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外戚世家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荊燕世家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史記》txt【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三王世家第三十】【伯夷列傳第一】《史記》文言文版【管晏列傳第二】《史記》在線閱讀【老子韓非列傳第三】《史記》電子書【司馬穰苴列傳第四】《史記》txt【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史記》古文版【伍子胥列傳第六】《史記》全文閱讀【仲尼弟子列傳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商君列傳第八】《史記》在線閱讀【蘇秦列傳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張儀列傳第十】【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穰侯列傳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史記》電子書【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史記》txt【孟嘗君列傳第十五】《史記》古文版【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春申君列傳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樂毅列傳第二十】【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田單列傳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史記》txt【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刺客列傳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李斯列傳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黥布列傳第三十一】《史記》文言文版【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儋列傳第三十四】《史記》txt【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史記》古文版【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史記》在線閱讀【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史記》txt【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史記》古文版【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史記》在線閱讀【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匈奴列傳第五十】【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南越列傳第五十三】《史記》電子書【東越列傳第五十四】《史記》txt【朝鮮列傳第五十五】《史記》古文版【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循吏列傳第五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汲鄭列傳第六十】【儒林列傳第六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史記》電子書【遊俠列傳第六十四】《史記》txt【佞幸列傳第六十五】《史記》古文版【滑稽列傳第六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日者列傳第六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龜策列傳第六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貨殖列傳第六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