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樂毅列傳第二十】:樂羊為魏文侯將,伐取中山,魏文侯封樂羊以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史記》【樂毅列傳第二十】

史記

【樂毅列傳第二十】

樂毅者,其先祖曰樂羊。

樂羊為魏文侯將,伐取中山,魏文侯封樂羊以靈壽。

樂羊死,葬於靈壽,其後子孫因家焉。

中山復國,至趙武靈王時覆滅中山,而樂氏後有樂毅。

樂毅賢,好兵,趙人舉之。

及武靈王有沙丘之亂,乃去趙適魏。

聞燕昭王以子之之亂而齊大敗燕,燕昭王怨齊,未嘗一日而忘報齊也。

燕國小,辟遠,力不能制,於是屈身下士,先禮郭隗以招賢者。

樂毅於是為魏昭王使於燕,燕王以客禮待之。

樂毅辭讓,遂委質為臣,燕昭王以為亞卿,久之。

當是時,齊湣王彊,南敗楚相唐眛於重丘,西摧三晉於觀津,遂與三晉擊秦,助趙滅中山,破宋,廣地千餘里。

與秦昭王爭重為帝,已而復歸之。

諸侯皆欲背秦而服於齊。

湣王自矜,百姓弗堪。

於是燕昭王問伐齊之事。

樂毅對曰:「齊,霸國之餘業也,地大人眾,未易獨攻也。

王必欲伐之,莫如與趙及楚、魏。」

於是使樂毅約趙惠文王,別使連楚、魏,令趙嚪說秦以伐齊之利。

諸侯害齊湣王之驕暴,皆爭合從與燕伐齊。

樂毅還報,燕昭王悉起兵,使樂毅為上將軍,趙惠文王以相國印授樂毅。

樂毅於是並護趙、楚、韓、魏、燕之兵以伐齊,破之濟西。

諸侯兵罷歸,而燕軍樂毅獨追,至於臨菑。

齊湣王之敗濟西,亡走,保於莒。

樂毅獨留徇齊,齊皆城守。

樂毅攻入臨菑,盡取齊寶財物祭器輸之燕。

燕昭王大說,親至濟上勞軍,行賞饗士,封樂毅於昌國,號為昌國君。

於是燕昭王收齊鹵獲以歸,而使樂毅復以兵平齊城之不下者。

樂毅留徇齊五歲,下齊七十餘城,皆為郡縣以屬燕,唯獨莒、即墨未服。

會燕昭王死,子立為燕惠王。

惠王自為太子時嘗不快於樂毅,及即位,齊之田單聞之,乃縱反間於燕,曰:「齊城不下者兩城耳。

然所以不早拔者,聞樂毅與燕新王有隙,欲連兵且留齊,南面而王齊。

齊之所患,唯恐他將之來。」

於是燕惠王固已疑樂毅,得齊反間,乃使騎劫代將,而召樂毅。

樂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誅,遂西降趙。

趙封樂毅於觀津,號曰望諸君。

尊一寵一樂毅以警動於燕、齊。

齊田單後與騎劫戰,果設詐誑燕軍,遂破騎劫於即墨下,而轉戰逐燕,北至河上,盡按得齊城,而迎襄王於莒,入於臨菑。

燕惠王后悔使騎劫代樂毅,以故破軍亡將失齊;又怨樂毅之降趙,恐趙用樂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

燕惠王乃使人讓樂毅,且謝之曰:「先王舉國而委將軍,將軍為燕破齊,報先王之讎,天下莫不震動,寡人豈敢一日而忘將軍之功哉!會先王棄群臣,寡人新即位,左右誤寡人。

寡人之使騎劫代將軍,為將軍久暴露於外,故召將軍且休,計事。

將軍過聽,以與寡人有隙,遂捐燕歸趙。

將軍自為計則可矣,而亦何以報先王之所以遇將軍之意乎?」

樂毅報遺燕惠王書曰:

臣不佞,不能奉承王命,以順左右之心,恐傷先王之明,有害足下之義,故遁逃走趙。

今足下使人數之以罪,臣恐侍御者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又不白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書對。

臣聞賢聖之君不以祿私親,其功多者賞之,其能當者處之。

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論行而結交者,立名之士也。

臣竊觀先王之舉也,見有高世主之心,故假節於魏,以身得察於燕。

先王過舉,廁之賓客之中,立之群臣之上,不謀父兄,以為亞卿。

臣竊不自知,自以為奉令承教,可幸無罪,故受令而不辭。

先王命之曰:「我有積怨深怒於齊,不量輕弱,而欲以齊為事。」

臣曰:「夫齊,霸國之餘業而最勝之遺事也。

練於兵甲,習於戰攻。

王若欲伐之,必與天下圖之。

與天下圖之,莫若結於趙。

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欲也,趙若許而約四國攻之,齊可大破也。」

先王以為然,具符節南使臣於趙。

顧反命,起兵擊齊。

以天之道,先王之靈,河北之地隨先王而舉之濟上。

濟上之軍受命擊齊,大敗齊人。

輕卒銳兵,長驅至國。

齊王遁而走莒,僅以身免;珠玉財寶車甲珍器盡收入於燕。

齊器設於寧台,大呂陳於元英,故鼎反乎■室,薊丘之植植於汶篁,自五伯已來,功未有及先王者也。

先王以為慊於志,故裂地而封之,使得比小一柄一諸侯。

臣竊不自知,自以為奉命承教,可幸無罪,是以受命不辭。

臣聞賢聖之君,功立而不廢,故著於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毀,故稱於後世。

若先王之報怨雪恥,夷萬乘之彊國,收八百歲之蓄積,及至棄群臣之日,餘教未衰,執政任事之臣,脩法令,慎庶孽,施及乎萌隸,皆可以教後世。

臣聞之,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終。

昔伍子胥說聽於闔閭,而吳王遠跡至郢;夫差弗是也,賜之鴟夷而浮之江。

吳王不寤先論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見主之不同量,是以至於入江而不化。

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跡,臣之上計也。

離毀辱之誹謗,墮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

臨不測之罪,以幸為利,義之所不敢出也。

臣聞古之君子,交絕不出惡聲;忠臣去國,不絜其名。

臣雖不佞,數奉教於君子矣。

恐侍御者之親左右之說,不察疏遠之行,故敢獻書以聞,唯君王之留意焉。

於是燕王復以樂毅子樂間為昌國君;而樂毅往來復通燕,燕、趙以為客卿。

樂毅卒於趙。

樂間居燕三十餘年,燕王喜用其相栗腹之計,欲攻趙,而問昌國君樂間。

樂間曰:「趙,四戰之國也,其民習兵,伐之不可。」

燕王不聽,遂伐趙。

趙使廉頗擊之,大破栗腹之軍於鄗,禽栗腹、樂乘。

樂乘者,樂間之宗也。

於是樂間奔趙,趙遂圍燕。

燕重割地以與趙和,趙乃解而去。

燕王恨不用樂間,樂間既在趙,乃遺樂間書曰:「紂之時,箕子不用,犯諫不怠,以冀其聽;商容不達,身祇辱焉,以冀其變。

及民志不入,獄囚自出,然後二子退隱。

故紂負桀暴之累,二子不失忠聖之名。

何者?其憂患之盡矣。

今寡人雖愚,不若紂之暴也;燕民雖亂,不若殷民之甚也。

室有語,不相盡,以告鄰里。

二者,寡人不為君取也。」

樂間、樂乘怨燕不聽其計,二人卒留趙。

趙封樂乘為武襄君。

其明年,樂乘、廉頗為趙圍燕,燕重禮以和,乃解。

後五歲,趙孝成王卒。

襄王使樂乘代廉頗。

廉頗攻樂乘,樂乘走,廉頗亡入魏。

其後十六年而秦滅趙。

其後二十餘年,高帝過趙,問:「樂毅有後世乎?」

對曰:「有樂叔。」

高帝封之樂卿,號曰華成君。

華成君,樂毅之孫也。

而樂氏之族有樂瑕公、樂臣公,趙且為秦所滅,亡之齊高密。

樂臣公善修黃帝、老子之言,顯聞於齊,稱賢師。

太史公曰:始齊之蒯通及主父偃讀樂毅之報燕王書,未嘗不廢書而泣也。

樂臣公學黃帝、老子,其本師號曰河上丈人,不知其所出。

河上丈人教安期生,安期生教一毛一翕公,一毛一翕公教樂瑕公,樂瑕公教樂臣公,樂臣公教蓋公。

蓋公教於齊高密、膠西,為曹相國師。

昌國忠讜,人臣所無。

連兵五國,濟西為墟。

燕王受間,空聞報書。

義士慷慨,明君軾閭。

間、乘繼將,芳規不渝。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史記
史記書目【五帝本紀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夏本紀第二】《史記》在線閱讀【殷本紀第三】《史記》電子書【周本紀第四】《史記》txt【秦本紀第五】《史記》古文版【秦始皇本紀第六】《史記》全文閱讀【項羽本紀第七】《史記》在線閱讀【高祖本紀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呂太后本紀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孝文本紀第十】【孝景本紀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孝武本紀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三代世表第一】《史記》文言文版【十二諸侯年表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六國年表第三】《史記》電子書【秦楚之際月表第四】《史記》txt【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第五】《史記》古文版【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惠景閒侯者年表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建元以來侯者年表第八】《史記》在線閱讀【建元已來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漢興以來將相名臣年表第十】【禮書第一】《史記》文言文版【樂書第二】《史記》在線閱讀【律書第三】《史記》電子書【歷書第四】《史記》txt【歷書第四】《史記》txt【封禪書第六】《史記》全文閱讀【河渠書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吳太伯世家第一】《史記》文言文版【齊太公世家第二】《史記》在線閱讀【魯周公世家第三】《史記》電子書【燕召公世家第四】《史記》txt【管蔡世家第五】《史記》古文版【陳杞世家第六】《史記》全文閱讀【衛康叔世家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宋微子世家第八】《史記》在線閱讀【晉世家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世家第十】【越王句踐世家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鄭世家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趙世家第十三】《史記》電子書【魏世家第十四】《史記》txt【韓世家第十五】《史記》古文版【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孔子世家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陳涉世家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外戚世家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楚元王世家第二十】【荊燕世家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齊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蕭相國世家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曹相國世家第二十四】《史記》txt【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陳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絳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三王世家第三十】【伯夷列傳第一】《史記》文言文版【管晏列傳第二】《史記》在線閱讀【老子韓非列傳第三】《史記》電子書【司馬穰苴列傳第四】《史記》txt【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史記》古文版【伍子胥列傳第六】《史記》全文閱讀【仲尼弟子列傳第七】《史記》在線閱讀【商君列傳第八】《史記》在線閱讀【蘇秦列傳第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張儀列傳第十】【樗裡子甘茂列傳第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穰侯列傳第十二】《史記》在線閱讀【白起王翦列傳第十三】《史記》電子書【孟子荀卿列傳第十四】《史記》txt【孟嘗君列傳第十五】《史記》古文版【平原君虞卿列傳第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公子列傳第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春申君列傳第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范睢蔡澤列傳第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樂毅列傳第二十】【廉頗藺相如列傳第二十一】《史記》文言文版【田單列傳第二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魯仲連鄒陽列傳第二十三】《史記》電子書【屈原賈生列傳第二十四】《史記》txt【呂不韋列傳第二十五】《史記》古文版【刺客列傳第二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李斯列傳第二十七】《史記》在線閱讀【蒙恬列傳第二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張耳陳餘列傳第二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魏豹彭越列傳第三十】【黥布列傳第三十一】《史記》文言文版【淮陰侯列傳第三十二】《史記》在線閱讀【韓信盧綰列傳第三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儋列傳第三十四】《史記》txt【樊酈滕灌列傳第三十五】《史記》古文版【張丞相列傳第三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酈生陸賈列傳第三十七】《史記》在線閱讀【傅靳蒯成列傳第三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劉敬叔孫通列傳第三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季布欒布列傳第四十】【袁盎晁錯列傳第四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張釋之馮唐列傳第四十二】《史記》在線閱讀【萬石張叔列傳第四十三】《史記》電子書【田叔列傳第四十四】《史記》txt【扁鵲倉公列傳第四十五】《史記》古文版【吳王濞列傳第四十六】《史記》全文閱讀【魏其武安侯列傳第四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韓長孺列傳第四十八】《史記》在線閱讀【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匈奴列傳第五十】【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史記》文言文版【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南越列傳第五十三】《史記》電子書【東越列傳第五十四】《史記》txt【朝鮮列傳第五十五】《史記》古文版【西南夷列傳第五十六】《史記》全文閱讀【司馬相如列傳第五十七】《史記》在線閱讀【淮南衡山列傳第五十八】《史記》在線閱讀【循吏列傳第五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汲鄭列傳第六十】【儒林列傳第六十一】《史記》文言文版【酷吏列傳第六十二】《史記》在線閱讀【大宛列傳第六十三】《史記》電子書【遊俠列傳第六十四】《史記》txt【佞幸列傳第六十五】《史記》古文版【滑稽列傳第六十六】《史記》全文閱讀【日者列傳第六十七】《史記》在線閱讀【龜策列傳第六十八】《史記》在線閱讀【貨殖列傳第六十九】《史記》在線閱讀《史記》在線閱讀【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