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於·姓氏起源
【姓氏起源】
於姓有兩個主要的來源,一支源自周文王的姬姓,為周武王姬發的後代,以國為氏。
據《廣韻》記載,周初,周武王大舉分封諸侯,把自己的兒子姬邘叔封於邘國(今河南省沁一陽一縣北部)。
後來,邘叔的子孫就以國為氏,有的人姓了邘,有的人則去邑旁姓于,稱為於姓。
另一支源於北魏時的萬忸于氏。
據《路史》所載,鮮卑族的萬忸于氏原為山東於姓人,後隨鮮卑改之,又復於姓。
【全國的分佈】
河南泌一陽一縣北部一帶原是古於邘國所在地,當然也是於姓的發源地。
秦漢時期,於姓人開始以河南為中心緩慢播遷到山西、安徽、陝西等地;魏晉南北朝時期,長期的軍閥紛爭割據,於姓大舉南遷於東南廣大地區;隋唐時期,於姓相繼在北方形成了望族;宋時,於姓開始由浙入閩,由閩入粵;到了清代,於姓主要分佈在河南、河北、山東等地。
如今,於姓尤以湖南、陝西、遼寧等省居多。
【姓氏名人】
於公:漢代東海郯(今山東省炎城北)人,曾官廷尉,為縣獄吏。
執法公允,凡犯法者,於公所決皆不恨。
他所洗雪的「東海孝婦」一案,以善於決獄而成名,更是千古美談。
於吉:一作干吉,琅琊人(今山東膠南),東漢末期的著名道士。
所著的《太平清領書》傳世。
於志寧:字仲謐,京兆高陵(今屬陝西省)人,唐代官吏。
貞觀中為太子右庶子,高宗時拜太子太師,同中書門下三品,並封燕國公,以華州刺史致仕。
于謙:字廷益,錢塘人(今浙一江一杭州)。
明朝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永樂19年,于謙考中了進士。
曾任御史、兵部右侍郎、兵部左侍郎等職。
【姓氏文化】
于謙祠于謙祠在北京市東城區西裱褙一胡一同23號,原有門匾書「於忠肅公祠」。
成化二年,憲宗皇帝(即朱見深)特詔追認為復官。
將其故宅改為「忠節祠」。
萬曆18年時又將其改謚「忠肅」,並在祠中立于謙塑像。
清順治年間,于謙祠被廢。
清光緒年間于謙祠又被重新修建了。
于謙祠坐北朝南,東邊為于謙的故宅,院內東側建有奎光樓,為兩層小樓。
上層為魁星閣,懸掛著寫有「熱血千秋」的一塊木匾,正房5間為享堂,硬山合瓦頂,裡面供有于謙的塑像。
1890年,抗擊八國聯軍的一愛一國集一一團一一——義和一一團一一曾在此設神壇。
1976年,魁星閣在地震時被震毀,小樓亦被拆除。
2003年,有關部門又進行了修建。
這也是自光緒年間于謙祠復修過後,近百年來的首次修繕工作。
如今,于謙祠已成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
【名人事跡】
兩袖清風的于謙
據有關史料記載,明朝大清官于謙在擔任兵部侍郎時,有一次他從河南回京,身邊的人勸他按當時官一場的風氣,帶一些當地的土特產進京給朝中的權貴送禮,以便求得庇護和重用。
于謙擺了擺手,並舉起兩袖笑笑說:「我帶有兩袖清風!」
于謙就這件事還特意做一首題為《入京》的絕句:絹帕蘑菇並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詩的一、二句是說,絹帕、線香、蘑菇原來是民間老百姓自己享用的土特產,只因為官吏徵調搜刮,倒使人民遭殃了。
三、四句中的閭閻是指古代平民居住的里巷的門,常代指平民百姓。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無論何時還朝,我什麼物品也不帶,只帶兩袖清風進京朝見天子,免得百姓說短道長。
全詩生動地反映了于謙不巴結權貴,為官清正的高尚品質。
後來,人們便用「兩袖清風」一語來形容為官清廉的官吏,有時也喻指清苦的文人學士。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