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馮·姓氏起源
【姓氏起源】
馮姓在中國也是一個大姓。
馮姓最早曾在東周時期就已經出現。
據《元和姓纂》記載,馮姓是周文王之後,他們的祖先,可追溯到周文王的第15個兒子畢高公,他的後代封在魏地,其後子孫以邑為姓氏,稱馮姓。
記載姓氏的最早典籍《世本·氏姓篇》說春秋時鄭國有一個大夫叫馮簡子,因封地在馮城(河南省滎一陽一縣東部)而得氏。
後來,馮簡子的後人就以封地為姓。
【全國的分佈】
馮姓族人自得姓以來,歷經繁衍發展而不斷壯大。
到先秦時代,馮氏已有徙居今山東者;三國以前,馮氏還有遷至今四川及湖北等地;東晉末,馮氏又有徙居和龍(今遼寧朝一陽一)等地;到了漢唐時期,馮氏從原來的發源地陝西,發展到了今天的河南、河北、山西、福建等地;宋代馮氏有的又南遷至廣東;清初明末,廣東、福建地區的馮氏有數支移居台灣及海外地區。
如今,馮姓主要分佈於廣東、河南、河北、一江一蘇、山東和雲南等地。
【姓氏名人】
馮道:字可道,自號「長樂老」。
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一一交一一河東北)人,五代時歷任四朝宰相,在位20多年。
他在後唐任宰相期間,倡議由田敏等人在國子監校定《九經》文字,並組織刻工雕印,至後周完成,後世稱「五代監本」。
馮子材:字南干,號萃亭,廣東欽州(今屬廣西)人,清末著名的大將軍。
在年近70歲時,他曾在廣西鎮南關、諒山等地大敗法國軍隊,取得鎮南關大捷,其威名顯赫。
馮繚:中國第一位女政治家、女外一一交一一家。
公元前101年,隨漢朝解憂公主遠嫁和親到了烏孫國。
她在協助公主加強漢朝同西域諸國之間的友好關係,作出了很大貢獻,深得西域各國的敬佩。
【姓氏文化】
《醒世恆言》
《醒世恆言》是由明末著名小說家馮夢龍所纂輯的,與《喻世名言》、《警世通言》合稱「三言」。
「三言」之中此集問世最晚,出版於天啟七年。
此書屬於白話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40篇,其主要題材都的來自民間傳說,史傳和唐、宋小說。
在當時那個年代,《醒世恆言》表現出了成熟的藝術水平。
其中反映一愛一情生活,表現最一精一彩的是《賣油郎獨佔花魁》一篇;表現明代中後期城鄉工商業繁榮的《施潤澤灘闕遇友》是最著名的一篇。
這兩篇內容一精一細,形象十分鮮明,結構巧妙完整,描寫細膩,不同程度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市民思想感情。
作者馮夢龍也以其對小說、戲曲、民歌、笑話等通俗文學的創作、搜集、整理、編輯,為我國文學做出了獨特的貢獻。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