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嚴·姓氏起源
【姓氏起源】
嚴姓最初是由莊姓得來的。
據《元和姓纂》所記載,東漢初年,漢明帝姓劉名莊,按著當時制度皇帝的名字臣民是不能用的。
因此一些本來姓莊的人,為了避諱天子的名字必須改為他姓。
但放棄自己的祖姓,無疑是辱沒祖先。
這時,有一個叫莊嚴的人,大膽上書皇帝,懇求漢明帝收回成命。
可是卻遭到了殺身之禍。
後來,莊姓人為了紀念這位同族,就改為嚴姓。
直到魏晉之,嚴姓中的有一部分人恢復了原來的莊姓,而更多的人則以嚴姓傳後,他們奉莊嚴為嚴姓的始祖。
這樣,就出現了莊、嚴兩姓並存於世的情況。
因此後來就有了「莊嚴本一宗,同姓不可婚」之說。
【全國的分佈】
嚴姓的發源地是在今天的甘肅的天水和陝西的馮翊、華一陰一。
東漢時,嚴姓多居山東、湖北、安徽、浙一江一、四川、雲南、貴州一帶,魏晉時,嚴姓多居於陝西、山西、河南、甘肅等北方地區,其中以陝西、甘肅嚴姓最旺,唐至元明清時期,嚴姓多居於安徽、一江一蘇、浙一江一、福建沿海一線。
今日嚴姓主要分佈在湖北、浙一江一、一江一蘇等省。
【姓氏名人】
嚴羽:字丹丘,一字儀卿,自號滄一浪一逋客。
邵武(今屬福建)人,宋代文學理論家,著有《滄一浪一集》2卷,現傳世作品有《滄一浪一詩話》一卷。
嚴澄:號天池,字道澈,常熟(今屬一江一蘇)人,明代著名音樂家,其演奏風格清微淡遠,所著的《松弦館琴譜》一度被琴界奉為正宗,在琴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嚴可均:字鐵橋,浙一江一烏程(今湖州)人,清代文字學家,嘉慶年間舉人。
撰有《說文聲類》、《鐵橋漫稿》、《說文校義》等。
嚴復:原名宗光,字又陵,後改名復,字幾道,福建福州人,近代中國著名的啟蒙思想家、翻譯家,中國近代史上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的「先進的中國人」之一。
曾任北洋海軍學堂教授、京師大學校長等職。
翻譯《群學肄言》、《穆勒名學》、《法意》、《名學淺說》等書,譯著有《天演論》、《中國教育議》及《嚴譯名著叢刊》、《侯官嚴氏叢刊》等。
【姓氏文化】
嚴子陵釣台
嚴子陵釣台位於浙一江一省桐廬縣城南15公里的富春山上,是富春一江一主要風景點。
富春山又名嚴陵山,海拔312米,似屏風般立於富春一江一北岸。
嚴子陵為東漢高士,小時候與東漢光武帝劉秀是同學。
劉秀繼位後,曾召嚴子陵「諫議大夫」之官位,但嚴子陵並沒有接受,最後他來到富春山上隱居垂釣。
據統計,從南北朝至清朝就有1000多名詩人、文學家來過此地,並留下近千首詩文。
此釣台共有兩處,右邊稱為東台,左邊稱為西台,所以這風景點又有個名字叫「雙台垂釣」。
兩台各高近70米,有蹬道可上。
東台為嚴子陵垂釣處,西台為南宋謝翱哭祭文天祥處,還有嚴先生祠、客星亭、清風軒、靜廬等很多著名的景觀。
【名人事跡】
嚴世蕃之客
在小說中,嚴嵩是出了名的大壞人。
在嚴嵩掌權的時候,他的兒子嚴世蕃也囂張一時,一些無一恥的士人對嚴世蕃也極盡諂媚奉承之能事。
有一天,嚴世蕃與客人對坐閒談。
嚴世蕃不經意間放了一個屁。
這時只見那個客人以手拂鼻,問道:「這是哪來的一股怪香味?」
嚴世蕃明知對方是在恭維自己,卻假裝吃驚地說道:「哎呀,我聽說出虛恭要是不臭,那就說明病在肺腑之間了,我這不是要壞了嗎?」
這位客人聽了渾身不自在。
但是話已說出,無法收回了。
過了一會兒,他又以手拂鼻說道:「倒是還真有那麼點兒臭味。」
嚴世蕃大笑,遂將此事廣為傳播。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