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沈·姓氏起源
【姓氏起源】
沈姓是由國名和封邑(領地)得來的姓氏。
關於沈姓的由來,古代的說法並不一致,大體可分為兩種,即以國名為姓和以城名為姓氏。
西周初期,周武王分封的姬姓諸侯國中,有一個沈國,稱為沈子國。
公元前506年,沈子國被當時的蔡國所滅,他們的後代就以原國名為姓氏,也就是沈氏。
周朝時還有一個沈國,其地在安徽省,春秋時被晉國滅了,子孫以國名為姓氏,也姓沈。
以封邑為姓氏的沈姓,是楚國王族的後裔。
春秋末期,楚莊王之子公子貞被封在沈邑,其後人有的以封邑名為姓,稱為沈氏。
【全國的分佈】
沈姓起源於今河南、安徽兩省間地。
春秋戰國時期,沈氏主要是在今天河南南部和湖北北部發展繁衍;唐初,沈姓已散居今一江一蘇、浙一江一、湖北、四川等地;唐末,又有中原沈姓族人隨同遷王;宋初大部分人散居到了長汀、延平、上杭等地,其後又有人徙居廣東的大埔、梅州等地;明末清初,福建漳州、泉州及廣東沈氏,又有多支遷往台灣地區,進而移居到海外。
沈姓歷代也是一個比較典型的南方姓氏,如今主要分佈在福建、廣東、浙一江一、湖南等省。
【姓氏名人】
沈括:字存中,杭州錢塘(今浙一江一杭州)人,北宋著名科學家、政治家。
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進士。
他博學多才,兼通天文、律歷、音樂、醫藥、算數等。
著有《夢溪筆談》、《長興集》等書。
沈仕:字懋學,又字子登,號青門山人,浙一江一省仁和人,明代著名散曲家、畫家。
一直一愛一好詩書,多蓄法帖名畫。
著有《明畫錄》、《無聲詩史》、《圖繪寶鑒續纂》《唾窗絨》等。
沈周:字啟南,號石田,又號白石翁等,明長洲(今一江一蘇省吳縣)人,明代傑出畫家。
他博綜典籍,詩文俱佳,尤工於畫。
其代表作品有《卒夷圖》、《仿董巨山水圖》、《煙一江一疊嶂圖》、《石田集》、《石田詩鈔》等。
沈從文:現代著名文學家,湖南湘西鳳凰縣人。
他是20世紀30年代京派小說的領銜者。
其小說在藝術上的最大貢獻是為我們提供了古樸、優美的湘西生活畫卷。
代表作品主要有《邊城》以及散文集《湘行散記》等。
【姓氏文化】
沈括與《夢溪筆談》
北宋時期,沈括出身於官宦之家,長大後在京師昭文館負責編校書籍工作。
宋神宗時,沈括積極參與王安石變法活動,多次被委以重任,曾提舉司天監,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等。
後因受牽連,被貶職。
晚年,他定居潤州(今一江一蘇鎮一江一),築夢溪園,將平生研究心得和所見所聞集錄成巨著《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原書共36卷,今存26卷,此外還有《補筆談》3卷,《續筆談》一卷,共30卷。
其中涉及到科學技術的條目有200多條,內容包括:數學、天文、氣象、地質、地理、地圖、物理、化學、冶金、水利、建築、生物、農學、醫藥等。
記錄了不少自己的創見。
比如:採用太一陽一歷的建議,銅壺滴漏的討論,凹面鏡的解釋,透光鏡的探討,立體地形模型的製造,對若干地理地質現象的正確解釋,對化石現象的解釋,對鹽類晶體的討論,各種藥方的收集等。
《夢溪筆談》中的許多成就不僅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在世界科學技術史上也佔有重要地位。
【名人事跡】
白面書生
在南北朝的時候,有一個叫沈慶之的人。
由於沈慶之很會作戰,經常打勝仗回來,後來他被封為將軍,專門負責防守邊疆。
有一天,皇帝想要向北邊擴展領地,沈慶之知道了,就極力阻止皇帝,建議他不要向外擴展領地,因為以前幾位將軍向北邊擴展領地均已失敗告終。
他的這個建議皇帝並沒採用,於是沈慶之不停地勸皇帝。
皇帝覺得很煩,就找了左右兩個文官來和沈慶之爭辯。
沈慶之無奈地對皇帝說:「大王,治理國家就像治理家一樣,要討論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工人,要問織布的事就要找織布的婢女。
現在大王要去攻打其他的國家,卻找來兩個從來沒打過仗的『白面書生』來商討這件事,這場仗又怎麼能打勝呢?」
皇帝聽後更加不耐煩了:「你不要再勸了,我決定的事是不會更改的!」由於皇帝沒有採納沈慶之的意見,最後一敗塗地!
後來,人們就用沈慶之說的「白面書生」用來形容那些年輕沒有經驗的讀書人,他們只知道書本上的知識,卻不懂實際應付事情的方法。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