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
杜·姓氏起源
【姓氏起源】
杜姓有兩支來源,一支以國名為姓。
周宣王時,唐杜國君桓在朝中任大夫,人稱杜伯。
據說周宣王有個一寵一妃叫女鳩,她看上了英俊的杜伯,就想方設法去引一誘他。
杜伯是個正直的人,拒絕了女鳩的勾一引,結果女鳩惱羞成怒,在宣王面前誣告杜伯,對她施行強一暴。
周宣王聽信了女鳩的話,就把杜伯殺了。
杜伯的子孫被迫逃往外地,就以國名為姓,奉杜伯為杜姓始祖。
另一支是以祖輩名為姓,源於杜康。
傳說在大禹時,有一個手下叫杜康,他能把黍米煮熟後釀成酒。
後來大禹喝了這種酒後,感覺甘美異常,但他卻因此而憂心忡忡:「這實在不是個好東西,將來必定有人會因它而亡國。」
為此,他下令全國禁止造酒。
杜康無奈,只好逃往外地。
大禹死後,禁酒令隨之無人理會,杜康再次造酒並不斷改進方法,使其更具特色而迅速流傳各地,因而被後世尊為「酒神」,其子孫以他的名為姓,就是杜氏,奉其為杜姓始祖。
【全國的分佈】
杜姓以陝西西安為發源地。
先秦至漢之際杜姓主要繁衍於今陝西,其播遷過程,從陝西至山東,再至河南,終又復歸陝西;魏晉南北朝時,社會動盪,杜姓為避戰亂大舉南遷;明清之際,杜姓已遍佈於東南亞、歐美等地。
如今,杜姓分佈廣泛,尤其在河南、甘肅、河北、山東、四川、遼寧等省人口較多。
【姓氏名人】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今河南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人稱為「詩聖」。
一生寫詩1400多首,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北征》、《羌村》等,有《杜工部集》傳世。
杜牧:字牧之,號樊川,杜佑之孫,京兆萬年人。
唐代著名文學家、詩人。
其詩風豪邁不羈,在晚唐成就頗高。
其代表作品有《阿房宮賦》、《泊秦淮》等。
杜荀鶴: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省太平)人,唐末著名詩人。
其詩語言通俗、風格清新,後人稱「杜荀鶴體」。
著有《唐風集》、《題所居村舍》、《自一江一西歸九華有感》等。
杜堇:丹徒(今一江一蘇鎮一江一)人,明代畫家。
其工詩文,通六書,人物亦白描能手,花草鳥獸並佳,又能作飛白體。
傳世作品有《竹林七賢圖》、《綠蕉當暑圖》、《梅下橫琴圖》、《東坡題竹圖》等,均藏於故宮博物院。
【姓氏文化】
「杜撰」的由來
現在,誰若是憑空亂說,人們就會說:他又在杜撰了。
其實,這個「杜撰」的「杜」,指的是唐代大詩人杜牧。
杜牧的詩造詣確實很深,但他寫詩一愛一用典故,而且用起來也不顧及歷史真相。
杜牧有一首名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就把赤壁之戰與銅雀台混在了一起。
赤壁大戰那時根本沒有銅雀台,是仗打完之後才建的。
杜牧還說:「甘羅昔作秦丞相」,而歷史上甘羅從來沒有做過秦朝的丞相。
當然,杜牧寫的是詩,並不是寫歷史,不可以認為是過錯。
但杜牧是大詩人,他說的人人信以為真,也就都是跟著錯了。
《三國演義》就是跟著杜牧大寫銅雀台和赤壁之戰。
後人說,杜牧好編造故事,於是稱所有不實之言為「杜撰」。
再後來,「杜撰」又被引申為不真實地、沒有根據地編造的意思了。
分類:未分類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