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笈七簽》卷七十六 方藥部三:夫人生稟於五行,拘於五常,則為五味之所賊,八風之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雲笈七簽》卷七十六 方藥部三

雲笈七簽

卷七十六 方藥部三

◎靈寶還魂丹方並序

夫人生稟於五行,拘於五常,則為五味之所賊,八風之所攻,爰自飲乳至於耄年,莫不因風而喪命。

或多食而過飽,或失食而甚饑,或飲啜太多,或乾渴乏水,或食鹹苦,或啜酸辛,或畏熱當風,或惡寒親火,或庭前看月,或樹下乘涼,或刺損肌膚,或撲傷肢體,或時餐燥藥,或多啜冷漿,或久絕屏幃,或日多施洩。

自此風趨百竅,毒聚一支,遂使手足不隨,言詞蹇澀。

或痛貫骨體,或痺襲皮膚,或癢甚蟲螟,或頑如鐵石,或多痰唾,健忘好嗔,血脈不通,肉色乾瘦,或久安床 枕,起坐須臾,語澀面虛,雖活如死,或總無疾苦,辛暴而亡。

男即氣引於風,女即風隨其血,未有不因風而喪命者也。

世人不能治其風,但以藥攻其內,安有風在五臟六腑之中,四肢百脈之間,而湯飲之類,曷能去乎?假令相疾,而醫用藥乖誤,雖《難經》、《素問》三世十全,欲去沉綿,其可得也?

余久居太白,抱疾數年,萬藥皆施,略不能效。

後有一翁遺余此藥,服都五粒,疾乃全除。

稽顙叩天,求其藥法,然肯傳授,誓不輕洩。

余故錄於右,置諸靈室。

後人得之者,宜敬之!無或輕慢,自貽殃咎。

但依法修煉,何慮不神。

夫灸藥製燒藥,燒藥製煮藥,煮藥製生藥,生藥使煮藥,煮藥使燒藥,燒藥使灸藥,遞互相制,遞互相使,君臣俱具,父子固全,遂得一陰一陽一,各有其緒。

一陽一藥製一陰一,以引其一陰一;一陰一藥製一陽一,而引其一陽一。

此藥雖不能致神仙,得之者,但服一豆許,則壽限之內,永無疾矣!如已患風疾及撲傷肢節,十年五年運動不得者,但依法服之,一粒便效,重者不過十粒。

有人卒亡者,但心頭未冷,取藥一粒以醋調,一粒摩臍中一千餘下,當從臍四面漸暖,待眼開後,熱醋下一粒,入口即活。

但是風疾,不拘年月深遠,神驗不可具載其功力。

每丸如芥子大,日曝干,收之。

凡疾人不問年月遠近,先次以紅雪或通中散茶下半丸,如或風澀甚者即一丸,良久,以熱茶投之,令患疾人瀉三兩行,依法潑姜豆湯下一粒,當以他人熱手更互摩之患處,良久熱徹,即當覺肉內有物如火走至痛處,所苦當時已失矣!一二百日及一年內風疾下床 不得者,服一粒後,當時可行步,一如不患人。

至重者,每瀉後,服藥一粒後,歇三五日間,依前服紅雪,先瀉後服丹藥。

但每日服不過一二粒,平復如本。

打撲損多年者,天一陰一即疼痛動不得者,尤驗。

只可一兩粒。

服此藥多者,疾愈後,藥力當伏腳心下,男左女右,但有所苦,發心念藥,隨意則至。

此藥神驗,功效非智能測。

其法:

光明砂一兩一分,一陽一起石、磁毛石、紫石英、自然銅、長理石、石亭脂、雄黃已上七味,各三大兩。

金薄二十四片,光明砂研如面,以蕎麥灰汁煮三日,淘取秤;雄黃研如面,醋煮三日,淘取秤;石亭脂研如面,酒煮三日,淘取秤之。

已上五味,各四大分,研如面,生用。

遠志 巴戟天 玄參 烏蛇 仙靈皮

已上五味,各五大分。

木香 肉豆蔻 鹿茸如干柿者 肉桂

已上四味,各六大分。

延一胡一 索木 一胡一 桐律

已上三味,各三分。

石硫黃 雄黃 硃砂 自然銅

已上四味,同一瓶子,入金薄安籍,不固口,以火灸三日,火常去瓶子三寸,不得甚熱。

一陽一起石 磁毛石 紫石英 長理石

已上四味,同一瓶子內,以金薄安灰,埋瓶子一半歇口,燒三日。

第一日火去瓶子二寸,第二日火去瓶子一寸,第三日火近瓶子,至夜鍛通赤,無火毒。

又鐘乳十兩,以玉槌研七日,如面即住,用熟夾絹袋貯,系定頭邊,懸於鍋中,煮以水二鬥,煎取一鬥,內取鐘乳水三合,研生犀角一千下,將此水別收貯,候入皁莢仁時同研用。

又將其餘鐘乳水煎遠志等五味,仍加蔓菁子五大分,拍碎同煎,令水至七升,去滓,取此藥水,又煎青木香等四味,至四升,去滓、又取藥汁煎半夏只以湯洗十度,拍破,當歸細搗,二味各一大兩,煎至三升,去滓,澄淨。

又地黃汁一升、無灰酒一升、童子小便一升,此三味與藥汁三升,都計六升,於淨器中,文武火養成煎候至一升,即下諸般金石藥,攪勿住手,待如稀粥,即去火,下雄黃等五味生藥末,熟攪令極勻,即下皁莢仁炒其子,打取仁,杵為末,秤取六大分,龍腦二分於盆內研如面,入藥中。

並所研犀角汁,同入於乳缽中,令壯士研三千下,候可丸,丸如芥子大,不得太大。

此藥功效,造化無殊。

又此藥就後,分為三大分,如品字,取一口,即一分也。

又加煉了芒消一大兩,名為破棺丹,芒消即上好蜀消,有鋒芒者即得也。

於銚子內火上煉令汁盡,取為末,入於藥中。

或有暴亡,不問疾狀,但肢體未變者,可破棺打齒,熱醋調下一粒,過得咽喉即活,十救八九。

其丸如綠豆大,余砂並依歌訣。

----------------------------------------

◎還魂丹歌

硫、雄、砂隔銅居上,磁、起、長棑紫作頭。

金上下三中各二第一句說石藥四味,依此次第入瓶子。

第二句說四味,亦依前次第入瓶子。

第三句說金薄上下各三片,中間兩片隔石藥,此燒銅炙滿三休,一瓶燒,一瓶炙,依藥法,三日止,乳烹四五俱歸一乳即鐘乳,烹即煎也,四五二十也,乃二斗水煎至一斗也,是歸一斗也,取一仍須十一修即此一斗鐘乳水煎草藥十一味,雲十一修也,煎到三時還要出即煎至三升也,地和童酉一時勾地黃、酒、童子小便三物是也,去火石歸安靜室是去火入石藥。

待如肌肉五生稠肌肉,和入體也。

五生,即生牛黃五味用也,別盛三合鍾間水,外邊千下轉犀牛此即鐘乳水磨犀也。

----------------------------------------

◎修金碧丹砂變金粟子方治一切風,延齡駐顏,治萬病,兼化寶

先作泥球子,泥用黃丹、白土、瓦末、鹽、醋溲。

用蠟為胎,不得令有微?果。

一陰一干,傍邊安孔,去蠟更燒過。

即取好光明砂研搗為末,以紙卷灌入了。

用一大蚯蚓和球子泥,搗泥令爛,卻固濟孔子,待干。

更打一鐵鈽子,安於鐵鼎子中,安置鎔鉛汁入鼎中,其上可二寸已來。

即以糠火養,長令鉛軟為候。

如此一百二十日加火,取出,更於地上以火鍛過,候冷出之。

其藥如青紫螺子,揀取黑末不中用者,分藥一半,以青竹筒貯,用牛乳蒸五遍,三度換乳,乳皮堪療黔黯。

取出,入地坑子中三宿,細研,以粟米飯為丸,丸如粟米大。

年四十,日一丸;年五十,日二丸;年六十,日三丸。

其力更別,不得多服。

治一切風,延齡駐顏,治氣益顏色。

餘者細末於甘鍋中,用好黃礬一兩,以砂末上下布蓋,固濟頭,干了,灰火中養四十九日,以大火鍛,候冷開,皆成金粟子。

取鼠尾一寫,瑜三兩,用半分真庚,先於甘鍋內熔引瑜,乃下三四粒子粟,便化為真西方也。

----------------------------------------

◎修羽化河車法

光明砂四兩,揀取如皁莢子大者,爪州黃礬半兩,已上取三年米醋拌,細勻如泥,將用一一裹其硃砂,待干;別取上色西方半兩打作薄,剪作小片子,更裹砂子;然後取武都上色雄黃一兩,曾青一兩,細研,以左味煎,以膠調,將雄、青末,捏成小餅子,將裹前砂,待干;搗鹽醋為膠泥,更裹一重;總了,直待干。

用真鉛為櫃鉛則別有法。

更燒三遍出,寒之,乃搗篩如法。

取鉛銀六兩,打作合子,其合子須相度。

處口拒,深下二寸四分,深廣上一寸二分,即取真鉛鋪於合底,可二分,即排砂如蓮子樣,更以真鉛蓋,更鋪砂,重重取盡了,即以真鉛蓋,卻取滿合,卻先打銀束子束定,六一泥固濟,待干。

取五斤鹽,用消石煉過兩度了,細搗篩。

取鐵鼎可容得前合稍寬者,實其鹽,搗作陷合處,是為外櫃。

以鹽鎮持了蓋,卻鐵筋貫定,固濟待干,掘一地爐,深一尺六寸,闊一尺四寸,以馬通火,糠火燒四十九日。

開鼎,以鐵筋撥鹽櫃看銀合櫃變為金色,即去火取出。

如未,更燒七日齲待冷開合,剝下黃礬及雄、青,留著。

取一粒細研,水銀二兩於鐺中微火,取藥半豆大糝上,便干,鍛成寶,且惜莫用。

別取扁明砂十二兩研碎,和前伏火砂同研,依前用米醋煎,溲成一團一 。

取前內櫃細搗篩,築為櫃。

即取前剝下者雄、青細研,鋪底了,安砂一團一 ,更以蓋子上了,便著櫃,未填滿,依前來固濟。

待干,入鼎,別泥爐,著草灰半斤,火養一百二十日,以大火鍛,出爐取藥,如前,當成上色西方也。

此名第二轉紫金河車。

若要服食,出毒,入寒泉一月日,卻以乳蒸,用楮汁丸,丸如粟米大,延齡,治萬病,每日服只可一丸,若志心盡一兩,壽年五甲子,神秘。

不得偶然輕洩,傳非道之人,受其殃考。

----------------------------------------

◎神室河車方

別取扁明砂一斤細研,以左味拌。

取一瓷鼎子可貯得藥者,將拌砂築成櫃,將伏了砂細研,醋調泥櫃內。

干了,著汞八兩,以二兩火入爐,養一百二十日成紫金。

即將投名山,不宜用,告上玄,書名仙籍也。

其神室收取,要用時,坐於灰中,著汞六兩,用二兩火養一復時,成真上色西方也。

《參同契外丹》亦云:龍一虎之訣,即金華黃芽之品秘。

----------------------------------------

◎九轉煉鉛法

取鉛十斤,汞一斤,以器,微火熔之,用鐵匙掠取其黑皮,直令荊每一遍傾在地上,復器中熔之。

凡如此九遍訖,即下汞,即用猛火熬作青砂色,如不散,即糠醋灑之,即變為青砂矣。

更於一鐵器中盛醋,傾砂醋中訖,用鐵匙研令熟。

又醋烹,添取鉛黃於瓦上令干。

取黃牛糞汁,並小大麥面亦得,和所熬青砂,作一團一 如雞子大,或作餅,日曝干,一本云:一陰一干。

於燎爐火上鞴袋吹取鉛一精一,名鉛丹,其性濡,更著器熬,令至熟,其色盡赤,又出,醋中研,令至熟澄,著瓦上使干,於器中熬令熟紫色。

又別以一器,取好酒一升,下赤鹽二兩,和投器中,相得,即取紫色丹,一時寫著酒中,待冷出之,此即名九還鉛。

丸為丹,名曰九轉紫鉛丹也。

----------------------------------------

◎金丹法

硫黃一斤通明者,細研如粉 山池石鹽二兩亦細研如面 伏火北亭汁三兩

右三味藥,並同相和令勻,便取鐵合,用米醋研上好香墨,濃塗鐵合內三遍,候干。

便入此三味藥於合內,以文火逼合令熱,候藥化為汁,出盡北亭一陰一氣,住火。

候凝冷,便用硝石四兩細研如粉,入於合足內,實按了,以粘紙封定合足。

候干,方入於鼎內,用法泥固濟。

其法泥用雁門代赭如雞冠色,左顧牡蠣、赤石脂等三味,各細搗如粉,入伏火北亭汁勻和,入臼內杵一千以來,方用。

固濟相合,並足週回,唯務緊密為妙。

合鼎上用鐵關關定,切在緊密。

候一陰一干,便取鉛三斤於銚子內,鉛化作汁,用小鐵杓子抄於合足四面,候勻遍。

又更消熔,熔鉛汁,漸漸灌於鼎內,直至鼎滿合上二寸以來。

便選成合日,夜半子時起火,初六兩,日加一兩,至六十日滿足後。

藥鼎冷定,用小鐵鑿子鑿去黑鉛,開合取藥,真如金色,便入於乳缽內,研細如粉。

----------------------------------------

◎伏火北亭法

北亭砂三兩明白者,以黃蠟一分半熔作汁,拌北亭令勻,作一一團一 子,以紙裹,炒風化石灰一鬥。

用一磁罐,先將一半風化灰入於罐內實築,內剜一坑子,放北亭於內,上又將一半風化灰蓋,准前實築。

初用火三斤以來,漸漸加火至五、七斤,三復時足,乃起一弄十斤火鍛,令通赤。

火盡,候冷取出,用生絹袋子盛。

又掘一地坑子,可受五、七升,滿添水,候泣盡水,安一細磁碗於坑子內,上橫一杖子,懸釣北亭袋子於碗上,更用一盆子合蓋,週回用濕土壅盆子,勿透氣。

三復時並化為水,取此水,拌調前件二味藥。

----------------------------------------

◎化庚粉法

上好庚一十兩,汞五十兩,貯於一罐內,常用火暖,將庚燒令赤,投於汞內,柳篦攪,化盡為度。

用鹽花三斤,與金泥同研,唯細。

便入一大鐺內勻平,上用勘盆子蓋鐺,以泥固濟,週回令密,慢火鍛之,卻令汞飛上,以汞盡為度。

次用煎湯沃鹽花,候鹽味盡為度。

其庚粉於盤內,日曝干後,細研入在藥內;雄黃八兩,如雞冠色者,研如粉;雌黃八兩,通明葉子者,研如粉;戎鹽四兩,研如粉;金粉十兩。

右五味藥並細研如粉,別換鼎合。

一依前法,用米醋濃研,香墨勻塗合內,還用文火逼合,令藥作汁。

一依前法,用硝石四兩細研如粉,安在合足內,實按,以面粘紙封定合足,便固濟合蓋,入於鼎內,准前法泥固濟合足,合上用鐵關定後,一陰一干。

一依前法,先取鉛三斤,於銚子內熔作汁,以杓子抄在合足四面,相次更熔鉛汁,漸漸灌滿鼎內,至合子上二寸以來。

一依前法,選成合日,夜半子時起火。

火候准前,初起六兩,日加一兩,至六十日滿足。

候鼎合冷定,用鐵鑿鑿去黑鉛,取合,其藥當作紫金色。

每一分於乳缽內細研,可制汞一斤,立成紫磨黃金。

此非人世所有,是神仙秘授,若於助道,須知足乎!

----------------------------------------

◎伏藥成制汞為庚法

汞一斤,藥一分,於新鐵銚子內,藥置汞上,用茶碗子蓋,固濟。

如法,安銚子於火上,專聽裡面滴滴聲,即將銚子於水內淬底。

如此十數度,其汞已伏。

研砂如黑鉛砂子,別入甘鍋銷毚,當為紫磨金。

其於變化,不可具載。

----------------------------------------

◎四壁櫃硃砂法

《四壁櫃硃砂》,其法能除風冷,漫暖骨體,悅澤顏色,久服無疾,延年益壽。

針砂一斤,硫黃四兩,硃砂三兩,白礬四兩,鹽一兩。

右以濃醋一斗五升,煮針砂、硫黃二味,令干,以火鍛之,待鬼焰出盡後,放冷,研。

別入硫黃一兩,又用醋一斗五升更煮。

候干,依前鍛之,鬼焰盡即止。

放冷,以水淘取紫汁,去其針砂,澄紫汁極清,去其水,盡一陰一干。

即入白礬、鹽同研,內瓷瓶中,四面下火鍛之,侯瓶內沸定即止。

待冷,出之,細研,以醋拌為櫃,先用藥一半入鉛桶中,築實,即以金薄兩重,硃砂入櫃上,又以余櫃蓋之,築實,以四兩火養三七日,即換入銅桶中,密固濟,用六兩火養,三七日足,即用十斤火鍛之,任火自銷。

寒爐出藥,硃砂已伏。

於潤濕地薄攤,盆合一復時,出火毒了,細研,以棗肉和丸如麻子大。

每日空腹,以一溫一 水下五丸。

以鉛作桶,可重二斤,以銅作桶,可重三斤忌羊血。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雲笈七簽
卷一 道德部卷二 混元混洞開闢劫運部卷三 道教本始部卷四 道教經法傳授部卷五 經教相承部卷六 三洞經教部卷七 三洞經教部本文卷八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九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十 三洞經教部經卷十一 三洞經教部經二卷十二 三洞經教部經三卷十三 三洞經教部經四卷十四 三洞經教部經五卷十五 三洞經教部經六卷十六 三洞經教部經七卷十七 三洞經教部經八卷十八 三洞經教部經九卷十九 三洞經教部經十卷二十 三洞經教部經十一卷二十一 天地部一卷二十二 天地部二卷二十三 日月星辰部一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卷二十五 日月星辰部三卷二十六 十洲三島部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卷二十八 二十八治部卷二十九 稟生受命部一卷三十 稟生受命部二卷三十一 稟生受命部三卷三十二 雜修攝部一卷三十三 雜修攝部二卷三十四 雜修攝部三卷三十五 雜修攝部四卷三十六 雜修攝部五卷三十七 齋戒部卷三十八 說戒部一卷三十九 說戒部二卷四十 說戒部三卷四十一 雜法部卷四十二 存思部一卷四十三 存思部二卷四十四 存思部三卷四十五 秘要訣法部一卷四十六 秘要訣法部二卷四十七 秘要訣法部三卷四十八 秘要訣法部四卷四十九 秘要訣法部五卷五十 秘要訣法部六卷五十一 秘要訣法部七卷五十二 雜要圖訣法部卷五十三 雜秘要訣法部卷五十四 魂神部一卷五十五 魂神部二卷五十六 諸家氣法部一卷五十七 諸家氣法部二卷五十八 諸家氣法部三卷五十九 諸家氣法部四卷六十 諸家氣法部五卷六十一 諸家氣法部六卷六十二 諸家氣法部七卷六十三 金丹部一卷六十四 金丹部二卷六十五 金丹部三卷六十六 金丹部四卷六十七 金丹部五卷六十八 金丹部六卷六十九 金丹部七卷七十 金丹部八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卷七十二 金丹部十卷七十三 金丹部十一卷七十四 方藥部一卷七十五 方藥部二卷七十六 方藥部三卷七十七 方藥部四卷七十八 方藥部五卷七十九 符圖部一卷八十 符圖部二卷八十一 庚申部一卷八十二 庚申部二卷八十三 庚申部三卷八十四 屍解部一卷八十五 屍解部二卷八十七 諸真要略部卷八十八 仙籍旨訣部卷八十九 諸真語論部卷九十 七部語要部卷九十一 七部名數要記部卷九十二 仙籍語論要記部一卷九十三 仙籍語論要記部二卷九十四 仙籍語論要記部三卷九十五 仙籍語論要記部四卷九十六 讚頌部讚頌歌卷九十七 讚頌部歌詩卷九十八 讚頌部詩讚辭卷九十九 讚頌部贊詩詞卷一百 紀傳部紀一卷一百一 紀傳部紀二卷一百二 紀傳部紀三卷一百三 紀傳部傳一卷一百四 紀傳部傳二卷一百五 紀傳部傳三卷一百六 紀傳部傳四卷一百七 紀傳部傳五卷一百八 紀傳部傳六卷一百九 紀傳部傳七卷一百一十 紀傳部傳八卷一百一十一 紀傳部傳九卷一百一十二 紀傳部傳十卷一百一十三 紀傳部傳十一卷一百一十四 經傳部傳十三卷一百一十五 紀傳部傳十四卷一百一十六 紀傳部傳十五卷一百一十七 靈驗部一卷一百一十八 靈驗部二卷一百一十九 靈驗部三卷一百二十 靈驗部四卷一百二十一 靈驗部五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