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笈七簽》卷四十五 秘要訣法部一:△序事第一道者,虛無之至真也;術者,變化之玄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雲笈七簽》卷四十五 秘要訣法部一

雲笈七簽

卷四十五 秘要訣法部一

◎修真旨要

△序事第一

道者,虛無之至真也;術者,變化之玄伎也。

道無形,因術以濟人;人有靈,因修而會道。

人能學道,則變化自然。

道之要者,深簡而易知也;術之秘者,唯符與氣、藥也。

符者,三光之靈文,天真之信也;氣者,一陰一陽一之太和,萬物之靈爽也;藥者,五行之華英,天地之一精一液也。

妙於一事,則無不應矣。

△性情第二

夫生我者道,稟我者神,而壽夭去留不由於已,何也?以性動而為情,情反於道,故為化機所運,不能自持也。

將超跡存亡之域,棲心自得之鄉者,道可以為師,神可以為友。

何謂其然乎?夫道與神,無為而氣自化;無慮而物自成;入於品彙之中;出於生死之表。

故君子黜嗜欲,隳聰明,視無色,聽無聲,恬淡純粹,體和神清,希夷忘身,乃合至真,所謂返我之宗,復與道同。

與道同者,造化不能移,鬼神不能知,而況於人乎!扒傳受之者,多不能叩師旨、曉玄奧,濫參經法,不會修行之由,不知避忌、動靜、進退、取捨之端,致於俯仰觸於正真,雖然立功,功不足以補過。

學仙之士,須探幽賾玄,制遏情性,性常靜之,情無撓之,情性平和,方可以學道矣。

△明正一菉第三

菉者,戒錄情性,止塞愆非,制斷惡根,發生道業,從凡入聖,自始及終,先從戒菉,然後登真。

夫事悉兩存,則理無不通。

菉者,亦云菉三天妙氣、十方神仙、靈官名號,與奉道之人。

《修行經》云:生無道位,死為下鬼。

若高人俗士,有希道之心,未能捨榮錄,初門不可頓受,可受三五階。

若修奉有功,然更遷受《上古真一人尋按經菉》,唯受一二階,修行便登上真。

多受不會至理,師又不明修行之由,於身未能有益。

道在用心真而又正,修行契合於道,其應如神也。

《正一菉》流傳總二十四階,今略雲一二階,以明正一之由。

正一三五,百五十將軍,菉有兩階,每一階分為七十五將軍。

上階雲上仙,下階雲上靈,是人身中二儀正神也。

正一三五,混沌元命,真一人菉正一法中王也。

正則不邪,一則不二,制伏邪偽,悉歸正道。

混沌者,我初生亦如天地混沌之初也;元命者,有身之元命也。

知道修其元命,可為真一人也。

此元命之理稍長,事難具載,臨壇受度,師合明示弟子,令識元命之由矣。

萬法悉有內外及兩存,外以天中指事者,正一盟威,處乎星漢斗宮之中;若內以指事者,以身中三丹田為三氣,正神變化,有千二百形影,萬二千一精一光。

經云:得三氣之所生,能知六數之所因。

即一陽一氣化為龍車,一陰一氣化為玉女,騰轉無方,輪舞空玄之上。

又氣之所在,隨神所生焉,神在則氣盛,神去則氣遷。

氣者,則二十四神之正氣,氣亦成神,神亦成氣。

散之為雲霧,合之為形影,出為亂,入為真,上結三元,下生萬物,靜用為我身,動用為我神,故知道成動用悉在我身。

修煉之人,一陰一氣日消,一陽一氣日隆,既無一陰一氣,自然上升。

吳天師曰:九天之上無一陰一也;九地之下無一陽一也。

△避忌第四

《正一菉》云:弟子遇大風雨時,皆不可朝真醮請,當默坐燒香,為真靈不降,候晴為之。

受道之家或遭疾病,唯思愆悔過,不得怨咎神明。

可晨夕虔心焚香禮念,陳列章表,乞贖過尤,無不應也。

道士行法,為人治病,所受信物,分於寒棲之人,次充功德之用,若私用非道,則治病不驗,罪考難解,殃流子孫。

凡人詣師受道,入靖啟事,弟子皆應三叩頭,摶頰再拜,受訖,三日謝恩。

若師在遠處,入靖室面向師所在方,至心再拜,焚修香火,不得用灶中灰火。

天師門下科令云:灶灰火,為伏龍屎,故宜忌耳。

經大喪一年,殗期喪四十日,殗限內不得入靖朝真,限滿沐浴,然可朝真。

犯者考病十日。

凡人入靖朝禮,啟事言詞章表,欲得質而不繁,約而不華,上真聖聰不在繁詞。

凡欲入靖朝真,具衣褐,執簡當心,定神存思,然後閉氣入靖。

經云:閉口入靖,百神畏憚,功曹使者、龍一虎君,各可見與語,謂能一精一心,久久行之。

《登真戒忌》云:未見無功受賞而保安,有罪不罰而永全,兆心自然之感,猶影響之相應。

又曰:夫學道者,第一欲得廣行一陰一德,慈向萬物,救人危難,度人苦厄,輕財重道,施恩布德,最為上善。

遵戒避忌,第一戒貪,第二戒殺,第三戒欲。

守此,實學者之堅梯,登真之樞要。

苟不依承,是求沒溺之漸矣。

又云:一婬一為十敗之首。

可不慎乎!

△殗穢忌第五

科曰:忌臨一屍一、產婦、喪家齋醮食。

櫛沐、飯食、便曲、不欲向北,及不得見三光。

婦人月經不得造齋食,近道場,不得見諸畜產、喪車、靈堂等。

△解穢湯方第六出《真誥》

竹葉十兩 桃白皮四兩

右以水二鬥,煎取一兩沸,適寒一溫一 ,先飲一盞,次澡浴,兼以水摩發,穢自散也。

《真誥》曰:既除殗穢,又避濕痺瘡。

且竹清素而內虛,桃即折邪而避穢,故用此二物,以消形中之滓濁。

見一屍一及喪車,速存火從已心中出往燒之,令火赫然,與一屍一柩等並為灰燼,便想烈風吹之;又閉目內視,令火自焚,舉體潔白,見穢氣自滅。

忽於街衢道中見諸穢,尤要此法也。

凡書符,叩齒三通,三度,稱合明。

天帝日,閉口、閉氣書之。

置水碗中,以刀子左攪水三匝,想北斗七星在水中,咒曰:

北斗七星之一精一,降臨此水中,百殗之鬼,速去萬里,如不去者,斬死!岸西方白童子,急急如律令。

咒訖,即含水噴灑,穢氣都散。

當噴之時,存正一真官,硃衣,頭戴菉中九鳳之冠,口中含水噴灑,穢亦自解。

沐浴洗面,常用此咒,三呵水,即咒曰:

四大開明,天地為常,玄水澡穢,辟除不祥。

雙童守門,七靈安房,雲津煉濯,萬氣混康。

內外利貞,保滋黃裳。

急急如律令。

△旦夕燒香第七

每日卯、酉二時燒香,三捻香,三叩齒,若不執簡,即拱手微退,冥目視香煙,微祝曰:

玉華散景,九氣含煙。

香雲密羅,上衝九天。

侍香金童,傳言玉女,上聞帝前,令某長生,世為神仙。

所向所啟,鹹乞如言。

畢,叩齒;心禮四拜,亦云真禮四拜。

△旦夕衛靈神咒第八

每朝及臨臥之際,焚香向王長跪,叩齒三十二通,誦衛靈神咒一遍。

其咒在別卷。

△朝真儀第九

每月一日、十五日、三元日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十月十五日、庚申日、甲子日、本命日、三會日正月七日、七月七日、十月五日、八節日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右此日,並須朝禮。

若其日遇值戊辰、戊戌、戊寅,即不須朝真,道家忌此日辰。

凡入靖朝禮,預先一日不食五辛、酥、乳酪,能常斷尤佳。

若未能常斷,但修行日慎勿食之。

可以桃竹湯沐裕至其日五更,以潔淨衣服,執簡、香爐、至靖戶,叩齒三通,微祝曰:

四明功曹、通真使者,傳言玉女、侍靖玉女,為我通達,道室正神,上元生氣,入臣身中。

今日朝真,願為通達,皆使上聞。

訖,便開門,先進右足,次進左足,至香案前,置爐案上,執簡臨目,叩齒三通。

存思玉女童在香案左右,即上香。

訖,起,執簡當心平立,微僂身,發爐咒曰:

太上玄元五靈老君,當召功曹使者、左右龍一虎使者、捧香使者、三氣正神,急上關啟三天玄元無上道君,臣今正爾入靖,燒香朝真,願得九天正真生氣,降入臣身中,令臣所啟速達,逕御太清紫微君、玄元大道君幾前,畢,再拜長跪。

存思太上道君,著九色雲霞之帔,戴九德之冠;左玄真一人在左,右玄真一人在右;龍一虎君、玉童玉女並在左右;天師在西位,四面功曹使者,青雲之氣滿堂。

所存並坐紫雲座,座如雲之升。

畢,退身再拜,又長跪,叩齒二十四通,啟曰:

正一盟威,弟子某稽首,歸身、歸神、歸命。

太清玄元,無上三天,無極大道太上老君、太上丈人天帝君、天帝丈人九老仙都君、九氣丈人,百千萬重道氣,千二百官君,太清玉陛下,臣某幸資宿慶,得奉道真,竊不自揆,輒希長生,誓將克巳立功,改過修德,伏乞原赦臣,積生已來,至於今日所犯元惡重罪,鹹賜蕩除,許臣自新,補復前咎。

令九祖父母幽魂苦爽皆拔九幽,上升天衢;令臣修道,允合至誠;請削臣死籍,注上玄菉,闔門之內共保元吉。

生成之惠,實在於此。

臣某叩頭,謹啟再拜。

又長跪曰:臣某蒙師資受道,荷佩法菉。

雖未明真理,志願神仙,長生度世,自頃已來,轗軻病疾,注連沈滯,即日上請虛素天一精一君一人、赤衣兵士十萬人,在天柱宮以制鬼滅禍,遏卻六天之氣,令臣某百病除愈,仰荷大道生育之恩,某稽首再拜叩頭。

又長跪曰:「臣某自頃已來,轗軻不寧,夢想不真,魂魄不守,上請收神上明君一人、官將一百二十人,主為臣某治之,令臣心安神定,與道合同,再拜。

又長跪曰:臣某身常有疾,病四大昏沉,有疾言之,慮恐一旦沉沒泉壤,上請天官一陽一秩君一人、官將百二十人、左右吏兵一百二十人,為某治之,開生門,益壽命。

當請南上君一人、官將一百二十人,在倉廩宮為臣某延年,長生不死。

仰荷大道生成之恩,臣某誠惶誠恐,稽首再拜。

又長跪曰:「臣某自居止此已來,夢想不安,及有凶強故氣之鬼不忌太上道法,每來逼近身中,若不早請天官將吏消除,日月深遠,恐為災禍。

臣今謹上請召仙君一人、官將一百二十人,乞制滅凶危故氣之鬼,使真氣降流,室宇清淨,妖邪斥卻,耳目聰明。

仰荷大道罔極之恩,臣某誠惶誠恐,稽道再拜便於彼處地上,伏地以簡叩頭,摶頰訖,起立。

復壚咒曰:

香官使者、左右龍一虎君、捧香使者、三氣正神,當令朝真之所,自然生金液丹碧芝英,百靈眾真,一交一 會在此,香火案前,令臣修道,克合至真,闔門受福,天下蒙恩。

仙童玉女,侍衛香煙,傳臣所奏,逕至帝前。

再拜便出,勿回顧。

入靖預約家人,勿令囂喧,畢須寂然。

已上五等朝儀,及魏夫人傳嵩岳吳天師,亦常用此儀也。

△入靖法第十

《真誥》雲,上清真一人馮延壽訣曰:凡人入靖燒香,皆當對席心拜,叩齒一陰一祝,隨意所陳,唯使一精一專,必獲靈感。

正心平氣,故使人陳啟通達上聞也。

燒香時勿反顧,顧則忤真,致邪外應。

又清虛真一人曰:每入靖,當以水漱口,洗穢氣;出靖漱口,以閉三宮故氣。

出靖戶之時,亦不得反顧,顧則忤真,克致不誠。

入靖戶不得與外人言語,及不得腳蹋門限,敕禁至重。

△燒香法第十一

太上教曰:夫燒香,不得以口嚙香,靈禁至重。

《登真隱訣》曰:夫朝奏之時,先一烈火豐香,使一舉便到了,不宜綿綿翳翳。

△存思訣第十二

天師燒香儀曰:入靖燒香,常存左青龍、右白虎、前硃雀、後玄武。

陸先生思神訣曰:常存壚左金童、右玉女侍香煙也。

李氏儀曰:存香火中有五色煙也。

玄都入治律曰:呈章朝真,存五方氣,及功曹使者、吏兵、左右分位森然,如相臨對,侍左右前後。

天師墨教篇曰:入靖燒香,皆目想彷彿若見形儀,不可以空靜寥然,無音響趨拜而退也。

△叩齒訣第十三

《九真高上寶書神明經》曰:叩齒之法,左相叩,名曰打天鐘;右相叩,名曰捶天磬;中央上下相叩,名曰鳴天鼓。

若卒遇兇惡不祥,當打天鐘三十六遍;若經兇惡辟邪威神大咒,當捶天磬三十六遍,若存思念道,致真招靈,當鳴天鼓。

當以正中四齒相叩,閉口緩頰,使聲虛而深響也。

△臨目訣第十四

臨目,目欲閉而不閉,欲開而不開,令幽顯相關,存注審諦。

今人入靖及呈章,可依此法。

△稽首訣第十五

《登真隱訣》曰:稽首者,先一拜額至地,乃再拜。

按先一拜而世相承不見,至於再拜猶不肯全,何況能先別一拜以行稽首?今或因坐仍額至地,稽首首至地,如因坐地,非稽首也。

△再拜訣第十六

夫再拜者,兩拜是也,別起更坐,勿因拜便坐也。

拜、坐,止一拜全,非再拜也。

△誠惶誠恐訣第十七

夫誠惶誠恐者,即握簡低身,戢地兩過,捧簡長跪當心,少時復下戢地又兩過止。

若言頓首者,便以頭頓也。

陶隱居曰:道雖心存,亦須形恭,口宣詞列,進退足蹈。

並使應機赴會,動靜得宜,內以沖神,外以協禮。

已上出《登真隱訣》

△明二人同奉第十八

太玄都云:高人俗士,居家或有妻室,志有希道之心,心游道德之鄉者,宜夫妻同修。

若不同修,皆相賊害,以一人不知,故見一人修行,心有相阻,遂成相賊。

可同奉朝修,入靖之日,男官立左,女官立右,一人啟奏,二人虔心,同時再拜。

女人至朝真日身有穢,亦宜止之,但有同奉心,即可合於玄感耳。

△本命日第十九

夫本命日,可轉度人,經一兩過,即魂神澄正,萬氣長存,不經苦惱,身有光明,三界侍衛,五帝司迎,功滿德就,名書上清。

本命日早朝,焚香向本命位,叩齒三通,心存再拜,而微祝曰:太一鎮生,三氣合真,室胎上景,母玄父元,生我五藏,攝我精神,下灌玉液,上朝泥丸。

夕練七魄,朝和三魂,右命玉華,左嘯金晨。

令我神仙,役靈使神,常保利貞,飛行十天。

畢,叩齒三通,咽液三過,心禮四拜,此名太上祝生隱朝胎元之道。

常能行之,令人魂魄保守,長生神仙。

此法不用入靖室,可坐所,但少靜無人即為之出《真誥》第三。

△入室對席第二十

凡人入室焚香,皆當對席心禮,叩齒一陰一祝,適意所陳。

唯使專一精一,必獲靈感。

△制三一屍一日第二十一

凡甲寅、庚申之日,是三一屍一鬼競亂精神之日也,不可與夫妻同室,寢食可慎之。

甲寅日可割指甲,甲午日可割腳甲,此日三一屍一遊處,故以割除,以制一屍一魄也。

△常存識己形第二十二

凡人常存識已之形,極使彷彿對我前,存我面上常有日月,洞照一形。

使日在左,月在右,去面九寸。

日,紫色,光芒赤光九芒也;月,黃色,光芒白光十芒也。

存了,叩齒三通,微祝曰:

元胎上真,雙景二玄。

右抱七魄,左拘三魂。

令我神明,與形常存。

畢,叩齒三通,咽液七過,名為帝君錄形拘魂制魄之道。

《黃庭經》云:攝魂還魄,永無傾也。

《真誥》曰:夫得道者,常恨不早聞道;失道者,常恨不早一精一勤。

何謂一精一耶?專篤其事。

何謂勤耶?恭繕其業。

既加之以檢,慎守之以取靶者,則去真近矣。

爾其營之勿怠也。

《真誥》曰:性躁暴者,一身之賊病;心閒逸者,求道之堅梯也。

遂之者,真去;改之者,道來。

每事觸類,當柔遲而盡一精一潔之理。

如此,幾乎道近也。

紫一陽一真一人言,沐浴不數,魄之性也。

違魄反是,煉真濁穢,一屍一魄自去也。

△寢臥時祝第二十三

凡人臥床 ,常令高則地氣不及,鬼吹不幹,鬼氣侵人,常因地氣而逆上耳。

人臥室宇,當令潔盛,潔盛則受靈氣,不盛則受故氣。

故氣之亂人室宇者,所為不成,所依不立。

一身亦爾,當數沐浴潔淨。

《真誥》云:世人有知酆都六天宮名者,則百鬼不敢害,欲臥時,常先向北祝之三遍,微其音也。

祝曰:

吾是太上弟子,下統六天。

六天之宮,是吾所部,不但所部,乃太上之所主。

吾知六天門名,是故長生。

敢有犯者,太上斬汝形。

第一宮,名紂絕一陰一天宮,以次東行;

第二宮,名泰殺諒事宗天宮;

第三宮,名明辰耐犯武城天宮;

第四宮,名恬照罪氣天宮;

第五宮,名宗靈七非天宮;

第六宮,名敢司連宛屢天宮。

畢,叩齒六下仍臥,辟諸鬼邪之氣。

如此凡三過也。

此法亦出酆都記。

北帝祝法:北帝神祝之法,若非制鬼神,常持者,可微微而誦,自然除穢惡、滅三一屍一、消故氣,鬼魅邪一精一永不敢近。

久久持之,北帝每差天丁待衛。

若制伏用事,乃可高聲誦,持法面北,叩齒三十六通,存五神,誦持四言一叩齒。

祝曰:

天蓬天蓬,九元殺童,五丁都司,高刁北公,七政八靈,太上浩凶。

長顱巨獸,手把帝鐘。

素梟二神,嚴駕夔龍,威劍神王,斬邪滅蹤。

紫氣乘天,丹霞赫沖,吞魔食鬼,橫身飲風,蒼舌綠齒,四目老翁。

天丁力士,威南御凶,天騶激戾,威北銜鋒。

三十萬兵,衛我九重,辟一屍一千里,去卻不祥,敢有小表,欲來見狀,?天大斧,斬鬼五形。

炎帝烈血,北斗然骨,四明破骸,天猷滅類,神刀一下,萬鬼自潰。

急急如太上帝君律令。

畢。

皆四言一叩齒,以為節也。

若冥夜、白日得祝,為常祝也。

鬼有三被此祝者,眼睛盲爛而身滅矣。

此上神祝,皆斬鬼之司名,北帝秘其道。

若世人得此法,常能行之,乃不死之道也。

男女大小皆得行之,此所謂北帝神咒殺鬼之法。

鬼常畏聞,困病行之,立愈。

叩齒,當臨目,存見五臟,五臟具五神,自然在身。

酆都中秘此咒法,令密耳不可洩非其人也。

此咒出上清部,《登真隱訣》、《真誥》中並有,正一部中及《法事要訣》,皆有其文,《道教靈驗記》亦錄,上古及近世修持有效者甚多,略而言之。

△服日月光芒第二十四

服日月光芒:大方諸宮,青童君常治處,其上人皆天仙高真、太極公卿、司命在所也。

有服日月光芒法,雖以得道為真,猶故服之。

凡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錢,在心中,赤色,有光芒從心中上出喉,至齒間即不出,卻回還胃中,如此良久,臨目,存見心中、胃中分明,乃吐氣,訖,咽液三十九過止。

一日三為之,日出時,食時,日中時。

行之一年,除疾;五年,身有光彩;十八年,得道。

日中行無影,辟百邪千災之氣。

常存日在心;月在泥丸中。

晝服日,夜服月。

服月法:存月十芒,白色,從腦中下入喉,芒亦至齒而嚥入胃。

一云:常存月,一日至十五日已前服,十五日已後不服,月減光芒,損天氣,故言止也。

又此方諸真一人法,出《大智慧經·中篇》。

常能用之,保見太平。

南極夫人所告,行此日在心、月在泥丸之道,謂省易得旨,須勤行,無令廢絕也,除身中三一屍一、百疾千惡,乃煉魂制魄之道也。

日月常照形,即鬼無藏形。

青童君云:故常行之,吾即其人也。

今告子,子脫可密示有心者耳。

行此道亦不妨行寶書,所以服日月法兼行有益也。

仙人一日一夕,行千事不覺勞倦,勤道之至,生不可失出《真誥》第三。

右出西城王君告

△孟先生訣第二十五

山世遠受孟先生法:暮臥,先讀《黃庭內景經》一過乃眠,使人魂魄自然製煉。

常行此法,二十八年亦仙矣,是合萬遍,夕得三四過乃佳。

北嶽蔣夫人云:讀此經年限未滿,亦且使人無病,是不死之道也。

已上出《真誥》第三。

△惡夢吉夢祝第二十六

太素真一人,教始學者辟惡夢法。

若數遇惡夢者,一曰魄妖;二曰心試;三曰一屍一賊。

此乃厭消之方也。

若夢覺,以左手捻人中二七過,叩齒二七通,微祝曰:

太洞真玄,長練三魂。

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受心節度,速啟太素三元君。

向遇不祥之夢,是七魄游一屍一來協邪源,急召桃康、護命上告帝君,五老九真,各守體門,黃闕神師,紫戶將軍,把鉞握鈴,消滅惡一精一。

返凶成吉,生死無緣。

畢,若又臥,必獲吉應,而造為惡夢之氣,則受閉於三關之下也。

三年之後,唯神感應乃有夢者,皆有將來之明審也,無復惡夢不祥之想。

若夜有善夢,吉應如夢,而心中自以為佳,則吉感也。

臥覺當摩目二七過而祝曰:

太上高一精一,三帝丹靈。

絳宮明徹,吉感告情。

三元柔魄,天皇受經。

所向諧合,飛仙上清。

常與玉真,俱會紫庭。

已上出太丹隱書。

山源者,是鼻下人中之左側,在鼻下尖谷中也。

暮常咽液三九過,急以左手第二、第三指按三九下。

常為之,令人致靈徹視,杜遏萬邪之道也。

旦亦宜為之,按了,密咒曰:

開通天庭,使我長生。

徹視萬里,魂魄返嬰。

滅鬼卻魔,來致千靈。

上升太上,與日合併。

得補真一人,列象玄名。

△明耳目訣第二十七

《真誥》曰:求道要先令目明耳聰,為事主也。

且耳,目是尋真之梯級,綜靈之門戶,得失系之而立,存亡須之而辯也。

今抄經相示可施用之道。

日常以手按兩眉後小穴中三九過,又以手心及指摩兩目顴上,以手旋耳行三十過,唯令數,無時節也。

畢,輒以手逆乘額三九過,從眉中始,乃以入髮際中,乃須咽液,多少無數,如此常行,耳目清明,二年可夜書。

眉後小穴,為上元六一合 之府,化生眼暉,和瑩一精一光,長映徹瞳,保煉目神,是真一人坐起之上道也。

△青牛道士存日月訣第二十八

青牛道士口訣:暮臥存日在額上,月在臍下,上辟千鬼萬邪,致玉童玉女來降,萬禍伏走,甚秘驗。

此即封君達也。

沈羲曰:服神藥,勿向北方;大忌亥子日;不得唾,損一精一失氣,減折年命也。

△欒巴口訣第二十九

欒巴口訣:行經山野,及諸靈廟惡神之門,存口中有真一人,字赤靈丈人,侍以玉女二人,一女名華正,一女名攝一精一,丈人著赤羅袍,玉女二人上下黃衣。

所存畢,乃叱吒曰:

廟中鬼神,速來使百邪詣赤靈丈人,受斬死,眾邪卻走千里。

此是三天前驅使者赤靈丈人捕鬼之法也。

△服食忌第三十

女仙,程偉妻曰:服食靈藥,勿食血物,使三一屍一不得去,乾肉可耳。

《鳳綱訣》曰:道士有疾,內視心,使生火以燒身及疾處。

存之要一精一,如彷彿疾即愈。

凡痛處加其火,必驗也。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雲笈七簽
卷一 道德部卷二 混元混洞開闢劫運部卷三 道教本始部卷四 道教經法傳授部卷五 經教相承部卷六 三洞經教部卷七 三洞經教部本文卷八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九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十 三洞經教部經卷十一 三洞經教部經二卷十二 三洞經教部經三卷十三 三洞經教部經四卷十四 三洞經教部經五卷十五 三洞經教部經六卷十六 三洞經教部經七卷十七 三洞經教部經八卷十八 三洞經教部經九卷十九 三洞經教部經十卷二十 三洞經教部經十一卷二十一 天地部一卷二十二 天地部二卷二十三 日月星辰部一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卷二十五 日月星辰部三卷二十六 十洲三島部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卷二十八 二十八治部卷二十九 稟生受命部一卷三十 稟生受命部二卷三十一 稟生受命部三卷三十二 雜修攝部一卷三十三 雜修攝部二卷三十四 雜修攝部三卷三十五 雜修攝部四卷三十六 雜修攝部五卷三十七 齋戒部卷三十八 說戒部一卷三十九 說戒部二卷四十 說戒部三卷四十一 雜法部卷四十二 存思部一卷四十三 存思部二卷四十四 存思部三卷四十五 秘要訣法部一卷四十六 秘要訣法部二卷四十七 秘要訣法部三卷四十八 秘要訣法部四卷四十九 秘要訣法部五卷五十 秘要訣法部六卷五十一 秘要訣法部七卷五十二 雜要圖訣法部卷五十三 雜秘要訣法部卷五十四 魂神部一卷五十五 魂神部二卷五十六 諸家氣法部一卷五十七 諸家氣法部二卷五十八 諸家氣法部三卷五十九 諸家氣法部四卷六十 諸家氣法部五卷六十一 諸家氣法部六卷六十二 諸家氣法部七卷六十三 金丹部一卷六十四 金丹部二卷六十五 金丹部三卷六十六 金丹部四卷六十七 金丹部五卷六十八 金丹部六卷六十九 金丹部七卷七十 金丹部八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卷七十二 金丹部十卷七十三 金丹部十一卷七十四 方藥部一卷七十五 方藥部二卷七十六 方藥部三卷七十七 方藥部四卷七十八 方藥部五卷七十九 符圖部一卷八十 符圖部二卷八十一 庚申部一卷八十二 庚申部二卷八十三 庚申部三卷八十四 屍解部一卷八十五 屍解部二卷八十七 諸真要略部卷八十八 仙籍旨訣部卷八十九 諸真語論部卷九十 七部語要部卷九十一 七部名數要記部卷九十二 仙籍語論要記部一卷九十三 仙籍語論要記部二卷九十四 仙籍語論要記部三卷九十五 仙籍語論要記部四卷九十六 讚頌部讚頌歌卷九十七 讚頌部歌詩卷九十八 讚頌部詩讚辭卷九十九 讚頌部贊詩詞卷一百 紀傳部紀一卷一百一 紀傳部紀二卷一百二 紀傳部紀三卷一百三 紀傳部傳一卷一百四 紀傳部傳二卷一百五 紀傳部傳三卷一百六 紀傳部傳四卷一百七 紀傳部傳五卷一百八 紀傳部傳六卷一百九 紀傳部傳七卷一百一十 紀傳部傳八卷一百一十一 紀傳部傳九卷一百一十二 紀傳部傳十卷一百一十三 紀傳部傳十一卷一百一十四 經傳部傳十三卷一百一十五 紀傳部傳十四卷一百一十六 紀傳部傳十五卷一百一十七 靈驗部一卷一百一十八 靈驗部二卷一百一十九 靈驗部三卷一百二十 靈驗部四卷一百二十一 靈驗部五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