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笈七簽》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玄門寶海經》曰:一陽一精一為日,一陰一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雲笈七簽》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

雲笈七簽

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

◎總說星

《玄門寶海經》曰:一陽一精一為日,一陰一精一為月。

分日月之一精一為星辰。

綱者,連星也。

紀者,綴星也。

星形正圓如丸,不應似貫珠穿度,又不容作鈴鼻相綴理,宜如破箭竿,還相合以成體。

天地初成,無子舉翅飛上,乃在華蓋之下,左有北辰,右有北斗,星辰稍備,東西南北稍正,星辰共以真道要養萬二千物,下及六畜、糞土,草木皆被服其秘道要德而生長焉。

北辰星者,眾神之本也。

凡星各有主掌,皆繫於北辰。

北辰者,北極不動之星也。

其神正坐玄丹宮,名太一君也。

極之為言者界也,是五方界俱集於中央,是最尊居中也。

中極,一名為天中上極星也,是最居天之中。

東方少一陽一,名為東極星;西方少一陰一,名為西極星;南方太一陽一,名為南極星;中央名為中和上極上星,故最高最尊,為眾星之主也。

北極星,天之太常,其神主升進。

上總九天,中統五嶽,下領學者。

北極星圍七百七十里,中有玄台玉樓,真一人號飛華君,姓羽靈,諱昌元,著飛一精一華冠,衣紫錦裳,執玉策。

太極君名北辰主帝,制御萬神中央星是。

北極神人坐綠氣之光。

北斗星者,太極之紫蓋,玄真之靈床 ,九皇之神席,天尊之偃房。

第一太星一精一名玄樞,神曰一陽一明;第二元星名曰北台,神曰一陰一精一;第三真星名曰九極上真,神又曰真一人;第四紐星名曰璇根,神曰玄冥;第五綱星名曰太平,神曰丹元;第六紀星名曰命機,神曰北極;第七關星名曰玄一陽一,神曰天關;第八帝星名曰高上皇,神曰八景虛元君;第九尊星號太微玉帝君,神曰太素七晨元君。

斗有魂魄之星迴旋在斗外,裹纏於鬥,斗在內也。

一陽一明、一陰一精一二星之間,星斗魂魄魁首也,名曰天樞魂神斗;次第二星名曰天璇魂神斗;次行第三星名曰天機魄一精一斗;次行第四星名曰天權魄一精一斗;次行第五星名曰玉衡魄靈斗;次行第六星名曰闓一陽一魄靈斗;次行第七星名曰搖扁大明。

七星去地四十萬里,圍七百二十里,皆金一精一琉璃為其郭,七曜紫暉開其光,號為帝車,運於中央,臨制四方,分調一陰一陽一,四時五行,皆稟之焉。

北斗君字君時,一字充。

北斗神君本一江一 夏人,姓伯,名大萬,挾萬二千石。

左右神人姓雷,名機,字太一陰一,主天下諸仙人。

又招搖與玉衡為輪,北斗之星一精一曜九道,光映十天。

北斗九星七見二隱,其第八、第九是帝皇太尊精神也。

漢相國霍光家有典衣一奴一子,名還車,忽見二星在斗中,光明非常,乃拜而還,遂得增年六百。

內輔一星在北斗第三星,不可得見,見之長生,成神聖也。

外輔一星在北斗第六星下,相去一寸許,若驚恐厭魅,起視之吉。

黃帝曰:以雞鳴時,想北斗七星,而天神下不死藥,益壽不老。

又以丁亥之日仰存七星,使煥明於北方,良久,一陰一祝曰:

召書上清,役使萬神,上登玉庭,駕景乘空,與天相傾。

又每立春日,東向存北斗來下卻蓋頭,柄指於前,吉。

南鬥神君字流時,南斗字君元。

南斗君是河東人,姓趙,名赦先,字君遷。

南斗君坐左右神人姓戴,名道,字叔生,大道君子也。

東斗主擊君,西斗主伐君,中斗伏逆君。

紫微宮內神姓柳,字君明。

紫微君字露光,夫人姓王,諱叔華。

太微星君字卿元。

太微內有三皇,一曰皇君,二曰天皇,三曰皇老,此即三元之氣,混沌之真,在太微總領符命也。

文昌星神君字先常,天子司命之符也。

土官星所主,能致山內果實。

旦為猿,晝為猴,暮為死石。

璇璣星君字處行,鉤陳水星主之,常陳天之虎賁也。

五車,天之五嶽,能致甘露、麒麟。

三台星,天之陛官,旦為龍,晝為蛇,暮為魚。

三神者,三台之靈也。

上台神君字顯真,上台名虛一精一,主金玉。

中台神君字章明,中台名六淳,主祿位。

中台兩星小闊,晉張華為司空,死,其星開。

下台神君字際生,下台名曲生,主土田。

軒轅星,天之后妃土官也。

其神旦為羊,晝為蟹,暮為鱉。

洞明星,姓幽升,諱幽韻。

真一人星姓歸珩,諱妙光,字度元,天之司空,主五嶽靈仙。

五星者,是日月之靈根,天胎之五藏。

天地賴以綜氣,日月系之而明。

東方歲星真皇君,名澄瀾,字清凝;夫人名寶容,字飛靈。

南方熒惑真皇君,姓皓空,諱維淳散融;夫人諱華凝,字玄羅。

太白真皇君,姓皓空,名德摽;夫人名飆英,字靈恩。

辰星真皇君,名啟咺,字積原;夫人名玄華,字龍娥。

鎮星真皇君,名藏睦,字耽延;夫人名空瑤,字飛賢。

二十八宿為籬落也,織女水官星能致神芝,食之壽與天地無極。

傳捨水官星主天符,南戒星同北戒水官星,旦為馬,晝為鹿,暮為獐。

天市星,天之倉曹神,能致明月珠,旦為木,晝為兔,暮為貉。

平門土官星能致神女倡樂,旦為生木,晝為豕,暮為蛦蝓。

玄冥星姓冥樞,諱定宣覺,字法開度,真名執,天之遊擊也,主伐逆。

上總九天鬼神,中領北帝三官,下監萬兆。

谷土星能致飛烏,來硃雀,旦為雞,晝為烏,暮為鳶。

積水星能致四方萬物,恣其所欲,坐在立亡。

狼星能致天帝君百二十神。

夫下有其官,則上有其星;下署置官失,則上星為其亂。

若露慢三光,指斥七曜,呵罵風雨,欺罔玄靈,則致日月薄蝕,星宿流飛。

常以十二月四日候天西北水母星,長九丈,大三圍,本末正等,見即大水滿天下,急走奔高山可逃也。

計然,葵丘濮上人也,姓辛,字文子,一習一 星歷之數,知所富利之術。

----------------------------------------

◎二十八宿

甲從官,一陽一神也,角星神主之。

一陽一神九人。

姓賓,名遠生,衣綠玄單衣,角星宿主之。

乙從官,一陰一神也,亢星神主之。

一陰一神四人,姓扶,名司馬。

馬頭赤身,衣赤緹單衣,帶劍,亢星神主之。

丙從官,一陽一神也,氐星神主之。

一陽一神十三人,姓王,名師子。

衣青紗單衣,氐星神主之。

丁從官,一陰一神也,房星神主之。

一陰一神八人,姓洪,名寄生。

衣絳緋單衣,房星神主之。

戊從官,一陽一神也,心星神主之。

心星,火也,為工,故在東方。

一陽一神五人,姓女,名塗祖,牛頭人身,衣黃單衣,帶劍,心星神主之。

己從官,一陰一神也,尾星神主之。

一陰一神十一人,姓塗,名徐澤。

兔頭人身,衣青單衣,尾星神主之。

庚從官,一陽一神也,箕星神主之。

桑木者,箕星之一精一也。

一陽一神十一人,姓元闕,名仲。

衣飄飄玉妙單衣,箕星神主之。

辛從官,一陰一神也,南斗星神主之。

一陰一神四人,姓一陽一,名多,衣青單衣,持矛,南斗星神主之。

壬從官,一陽一神也,牛星神主之。

一陽一神十二人,姓柳,名將生。

衣絳玄單衣,牛星神主之。

癸從官,一陰一神也,女星神主之,一陰一神姓刁,名徐,字郁子。

犬頭人身,女星神主之,寅從官,孟神也,虛星神主之。

槐者,虛星之一精一也。

,孟神四人,姓木,名徐他。

鼠頭人身,衣銀黑單衣,帶劍,虛星神主之。

卯從官,仲神也,危星神主之。

仲神十一人,姓劉,名歸生。

衣瓊紋單衣,帶劍,危星神主之。

辰從官,季神也,營室星神主之。

營室之內,五色雜神,營室天子受命之司,水官星神主之。

季神八人,姓呂,名升,衣黃錦單衣,營室星神主之。

巳從官,孟神也,東壁星神主之。

孟神七人,姓石,名蘇和,豕頭人身,衣黑單衣,帶劍,東壁星神主之。

午從官,仲神也,奎星神主之。

仲神六人,姓黑,名石勝。

衣丹紗單衣,帶劍,奎星神主之。

未從官,季神也,婁星神主之。

季神十三人,姓竺,名遠來。

衣流熒單衣,婁星神主之。

申從官,孟神也,胃星神主之。

孟神八人,姓馮,名謝君。

衣流黃單衣,帶劍,胃星神主之。

酉從官,仲神也,昴星神主之。

仲神四人,姓張,名一弩一校衣綠青單衣,昴星神主之。

戌從官,季神也,畢星神主之。

季神姓桑,名公孫,帶劍,衣白毛單衣,畢星神主之。

亥從官,孟神也,觜星神主之。

孟神十一人,姓王,名平。

衣龍青單衣,觜星神主之。

子從官,仲神也,參星神主之。

仲神八人,姓銅,名徐舒,衣黃緋單衣,帶劍,參星神主之。

丑從官,季神也,井星神主之。

季神九人,名博一陽一。

衣黃水單衣,帶劍,能致鳳凰、玄武,東井星神主之。

震,乾之長男也,鬼星神主之。

長男神五人,姓作,名塗於。

蛇頭黑身,帶劍,衣赤野單衣,鬼星神主之。

坎,乾之中子也,柳星神主之。

中男神四人,姓角,名石襄,羊頭人身,衣黃韋單衣,柳星神主之。

艮,乾之少子也,七星神主之。

少子神五人,名勝子。

衣飛霞單衣,七星神主之。

巽,坤之長女也,張星神主之。

長女神五人,姓李,名神子。

衣赤血單衣,張星神主之。

離,坤之中女也,翼星神主之。

中女神十人,姓張,名一奴一子。

衣赭黑單衣,帶劍,翼星神主之。

兌,坤之少女也,軫星神主之。

少女五人,姓符離,名蘇子。

衣流黃單衣。

----------------------------------------

◎北斗九星職位總主

《黃老經》曰:北斗第一天樞星,則一陽一明星之魂神也。

第二天璇星,則一陰一精一星之魂神也。

第三天機星,則真一人星之魄一精一也。

第四天權星,則玄冥星之魄一精一也。

第五玉衡星,則丹元星之魄靈也。

第六闓一陽一星,則北極星之魄靈也。

第七搖扁星,則天關星之魂大明也。

第八洞明星,則輔星之魂一精一陽一明也。

第九隱元星,則弼星之魂明空靈也。

一陽一明星,天之太尉,司政主非。

上總九天上真,中監五嶽飛仙,下領後學真之人。

天地神靈、功過輕重,莫不隸焉。

一陰一精一星,天之上宰,主祿位。

上總天宿,下領萬靈及學仙之人。

諸以學道及兆民宿命祿位,莫不隸焉。

真一人星,天之司空,主神仙。

上總九天高真,中監五嶽靈仙,下領學道之人。

真仙之官,莫不隸焉。

玄冥星,天之遊擊,主伐逆。

上總九天鬼神,中領北帝三官,下監萬兆,伐逆不臣,諸以凶勃,莫不隸焉。

丹元星,天之鬥君,主命錄籍。

上總九天譜錄,中統鬼神簿目,下領學真兆民命籍。

諸天諸地,莫不總統。

北極星,天之太常,主升進。

上總九天上真,中統五嶽飛仙,下領學者之身。

凡以功勤得轉輪階級,悉總之焉。

天關星,天之上帝,主天地機運。

如四時長短。

天地否泰、劫會,莫不隸焉。

輔星,天尊玉帝之星也。

曰常者,常一陽一。

主飛仙。

上總九天,下領九地。

五嶽四瀆神仙之官,悉由之焉。

弼星,太常真星也。

曰空者,常空隱也。

主變化無方。

《河圖寶錄》云:第一一陽一明星,天之太尉,司正主非。

上總九天之真,中監五嶽飛仙,下領後學真一人,天地神靈,功過輕重。

圍九百二十里,有青城玉樓,據斗真一人號九晨君,姓上靈,諱搖天捶。

冠九晨玉冠,衣青羽飛裳,執《斗玄圖》,坐玉樓中。

知內諱者,玉晨下映,飛行太空。

第二一陰一精一星,天之上宰,主祿位。

上總天宿,下領萬靈及學仙之人。

圍五百五十五里,有五色玉樓。

攀魁真一人號北上晨君,姓育嬰,諱激明光。

冠玄一精一玉冠,衣玄羽飛裳,執五色羽節。

第三真一人星,天之司空,主神仙。

上總九天高真,中監五嶽靈仙,下領學道之人。

圍七百七十里,有黃台玉樓。

真一人號主仙華神君,姓歸垪,諱度眾?,冠飛晨寶冠,衣青羽飛裳,執斗中青錄。

第四玄冥星,天之遊擊,主伐逆。

上總九天鬼神,中領北帝三官,下監萬兆。

圍八百里,有硃台玉樓。

步斗真一人號玄上飛蓋晨君,姓冥樞,諱搖天柱。

冠二華寶晨冠,衣丹錦飛裳,執九靈之節。

第五丹元星,天之北斗君,主命菉籍。

上總九天諸菉,中統鬼神簿目,下領學真兆民命籍。

諸天諸地,莫不總統。

圍七百二十里,有素台金樓。

躡紀真一人號金魁七晨君,姓上開,諱變五道。

冠七寶飛天冠,衣白錦飛裳,執青元籍。

第六北極星,天之太常,主升進。

上總九天上真,中統五嶽飛仙,下領學者階級。

圍七百七十里,有玄台玉樓。

步剛真一人號北晨飛華君,姓明靈,諱昌上元。

冠飛一精一華冠,衣紫錦飛裳,執九斗玉策。

第七天關星,天之上帝,主天地機運,四時長短,否泰劫會。

圍九百里,有九層玉樓。

乘龍真一人號總靈九元北蓋晨君,姓玄樞,諱開天徒。

冠九元寶冠,衣九色錦裳,執暉神之櫻

第八輔星,天尊玉帝之星,曰常一陽一也。

主飛仙。

上總九天,下領九地,五嶽四瀆神仙之官。

圍九百九十里,有紫氣玉樓。

遊行三界真一人號帝尊九晨君,姓一精一常,諱空上開正延。

冠飛一精一玉冠,衣九色鳳衣,執火鈴。

第九弼星,太帝真一人星,曰空隱也。

主變化無方。

圍九百九十里,有玉樓紫館。

徘徊三一陽一真一人號帝真元星君,姓幽空,諱冥一陽一暉幽寥。

冠飛天玉冠,衣九天龍衣,執帝章。

兆若訴彼之非,明此之是,過他之惡,申己之善,自責而不怨人,通理而各祈祐,除罪延福,告請天之太尉第一玉皇君。

兆若一陰一陽一學官,干祿求位,告請天之上宰第二玉皇君。

兆若學道期仙,通神達聖,告請天之司空第三玉皇君。

兆若制一服 鬼神,惡逆誅伐,幽顯凶邪,告請天之遊擊第四玉皇君。

兆若立功建德,益算延年,告請天之鬥君第五玉皇君。

兆若屈滯疾厄,乞申希免,告請天之太常第六玉皇君。

兆若天地否激,氣候不調,告請天之上帝第七玉皇君。

兆若禳卻眾災,飛上履下,告請天之尊玉帝第八玉皇君。

兆若變化無方,應救一切,告請天之太帝第九玉皇君。

右九皇君、九夫人內姓隱諱,知之延壽千年。

常夕夕觀之,想見皇君夫人形象威光,憶其姓諱,諦存在心,得見第八、第九星,延壽無窮。

----------------------------------------

◎太上空常飛步錄

太上大道君曰:空常者,天地之魂魄,一陰一陽一之行用。

唯斗君名姓別有,具列於後。

訣唯有一訣步剛咒,啟乞願由人臨時作辭及口啟之。

在其二十八宿名星圖,具在《流珠正經》,以意詳用。

次南斗君及七宿法老君曰:南斗君姓唐,名粗,字宣道,太原人。

次西斗君及七宿法老君曰:西斗君姓劉,名起,字石嬰,長安人也。

次北斗君及七宿法老君曰:北斗君姓陳,名奉,字百萬,一江一 夏人云云,在《流珠》中。

右四斗君,四人官二十八人,皆受志人配使,並乞願皆如心手相應,無事切不得妄行,卻招禍返損人也。

次司命法

老君曰:左司命一人也。

姓韓,名思,字元信,長樂人也。

司錄,司伐等屬焉。

左司命有三十六大員官。

右司命姓張,名獲邑,字子良,廣一陽一人也。

司錄、司非等屬焉。

右司命亦有三十六大員官。

天師曰:韓、張二司命,皆是漢高帝之臣也。

老君曰:得左、右二司命名,可以六甲日躡地紀步咒,如前二十八宿法。

唯訣各隨命配為司命訣,捻之,往往行之二年,便獲長生;請出災厄秘妙之法,久久一精一修,白日昇舉。

分類:道教書籍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雲笈七簽
卷一 道德部卷二 混元混洞開闢劫運部卷三 道教本始部卷四 道教經法傳授部卷五 經教相承部卷六 三洞經教部卷七 三洞經教部本文卷八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九 三洞經教部經釋卷十 三洞經教部經卷十一 三洞經教部經二卷十二 三洞經教部經三卷十三 三洞經教部經四卷十四 三洞經教部經五卷十五 三洞經教部經六卷十六 三洞經教部經七卷十七 三洞經教部經八卷十八 三洞經教部經九卷十九 三洞經教部經十卷二十 三洞經教部經十一卷二十一 天地部一卷二十二 天地部二卷二十三 日月星辰部一卷二十四 日月星辰部二卷二十五 日月星辰部三卷二十六 十洲三島部卷二十七 洞天福地部卷二十八 二十八治部卷二十九 稟生受命部一卷三十 稟生受命部二卷三十一 稟生受命部三卷三十二 雜修攝部一卷三十三 雜修攝部二卷三十四 雜修攝部三卷三十五 雜修攝部四卷三十六 雜修攝部五卷三十七 齋戒部卷三十八 說戒部一卷三十九 說戒部二卷四十 說戒部三卷四十一 雜法部卷四十二 存思部一卷四十三 存思部二卷四十四 存思部三卷四十五 秘要訣法部一卷四十六 秘要訣法部二卷四十七 秘要訣法部三卷四十八 秘要訣法部四卷四十九 秘要訣法部五卷五十 秘要訣法部六卷五十一 秘要訣法部七卷五十二 雜要圖訣法部卷五十三 雜秘要訣法部卷五十四 魂神部一卷五十五 魂神部二卷五十六 諸家氣法部一卷五十七 諸家氣法部二卷五十八 諸家氣法部三卷五十九 諸家氣法部四卷六十 諸家氣法部五卷六十一 諸家氣法部六卷六十二 諸家氣法部七卷六十三 金丹部一卷六十四 金丹部二卷六十五 金丹部三卷六十六 金丹部四卷六十七 金丹部五卷六十八 金丹部六卷六十九 金丹部七卷七十 金丹部八卷七十一 金丹部九卷七十二 金丹部十卷七十三 金丹部十一卷七十四 方藥部一卷七十五 方藥部二卷七十六 方藥部三卷七十七 方藥部四卷七十八 方藥部五卷七十九 符圖部一卷八十 符圖部二卷八十一 庚申部一卷八十二 庚申部二卷八十三 庚申部三卷八十四 屍解部一卷八十五 屍解部二卷八十七 諸真要略部卷八十八 仙籍旨訣部卷八十九 諸真語論部卷九十 七部語要部卷九十一 七部名數要記部卷九十二 仙籍語論要記部一卷九十三 仙籍語論要記部二卷九十四 仙籍語論要記部三卷九十五 仙籍語論要記部四卷九十六 讚頌部讚頌歌卷九十七 讚頌部歌詩卷九十八 讚頌部詩讚辭卷九十九 讚頌部贊詩詞卷一百 紀傳部紀一卷一百一 紀傳部紀二卷一百二 紀傳部紀三卷一百三 紀傳部傳一卷一百四 紀傳部傳二卷一百五 紀傳部傳三卷一百六 紀傳部傳四卷一百七 紀傳部傳五卷一百八 紀傳部傳六卷一百九 紀傳部傳七卷一百一十 紀傳部傳八卷一百一十一 紀傳部傳九卷一百一十二 紀傳部傳十卷一百一十三 紀傳部傳十一卷一百一十四 經傳部傳十三卷一百一十五 紀傳部傳十四卷一百一十六 紀傳部傳十五卷一百一十七 靈驗部一卷一百一十八 靈驗部二卷一百一十九 靈驗部三卷一百二十 靈驗部四卷一百二十一 靈驗部五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