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史演義》第六十三回 陳霸先舉兵討逆 王僧辯卻賊奏功:奉母婁太妃為皇太后,降東魏諸臣封爵有差。惟效力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北史演義》第六十三回 陳霸先舉兵討逆 王僧辯卻賊奏功

南北史演義

第六十三回 陳霸先舉兵討逆 王僧辯卻賊奏功

卻說高洋篡位,改國號齊,追尊祖樹為文穆皇帝,祖妣韓氏為文穆皇后,父歡為獻武皇帝,廟號高祖,兄澄為文襄皇帝,廟號世宗。

奉母婁太妃為皇太后,降東魏諸臣封爵有差。

惟效力高氏諸臣,不在此例。

封宗室高岳等十人為王,功臣庫狄乾等七人,亦授王爵。

皇弟浚為永安王,淹為平一陽一王,浟為彭城王,演為常山王,渙為上一黨一王,湝為襄城王,湛為長廣王,湝為任城王,湜為高一陽一王,濟為博陵王,凝為新平王,潤為馮翊王,洽為漢一陽一王。

澄與洋本同母兄弟,就是演、湛、淯、濟,亦系婁太妃所出,余九人出自他姬,不必絮述。

洋降封故主善見為中山王,故後高氏為中山王妃,兼稱太原長公主,免令稱臣,派官監束。

有時亦邀中山王入宴,或令隨從出入。

太原公主嘗與偕行,飲食起居,隨時護視,故善見尚得苟延。

洋擬立正妃李氏為後,李氏為趙郡李希宗女,高隆之、高德正兩人,謂李系漢婦,不宜尊為國母,獨楊愔請依漢、魏故事,不改元妃。

洋從愔言,竟立李氏為後。

後子殷為太子,並尊文襄王妃為文襄皇后,居靜德宮。

文襄王子孝琬,得受封河間王,孝琬弟孝瑜,亦受封河南王。

命太師庫狄干為太宰,司徒彭樂為太尉,司空潘樂為司徒,儀同三司司馬一子如為司空,高隆之錄尚書事,弟淹為尚書令,元紹為尚書左僕射,段韶為尚書右僕射。

既而段韶去職,進楊愔為右僕射。

初政清明,簡靜寬和,任人以才,馭下以法,內外肅然,卻是有些新朝氣象。

西魏大丞相宇文泰聞高洋篡位,假義興師,由恆農築橋渡河,進軍建州。

高洋親自督兵,出次東城,泰聞洋軍容嚴盛,不禁歎息道:「高歡乃有此兒,雖死猶不死了!」會天雨不止,畜產皆死,乃引軍西還。

嗣是洛一陽一、平一陽一諸守吏,皆降北齊,洋又南略梁境,奪去南青州及山一陽一郡,並淮一陰一、司州,兩河、兩淮,悉為齊有,好算是一個東方霸國了。

北齊盛時,無過於此。

梁主綱受制侯景,事無大小,統須由景主張,又不敢通書藩鎮,飭令勤王,只有日夕涕洟,聽天由命。

鄱一陽一王范寓居湓城,本來是有心匡復,應前回。

嗣因寄身江州,無從展足,乃改變方針,欲將江州據為己有,特升晉熙縣為晉州,令世子嗣為刺史,漸漸的拓權略地,所有郡縣名稱,多半更張。

江州刺史尋一陽一王大心,政令所行,不出郡門,乃與范生嫌,使部將徐嗣徽率兵二千,築壘稽亭,遏絕市糴。

范眾無從得食,多半餓死,范且憂且憤,疽發背上,竟致病歿。

范尚有志一操一,可惜度量不足,徒致身死名裂。

世子嗣尚在晉州,為侯景將任約所襲,也致敗亡。

約進擊江州,大心迎戰亦敗,舉州降約。

徐嗣徽奔往江陵,投歸湘東王繹麾下,鄱一陽一將侯瑱,居守豫章,亦被景將於慶攻入,力屈請降。

邵陵王綸自鄱一陽一避入郢州。

是時有一亂世梟雄,崛起海南,獨起兵討賊,擁眾北行。

這人為誰?就是西江督護陳霸先。

見五十六回。

先是廣州刺史元景仲,得侯景書,密與聯絡,景仲遂欲起應。

獨霸先不從,集兵南海,擊死景仲,別迎定州刺史蕭勃鎮廣州。

勃系梁武從侄,乃父便是吳平侯蕭景。

蒞鎮以後,適有前高州刺史蘭裕,煽誘始興等十郡,共攻衡州。

監衡州事歐一陽一頠,向勃乞援,勃使霸先往救,一戰即捷,擒斬蘭裕,勃乃令霸先為始興太守。

霸先結交豪傑,得郡人侯安都、張偲等數千人,遂遣統將杜僧明、胡穎出屯嶺上,檄討侯景。

勃反遣使勸阻,霸先慨語來使道:「僕荷國恩,常圖報效,前聞侯景渡江,即欲往援,適值元蘭構釁,梗我中道,因不果行,今外變已靖,內訌未平,君辱臣死,怎敢受命!君侯體重宗支,任系方岳,理應泣血枕戈,偕僕就道,奈何反諭僕中止呢!」梟桀舉事之初,統是名正言順。

遂遣還勃使,派人由間道至江陵,願受湘東王繹節度,繹授霸先為交州刺史,封南野縣伯。

會南康土豪蔡路養,起兵據郡,蕭勃令譚世遠為曲江令,與路養相結,同遏霸先。

蕭勃想無心肝,否則何至出此?霸先遂進討南康,至大庾嶺,杜僧明引軍來會,與蔡路養交戰南野。

杜僧明策馬先驅,橫槊刺敵,路養亦持刃相迎,戰至數合,敵不住僧明勇力,拖刀敗走。

僧明躍馬追趕,不防路養妻侄蕭摩訶,從斜刺裡馳馬出來,攔住僧明。

僧明見他年尚垂髫,視為無能,即用槊猛一刺過去,偏摩訶狡猾得很,把身一閃,致僧明一槊落空。

僧明將槊一抽一回,那摩訶的長槊已至胸前,慌忙策馬一躍,槊頭正中馬一眼。

馬負痛掀倒,僧明亦墮一落地上。

幸虧霸先馳救,殺退摩訶,扶起僧明。

僧明憤激得很,仍欲再戰,霸先即將自己乘馬,讓與僧明。

僧明上馬復進,霸先亦易馬麾兵,奮勇殺入,路養大敗,脫身遁去。

蕭摩訶投降,霸先得收復南康,修理崎頭古城,引兵居守。

高州刺史李遷仕,曾與蘭裕交好,至是欲為友復仇,擬襲南康,並召高涼刺史馮寶,入州計事。

馮寶為北燕遺裔,曾祖業浮海奔宋,留居新會,世為羅州刺史,及寶始徙任高涼,娶妻冼氏,智勇兼優,威服部眾。

寶奉召欲往,冼氏諫阻道:「刺史無故,不應一召太守,想是遷仕欲反,脅君同行,願君勿往,徐觀後變!」寶乃托病不赴,果然遷仕出兵,使軍將杜平虜往襲南康。

霸先已經探悉,使部將周文育出拒,勝負未分。

冼氏聞知消息,又語馮寶道:「杜平虜與官軍相爭,不能驟還,遷仕在州,實無能為。

君可致書遷仕,謂病尚未瘳,特遣婦參見,並輸軍資,彼必心喜,不加戒備。

妾率千人步擔雜物,聲言輸送,一入州城,便可破遷仕了。」

寶依計行一事,冼氏整裝隨發,行至高州城下,遷仕果然無備,開城納入。

哪知擔中統是甲仗,由冼氏一聲暗號,大眾各穿甲持械,攻入州署,遷仕倉皇竄逸,逾垣脫身,得往寧都。

杜平虜亦被文育殺敗,走回城下,仰見城門緊閉,上面坐著一位女將軍,俯首嬌一呼道:「平虜休來!我已驅除叛賊了。」

平虜料不肯納,繞城遁去。

及文育馳至,冼氏乃開城出迎,說明情由,文育大喜。

冼氏欲往謁霸先,當由文育派兵為導,到了贛石,得與霸先相見。

霸先厚加慰勞,且賜金帛。

冼氏不受,辭歸高涼,復語馮寶道:「陳都督不是常人,將來不但平賊,且必乘時立業,不可限量,君宜厚加資助,圖保終身!」寶乃撥送糧械,接濟霸先,霸先當然申謝。

此段力寫冼氏,以旌女豪。

一面再遣杜僧明等往攻遷仕,遷仕拒守數月,終被僧明殺入,擒還南康,結果一性一命。

霸先自南康出發,進兵江州,贛石舊有二十四灘,行旅視為畏途,至此水漲數丈,巨石皆沒,一任航行。

霸先行次西昌,有龍出現水濱,五采鮮曜,時人目為異征。

湘東王繹即授霸先為江州刺史。

霸先請發兵相會,繹卻無暇顧應,尚欲有事郢州。

看官道是何因?原來邵陵王綸至郢州後,由刺史南平王恪,梁武侄,即蕭偉子。

推綸為假黃鉞都督承製。

綸大修鎧仗,擬討侯景,偏湘東王繹不肯相容,竟使王僧辯鮑泉率領舟師,潛往襲擊,至鸚鵡洲,綸已察覺,特使人致書僧辯,略云:「將軍前年為人殺侄,今年復為人攻兄,借此求榮,恐為天下所不齒,請將軍自思!」僧辯將原書報繹,繹仍令進軍。

綸聞僧辯復進,乃集眾西園,揮涕與語道:「我本無他,志在滅賊,湘東疑我爭帝,發兵來攻,今日欲守,奈乏糧儲,欲戰且取笑千載,看來只好避往下流罷!」麾下壯士,爭請出戰,綸仍不從,即與世子瓚登舟北去。

郢州刺史南平王恪,迎僧辯入郢州城,僧辯送恪詣江陵,向繹報捷。

繹遣世子方諸為郢州刺史,方諸年僅十五,因為繹一寵一妃王氏所生,格外鍾一愛一,特令出鎮江夏,即郢州治。

用鮑泉為輔,控遏下游。

邵陵王綸,北至武昌,稍收散卒,屯齊昌城,遣使向北齊乞降,齊封綸為梁王。

繹固無兄,綸亦無父,背國降虜,同歸於盡。

綸乃移營馬柵,將引齊軍共攻南一陽一。

侯景部將任約,方由江州西上,進寇西一陽一武昌,聞綸在馬柵立營,使偏將叱羅通,帶領數百一精一騎,潛往襲綸。

綸猝不及防,潰走汝南。

汝南為西魏屬地,城主李素系綸故吏,開門迎綸,綸乃修城池,集士卒,將圖安陸。

西魏安州刺史馬岫,報知宇文泰,泰遣將軍楊忠攻汝南,適天寒雨雪,不便攻撲,綸與李素,乘城協守,魏兵多死。

相持數旬,天氣通溫,楊忠督兵猛攻,李素中箭身亡,城遂被陷。

綸拚命巷戰,為忠所殺,投一屍一江岸。

岳一陽一王察,時已稱臣西魏,受封梁王,在襄一陽一建台置吏,特遣人致書楊忠,願收綸一屍一埋葬。

忠即允諾,當由襄一陽一使人,取一屍一棺殮,面色尚如生時,因載回襄一陽一,擇地營葬去了。

梁武家兒又弱一個。

寧州刺史徐文盛,受湘東王繹命令,募兵得數萬人,東下討賊。

行次貝磯,正值景將任約,據有西一陽一、武昌,擁著艨艟大艦,逆流前來。

文盛縱兵迎戰,擊破約軍,陣斬叱羅通等,約走西一陽一,侯景方自稱漢王,進位相國,又加號宇宙大將軍,都督六一合諸軍事。

梁主綱毫不預聞,及見文牘上載此名號,方驚歎道:「將軍乃有宇宙的稱呼麼?」

景令王克為太師,宋子仙為太保,元羅為太傅,郭元建為太尉,張化仁為司徒,任約為司空,王偉為尚書左僕射,索超世為尚書右僕射。

所有軍國大權,仍歸侯景掌中。

會因任約兵敗,乃引軍自出,駐紮晉熙。

南康王會理,因侯景出戍,都城空虛,遂與左衛將軍柳敬禮,即仲禮弟。

西鄉侯蕭勸,東鄉侯蕭勉,皆蕭景子。

密謀起兵,誅滅景一黨一。

王偉是景第一心腹,會理等暗中規畫,想把他先開頭刀,不意建安侯蕭賁,正德弟正立子。

與始興王蕭憺孫子邕,竟將會理等密謀,通報王偉。

偉先發制人,立率一黨一羽,收捕會理,與會理弟通理、久理,還有蕭勸、蕭勉、柳敬禮等,一古腦兒拘入獄中,飛使報景,乞請處置。

景並不多說,只回答一個殺字,可憐會理等人,駢首就刑。

那喪盡天良的蕭賁、蕭子邕,得景賜姓,改蕭為侯,且受景封爵為王。

蕭氏得此壞子孫,直把那遠祖蕭何丞相的面目都剝光了!比正德還要弗如。

武林侯蕭諮,鄱一陽一王范弟。

姿稟文弱,不為景忌,嘗得出入宮廷,侍談主側。

自會理等謀洩被害,遂為賊一黨一注目。

諮因事至廣莫門外,突然遇盜,把他殺死,這明明是景一黨一所遣,偽為盜裝,了結諮命。

真也是一個斬草除根的絕計。

景嘗與梁主綱登重雲殿,禮佛設誓道:「自今君臣,兩無猜貳,臣不得負陛下,陛下亦不得負臣!」至此景疑梁主與會理通謀,所以殺諮。

梁主綱亦自知不久,見舍人殷不害在側,指殿與語道:「龐涓當死此下!」不害亦歎息而出。

惟侯景聞內變已平,遂由晉熙趨宣城。

宣城守將楊白華,拒守經年,已累得糧盡力疲。

偏侯景親自到來,眼見得不能支撐,景又致書招降,許令不死,白華只好出迎。

宣城雖下,三吳又義兵迭起,新吳有餘孝頃,會稽有張彪,俱嚴辭討景,羽檄交馳。

景不得已還至建康,遣將堵御,怎奈顧東失西,圖近忽遠,任約屯兵西一陽一,屢次失利,武昌被徐文盛奪去,告急書絡繹不絕。

景只得再自出師,倍道至西一陽一,與徐文盛夾江築壘,準備廝殺。

文盛閉營不動,俟景渡江來攻,他始麾舟逆擊。

令旗一颭,數百號小舟,如箭駛至,攢攻侯景。

景慌忙迎敵,正殺得難解難分,那文盛一箭射來,本意是欲射侯景,偏右丞庫狄式和,立在前面,做了侯景的替死鬼,墮水喪命。

景不禁膽寒,引舟急退,逃還營中,只晦氣了若干將士。

自經此一戰,景知文盛難敵,拔營復退,遣宋子仙、任約等掩襲郢州。

郢州刺史蕭方諸但知嬉戲,未諳軍旅,行郢州事鮑泉,又是個酒囊飯袋,專供方諸戲一弄,有時伏一床一作馬,背負方諸,有時臥地作牛,口引方諸,鎮日裡遊戲作樂,毫不設備。

某日大風急雨,天色晦冥,有守卒登城遙望,隱約見有許多賊騎,卷旆前來,忙下城報泉道:「賊騎來了!」泉怡然道:「徐文盛方殺敗賊眾,何因得至?汝休得謊報!」說著又有走報如前。

泉尚未信,直至探報迭至,方令閉城,那賊騎已經趨入,守卒逃避一空。

泉不聞聲響,還與方諸戲狎。

方諸踞坐泉腹,用五色彩線,替泉辮髯,忽有一將排闥徑入,持刀欲斫,方諸眼快,忙跪伏地下,叩頭求免。

確是一個小兒態。

泉望將過去,正是賊帥宋子仙,急向一床一下一縮,匍匐進去。

老頭兒更不濟事。

宋子仙早已瞧著,順手去扯泉須,泉痛不可耐,只好爬出,須與彩線,已半被拔落。

當由子仙召入部眾,將兩人捆送景營。

景聞郢州得手,竟順風張帆,越過文盛軍營,直入江夏。

文盛大驚,潰歸江陵。

湘東王繹已命王僧辯為大都督,率諸軍至巴陵。

途次聞郢州失守,乃即在巴陵駐軍,飛使報繹。

繹復書道:「賊既乘勝,必將西下,卿不勞遠擊,但散守住巴邱,以逸待勞,無慮不勝!」又語僚佐道:「景若率水陸兩路,直指江陵,最是上策;否則據夏首,積兵糧,尚不失為中策;倘徒力攻巴陵,乃真是下策了。

巴陵城小勢固,僧辯自能堅守,景攻城不拔,野無所掠,待暑疫迭起,食盡兵疲,還有甚麼不破呢!」想是湘東應做數年皇帝,所以福至心靈。

乃命羅州刺史徐嗣徽,武州刺史杜崱,各引兵往助僧辯。

侯景使丁和守夏首,任約趨江陵,自督宋子仙等攻巴陵。

景頗三策並用,但注重巴陵,已落下計。

僧辯乘城固守,偃旗息鼓,靜若無人,景遣輕騎至城下,問城中何人主守?僧辯令守卒回答道:「守將為王領軍。」

城下復仰問道:「何不速降?」

僧辯復令守卒應聲道:「汝軍但向荊州,此城不足為礙。」

騎兵返報侯景,景頗以為疑。

宜州刺史王琳,從僧辯屯巴陵。

乃兄王珣,前曾駐守江夏,投降景軍,景乃把珣兩手反翦,推至城下,使招琳降。

琳厲聲道:「兄受命拒賊,不能死難,尚敢來哄我麼?」

言已,彎弓欲射。

珣赧顏趨退,景即督士卒百道攻城。

但聽城中梆聲一響,旗鼓張皇,矢石如雨點般飛下,傷死景眾無數,景只好卻退。

僧辯又迭出奇兵,與景角鬥。

景身被甲冑,在城下督戰;僧辯卻寬袍大袖,乘輿巡城,一些兒不露驚惶,反令守卒鼓吹奏樂。

景不禁歎服,屢戰無功。

湘東王繹令武猛將軍胡僧祐,出援僧辯,且面諭道:「賊若水戰,但用大艦迎擊,必然大勝,若止步戰,可鼓棹自往巴邱,不煩與他交鋒了。」

僧祐奉令至湘浦,與景將任約相遇,佯為畏約,避就他路。

約驅眾急追,直抵羊口,遙呼僧祐道:「吳兒何不早降?走將何往?」

僧祐不應,潛引兵至赤沙亭,適信州刺史陸法和,引兵來會,法和有異術,能預料吉凶,當侯景圍台城時,嘗語人道:「景亦勝亦不勝。」

至此聞任約進一逼一江陵,自請會擊。

湘東王繹乃令他接應僧祐。

法和與僧祐定計,伏兵待約。

約自恃屢勝,馳入阱中,那時伏兵驟起,左有僧珣,右有法和,兩軍圍裹攏來,隨你任約勇力過人,到此也似虎落陷坑,無從逞威,被法和軍活擒了去;餘眾多死。

景在巴陵城下,眾多病疫,又兼糧食告罄,正思退軍,驀聞任約被擒,且驚且俱,便即焚營夜遁,用丁和為郢州刺史,留宋子仙守郢城,別將支化仁守魯山。

法和送約至江陵,自請還鎮,並語繹道:「侯景將平,不必多慮,惟蜀賊將至,不可不防!」繹乃遣屯峽口,任約亦願歸誠,繹因許赦免。

更命王僧辯、胡僧珣等引兵東下。

僧辯先攻魯山,擒住支化仁,進薄郢州,攻克外郛,斬首千級。

宋子仙退據金城,僧辯四面築壘,環攻不休。

子仙惶急得很,情願獻還郢城,乞放開一網,俾得生還。

賊一黨一也有此時。

僧辯假意允許,撤去一面圍兵,給船百艘,令他載歸。

一面命別將杜龕,領著一精一兵千人,攀堞齊上,鼓噪奄進。

子仙開城駕舟,與丁和飛槳遁逃。

馳至白楊浦,天色將晚。

子仙擬攏舟近岸,不防蘆葦中閃出一軍,為首一員大將,裝束與天魔相似,大聲喝道:「逆賊休走!周鐵虎等候多時了!」小子有詩為證,詩云:

悍賊橫行已數年,到頭畢竟有誰憐?

一聲驚響心先碎,亂一黨一從來少瓦全。

究竟宋子仙等能否逃生,且至下回再敘。

陳霸先起兵討賊,為陳氏開基之始。

彼本安居嶺南,獨能仗義執言,糾眾興師,當其出南海,越大庾,轉戰無前,所向披一靡一,元景仲、蘭裕、蔡路養、李遷仕等,非死即遁,未聞有敢與久持者,何其銳也!馮夫人冼氏,謂非常人,誠哉其然。

惟冼氏為一婦人,乃能鑒別梟雄,已非凡品,且為馮寶設謀,智賺遷仕,有此巾幗,不亞鬚眉,宜本回之力為旌揚,不肯苟略。

王僧辯之從容拒景,智勇不在霸先下,瑜、亮並生,同輔一主,設非後日之互啟猜嫌,各思攘一柄一,寧非亦蕭氏之周召耶!筆本回提出二人,作為綱領,所以表賊景之平,實由二人為首倡雲。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北史演義
第一回 射蛇首興王呈預兆 睹龍顏慧婦忌英雄第二回 起義師入京討逆 迎御駕報績增封第三回 伐燕南冒險成功 捍東都督兵禦寇第四回 毀賊船用火破盧循 發軍函出奇平譙縱第五回 搗洛陽秦將敗沒 破長安姚氏滅亡第六回 失秦土劉世子逃歸 移晉祚宋武帝篡位第七回 弒故主冤魂索命 喪良將胡騎橫行第八回 廢營陽迎立外藩 反江陵驚聞內變第九回 平謝逆功歸檀道濟 入夏都擊走赫連昌第十回 逃將軍棄師中虜計 亡國後侑酒作人奴第十一回 破氐帥收還要郡 殺司空自壞長城第十二回 燕王弘投奔高麗 魏主燾攻克姑臧第十三回 捕奸黨殷景仁定謀 露逆萌范蔚宗伏法第十四回 陳參軍立柵守危城 薛安都用矛刺虜將第十五回 騁辯詞張暢報使 貽溲溺臧質復書第十六回 永安宮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弒第十七回 發尋陽出師問罪 克建康梟惡鋤奸第十八回 犯上興兵一敗塗地 誅叔納妹只手瞞天第十九回 發雄師慘屠骨肉 備喪具厚葬妃嬙第二十回 狎姑姊宣淫鸞掖 辱諸父戲宰豬王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東正位 討宿孽江右鏖兵第二十二回 掃逆藩眾叛蕩平 激外變四州淪陷第二十三回 殺弟兄宋帝濫刑 好佛老魏主禪統第二十四回 江上墮謀親王授首 殿中醉寢狂豎飲刀第二十五回 討權臣石頭殉節 失鎮地櫟林喪身第二十六回 篡宋祚廢主出宮 弒魏帝淫嫗專政第二十七回 膺帝菉父子相繼 禮名賢昆季同心第二十八回 造孽緣孽兒自盡 全愚孝愚主終喪第二十九回 蕭昭業喜承祖統 魏孝文計徙都城第三十回 上淫下烝丑傳宮掖 內應外合刃及殿庭第三十一回 殺諸王宣城肆毒 篡宗祚海陵沉冤第三十二回 假仁襲義兵達江淮 易後廢儲釁傳河洛第三十三回 兩國交兵齊師屢挫 十王駢戮蕭氏相殘第三十四回 齊嗣主臨喪笑禿鶖 魏淫後流涕陳巫盅第三十五回 洩密謀二江授首 遭主忌六貴洊誅第三十六回 江夏王通叛亡身 潘貴妃入宮專寵第三十七回 殺山陽據城傳檄 立寶融廢主進兵第三十八回 張欣泰敗謀罹重辟 王珍國懼禍弒昏君第三十九回 諫遠色王茂得嬌娃 竊大寶蕭衍行弒逆第四十回 蕭寶夤乞師伏虜闕 魏邢巒遣將奪梁州第四十一回 弟子輿屍潰師洛口 將帥協力戰勝鍾離第四十二回 誣通叛魏宗屈死 圖規復梁將無功第四十三回 充華產子嗣統承基 母后臨朝窮奢極欲第四十四回 築淮堰梁皇失計 害清河胡後被幽第四十五回 宣光殿省母啟爭端 沃野鎮弄兵開禍亂第四十六回 誅元爰再逞雌威 拒葛榮輕罹賊網第四十七回 蕭寶夤稱尊叛命 爾朱榮抗表興師第四十八回 喪君有君強臣謝罪 因敵攻敵叛王入都第四十九回 設伏甲定謀除惡 縱輕騎入闕行兇第五十回 廢故主迎立廣陵王 煽眾兵聲討爾朱氏第五十一回 戰韓陵破滅子弟軍 入洛宮淫烝大小後第五十二回 梁太子因憂去世 賀拔岳被賺喪身第五十三回 違君命晉陽興甲 謁行在關右迎鑾第五十四回 飲宮中魏主遭鴆毒 陷澤畔竇泰死戰場第五十五回 用少擊眾沙苑交兵 廢舊迎新柔然納女第五十六回 戰邙山宇文泰敗潰 幸佛寺梁主衍捨身第五十七回 責賀琛梁廷草敕 防侯景高氏留言第五十八回 悍高澄毆禁東魏主 智慕容計擒蕭淵明第五十九回 縱叛賊朱異誤國 卻強寇羊侃守城第六十回 援建康韋粲捐軀 陷台城梁武用計第六十一回 困梁宮君王餓死 攻湘州叔侄尋仇第六十二回 取公主侯景脅君 篡帝祚高洋竊國第六十三回 陳霸先舉兵討逆 王僧辯卻賊奏功第六十四回 弒梁主大憝行兇 臠侯賊庶支承統第六十五回 殺季弟特遣猛將軍 鴆故主兼及親生女第六十六回 陷江陵並戕梁元帝 誅僧辯再立晉安王第六十七回 擒敵將梁軍大捷 逞淫威齊主橫行第六十八回 宇文護挾權肆逆 陳霸先盜國稱尊第六十九回 討王琳屢次交兵 諫高洋連番受責第七十回 戮勳戚皇叔篡位 溺懿親悍將逞謀第七十一回 遇強暴故後被污 違忠諫逆臣致敗第七十二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卻敵軍段孝先建功第七十三回 背德興兵周師再敗 攬權奪位陳主被遷第七十四回 暱奸人淫後殺賢王 信刁媼昏君戮胞弟第七十五回 斛律光遭讒受害 宇文護稔惡伏誅第七十六回 選將才獨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馮小憐第七十七回 韋孝寬獻議用兵 齊高緯挈妃避敵第七十八回 陷晉州轉敗為勝 擒齊主取亂侮亡第七十九回 老將失謀還師被虜 昏君嗣位慘戮沈冤第八十回 宇文婦醉酒失身 尉遲公登城誓眾第八十一回 失鄴城皇親自刎 篡周室勳戚代興第八十二回 揮刀遇救逆弟敗謀 酣宴聯吟艷妃專寵第八十三回 長孫晟獻謀制突厥 沙缽略稽首服隋朝第八十四回 設行省遣子督師 避敵兵攜妃投井第八十五回 據湘州陳宗殉國 撫嶺表冼氏平蠻第八十六回 反罪為功築宮邀賞 寓剿於撫徙虜實邊第八十七回 恨妒後御駕入山鄉 謀奪嫡計臣賂朝貴第八十八回 太子勇遭讒被廢 庶人秀幽錮蒙冤第八十九回 侍病父密謀行逆 烝庶母強結同心第九十回 攻并州分遣兵戎 幸洛陽大興土木第九十一回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 駕龍舟煬帝赴江都第九十二回 巡塞北厚撫啟民汗 幸河西窮討吐谷渾第九十三回 端門街陳戲示番夷 觀瀾亭獻詩逢鬼魅第九十四回 征高麗勞兵動眾 潰薩水折將喪師第九十五回 楊玄感兵敗死窮途 斛斯政拘回遭慘戮第九十六回 犯乘輿圍攻紫寨 造迷樓望斷紅顏第九十七回 御苑賞花巧演古劇 隋堤種柳快意南遊第九十八回 麻叔謀罪發受金刀 李玄邃謀成建帥府第九十九回 迫起兵李氏入關中 囑獻書矮奴死闕下第一百回 弒昏君隋家數盡 鴆少主楊氏凶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