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史演義》第七十六回 選將才獨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馮小憐:為大司空,柱國辛威為大司寇,綏德公陸通為大司馬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南北史演義》第七十六回 選將才獨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馮小憐

南北史演義

第七十六回 選將才獨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馮小憐

卻說周主邕親政以後,進太傅尉遲回為太師,柱國竇熾為太傅,大司空李穆為太保,齊公憲為大塚宰,衛公直為大司徒,趙公招宇文泰第七子。

為大司空,柱國辛威為大司寇,綏德公陸通為大司馬。

此外如宇文神舉、宇文孝伯及王軌等,亦皆進秩有差。

又因庾季才一再諫護,特賜粟帛,升授大中大夫。

當時老成宿將,如燕公於謹,鄭公達奚武,隋公楊忠等,並皆去世。

忠子名堅,曾為小爆伯,宇文護見堅非常相,屢欲引為腹心。

忠密囑道:「兩姑之間難為婦,汝寧勿往!」堅謹遵父訓,故護伏法受誅,堅得不坐。

忠於天和三年逝世,堅襲爵為隋公,後來便是篡周的隋文帝。

特筆提出。

衛公直以勳舊淪亡,自己為誅護首功,益懷奢望,偏是三公名位,已被別人攫去,大塚宰又授齊公憲,大司馬更授陸通,政權兵權,一些兒沒有到手,心常怏怏。

齊公憲曾任大司馬,至是進官大塚宰,名為超擢,實奪兵權。

開府裴文舉為憲侍讀,周主邕嘗召入與語道:「昔魏末不綱,太祖輔政,及周室受命,晉公護乃起執大權,積久成常,便以為法應如是,試思從古到今,有三十歲的天子,尚須懿親攝政麼?《詩經》有言:夙夜匪懈,以事一人,一人就指天子。

卿雖陪侍齊公,不得徒徇小忠,只知為齊公效死。

且太祖以後,尚有十兒,難道可都登帝位麼?卿須規以正道,勸以義方,輯睦我君臣,協和我兄弟,勿令自致嫌疑,再蹈晉公覆轍哩!」周主邕亦煞費苦心。

文舉拜謝而出,便即告憲。

憲指心撫幾道:「這是我的本心,公豈不知!但當盡忠竭節,何必多疑!」衛公直與憲有隙,憲因此格外容忍,且因直系周主母弟,每加友敬。

直無從尋隙,暫得相安。

周主邕追尊略一陽一公覺為孝閔皇帝,立皇子魯公贇為太子。

贇系後宮李氏所出,從前於淮平江陵,擄取李氏入關,周太祖泰,因李氏容貌端好,特賜與邕,乃遂生贇。

頠一性一嗜酒色,周主邕因他居長,所以立為儲貳。

平時約束甚嚴,嘗命東宮官屬,錄贇言語動作,每月奏聞,贇尚有所憚,不敢妄動。

但江山可改,本一性一難移,父在時勉循禮法,父歿後誰作箴規?周主邕擇嗣不慎,鑄成大錯,終不免貽誤宗社了。

都為後文寫照。

這且待後再表。

且說陳主頊即位後,轉眼間已兩三年。

應七十四回。

這兩三年內,還算沒有大事,只廣州刺史歐一陽一紇,於太建元年冬造反,逾年即得蕩平。

歐一陽一紇是歐一陽一頠子,與頠同定廣州,歐一陽一頠事見前文。

因得襲職。

自華皎叛命奔周,見七十三回。

陳主頊不免疑紇,征為左衛將軍,紇不禁惶懼,竟舉兵造反,出攻衡州。

陳廷遣使諭旨,怵以周迪、陳寶應故事,見七十二回。

紇仍不服,乃續命車騎將軍章昭達率師往討。

昭達未至,紇卻誘引一陽一春太守馮僕,至南海同抗陳軍。

僕系故高涼太守馮寶子,前見文。

寶歿時僕才九歲,賴寶妻冼氏,懷集部落,安境息民,數州宴然。

冼氏亦見前。

陳調僕為一陽一春守,至是僕赴南海,遣人告母。

冼夫人悵然道:「我兩世忠貞,不意出此不肖兒,今怎可惜子負國呢!」深明大義。

遂發兵拒境;率諸酋長迎章昭達。

昭達至始興,紇出屯洭口,立柵堵御。

昭達督兵進攻,立破水柵,紇出戰敗績,返奔里許,被昭達從後追擒,械送建康,斬首示眾。

又表上冼夫人功勞,陳主遣使持節,冊封冼氏母子,馮僕得封信都侯,遷石龍太守,冼氏為石龍太夫人,特賜繡察安車,鼓吹鹵薄,如刺史儀。

冼夫人應該受封,僕曾潛通叛人,不應濫賞。

章昭達得勝班師,順道攻後梁。

後梁主巋,巋嗣糴位見七十二回。

與周總管陸騰,會軍抵禦,陸騰就峽口南岸築城,橫引大索,編葦為橋,借通餉運。

昭達令軍士並駕樓船,各施長戟,仰割大索,索斷糧絕,遂得攻入城寨。

後梁又向周告急,周使將軍李遷哲往援,與昭達鏖戰數次,昭達失利,方才引還。

會陳太后章氏逝世,陳主居喪營葬,不復舉兵,齊使人南下弔喪,獨周使不至。

已而章昭達病歿,陳主因新失大將,恐周伺隙來侵,乃遣使至周聘問,周始答使報聘。

好容易過了五年,仲春下浣,夜間有白氣如虹,自北方貫入北斗紫宮。

陳太史占驗星象,謂北齊將要亂亡。

陳主頊忽動雄心,擬起兵伐齊,公卿多有異言,惟鎮前將軍吳明徹,決策請行。

陳主頊乃語公卿道:「齊主荒亂,不久必亡,推亡固存,古有常訓,朕已決計北伐,無庸疑議!但何人可作元帥,應由卿等公推。」

大眾都應聲道:「莫如中權將軍淳於量。」

僕射徐陵獨抗議道:「吳明徹家居淮左,諳齊風俗,且將略人才,亦無過明徹,臣願舉明徹為元帥。」

尚書裴忌亦接入道:「臣意亦同徐僕射。」

陵復續說道:「裴忌亦是良副,願陛下委任!」陳主遂授吳明徹都督征討諸軍事,裴忌為副,統師十萬,北向伐齊。

明徹出秦郡,另遣都督黃法?出歷一陽一。

齊遣軍援歷一陽一城,為黃法?所破,齊更命開府尉破胡、長孫洪略與侍郎王琳,率兵救秦州。

齊主緯仍召入西兗州刺史趙彥深,拜為司空,封宜一陽一王,命參軍機。

彥深密向秘書監源文宗,諮詢方略,文宗道:「朝廷一精一兵,必不肯多付諸將,若止有數千人,徒供吳人刀俎。

尉破胡人品卑劣,諒亦王所深知,此去必敗無疑。

為今日計,不若專委王琳,招募淮南三四萬人,風俗相通,能得死力,並命舊將出屯淮北,自可固守。

況琳與陳積釁甚深,必不肯反顏事陳,若不推誠用琳,更遣他人制肘,必成速禍,軍事更不可為了!」彥深歎道:「此策誠足制勝,我已力爭數日,終不見從;時事至此,尚復何言!」因相顧流涕。

文宗方受調為秦陘刺史,泣辭而去。

彥深實亦無能。

尉破胡等出發鄴都,特選長大有力的武士,充作前隊,號為蒼頭犀角大力軍。

又募得西域胡人,控一弩一善射,箭無虛發,陳軍頗加畏憚,未敢輕戰。

齊兵到了呂梁,直一逼一陳營,陳都督吳明徹,麾兵佈陣,立馬揚鞭,指語巴山太守蕭摩訶道:「敵軍所恃惟胡人,若得殪此胡,彼必奪氣,君名當不讓關羽了!」摩訶道:「胡人形狀如何?願為公力取此胡。」

明徹乃召前時降卒,令他指示,又自酌酒飲摩訶。

摩訶一飲而盡,即上馬衝入齊軍,專向胡人前闖去。

胡人亦有頭目,方挺身出陣,彎弓未發,摩訶取出小鑿,遙擲過去,正中胡額,應手立僕,余胡駭散。

齊軍陣內的大力軍,忙向前攔截摩訶,被摩訶執刀亂斫,立斃數人,大力軍又復潰走。

巨無霸尚不可恃,遑論大力軍。

王琳忙語尉破胡道:「吳兵甚銳,不可力敵,宜速收軍退回,別用良策決勝。」

破胡不從,尚驅部眾迎戰。

吳明徹見摩訶摧敵,把鞭一揮,陳軍大進,好似萬馬奔濤,無人敢敵。

齊軍大敗,長孫洪略戰死,破胡單騎馳免,王琳亦孤身走入彭城。

吳明徹分兵進攻,連下瓦梁、一陽一平、廬江等城,黃法?亦攻破歷一陽一,進拔合肥。

陳軍勢如破竹,齊城多望風迎降,所有高唐、齊昌、瓜步、胡墅諸城壘,次第入陳。

又攻克灄口、青州、山一陽一、廣陵諸城,齊遣尚書左丞陸騫,統兵二萬人救齊昌,遇陳西一陽一太守周炅,即與交鋒。

炅用疑兵擋住前面,自率一精一兵繞出騫後,掩擊騫軍。

騫顧後失前,被炅殺入陣中,一番蹂一躪,騫軍垂盡,獨騫抱頭竄去。

齊令王琳移守壽一陽一,與揚州道行台尚書盧潛,刺史王景顯等,共保壽一陽一外郭,吳明徹料琳甫入壽一陽一,眾心未固,亟乘夜率兵往攻,果然一鼓得手,破入外郭,王琳等退保內城。

明徹攻撲不下,乃堰肥水灌城,城中多病腫洩,十死六七。

齊右僕射皮景和,率眾數十萬救壽一陽一,距城三十里,頓兵不進。

陳軍聞報,都向明徹面請道:「堅城未拔,大敵在邇,元帥將何法對待?」

明徹拈鬚微笑道:「救兵如救火,彼乃結營不進,顯是不敢來戰,怕他甚麼!我料這座壽一陽一城,定然旦夕可下了。」

越日早起,令部兵飽餐一頓,自己亦親擐甲冑,上馬誓眾,決破此城。

當下出馬督攻,四面攀援,鼓噪而上。

守兵本來單弱,更且死亡甚眾,怎能面面顧到。

陳軍既得登城,便即殺下,王琳、盧潛、王貴顯等,巷戰至暮,均力屈被擒。

琳輕財一愛一士,得將卒心,雖嘗流寓鄴中,齊人多說他忠義,共加一愛一重。

我說未必,試看前營三窟,便見一斑。

及被擒後,明徹軍中,尚有王琳舊屬,皆相見唏噓,莫能仰視。

明徹恐在軍為患,即命將琳等押送建康,嗣又防他道中遇劫,遣使追誅。

遠近聞琳被戮,哭聲如雷。

有一叟繼酒脯奠一屍一,哭亦盡哀,收琳血而去。

齊廷屢促皮景和進兵,景和反拋戈棄甲,逃回鄴中。

齊主緯頗以為憂,穆提婆、韓長鸞等語齊主道:「壽一陽一本南人土地,何妨由他取去,就使國家盡失黃河以南,尚可作一龜茲國,龜茲音周慈,為西域國名。

人生如寄,但當行樂,何用多事愁煩哩。」

齊主遂轉憂為喜,酣飲鼓舞。

至皮景和入都,反稱他全師北歸,進為尚書令。

糊塗可笑。

齊僕射祖珽先嘗媚事權幸,及得預政一柄一,也思黜退小人,沽名市直,因與陸令萱母子,互有齟齬。

珽暗囑中丞麗伯律,劾主書王子沖納賂,事連提婆,欲因此並及令萱。

令萱請諸齊主,釋子沖不問,更令群小相率譖珽,令萱又在齊主前,自言老婢該死,誤信祖珽,乃令韓長鸞檢閱舊案,得珽偽敕,受賜等十餘事,此時即非作偽,亦不患無辭!請加珽死刑。

齊主嘗與珽設誓,終身免刑,因特從輕譴,出為北徐州刺史。

適陳軍下淮一陰一,克朐山,拔濟一陰一,入南徐州,直向北涼州進發。

城外居民,多欲叛齊應陳。

珽即大啟城門,但禁人不得出衢路,城中寂然。

叛民疑人走城空,不復設備,驀聞鼓噪聲自城中傳出,祖珽竟督領州軍,出城巡邏,叛民不禁駭走。

會陳軍前驅,已到城下,叛民復聯合陳軍攻城。

猛見珽躍馬迎戰,彎弓四射,屢發屢中。

叛民先聞珽失明,料他不能行軍,哪知他有此絕技,又復驚退。

再加珽參軍王君植,挺身善鬥,所向辟易,陳軍倒也膽怯,不敢遽一逼一。

珽且戰且守,相持旬餘。

又遣部兵夜出城北,翌晨張旗擂鼓,向城南馳來,陳軍疑是援兵,無心戀戰,竟撤圍退還。

珽實有小智,能善用之,卻也可使建功。

穆提婆已經恨珽,故意不發援兵,總道他城亡身死,偏珽上表奏捷,真出意外。

但終不得遷調,未幾即病死任所。

還算倖免。

齊主緯喪師失地,毫不知愁,反一陰一忌蘭陵王長恭,有意加害。

長恭自邙山得勝,威名頗盛,見七十三回。

武士相率歌謠,編成蘭陵王入陣曲,傳達中外。

齊主緯嘗語長恭道:「入陣太深,究系危險,一或失利,悔將無及。」

長恭答道:「家事相關,不得不然。」

齊主聞得家事二字,幾乎失色,因令出鎮定一陽一。

長恭頗受貨賂,致失民心,屬尉相願進言道:「王既受朝寄,奈何如此貪財!」長恭不答,願又道:「大約因邙山大捷,恐功高遭忌,乃欲借此自穢麼?」

長恭才答一是字。

願歎道:「朝廷忌王,必求王短,王若貪殘,加罰有名,求福反恐速禍了!」是極。

長恭泣下道:「君將如何教我?」

願復道:「王何不托疾還第,勿預時事!」上策莫逾於此。

長恭頷首稱善,但一時總未甘恬退,遂致蹉跎過去。

至江淮鏖兵,長恭恐復為將帥,喟然太息道:「我去年面腫,今何不復發呢?」

自是佯稱有疾,嘗不視事。

齊主緯察知有詐,竟遣使賜鴆,一逼一令自一殺。

長恭泣白妻鄭妃道:「我有何罪,乃遭鴆死?」

妃亦泣答道:「何不往覲天顏?」

長恭道:「天顏豈可再見?」

遂飲鴆而死。

齊主聞長恭自盡,很是喜慰,但表面上還想掩飾,追贈長恭為太尉。

長恭一死,親王中又少一勇將了。

自折手臂,亡在目前。

且說陳都督吳明徹,奏凱班師,陳主頊加封明徹為車騎大將軍,領豫州刺史。

又召入僕射徐陵,親賜御酒道:「賞卿知人。」

陵拜謝道:「定策聖衷,臣有何力?」

陳主大喜,勉慰有加,遂命將王琳首級,懸示都市。

琳有故吏朱瑒,獨致書徐陵,願埋琳首。

書中略云:

竊以典午將滅,徐廣為晉家遺老,當塗已謝,馬孚稱魏室忠臣。

梁故建寧公王琳,當離亂之辰,總方伯之任,天厭梁德,尚思匡繼,徒蘊包胥之志,終遘萇弘之眚,致使身歿九泉,頭行千里。

伏惟聖恩博厚,明詔爰發,赦王經之哭,許田橫之葬。

不使壽春城下,唯傳報葛之人,滄洲島上,獨有悲田之客,豈不幸甚!

徐陵得書,即為啟聞,奉詔將琳首給還親屬。

轀遂就八公山側,掘地殮埋。

親故會葬,多至數千人。

葬畢,瑒從間道奔齊,別議迎葬。

旋有壽一陽一人茅智勝等,潛送琳柩至鄴,齊贈琳開府儀同三司,錄尚書事,予謚忠武,特給轀車送葬。

究竟王琳忠梁與否,讀史人自有定評,毋容小子嘵嘵了。

言下有不滿意。

齊主緯有庶兄名綽,與緯異母,俱於五月五日建生,惟綽生在辰時,緯生在午時。

乃父高湛,因綽母李氏為嬪妾,不得與嫡相比,特降為次男。

綽才十餘歲,留守晉一陽一,酷一愛一波斯狗,開府尉破胡略加諫阻,即斫殺數狗,狼籍地上,破胡驚走,不敢復言。

旋封為南一陽一王,領冀州刺史,每使人一裸一體,畫為獸狀,縱犬令噬,以為快樂。

及左遷定州,專登樓上彈人,有婦人抱兒趨過,避入草間,綽發彈不中,不覺怒起,叱左右馳奪婦人手中兒,飼波斯犬。

婦人號哭不休,綽又嗾犬使噬婦人。

婦人為犬所傷,當然倒地。

犬不欲食,由綽命塗上兒血,犬始爭嚙,頃刻而盡。

齊主緯聞他殘暴,鎖綽入訊,綽談笑自若,竟蒙赦宥。

緯問他在定州時,何事最樂?綽答道:「取蠍置器,再加糞蛆,蛆被蠍螫,蠕一動不已,最是好看。」

緯即夕令左右取蠍一鬥,及曉,才得二三升,置諸浴盆,他卻用人代蛆,迫令一裸一臥盆中,霎時間蠍集人身,竟體亂螫。

可憐體無完膚,累得那人輾轉哀號,緯與綽臨盆注視,反手舞足蹈,樂不可支。

不知具何心腸,大約為戾氣所鍾,故兄弟同一暴虐。

緯顧語綽道:「如此樂事,何不早馳驛奏聞!」遂進拜綽為大將軍,朝夕同狎。

韓長鸞嫉綽殘虐,特令綽一黨一誣告綽反,緯尚不忍加誅。

長鸞奏言綽犯國法,斷不可赦,緯乃使一寵一胡何猥薩,與綽相撲,把綽搤死。

瘞諸興聖佛寺,經四百餘日,方才大殮,顏色一毛一發,尚如生時。

俗言五月五日建生,腦可不壞,是真是假,亦無從證明。

緯盛修宮苑,窮極莊嚴,後宮皆錦衣玉食,競為新巧。

先嘗為胡後造珠裙褲,費在巨萬,為火所焚。

尋復為穆後續制,並命造七寶車,真珠不足,向各處採買,不惜重價。

當時童謠有云:「黃花勢欲落,清觴滿杯酌。」

穆後小名黃花,欲落是說不久,清觴滿杯酌,是說齊主緯昏飲無度。

其實緯與穆後,雖然一寵一幸,那後宮的佳麗,卻逐日增添,除上文所述左右兩娥英外,還有樂人曹僧奴二女,也蒙納入。

大女不善一婬一媚,被緯剝碎面一皮,攆逐出宮。

小女善彈琵琶,又能得緯歡心,冊為昭儀,甚且封僧奴為日南王。

僧奴死後,又封他兄弟妙達等二人為王,並為曹昭儀別築隆基堂,極盡綺麗,整日流連堂中,竟把穆後疏淡下去。

穆後含酸吃醋,密托養母陸令萱設法,除去曹氏。

令萱遂誣曹氏有厭盅術,平白地將曹氏賜死。

哪知緯失了曹昭儀,復得一董昭儀,再廣選雜戶少女,納入一毛一氏、彭氏、王氏、小王氏、二李氏等,並封為夫人,恣情一婬一欲,通宵達旦。

穆後更弄得沒法,每與從婢馮小憐,相對唏噓。

小憐非常伶俐,貌亦可人,能彈琵琶,且工歌舞,獨替穆後想出一計,情願將身作餌,離間諸一寵一。

也無非自己賣俏。

穆後倒也贊成,就於五月五日,令小憐盛飾入侍,號曰續命。

要斷送高氏命脈了,還想續甚麼命?齊主緯見她冰肌玉骨,霧歠輕褲,不由的神魂顛倒,巫山一夢,一愛一不勝言,從此坐必同席,出必並馬,嘗自作無愁曲,譜入琵琶,與馮氏對談,嘈嘈切切,聲達宮外。

時人號為無愁天子。

緯深幸得此馮美人,冊為淑妃,命處隆基堂。

馮淑妃雖奉命遷入,但因為曹昭儀舊居,恐非吉征,特令拆梁重建,並盡將地板反換,又費了許多金銀。

齊主緯毫無異言,縱教馮小憐如何處置,一體依從,所有內外國政,都交與陸令萱、穆提婆、韓長鸞、高阿那肱等人,眼見得上下相蒙,漸致亂亡了。

小子有詩歎道:

天生尤物最招殃,桀紂都因美色亡;

況似晚齊一婬一暴甚,怎能長此保金湯!

欲知齊朝亂亡的情形,再從下回申敘。

陳用吳明徹為元帥,北向攻齊,勢如破竹,似乎徐陵之推薦,可號知人。

然其時齊主一婬一昏,不問國事,皮景和出救壽一陽一,有眾數十萬,尚不敢進,是乃齊之自取其敗,非吳明徹之果能敗齊也。

惟王琳之被陳擒戮,當時俱以琳為梁室忠臣,惜其一死。

夫忠臣不事二主,寧有事齊事周事陳,尚得為忠臣乎?即以梁事論之,湘東得國,名亦未正,琳徒以姊妹後宮之一寵一,甘心效力,是其委身之始,固亦非深明大義者,何足尚焉!齊之追贈高官,特給膊搤車引葬,亦未免失之濫賞。

然如高緯之一婬一荒失德,喜怒無常,尚何賞罰之足言!黃花欲落,小憐續命,而齊之不亡亦僅矣。

吾於高緯無譏雲。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南北史演義
第一回 射蛇首興王呈預兆 睹龍顏慧婦忌英雄第二回 起義師入京討逆 迎御駕報績增封第三回 伐燕南冒險成功 捍東都督兵禦寇第四回 毀賊船用火破盧循 發軍函出奇平譙縱第五回 搗洛陽秦將敗沒 破長安姚氏滅亡第六回 失秦土劉世子逃歸 移晉祚宋武帝篡位第七回 弒故主冤魂索命 喪良將胡騎橫行第八回 廢營陽迎立外藩 反江陵驚聞內變第九回 平謝逆功歸檀道濟 入夏都擊走赫連昌第十回 逃將軍棄師中虜計 亡國後侑酒作人奴第十一回 破氐帥收還要郡 殺司空自壞長城第十二回 燕王弘投奔高麗 魏主燾攻克姑臧第十三回 捕奸黨殷景仁定謀 露逆萌范蔚宗伏法第十四回 陳參軍立柵守危城 薛安都用矛刺虜將第十五回 騁辯詞張暢報使 貽溲溺臧質復書第十六回 永安宮魏主被戕 含章殿宋帝遇弒第十七回 發尋陽出師問罪 克建康梟惡鋤奸第十八回 犯上興兵一敗塗地 誅叔納妹只手瞞天第十九回 發雄師慘屠骨肉 備喪具厚葬妃嬙第二十回 狎姑姊宣淫鸞掖 辱諸父戲宰豬王第二十一回 戕暴主湘東正位 討宿孽江右鏖兵第二十二回 掃逆藩眾叛蕩平 激外變四州淪陷第二十三回 殺弟兄宋帝濫刑 好佛老魏主禪統第二十四回 江上墮謀親王授首 殿中醉寢狂豎飲刀第二十五回 討權臣石頭殉節 失鎮地櫟林喪身第二十六回 篡宋祚廢主出宮 弒魏帝淫嫗專政第二十七回 膺帝菉父子相繼 禮名賢昆季同心第二十八回 造孽緣孽兒自盡 全愚孝愚主終喪第二十九回 蕭昭業喜承祖統 魏孝文計徙都城第三十回 上淫下烝丑傳宮掖 內應外合刃及殿庭第三十一回 殺諸王宣城肆毒 篡宗祚海陵沉冤第三十二回 假仁襲義兵達江淮 易後廢儲釁傳河洛第三十三回 兩國交兵齊師屢挫 十王駢戮蕭氏相殘第三十四回 齊嗣主臨喪笑禿鶖 魏淫後流涕陳巫盅第三十五回 洩密謀二江授首 遭主忌六貴洊誅第三十六回 江夏王通叛亡身 潘貴妃入宮專寵第三十七回 殺山陽據城傳檄 立寶融廢主進兵第三十八回 張欣泰敗謀罹重辟 王珍國懼禍弒昏君第三十九回 諫遠色王茂得嬌娃 竊大寶蕭衍行弒逆第四十回 蕭寶夤乞師伏虜闕 魏邢巒遣將奪梁州第四十一回 弟子輿屍潰師洛口 將帥協力戰勝鍾離第四十二回 誣通叛魏宗屈死 圖規復梁將無功第四十三回 充華產子嗣統承基 母后臨朝窮奢極欲第四十四回 築淮堰梁皇失計 害清河胡後被幽第四十五回 宣光殿省母啟爭端 沃野鎮弄兵開禍亂第四十六回 誅元爰再逞雌威 拒葛榮輕罹賊網第四十七回 蕭寶夤稱尊叛命 爾朱榮抗表興師第四十八回 喪君有君強臣謝罪 因敵攻敵叛王入都第四十九回 設伏甲定謀除惡 縱輕騎入闕行兇第五十回 廢故主迎立廣陵王 煽眾兵聲討爾朱氏第五十一回 戰韓陵破滅子弟軍 入洛宮淫烝大小後第五十二回 梁太子因憂去世 賀拔岳被賺喪身第五十三回 違君命晉陽興甲 謁行在關右迎鑾第五十四回 飲宮中魏主遭鴆毒 陷澤畔竇泰死戰場第五十五回 用少擊眾沙苑交兵 廢舊迎新柔然納女第五十六回 戰邙山宇文泰敗潰 幸佛寺梁主衍捨身第五十七回 責賀琛梁廷草敕 防侯景高氏留言第五十八回 悍高澄毆禁東魏主 智慕容計擒蕭淵明第五十九回 縱叛賊朱異誤國 卻強寇羊侃守城第六十回 援建康韋粲捐軀 陷台城梁武用計第六十一回 困梁宮君王餓死 攻湘州叔侄尋仇第六十二回 取公主侯景脅君 篡帝祚高洋竊國第六十三回 陳霸先舉兵討逆 王僧辯卻賊奏功第六十四回 弒梁主大憝行兇 臠侯賊庶支承統第六十五回 殺季弟特遣猛將軍 鴆故主兼及親生女第六十六回 陷江陵並戕梁元帝 誅僧辯再立晉安王第六十七回 擒敵將梁軍大捷 逞淫威齊主橫行第六十八回 宇文護挾權肆逆 陳霸先盜國稱尊第六十九回 討王琳屢次交兵 諫高洋連番受責第七十回 戮勳戚皇叔篡位 溺懿親悍將逞謀第七十一回 遇強暴故後被污 違忠諫逆臣致敗第七十二回 遭主嫌侯安都受戮 卻敵軍段孝先建功第七十三回 背德興兵周師再敗 攬權奪位陳主被遷第七十四回 暱奸人淫後殺賢王 信刁媼昏君戮胞弟第七十五回 斛律光遭讒受害 宇文護稔惡伏誅第七十六回 選將才獨任吳明徹 含妒意特進馮小憐第七十七回 韋孝寬獻議用兵 齊高緯挈妃避敵第七十八回 陷晉州轉敗為勝 擒齊主取亂侮亡第七十九回 老將失謀還師被虜 昏君嗣位慘戮沈冤第八十回 宇文婦醉酒失身 尉遲公登城誓眾第八十一回 失鄴城皇親自刎 篡周室勳戚代興第八十二回 揮刀遇救逆弟敗謀 酣宴聯吟艷妃專寵第八十三回 長孫晟獻謀制突厥 沙缽略稽首服隋朝第八十四回 設行省遣子督師 避敵兵攜妃投井第八十五回 據湘州陳宗殉國 撫嶺表冼氏平蠻第八十六回 反罪為功築宮邀賞 寓剿於撫徙虜實邊第八十七回 恨妒後御駕入山鄉 謀奪嫡計臣賂朝貴第八十八回 太子勇遭讒被廢 庶人秀幽錮蒙冤第八十九回 侍病父密謀行逆 烝庶母強結同心第九十回 攻并州分遣兵戎 幸洛陽大興土木第九十一回 促蛾眉宣華歸地府 駕龍舟煬帝赴江都第九十二回 巡塞北厚撫啟民汗 幸河西窮討吐谷渾第九十三回 端門街陳戲示番夷 觀瀾亭獻詩逢鬼魅第九十四回 征高麗勞兵動眾 潰薩水折將喪師第九十五回 楊玄感兵敗死窮途 斛斯政拘回遭慘戮第九十六回 犯乘輿圍攻紫寨 造迷樓望斷紅顏第九十七回 御苑賞花巧演古劇 隋堤種柳快意南遊第九十八回 麻叔謀罪發受金刀 李玄邃謀成建帥府第九十九回 迫起兵李氏入關中 囑獻書矮奴死闕下第一百回 弒昏君隋家數盡 鴆少主楊氏凶終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