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當地的一些貧苦農民和無業遊民,為饑寒所迫,自發地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

十九世紀初,在安徽、河南、山東、江蘇、湖北等省的某些地區就有捻一黨一的活動,而以安徽北部的亳州(今亳縣)、雉河集(今渦一陽一)、蒙城、宿州(今宿縣)、穎州(今阜一陽一)和河南東部的永城等地尤為活躍。

當地的一些貧苦農民和無業遊民,為饑寒所迫,自發地結成一個個分散隱蔽的集一團一,進行反抗封建壓迫,尋求生活出路的鬥爭。

在皖北一帶的方言中,稱一部分、一支、一股為「一捻」,因而習慣地把這種分散活動的小集一團一稱為「捻子」。

皖北河流縱橫交錯,具有較好的運輸和灌溉條件。

但長期以來,特別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由於清政一府和地方官吏日益腐敗,水利失修,河一床一淤塞,每遇大雨,便洪水橫溢,氾濫成災。

1841年至1844年間,黃河連續三次決口,洪水經渦河奔騰下瀉,使亳州、蒙城一帶幾度成為澤國,不少人流離失所,生活無著。

1851年和1852年,又是久雨成災,以致餓殍遍野,甚至出現以死人肉充飢等慘不忍睹的景象。

然而,當地的官吏不但不採取搶險賑災、休養生息等措施,反而勾結豪紳、地主,強迫農民照舊完糧納稅,並通過放高利貸、兼併土地等手段,敲骨吸髓地盤剝農民。

苛捐雜稅多達數十種,連耕畜、農具、樹木、房屋、家禽,以至婚喪嫁娶等都要納稅。

官府橫徵暴斂,凶狠異常,「差役橫行,甲於他時1。

殘酷的壓迫與剝削,迫使皖北廣大勞動人民進一步地起而反抗。

許多城鎮的農民和失業的手工業者、船夫、碼頭工人以及被裁撤的兵勇,紛紛結捻而起,開展「打糧」、「吃大戶」、抗糧抗差和殺富濟貧的鬥爭。

由於皖北的亳州、雉河集、蒙城、壽州(今壽縣)、宿州以及河南的永城、夏邑處於安徽、河南、江蘇三省交界,屬於「三不管」的地方,統治力量比較薄弱,這就為捻一黨一的活動提一供了客觀有利條件。

此外,皖北一帶有不少人結捻進行販鹽活動,組織了不少保運私鹽的武裝集一團一,和鹽巡作鬥爭。

這些集一團一經常往返於皖北各地,甚至遠及河南、山東、江蘇三省,與那裡的人民發生聯繫,對當地的捻一黨一起義起了推動作用。

1851至1852年,太平天國在廣西起義並向兩湖勝利進軍,影響所及,使北方捻一黨一活動更趨活躍。

「河南之歸(歸德府,治今商丘)、陳(陳州府,治今淮一陽一)、南(南一陽一府,治今南一陽一市)、汝(汝寧府,治今汝南)、光(光州,治今潢川),江蘇之徐(徐州府,治今徐州市),山東之兗(兗州府,治今兗州)、沂(沂州府,治今臨沂)、曹(曹州府,治今菏澤),所在有之。

而安徽之鳳(鳳一陽一府,治今鳳一陽一西)、穎(穎州府,治今阜一陽一)、泗(泗州,治今泗縣)為甚,鳳、穎所轄蒙、亳、壽為尤。」

1當時,比較著名的捻一黨一起義武裝有:河南南一陽一的喬建德和李大、李二部;安徽合肥的高四八和壽州的程六麻子部等。

在豫皖交界處,有張樂行、龔得樹(龔得)等於1852年11月以雉河集為中心聚眾起義,而與張樂行有聯繫的永城馮金標、亳州朱洪占、蒙城胡元眾、壽州劉洪立、宿州李殿元等十八人也各自李眾起義,號稱「十八鋪」,並推張樂行為其總首領。

此後,捻一黨一起義武裝多以「捻軍」稱之。

1853年夏,太平天國北伐軍先後佔領鳳一陽一、蒙城、亳州,進而佔領豫東重鎮歸德府。

當時,安徽、河南和江蘇北部又有一批捻一黨一舉旗起義,和蒙亳地區的起義武裝一起配合太平軍作戰。

其中比較大股的有:永城的蘇添福部和李月部,夏邑的王貫三、宋喜元部,固始的任二皮、劉疙瘩部,阜一陽一的李士林部,霍丘、固始邊界的李昭壽、薛之元部,確山的雷六部等。

此外,山東的曹縣、城武(今成武)、菏澤、嘉祥、鄆城等地捻一黨一也都爆發了起義。

這些起義武裝,有的參加了太平軍,有的給太平軍當嚮導,有的單獨攻城奪地。

從此,揭開了轟轟烈烈的捻軍反清戰爭的序幕。

當時,捻軍的鬥爭還處於初始階段,其活動的主要目的仍然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和遠大的戰略目標。

各支捻軍即使在同一地區,也互不統屬,分別由「趟主」(首領)帶領,各自獨立行動。

「居則為民,出則為捻」,處於半農半軍狀態。

另外,不少地區的捻軍,有的為時不久即被清軍鎮壓(如雷六等部),有的叛變投敵(如李士林等部),有的時降時反(如李昭壽、薛之元等部),而豫皖交界的張樂行1、龔得樹、蘇添福等領導的捻軍,則逐漸發展成為堅持反清鬥爭的主力。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世界與中國第二節 英國以武力推銷鴉片,發動侵華戰爭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第四節 英軍首次北犯與清軍定海抗戰第五節 廣東軍民的抗英作戰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第七節 英軍侵入長江下游,沿江軍民英勇抗戰第八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第三節 北攻湘鄂與東取金陵第四節 定都金陵後的軍政決策第五節 北伐第六節 西征第七節 一破江北江南大營第一節 英法等國企圖擴大在華殖民特權第二節 清廷實行對內鎮壓對外妥協政策第三節 英國製造借口,挑起戰爭第四節 廣東軍民抗擊英法聯軍的進犯第五節 英法聯軍第一次北犯第六節 英法聯軍第二次北犯第七節 英法聯軍第三次北犯第八節 清軍戰敗的原因及其影響第一節 天京內訌後的戰爭形勢第二節 石達開率軍遠征與最後失敗第三節 二破江北大營與三河鎮大捷第四節 二破江南大營與東征蘇常滬第五節 安慶會戰第六節 李秀成部回師江浙與再攻上海第七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失敗第八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失敗的教訓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第二節 轉戰皖豫邊,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第三節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並肩戰鬥第四節 與太平軍餘部合編,繼續堅持反清戰爭第五節 捻軍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上海小刀會起義戰爭第二節 大成國起義戰爭第一節 貴州各族人民起義戰爭第二節 雲南回民起義戰爭第三節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第四節 陝甘回民起義戰爭第五節 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第二節 清政府的戰略方針和戰爭準備第三節 北疆的收復第四節 南疆的收復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第六節 戰爭勝利的原因第一節 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軍事形勢第二節 山西、北寧之戰第三節 戰爭的擴大第四節 清廷對法宣戰及雙方戰略方針第五節 東南沿海防禦作戰第六節 北圻陸路反攻作戰第七節 戰爭的結局與經驗教訓第一節 戰前形勢第二節 日本侵華的軍事準備與中國的軍事概況第三節 戰爭的爆發和雙方戰略方針第四節 平壤之戰第五節 黃海海戰第六節 遼東半島之戰第七節 山東半島之戰第八節 遼東清軍的潰敗第九節 東北和山東人民的英勇抗戰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第十一節 台灣軍民的艱苦抗日第十二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第四節 大沽、天津之戰第五節 北京之戰第六節 《辛丑條約》的簽訂第七節 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沙俄入侵東北的準備及部署第二節 清朝在東北三省的設防和戰備第三節 戰爭經過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爭第五節 清軍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英俄兩國對我國西藏的爭奪第二節 英國的戰爭準備與西藏的戰備設防第三節 曲眉仙角、古魯之戰第四節 江孜之戰第五節 拉薩失陷與《拉薩條約》的簽訂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辛亥革命前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武昌首義成功,全國掀起革命高一潮第三節 漢口、漢陽保衛戰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第五節 辛亥革命戰爭的經驗與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篡權後的倒行逆施第二節 袁世凱鎮壓革命黨的作戰總方針和革命黨人的討袁決策第三節 江西討袁作戰第四節 江蘇討袁作戰第五節 各省討袁相繼失敗第六節 討袁戰爭的教訓第一節 起義武裝的創立和初期活動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第三節 轉戰京漢路兩側第四節 西進陝甘,由勝轉敗第五節 回師豫西,最後失敗第六節 白朗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復辟帝制第二節 護國戰爭的醞釀和雙方作戰準備第三節 四川戰役第四節 湘西之戰第五節 滇桂邊之戰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第七節 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在軍事上的得失第一節 護國戰爭後的國內形勢和護法運動的發生第二節 南北政府的戰略方針及兵力部署第三節 北軍第一次攻湘之戰第四節 北軍第二次攻湘之戰第五節 滇黔靖國軍攻川之戰第六節 粵、閩、贛地區的作戰第七節 護法軍政府改組與孫中山離粵第八節 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第一節 沙俄策動外蒙「獨立」第二節 沙俄策動呼倫貝爾「獨立」和烏泰叛亂第三節 政府軍抗擊外蒙叛軍向內蒙的進犯第四節 《恰克圖協約》的簽訂和擊退巴布扎布匪軍對內蒙的竄擾第五節 反對沙俄侵蒙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國唆使西藏親英分子發動叛亂第二節 川滇兩省出兵平亂第三節 川軍攻佔鄉城,穩定川邊局勢第四節 英國分割西藏陰謀的破產第五節 戰爭的經驗教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