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
十九世紀初,在安徽、河南、山東、江蘇、湖北等省的某些地區就有捻一黨一的活動,而以安徽北部的亳州(今亳縣)、雉河集(今渦一陽一)、蒙城、宿州(今宿縣)、穎州(今阜一陽一)和河南東部的永城等地尤為活躍。
當地的一些貧苦農民和無業遊民,為饑寒所迫,自發地結成一個個分散隱蔽的集一團一,進行反抗封建壓迫,尋求生活出路的鬥爭。
在皖北一帶的方言中,稱一部分、一支、一股為「一捻」,因而習慣地把這種分散活動的小集一團一稱為「捻子」。
皖北河流縱橫交錯,具有較好的運輸和灌溉條件。
但長期以來,特別是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後,由於清政一府和地方官吏日益腐敗,水利失修,河一床一淤塞,每遇大雨,便洪水橫溢,氾濫成災。
1841年至1844年間,黃河連續三次決口,洪水經渦河奔騰下瀉,使亳州、蒙城一帶幾度成為澤國,不少人流離失所,生活無著。
1851年和1852年,又是久雨成災,以致餓殍遍野,甚至出現以死人肉充飢等慘不忍睹的景象。
然而,當地的官吏不但不採取搶險賑災、休養生息等措施,反而勾結豪紳、地主,強迫農民照舊完糧納稅,並通過放高利貸、兼併土地等手段,敲骨吸髓地盤剝農民。
苛捐雜稅多達數十種,連耕畜、農具、樹木、房屋、家禽,以至婚喪嫁娶等都要納稅。
官府橫徵暴斂,凶狠異常,「差役橫行,甲於他時1。
殘酷的壓迫與剝削,迫使皖北廣大勞動人民進一步地起而反抗。
許多城鎮的農民和失業的手工業者、船夫、碼頭工人以及被裁撤的兵勇,紛紛結捻而起,開展「打糧」、「吃大戶」、抗糧抗差和殺富濟貧的鬥爭。
由於皖北的亳州、雉河集、蒙城、壽州(今壽縣)、宿州以及河南的永城、夏邑處於安徽、河南、江蘇三省交界,屬於「三不管」的地方,統治力量比較薄弱,這就為捻一黨一的活動提一供了客觀有利條件。
此外,皖北一帶有不少人結捻進行販鹽活動,組織了不少保運私鹽的武裝集一團一,和鹽巡作鬥爭。
這些集一團一經常往返於皖北各地,甚至遠及河南、山東、江蘇三省,與那裡的人民發生聯繫,對當地的捻一黨一起義起了推動作用。
1851至1852年,太平天國在廣西起義並向兩湖勝利進軍,影響所及,使北方捻一黨一活動更趨活躍。
「河南之歸(歸德府,治今商丘)、陳(陳州府,治今淮一陽一)、南(南一陽一府,治今南一陽一市)、汝(汝寧府,治今汝南)、光(光州,治今潢川),江蘇之徐(徐州府,治今徐州市),山東之兗(兗州府,治今兗州)、沂(沂州府,治今臨沂)、曹(曹州府,治今菏澤),所在有之。
而安徽之鳳(鳳一陽一府,治今鳳一陽一西)、穎(穎州府,治今阜一陽一)、泗(泗州,治今泗縣)為甚,鳳、穎所轄蒙、亳、壽為尤。」
1當時,比較著名的捻一黨一起義武裝有:河南南一陽一的喬建德和李大、李二部;安徽合肥的高四八和壽州的程六麻子部等。
在豫皖交界處,有張樂行、龔得樹(龔得)等於1852年11月以雉河集為中心聚眾起義,而與張樂行有聯繫的永城馮金標、亳州朱洪占、蒙城胡元眾、壽州劉洪立、宿州李殿元等十八人也各自李眾起義,號稱「十八鋪」,並推張樂行為其總首領。
此後,捻一黨一起義武裝多以「捻軍」稱之。
1853年夏,太平天國北伐軍先後佔領鳳一陽一、蒙城、亳州,進而佔領豫東重鎮歸德府。
當時,安徽、河南和江蘇北部又有一批捻一黨一舉旗起義,和蒙亳地區的起義武裝一起配合太平軍作戰。
其中比較大股的有:永城的蘇添福部和李月部,夏邑的王貫三、宋喜元部,固始的任二皮、劉疙瘩部,阜一陽一的李士林部,霍丘、固始邊界的李昭壽、薛之元部,確山的雷六部等。
此外,山東的曹縣、城武(今成武)、菏澤、嘉祥、鄆城等地捻一黨一也都爆發了起義。
這些起義武裝,有的參加了太平軍,有的給太平軍當嚮導,有的單獨攻城奪地。
從此,揭開了轟轟烈烈的捻軍反清戰爭的序幕。
當時,捻軍的鬥爭還處於初始階段,其活動的主要目的仍然是為了解決生活問題,缺乏明確的政治綱領和遠大的戰略目標。
各支捻軍即使在同一地區,也互不統屬,分別由「趟主」(首領)帶領,各自獨立行動。
「居則為民,出則為捻」,處於半農半軍狀態。
另外,不少地區的捻軍,有的為時不久即被清軍鎮壓(如雷六等部),有的叛變投敵(如李士林等部),有的時降時反(如李昭壽、薛之元等部),而豫皖交界的張樂行1、龔得樹、蘇添福等領導的捻軍,則逐漸發展成為堅持反清鬥爭的主力。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