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爭史》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 1841年4月,義律關於簽訂所謂《穿鼻草約》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近代戰爭史》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

一、英國決定擴大侵略戰爭

1841年4月,義律關於簽訂所謂《穿鼻草約》的報告送到倫敦。

英國政一府嫌義律勒索太少,責備他違背了政一府的訓令,在已經獲勝的情況下,「同意了極其不夠的條件」1,尤其是不該同意撤出舟山。

4月30日,英國內閣會議決定召回義律,改派璞鼎查2為全權代表,主持和擴大侵華戰爭。

璞鼎查於6月5日離開倫敦,途經印度孟買,會同新任侵華海軍司令巴加,於8月10日抵達澳門。

璞鼎查離倫敦時,巴麥尊除了重申原給義律的訓令依然有效外,要求他抵達中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新佔領舟山。

因此,璞鼎查到達澳門後,就立即準備北犯。

8月21日,他會同海軍司令巴加和陸軍司令臥烏古,率領軍艦十艘、輪船四艘、運輸船二十一艘,裝載陸軍二千五百餘人,駛離香港,開始了英軍的第二次北犯。

以軍艦六艘和輪船二隻,以及陸軍一千三百餘人留守香港。

二、廈門清軍的抗登陸作戰

英軍退出虎門後,清廷誤認為戰爭已經結束,乃於7月28日通諭沿海將軍督撫,酌量裁撤各省調防官兵。

8月上旬,專辦浙江軍務的欽差大臣裕謙接奕山、祁■等咨文,獲悉英軍即將再犯閩浙,乃要求清廷暫緩撤退江、浙兩省防兵。

道光帝竟於8月19日作了如下批復:「如果逆夷別有思逞,斷無先行傳播透漏之理。

著裕謙仍遵前旨,會同劉韻珂、余步雲體察情形,於鎮海、定海緊要處所,酌量暫留弁兵外,其餘調防官兵,即著奏明裁撤歸伍。

……不必為浮言所惑,以致糜餉勞師。」

1可是,事隔數日,英國軍艦的大炮就在廈門開火了。

廈門的防務,自上年7月英軍第一次侵擾以後有所加強:東面的白石頭至沙坡尾一帶,改沙囊為石壁,高一丈,厚八尺,長五百丈,每五丈留一炮洞;其它濱海之處,也增加了炮位和兵力,以防敵人登陸。

鼓一浪一嶼是咽喉要地,有數座堅固的石砌炮台,安炮七十六門,並環以沙墩炮台,以加強主炮台的防禦能力。

英軍再次進犯前,整個廈門地區共安設大小火炮二百七十九門,有水陸防兵二千八百名,並有近萬名水勇、鄉勇可資調遣。

8月25日晚,英艦隊自廣東駛抵廈門南之青嶼附近碇泊集結,隨即給福建水師提督竇振彪發出限期獻出廈門城的最後通牒。

這時,竇振彪正率水師出巡外洋,閩浙總督顏伯燾便督同道員劉耀椿,傳令清軍據守各要隘,準備抗擊敵人。

26日晨,英軍先以火輪數艘對鼓一浪一嶼和廈門實施火力偵察,接著,大隊兵船闖入。

白石頭、鼓一浪一嶼、嶼仔尾等炮台守軍,以猛烈炮火三面環擊。

英軍採取鎊個擊破辦法,集中七八艘艦船的二三百門火炮對各炮台逐一猛轟。

下午1時,英艦三艘對鼓一浪一嶼和廈門沿岸各炮台繼續進行炮擊之後,英軍一部乘舢板首先在鼓一浪一嶼登陸。

由於敵人「勢甚猖獗」,守軍稍事抵抗,即行潰散,鼓一浪一嶼遂於下午3時落入敵手。

與此同時,另幾艘英艦進攻廈門以東各炮台,守軍堅決抵抗,有的擊退敵登陸兵達三五次之多,副將凌志、總兵江繼芸等犧牲,守兵傷亡數百名。

下午4時左右,白石頭及其以西各炮台被英艦炮火擊毀,英軍便由此登陸。

此後,英艦延伸火力,轟擊廈門城,守城清軍向虎山退卻。

傍晚,廈門被英軍佔領,顏伯燾、劉耀椿等退守同安。

道光帝接到廈門失守的奏報後,急調江西兵二千援閩,並嚴令顏伯燾收復廈門。

此時,道光帝才意識到戰事並未了結,英軍既占廈門,「難保不乘風北駛,擾及沿海各時,同時,也感到英軍並非只習水戰,因而「陸路亦不可不加嚴備」,於是下令浙江、江蘇、山東、直隸、奉天各省將軍督撫停止撤兵,「悉心籌畫,以固疆圉」。

9月5日晨,英軍撤出廈門,以軍艦三艘、運輸船三隻,以及陸軍四百名留守鼓一浪一嶼,其餘艦船全部北駛。

廈門之戰,是一次島嶼要塞的登陸與抗登陸作戰。

清軍從英軍第一次進窺廈門之後,經過一年多的努力,使該處防禦工事有了明顯的加強和一定的改進,火炮數量也有增加,並新添了少數八千至一萬廳的大口徑炮。

此外,還制定了水師與岸炮協同配合,夾擊敵艦,殲敵於近海的作戰方案。

但是,由於對敵情缺乏不間斷的偵察,以致英艦進犯時,水師提督正率隊出巡外海,使防禦兵力減弱,加之缺乏縱深設防,因而盡避顏伯燾親臨前線督戰,守軍進行了頑強的抵抗,廈門最終仍不免失陷。

三、第二次定海抗戰

早在1841年2月10日,道光帝以定海未能及時收復,命伊裡布回任兩江總督,以江蘇巡撫裕謙接替伊裡布為欽差大臣,馳赴鎮海,辦理浙江軍務。

裕謙主持浙江軍務之後,親赴定海,勘察地形,督飭該處守軍採取措施,加強防務。

定海城三面環山,前有稻桶山、東嶽山為屏障,左右有曉峰、青壘諸山為輔翼,形勢頗為險要。

裕謙督令守軍於東嶽山頂築炮城一座,周長一百三十一丈,並於南面接築半圓形月城一座,長二十一丈;東自青壘山經道頭西至竹山腳,沿岸橫築土城一道,長一千四百餘丈;又在青壘山、曉峰嶺等山擇要安設炮位。

至英軍再次進犯前,定海城周各山及土城上共有銅鐵大炮二十二門,城垣周圍有大小炮四十門,另撥給兵船鐵炮十門。

守軍總數增至五千六百餘人,由三個總兵分段負責防禦:鄭國鴻率部防守竹山;王錫朋率部防守曉峰嶺;葛雲飛率部防守土城。

此外,在鎮海、定海等地招募水勇一千二百名,並造買各種船隻百餘艘。

裕謙獲知廈門失守及英軍繼續北犯後,下令浙江各地於炮台四周挖壕,以備守兵防炮之用,並增設鐵蒺藜、木柵等障礙物,以加強防禦。

裕謙是旗人中少有的主張堅決抗英的大員,且具有一定的政治軍事眼光。

他曾建議再次起用林則徐參與浙江戰事,讚揚林則徐「向為兵民所悅服,逆夷所畏憚,其一切設施,亦能體用秉備」1。

他在向道光帝奏陳敵己情況時指出:英兵船、貨船四十餘艘北犯,人員逾萬(按:實際不到一萬),而定海、鎮海兩處防兵總計不及萬人。

敵軍飄忽不定,隨時可集中兵力進攻一地,我則必須扼要分守,時刻防備。

這就形成了「彼眾我寡,彼聚我散,彼逸我勞之勢」,且「我兵本皆未歷戰陣,又各存一炮火難御之見」。

因此,對浙省防禦,不無憂慮之處。

但他堅決表示:「城存俱存,以盡臣職,斷不肯以退守為詞,離卻鎮海縣城一步,尤不肯以保全民命為詞,接受逆夷片紙。」

並說明這樣做,並非匹夫之勇,孤注一擲,「蓋因鎮海地方稍有疏虞,則逆膽愈張,兵心愈怯,沿海一帶,必將全行震動」。

9月23日,璞鼎查、巴加和臥烏古等率領英艦七艘、輪船四艘、運輸船十九隻,裝載陸軍二千一百餘人,到達舟山附近海面,接著於舟山、鎮海一帶探測航道,勘察地形,偵察清軍設防情況,選擇登陸地段。

27日,英軍一火輪船、軍艦各二艘,乘潮進入竹山門水道。

葛雲飛督軍發炮,斷其大桅一根。

英艦當即由吉祥門竄出,後又繞入大渠門,復被守軍擊退。

28日,英艦炮擊曉峰嶺,發炮數百發,並派兵乘舢板登陸,被王錫朋率兵擊退。

29日,英軍攜帶臼炮三門,登上距道頭最近的大小五奎山,並構築了炮兵陣地。

10月1日上午,英艦隊駛入定海城南海域,用舷炮向定海前沿陣地轟擊,大小五奎山上的英軍炮兵也發炮配合。

隨後,英陸軍在炮火掩護下,分左右兩縱隊登陸。

左縱隊由英軍第55一團一和第18一團一共一千五百人組成,在道頭港以西至竹山一帶登陸,進攻竹山和曉峰嶺。

當面清軍在王錫朋、鄭國鴻指揮下,進行了頑強抵抗,連續擊退敵人數次進攻。

但清軍的抗擊終未能阻止敵人的前進,不久,竹山、曉峰嶺即為英軍佔領,王錫朋、鄭國鴻先後陣亡。

右縱隊由英軍第49一團一和水兵、海員組成,在道頭以東至東嶽山附近登陸。

這一帶的清軍,同樣表現得很英勇。

總兵葛雲飛身先士卒,不幸犧牲。

連侵略者也承認:葛雲飛陣亡後,「他的僚屬和我們的軍隊短兵接戰,都英勇地與他同時殉節。

高地上的旗手選了一個最顯著的地位,站著搖旗,絲毫不怕落在他四旁的從輪船打來的炮彈。」

1經過激戰,清軍的左翼陣地也被英軍突破。

由於守軍連日苦戰,傷亡甚眾,雖擊沉英軍舢板數只,並擊傷英艦「布朗底」號,終因風大一浪一險和英艦的封鎖,鎮海清軍難以支援,定海城於10月1日下午2時陷入英軍的包圍。

接著,英軍登雲梯入城,知縣和守軍撤離縣城,定海再次被英軍侵佔。

軍需庫中的大量物資落入敵手,其中有三十六門新造的銅炮,被敵人搬上運輸船,後用以轟擊清軍。

第二次定海之戰,守軍官兵堅守陣地,頑強禦敵,表現了高度的一愛一國熱情。

但在組織指揮上,有不少失誤之處。

如:敵人以數百門艦炮進行有效壓制和步兵火器佔優勢的情況下,仍以密集隊形與之對陣,致遭重大傷亡;在工事構築上,不懂得構築防炮掩蔽部,也未在城周圍利用山地構築第二線防禦陣地,以掩護縣城;尤為失策的是,沒有事先作出前沿陣地和縣城失守後的作戰方案,只有一手準備,沒有第二手準備。

舟山本島面積較大,附近島嶼甚多,又大部為山地,即使縣城失守,仍可利用有利地形,不斷襲擾和牽制侵略軍。

但守軍將領慮不及此,在武器裝備處於劣勢情況下,單純地依靠陣地戰同敵人硬拚,結果將士大部陣亡,兵潰城陷,無人招集潰散兵勇繼續與敵周旋,使英軍得以迅速轉移兵力進犯鎮海等地。

四、鎮海、寧波的抗英作戰

鎮海位於甬江入海口西岸,東瀕甬江,北臨大海。

甬江口西岸之招寶山與東岸之金雞山夾江對峙,形勢十分險要。

裕謙在加強定海防務的同時,對鎮海的防務也頗為重視,在招寶山、金雞山加築了炮台和工事,增設了炮位,並於甬江口填塞巨石,暗釘木樁。

英軍進犯前,各炮台共安設大小火炮八十六門,連同定海潰兵,共有防兵五千餘人。

其部署是:提督余步雲率兵千餘防守招寶山及其以西之東嶽宮;總兵謝朝恩率兵一千五百防守金雞山;總兵李廷揚率兵數百防守東嶽宮以西之攔口埠炮台(該台控扼江口,與金雞、招寶兩山之炮台互為犄角);沿江兩岸停泊火攻船隻,凡可登陸之處,均挖掘暗溝,密佈蒺藜,分駐兵勇。

裕謙率兵千餘坐鎮縣城指揮。

英軍攻佔定海後,供一應困難,急謀進窺鎮海、寧波,為其冬季駐軍奪取營地。

10月8日,英軍在鎮海外海黃牛礁附近集結,9日完成了臨戰準備。

其進攻計劃和部署是:以艦炮摧毀金雞、招寶兩山的炮台和工事,並阻止鎮海縣城清軍增援,掩護陸軍登岸,攻佔上述兩山(以金雞山為主要進攻方向);爾後水陸並進,奪取鎮海。

登陸部隊由陸軍、水兵和海員等二千四百餘人組成,分為左、中、右三個縱隊。

左縱隊由英軍第55一團一、第18一團一以及炮兵、工兵等一千一百七十三人組成,攜山炮四門、臼炮兩門,由臥烏古指揮,擔任攻佔金雞山的任務。

中央縱隊由英軍第49一團一以及炮兵、工兵等五百零五人組成,攜榴炮、野戰炮各二門,由馬利斯中校指揮,協助左縱隊奪占金雞山。

右縱隊由水兵、海員以及炮兵、工兵等七百九十七人組成,攜臼炮兩門,由荷伯特艦長指揮,負責攻佔招寶山。

10日晨,英軍左、中兩縱隊在三艘軍艦的掩護下開始攻擊。

中央縱隊在金雞山東北的突出部登岸,佔領竺山,隨即向金雞山前進。

左縱隊乘舢板駛入小浹江登陸,繞攻金雞山側後。

守軍在腹背受敵,並不斷遭到英軍艦炮和野戰炮猛烈轟擊的情況下,頑強抵抗,多次同進攻之敵展開肉一搏戰。

終因傷亡甚眾,總兵謝朝恩也受傷落海陣亡,金雞山遂為英軍所佔。

與此同時,英軍「威裡土厘」號等大型軍艦四艘,以二百餘門艦炮的優勢火力,對招寶山實施猛烈炮擊。

浙江提督余步雲貪生怕死,率先棄台逃跑。

裕謙指揮鎮海城守兵發炮攔阻,余步雲仍率部繞山逃往寧波。

上午11時許,英軍右縱隊在招寶山西北麓登岸,不久即佔領了招寶山炮台,居高臨下,俯擊縣城。

守軍登城抗擊,英軍以排炮猛轟,掩護其步兵緣梯登城。

裕謙見金雞山、招寶山相繼失守,鎮海城危,為實踐其與城共存亡的誓言,投水自荊守軍傷亡慘重,餘部棄城逃走,鎮海遂於當天下午落入敵手。

英軍攻佔鎮海後,其海軍司令巴加於12日乘輪船溯甬江而上,進行測量和偵察。

他發覺寧波甚為空虛,即於次日晨率「摩底士底」號等軍艦四艘和輪船四隻,載兵七百餘名,直犯寧波。

當時,提督余步雲和知府鄧廷彩所率清軍尚有兩千多人,但他們不作任何抵抗,即率部逃往上虞。

英軍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浙東重鎮寧波,奪獲城中大批物資。

12月底和次年初,英軍派出小部隊竄至余姚、慈谿和奉化,進行一騷一擾劫掠後又撤回寧波。

英軍侵佔定海、鎮海等地並四出搶掠的罪惡行徑,激起了浙東等地人民和一愛一國人士的強烈反抗。

寧波、鎮海等處人民自動組織各種群眾武裝,神出鬼沒地打擊侵略者。

寧波「黑水一黨一」屢出奇計,「四散隱伏,兩月之中,擒斬數百」,引起「英人一大恐」。

1同時,台灣人民也組織起了眾達數萬的自衛一團一體,抗擊英軍的侵擾。

1841年9月30日,英國運輸艦「牛布大」號炮擊雞籠港(今台灣省基隆佰)時,當地軍民發炮回去,使其桅折索斷,倉皇退出港口,觸礁破裂,艦上人員大部被殲。

同年10月,英兵船一艘再次竄擾

台灣人民英勇抗擊進犯的英軍

台灣雞籠並在三沙灣鼻頭山登陸時,當地人民群眾配合守軍奮力抗擊,經兩日激戰,將敵人逐往外洋。

人民群眾這種可歌可泣的抗英鬥爭,與某些清軍的望風潰逃,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五、清軍浙東反攻(參見附圖二)

英軍第二次北犯以來,相繼攻陷廈門、定海、鎮海、寧波等地,不但東南沿海形勢緊張,江蘇、山東、直隸(今河北)、奉天(今遼寧)等省也紛紛告急,要求增加兵力、槍炮和經費。

同時,朝廷內外交章奏議,有的評論失敗的原因,有的陳述今後「剿夷戰法」,有的名為奏報戰防情況,實則認為一切防禦皆無能為力,惟有妥協求和。

京口副都統海齡把戰敗原因歸於沒有「跟蹤追剿」,並認為南方各省軍隊銳氣已失,應另調吉林、黑龍江、直隸、山東等省辟兵,才能「一以當百,足敷堵剿」1。

御史黎光曙則認為,「前定海、鎮海之所以失利者,由於兵陣單薄,未能層層設伏故也」。

他主張海防炮位應分三層佈置,「第二層務使堅於第一層,第三層務更堅於第二層」。

1浙江巡撫劉韻珂則道出了統治集一團一中妥協投降派的失敗主義心聲,他奏稱:「伏查自古制馭外夷之法,惟戰守撫三端,今戰守不利,撫又不可,……實屬束手無策。」

2言外之意,惟有妥協乞和一途了。

雖然前線處處失敗,朝臣眾說紛紜,浙江大吏束手無策,道光帝為維護其統治利益,仍決定再實行一次「大張撻伐,聚而殲旃」的大反攻,以挽回敗局,顯示「天朝兵威」。

早在1841年10月,道光帝即已任命吏部尚書奕經為揚威將軍,副都統特依順、侍郎文蔚為參贊大臣,並下令從江蘇、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四川、山西、甘肅、陝西等省調兵遣將,馳赴浙東。

奕經離京後,一路遊山玩水,蓄意遷延,直至1842年1月21日,才到達嘉興,與文蔚等籌劃反攻事宜。

當時,浙江各處防禦兵丁,已有四萬餘人,另有義勇鄉勇九萬餘人。

奕經、文蔚等表示,一俟各省援兵到齊,即剋期進剿,「以正兵明攻其前,以奇兵暗襲其後」。

奕經也和奕山一樣,不信任當地人民群眾。

其幕僚臧紆青曾建議:從山東、河南等地招募勇士萬人,於沿海及本地招募漁、蛋、鹽民二萬人,分伏寧波、鎮海、定海,「人自為戰,戰不擇地」,襲擾敵人,使其「步步疑忌驚惶,所在皆風聲鶴唳,俟其魂飛氣餒,然後蹙以大軍,伏舟港口,內處交一逼一而盡殲之」;同時,派當地紳士各率兵勇分伏於定海、鎮海、寧波三城,「預為內應」。

1對這樣一個頗有見地的「散攻之法」,奕經雖奏報道光帝批准執行,但他們畢竟不敢依靠人民力量抗敵,因而只採納了臧紆青關於裡應外合的主張,而對於散戰疲敵、先疲後打的方案,則摒棄不用。

2月10日,奕經等移駐浙江省城杭州。

3月上旬,各省援兵到齊,共計一萬一千餘人,另有水勇、鄉勇二萬餘人,陸續開赴浙東前線。

奕經等認為兵力已厚,決定采勸明攻暗襲,同時並舉」的方針,一舉收復寧波、鎮海和定海。

其具體部署是:水路(即東路)以乍浦為基地,陸續渡海,潛赴舟山各島及定海城內外,預為埋伏,候期舉動。

陸路(即南路)分為兩支:一支以二千四百人在慈谿(今慈溪縣慈城鎮)西南三十里之大隱山集結,準備進攻寧波;另一支以一千九百餘人在慈谿西門外的大寶山集結,準備進攻鎮海。

此外,還在寧波、鎮海之間的梅圩預伏勇壯三千餘人,準備中途截擊英船。

另由余步雲率兵二千駐奉化防堵,文蔚率兵二千進駐長溪嶺(慈谿西北)督戰,奕經率兵一千三百餘人駐於紹興以東的東關居中調度,特依順率兵一千二百餘人駐萬松嶺(杭州南),作為後路應援,兼顧省城和乍浦等地。

奕經等計劃雖較周密,但英軍已有所察覺,「無日不水陸四出,遠近搜掠,拆壞民房,捉拿鄉民,追究屯兵處所」。

3月6、7日,英軍又分頭搜索。

奕經等鑒於「兵勇距敵較近,惟恐稍遲,致有漏洩」,便決定於3月10日夜發起反攻。

從大隱山出發進攻寧波的一路,由總兵段永福負責指揮。

10日夜,都司李燕標帶領前鋒義勇四百餘人,潛赴寧波南門,在內應配合下,殺死守門英兵,衝入城內,直奔府署。

途中遭到英軍阻擊,不支後退。

這時,段永福率領的大隊趕到西門,由於英軍已有戒備,城門緊閉,只得爬城而入,沿街進攻。

英軍從樓房上面拋擲火球、火箭,使清軍進攻受阻。

不久,天色已明,清軍不得不陸續撤出戰鬥,反攻寧波遂告失敗。

從大寶山出發進攻鎮海的一路,由副將朱貴負責指揮。

10日夜,都司劉天保率前鋒數百人進抵鎮海西門外,見城樓起火,知是內應,即衝門而入。

由於守門英軍拚死抵抗,清軍三次衝鋒,均未能攻入城內。

時天色已明,而朱貴所率大隊尚未趕到,劉天保恐英軍斷其歸路,即撤出戰鬥,於是反攻鎮海的戰鬥也告失敗。

水路進攻定海的計劃,由於風潮不順等原因而一再推遲,直至4月14日,才由熟悉定海情況的鄭鼎臣(已故總兵鄭國鴻之子)主持,發動了一次小辨模的夜襲。

由於英軍事先已有準備,因而亦未能達到預期目的。

清軍反攻失敗後,主力集結在慈谿大寶山和長溪嶺一帶。

英軍決定乘勝發動新的進攻。

3月15日晨,臥烏古和巴加率領三艘輪船和數十隻舢板,載兵一千二百餘人,攜帶四門小炮,溯姚江而上。

中午,行抵慈谿以南的大西壩,留下一艘輪船和少量兵力,以防清軍斷其退路,另兩艘輪船載部分兵力繼續上駛至余姚東面的丈亭一帶,威脅清軍後路。

大隊英軍則由大西壩登岸,直撲慈谿南門。

城內守軍不戰而逃,英軍遂穿城而過,出北門,分路進攻大寶山清軍營地。

劉天保率兵五百餘人,防守大寶山左側,由於進攻鎮海時火器大部丟失,稍事抵抗即行潰散。

朱貴率兵四百餘名防守大寶山右側,與敵英勇激戰多時1,傷亡過半,請求駐長溪嶺的文蔚派兵支援。

文蔚畏敵猶豫,未及時派兵前往,待到傍晚才派出三百人,而此時英軍已進至大寶山之西,切斷了守軍後路。

最後朱貴父子陣亡,部隊潰散,大寶山營地於當晚8時落入敵手。

次日中午,英軍開始向長溪嶺清軍大營進發,下午3時許抵達長溪嶺。

文蔚擁兵數千,在長溪嶺「阻險而陣」,竟不敢與敵交鋒,於15日夜即丟棄營地和大批軍械給養,倉皇率部退往曹娥江以西的紹興。

英軍將工事和火藥庫全行毀壞之後,撤回慈谿,17日又全部撤回寧波。

英軍長於海戰,定海地處海島,清軍欲一舉驅逐該處敵軍,確有困難。

而鎮海毗連大一陸,寧波更屬內地,清軍如果指揮得當,同心協力,是有可能將其收復的。

可是,清軍浙東反攻的結果,不僅未能攻克定海、鎮海和寧波,就連大軍雲集的慈谿營地也沒有守祝其所以如此,主要是統兵將領指揮無能。

寧波、鎮海都是比較大的城鎮,各駐英軍千餘人(當時英軍已從印度新調來兩個一團一的兵力),並控制著招寶山、金雞山等炮台,浙東清軍可用於反攻作戰的正規部隊僅一萬餘人,且大部從外省調來,人地生疏,裝備和戰鬥力均差。

而這萬餘兵力,又未集中使用,大部留在數十里之外,僅以少數兵力採取輕裝奔襲的戰法,企圖同時攻克浙東三城,實屬輕率魯莽之舉。

如此指揮反攻作戰,焉能取勝?寧波、鎮海反攻失利之後,清軍主力損失不大,戰事仍有可為。

當英軍以千餘人冒險深入慈谿時,清軍在數量、地勢和社會條件諸方面都比英軍有利,如能利用這些有利條件,集中使用兵力,各個擊破敵人,不難將侵略軍趕出浙東地區。

但文蔚畏敵如虎,當英軍進攻大寶山之際,他非但不派兵增援,反而聞風喪膽,未戰先逃,致使清軍又一次遭到失敗,傷亡潰散千餘人。

浙東反攻失敗後,奕經以應援靠近省城的尖山為名,帶領江南兵千人,於3月20日渡過錢塘江,逃回杭州。

為推卸戰敗責任,他在奏折中除強調英軍「船堅炮利」、詭譎異常外,還大肆誣蔑浙東「到處漢一奸一充斥」。

劉韻珂則露骨地宣揚投降派的觀點,在所謂「十慮」的奏折中,大談什麼清軍「銳氣全消」,「其勢必難再振」,即使「續行添調,亦恐無濟於用」,而英軍一火器一精一良,「猛烈異常,無可抵禦」1。

他還特別提醒道光帝注意國內人民可能趁機揭竿而起。

道光帝鑒於廣東和浙東兩次反攻均遭失敗,又害怕人民起而推翻其封建統治,於是在對英態度上,由過去的忽戰忽和變為一意求和。

他起用投降派,任命盛京將軍耆英為欽差大臣、署理杭州將軍,會同已被革職的伊裡布趕赴浙江前線,辦理乞和事宜,並準備釋放英俘。

而此時璞鼎查正野心勃勃地準備進軍長江下游的鎮江和江寧(今南京),對清廷的乞和根本不予理睬。

--------------------------------------------------------------------------------

1 〔美〕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係史》(中譯本)第一卷,第306頁。

2 璞鼎查(1789—1856),英國人。

1803年隨英國海軍至印度,參與殖民活動近四十年。

1840年在侵略阿富汗的戰爭中晉封男爵。

因富於侵略亞洲「經驗」,受到英國外交大臣巴麥尊的賞識。

1 《廷寄》,《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二),第1129頁。

1 《廷寄五》,《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二),第1158頁。

1 裕謙:《請派林則徐差使並擬駐紮嘉興居中策應折》,《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二),第1040頁。

對於裕謙的正確建議,道光帝非但沒有採納,反而將林則徐流戍新疆。

1 裕謙:《籌防鎮海片》,《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三),第1226頁。

1 〔英〕 賓漢:《英軍在華作戰記》,《鴉片戰爭》(五),第264頁。

1 汪洵:《光緒定海直隸廳志》,《鴉片戰爭》(四),第382—383頁。

1 海齡:《請吉林等省辟兵堵剿浙洋英軍折》,《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三),第1328—1329頁。

1 黎光曙:《籌備天津海防折》,《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三),第1421—1422頁。

2 劉韻珂:《戰守失利請派元戎速安海嶠折》,《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三),第1300—1301頁。

1 梁廷楠:《夷氛聞記》(中華書局1959年版)第101頁。

2 奕經:《剿襲寧波鎮海未能即時克復折》,《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四),第1663頁。

1 貝青喬在《咄咄吟》中,稱頌朱貴所部給侵略軍以重大打擊,「英夷自進犯浙東以來,從未遇如此勁兵」。

英人賓漢《英軍在華作戰記》中也說:朱貴「堅持得很好,守住了山」,經多次短兵接戰,最後才放棄。

1 劉韻珂:《大兵在慈谿失利事勢深可危慮折》,《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四),第1679—1682頁。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世界與中國第二節 英國以武力推銷鴉片,發動侵華戰爭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第四節 英軍首次北犯與清軍定海抗戰第五節 廣東軍民的抗英作戰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第七節 英軍侵入長江下游,沿江軍民英勇抗戰第八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第三節 北攻湘鄂與東取金陵第四節 定都金陵後的軍政決策第五節 北伐第六節 西征第七節 一破江北江南大營第一節 英法等國企圖擴大在華殖民特權第二節 清廷實行對內鎮壓對外妥協政策第三節 英國製造借口,挑起戰爭第四節 廣東軍民抗擊英法聯軍的進犯第五節 英法聯軍第一次北犯第六節 英法聯軍第二次北犯第七節 英法聯軍第三次北犯第八節 清軍戰敗的原因及其影響第一節 天京內訌後的戰爭形勢第二節 石達開率軍遠征與最後失敗第三節 二破江北大營與三河鎮大捷第四節 二破江南大營與東征蘇常滬第五節 安慶會戰第六節 李秀成部回師江浙與再攻上海第七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失敗第八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失敗的教訓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第二節 轉戰皖豫邊,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第三節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並肩戰鬥第四節 與太平軍餘部合編,繼續堅持反清戰爭第五節 捻軍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上海小刀會起義戰爭第二節 大成國起義戰爭第一節 貴州各族人民起義戰爭第二節 雲南回民起義戰爭第三節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第四節 陝甘回民起義戰爭第五節 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第二節 清政府的戰略方針和戰爭準備第三節 北疆的收復第四節 南疆的收復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第六節 戰爭勝利的原因第一節 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軍事形勢第二節 山西、北寧之戰第三節 戰爭的擴大第四節 清廷對法宣戰及雙方戰略方針第五節 東南沿海防禦作戰第六節 北圻陸路反攻作戰第七節 戰爭的結局與經驗教訓第一節 戰前形勢第二節 日本侵華的軍事準備與中國的軍事概況第三節 戰爭的爆發和雙方戰略方針第四節 平壤之戰第五節 黃海海戰第六節 遼東半島之戰第七節 山東半島之戰第八節 遼東清軍的潰敗第九節 東北和山東人民的英勇抗戰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第十一節 台灣軍民的艱苦抗日第十二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第四節 大沽、天津之戰第五節 北京之戰第六節 《辛丑條約》的簽訂第七節 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沙俄入侵東北的準備及部署第二節 清朝在東北三省的設防和戰備第三節 戰爭經過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爭第五節 清軍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英俄兩國對我國西藏的爭奪第二節 英國的戰爭準備與西藏的戰備設防第三節 曲眉仙角、古魯之戰第四節 江孜之戰第五節 拉薩失陷與《拉薩條約》的簽訂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辛亥革命前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武昌首義成功,全國掀起革命高一潮第三節 漢口、漢陽保衛戰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第五節 辛亥革命戰爭的經驗與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篡權後的倒行逆施第二節 袁世凱鎮壓革命黨的作戰總方針和革命黨人的討袁決策第三節 江西討袁作戰第四節 江蘇討袁作戰第五節 各省討袁相繼失敗第六節 討袁戰爭的教訓第一節 起義武裝的創立和初期活動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第三節 轉戰京漢路兩側第四節 西進陝甘,由勝轉敗第五節 回師豫西,最後失敗第六節 白朗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復辟帝制第二節 護國戰爭的醞釀和雙方作戰準備第三節 四川戰役第四節 湘西之戰第五節 滇桂邊之戰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第七節 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在軍事上的得失第一節 護國戰爭後的國內形勢和護法運動的發生第二節 南北政府的戰略方針及兵力部署第三節 北軍第一次攻湘之戰第四節 北軍第二次攻湘之戰第五節 滇黔靖國軍攻川之戰第六節 粵、閩、贛地區的作戰第七節 護法軍政府改組與孫中山離粵第八節 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第一節 沙俄策動外蒙「獨立」第二節 沙俄策動呼倫貝爾「獨立」和烏泰叛亂第三節 政府軍抗擊外蒙叛軍向內蒙的進犯第四節 《恰克圖協約》的簽訂和擊退巴布扎布匪軍對內蒙的竄擾第五節 反對沙俄侵蒙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國唆使西藏親英分子發動叛亂第二節 川滇兩省出兵平亂第三節 川軍攻佔鄉城,穩定川邊局勢第四節 英國分割西藏陰謀的破產第五節 戰爭的經驗教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