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爭史》第四節 平壤之戰: 日本大本營為迅速獲得制海權,於宣戰的次日(8月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近代戰爭史》第四節 平壤之戰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四節 平壤之戰

一、 雙方作戰方針及部署

日本大本營為迅速獲得制海權,於宣戰的次日(8月2日)即命令聯合艦隊搜索並擊破中國北洋艦隊,以求年內實施其「作戰大方針」的重點——直隸平原決戰。

不久,得知大批清軍將於平壤附近集中並相機南下,於是,日軍大本營已無暇等待其海戰的結果,乃命令第五師一團一的其餘部分立即赴朝。

8月14日,日本大本營根據其聯合艦隊未能與北洋艦隊決戰,並為檢修艦隻而移泊朝鮮半島南端的長直路等情況,確認年內已無法實行直隸平原決戰的原定計劃,必須等到來年解凍之後再作考慮,於是重新制定冬季作戰方針,即:增派第三師一團一(先編成混成第五旅一團一)與已在漢城附近集結的第五師一團一合編為第一軍,以陸軍大將山縣有朋為司令官,執行北攻平壤,相機進攻奉天,吸引直隸清軍主力出援的任務;同時準備組建第二軍,以待機攻佔遼東半島,為將來實施直隸平原決戰建立進軍基地。

山縣有朋到達朝鮮(9月12日於仁川登陸)以前,在朝日軍由第五師一團一長陸軍中將野津道貫統率。

9月2日,野津道貫等議定,以第五師一團一及第三師一團一之一部,共約一萬五千人,分四路進攻平壤。

其部署是:陸軍少將大島義昌率混成第九旅一團一(步騎約五千、炮二十門)由漢城出發,沿大道指向平壤東南,從正面進攻,牽制清軍。

野津道貫自率步兵第二十二聯隊、十二聯隊及騎兵、工兵、炮兵各一部(步騎約五千、炮十二門)繼後,渡大同江之下游,進攻平壤西南。

第十旅一團一長陸軍少將立見尚文率步兵第十二聯隊之第一大隊、第二十一聯隊之第二大隊及騎兵、炮兵各一部(步騎約二千、炮六門),自朔寧經新溪、遂安、祥原、江東,渡大同江進攻平壤東北,稱「朔寧支隊」。

陸軍大佐佐籐正率步兵第十八聯隊及騎兵、炮兵、工兵各一部(步騎約三千、炮十二門)自朝鮮東北部的元山登陸(稱「元山支隊」),經文川、一陽一德、成川(今新成川南)、順安,繞攻平壤北部,截斷清軍後路。

日軍根據這一分進合擊的作戰計劃,預定9月15日包圍平壤,發起總攻。

早在8月上旬,清政一府派出的四支援軍先後抵達平壤。

豐升阿、衛汝貴等以兵力不足、後路空虛為由,要求「先定守局,再圖進缺1。

李鴻章也認為「非有勁旅三萬人,前後佈置周密,難一操一勝算」,「目前只能堅扎平壤,扼據形勝」2。

盡避清廷急於要按原定方針向南進軍,多次電催李鴻章飭令各軍「相機進缺,「直指漢城」,李鴻章總是藉故延宕,以致前敵各軍既不南下進攻漢城,又不擇險據守,互為策應,「而以二十九營萬四千餘人聚平壤,置酒高會,日督勇丁並朝民於城內外築壘,環炮而守」3,坐待日軍來攻。

8月下旬,葉志超抵達平壤。

這個敗軍之將被任命為平壤各軍總統,「一軍皆驚」,進一步破壞了士氣。

葉志超對於軍事更加漫無佈置,身為前線統帥,不親自組織偵察,及時獲取準確的情報,主要依靠天津的電報通報,因而對前線敵人情況很不瞭解,只知道日軍主要從中和大道來攻,而不知其從幾個方向同時包圍平壤。

9月5日,葉志超與諸將議定,以一部兵力監視元山方向之敵,以主力南下迎擊自黃州北進之日軍。

6、7兩日,部隊已按計劃出發。

此時,葉志超得到日軍一部已抵成川的消息,因顧慮平壤後路發生危險,於是突然改變決心,急忙將部隊調回,倉卒作出防禦平壤的部署,而此時各路日軍已完成了對平壤的合圍。

平壤是朝鮮的舊都,山環水抱,形勢險要,城牆高約十米,牆基厚約七米,南北綿亙十餘里。

大同江自城東至西南流過。

城有六門:南為朱雀門,西南為靜海門,西北為七星門,北為玄武門,東為長慶門,東南為大同門。

長慶、大同二門緊一靠大同江。

玄武門跨牡丹台山修築。

由於牡丹台緊一靠城牆,因而成了守衛平壤的命脈所在。

清軍依城劃分各軍防區:城北方面,由左寶貴所部奉軍、豐升阿所部盛軍及江自康之仁字兩營防守;城西方面,由牙山軍(即葉志超原來所部)防守;城南方面,由衛汝貴所部盛軍及馬玉昆所部毅軍之一部防守;城東南大同江東岸,由馬玉昆所部毅軍防守,有浮橋一座溝通兩岸聯繫。

葉志超坐鎮城內,居中調度。

二、作戰經過

9月13日,四路日軍均已一逼一近平壤,其中元山支隊已進至順安,切斷了清軍退往義州的後路。

14日清晨,日軍元山、朔寧兩支隊一齊發起攻擊,佔領了城北山頂數壘。

左寶貴親自督隊爭奪,未能取勝,便率部入城,用大炮轟擊敵人。

日軍堅伏不退。

當晚,葉志超主張棄城撤退,遭到左寶貴的堅決反對。

左寶貴派親兵監視葉志超,防止其逃跑。

15日拂曉前,日軍發起總攻。

大同江東岸的日軍混成第九旅一團一分三路進攻平壤城東南。

扼守大同江東岸的馬玉昆所部毅軍奮力抵抗,與敵展開肉一搏戰,自清晨激戰至午後,終於打退了東路日軍的進攻。

北路戰事也十分激烈。

日軍朔寧、元山兩個支隊又於當天拂曉發起進攻,左寶貴親自登玄武門指揮,士兵拚死拒敵。

戰至上午,日軍先後攻破玄武門外的五座堡壘,並向玄武門猛烈突擊。

左寶貴為了表示與城共存亡的決心,身穿黃馬褂,繼續指揮。

11時,左寶貴中炮陣亡,士氣大挫,玄武門遂被日軍攻佔。

葉志超隨即懸白旗乞降,並下令撤軍。

當時,馬玉昆部正與東路日軍相持於大同江東岸,偷襲平壤西南的日軍第五師一團一主力也被衛汝貴所部擊退,傷亡慘重。

正當東西兩路清軍準備乘勝出擊的時候,忽聞北路失利,並接到葉志超的撤軍命令,馬玉昆、衛汝貴只得率部回城。

日軍準備宿營,未再前進。

當晚,葉志超率守軍乘夜暗倉皇逃出平壤。

日軍於城北山隘堵截,清軍傷亡二千餘人,被俘數百人。

途經順安,又遭日軍攔擊,死傷枕藉。

16日,葉志超等逃至安州,始與呂本元、聶士成等部會合。

安州距平壤九十公里,北倚清川江,南有群山依托,城垣高大,是平壤以北的第一重鎮。

聶士成建議葉志超憑借安州有利地形,阻敵北犯。

葉志超不同意,繼續率軍向義州狂逃。

19日,李鴻章曾電告葉志超駐守義州,不准退往鴨綠江以西。

三天以後,李鴻章又認為與其株守義州孤城,不如全線撤回,於是,清軍於22—24日放棄了義州等戰略要地,退過鴨綠江。

平壤之所以輕易陷落,關鍵在於前敵總指揮不得其人。

葉志超於成歡之戰打響時,立即棄軍逃奔平壤;驚魂未定,又以謊報戰功而被任命為平壤各軍總統,由於不孚眾望,「各將領均不受節制」1。

他庸懦怯敵,既不敢驅軍南下,也沒有保衛平壤的決心,一經接戰,再次率先逃跑,致使軍心大亂,「凡有大小炮四十尊,快炮並一毛一瑟槍萬數十桿,將弁私財,軍士糧餉,軍資、器一具、公文、密電,盡委之而去」2。

此外,清軍紀律甚差,不能與當地人民呼吸與共,也是平壤失守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來,由於中朝兩國同遭日寇侵略,共同的命運把兩國軍民聯繫在一起。

當清軍剛到平壤時,朝鮮人民夾道歡呼,以各種物資慰勞、供給清軍;朝鮮官員也盼望清軍多打勝仗,「其王京(漢城)自大院君以下,時密輸倭人消息於我,日盼我軍進趨漢城」3。

可是,清軍入朝後不但無所作為,而且侵害群眾利益,致使朝鮮人民大失所望,不再盡力支援,這就大大影響了保衛平壤的作戰。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世界與中國第二節 英國以武力推銷鴉片,發動侵華戰爭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第四節 英軍首次北犯與清軍定海抗戰第五節 廣東軍民的抗英作戰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第七節 英軍侵入長江下游,沿江軍民英勇抗戰第八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第三節 北攻湘鄂與東取金陵第四節 定都金陵後的軍政決策第五節 北伐第六節 西征第七節 一破江北江南大營第一節 英法等國企圖擴大在華殖民特權第二節 清廷實行對內鎮壓對外妥協政策第三節 英國製造借口,挑起戰爭第四節 廣東軍民抗擊英法聯軍的進犯第五節 英法聯軍第一次北犯第六節 英法聯軍第二次北犯第七節 英法聯軍第三次北犯第八節 清軍戰敗的原因及其影響第一節 天京內訌後的戰爭形勢第二節 石達開率軍遠征與最後失敗第三節 二破江北大營與三河鎮大捷第四節 二破江南大營與東征蘇常滬第五節 安慶會戰第六節 李秀成部回師江浙與再攻上海第七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失敗第八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失敗的教訓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第二節 轉戰皖豫邊,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第三節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並肩戰鬥第四節 與太平軍餘部合編,繼續堅持反清戰爭第五節 捻軍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上海小刀會起義戰爭第二節 大成國起義戰爭第一節 貴州各族人民起義戰爭第二節 雲南回民起義戰爭第三節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第四節 陝甘回民起義戰爭第五節 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第二節 清政府的戰略方針和戰爭準備第三節 北疆的收復第四節 南疆的收復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第六節 戰爭勝利的原因第一節 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軍事形勢第二節 山西、北寧之戰第三節 戰爭的擴大第四節 清廷對法宣戰及雙方戰略方針第五節 東南沿海防禦作戰第六節 北圻陸路反攻作戰第七節 戰爭的結局與經驗教訓第一節 戰前形勢第二節 日本侵華的軍事準備與中國的軍事概況第三節 戰爭的爆發和雙方戰略方針第四節 平壤之戰第五節 黃海海戰第六節 遼東半島之戰第七節 山東半島之戰第八節 遼東清軍的潰敗第九節 東北和山東人民的英勇抗戰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第十一節 台灣軍民的艱苦抗日第十二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第四節 大沽、天津之戰第五節 北京之戰第六節 《辛丑條約》的簽訂第七節 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沙俄入侵東北的準備及部署第二節 清朝在東北三省的設防和戰備第三節 戰爭經過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爭第五節 清軍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英俄兩國對我國西藏的爭奪第二節 英國的戰爭準備與西藏的戰備設防第三節 曲眉仙角、古魯之戰第四節 江孜之戰第五節 拉薩失陷與《拉薩條約》的簽訂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辛亥革命前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武昌首義成功,全國掀起革命高一潮第三節 漢口、漢陽保衛戰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第五節 辛亥革命戰爭的經驗與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篡權後的倒行逆施第二節 袁世凱鎮壓革命黨的作戰總方針和革命黨人的討袁決策第三節 江西討袁作戰第四節 江蘇討袁作戰第五節 各省討袁相繼失敗第六節 討袁戰爭的教訓第一節 起義武裝的創立和初期活動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第三節 轉戰京漢路兩側第四節 西進陝甘,由勝轉敗第五節 回師豫西,最後失敗第六節 白朗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復辟帝制第二節 護國戰爭的醞釀和雙方作戰準備第三節 四川戰役第四節 湘西之戰第五節 滇桂邊之戰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第七節 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在軍事上的得失第一節 護國戰爭後的國內形勢和護法運動的發生第二節 南北政府的戰略方針及兵力部署第三節 北軍第一次攻湘之戰第四節 北軍第二次攻湘之戰第五節 滇黔靖國軍攻川之戰第六節 粵、閩、贛地區的作戰第七節 護法軍政府改組與孫中山離粵第八節 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第一節 沙俄策動外蒙「獨立」第二節 沙俄策動呼倫貝爾「獨立」和烏泰叛亂第三節 政府軍抗擊外蒙叛軍向內蒙的進犯第四節 《恰克圖協約》的簽訂和擊退巴布扎布匪軍對內蒙的竄擾第五節 反對沙俄侵蒙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國唆使西藏親英分子發動叛亂第二節 川滇兩省出兵平亂第三節 川軍攻佔鄉城,穩定川邊局勢第四節 英國分割西藏陰謀的破產第五節 戰爭的經驗教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