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 1851年(咸豐元年)初洪秀全、馮雲山等領導的廣西桂平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

一、金田起義

1851年(咸豐元年)初洪秀全、馮雲山等領導的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是太平天國農民革命的開端。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嘉慶十八年十二月初十日)出生在廣東花縣的一個農民家庭。

年青時的洪秀全,用功讀書,並曾參加農業勞動,十八歲開始在家鄉當塾師。

他曾多次赴廣州應考秀才,均未考齲1843年(道光二十三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剛剛結束,他第四次到廣州應

洪秀全

考,結果又落第。

清政一府的腐敗無能,廣東及其它各地人民反對清政一府和外國侵略者的鬥爭,以及洪秀全自己在科場中的一再失意,激起了他對社會現實的嚴重不滿,產生了強烈的反抗思想。

他研究了基督教傳教士散發的小冊子《勸世良言》,便利用基督教的一些宗教教義和儀式,加以附會解說,進行「傳教」工作,並和他的同學馮雲山1等共同創立了後來名為「拜上帝會」的革命組織。

1844年5月,洪秀全與馮雲山去廣西貴縣等地傳教。

同年底,洪秀全回到廣東花縣,以教書為業,從事拜上帝會教義的創立工作。

他先後寫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和《原道覺世訓》等詩文,奠定了拜上帝會的理論基矗這些詩文,表面上似乎是些關於基督教的迷信說教,但實際內容卻包含一著要求平均、平等,反對壓迫剝削,實現「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等樸素的農民革命思想,因而為爾後發動太平天國革命運動作了輿論上的準備。

同一時期,馮雲山則轉入廣西桂平縣的紫荊山區,同樣利用教書之便,進行深入的宣傳和組織工作,在耕山和燒炭為業的貧苦農民中,發展了二三千名拜上帝會會員,其中不少人如楊秀清、韋昌輝和蕭朝貴1等,後來都成了太平天國革命的主要領導者。

1847年夏,洪秀全前往廣西紫荊山區,與馮雲山會合,共同進行起義的準備工作,並在附近各縣積極發展拜上帝會成員。

參加者除貧苦農民外,還有不少失業的礦工等。

1850年7月,洪秀全下令「一團一營」(集中結營組軍),各地會眾紛紛向桂平縣北五十里的金田村集中。

會員們臨行前將田產屋宇變賣,所得錢銀悉數繳納公庫,衣食費用都由公款開支,一律平均。

這就是「聖庫」制度的開始。

到同年底,遠近前來「一團一營」的約達二萬餘人,均編入軍事組織。

這時,在拜上帝會內形成了以洪秀全為首,包括馮雲山、楊秀清、韋昌輝、蕭朝貴和石達開2在內的領導核心。

他們決心為推翻清王朝的反動統治而鬥爭。

在軍事方面,仿照《周禮》,制定了軍隊的編制,規定以軍為基本單位。

軍設軍帥,下轄五個師帥,師帥下轄五個旅帥,旅帥下轄

太平天國刻印的《太平軍目》一書的封面

五個卒長,卒長下轄四個兩司馬,兩司馬下轄五個伍長,伍長下轄四個聖兵。

軍帥共轄一萬三千一百五十五人。

軍帥以上,依次設監軍、總制、將軍、指揮、檢點、丞相、主將、軍師。

另設御林侍衛(直轄),職位在指揮、將軍之間。

此外,還規定了五條軍紀:「一、遵條命;二、別男行女行;三、秋毫莫犯;四、公心和儺,各遵頭目約束;五、同心合力,不得臨陣退縮。」

1同時,在金田村以製造農具為掩護,趕製火器、刀矛等。

至此,起義準備基本就緒。

當時,廣西各地天地會起義武裝活動頻繁,吸引了清廷和廣西當局很大的注意力,這對洪秀全領導起義是一種很好的掩護。

廣西駐有綠營兵二萬二千餘人,大部星散於全省鎊營、汛,能機動作戰的部隊很少。

為了鎮壓廣西各地的起義,清廷不得不從外省調兵遣將。

到1850年底,先後調往廣西的有兩廣總督徐廣縉與前雲南提督張必祿(率兵一二千人)、陝西提督向榮(接替閔正鳳為廣西提督)、前雲貴總督林則徐(授以欽差大臣頭銜,因在赴任途中病歿,改由前兩江總督李星沅繼任)、前漕運總督周天爵(接替鄭祖琛為廣西巡撫)以及廣東、湖南、貴州、雲南兵勇共八千人。

這樣,連同原有駐軍,廣西清軍的兵力達到三萬以上。

另外,還在廣西各州縣組織了大批一團一練,協助清軍鎮壓天地會等起義軍。

拜上帝會力量的壯大和活動的加緊,逐漸引起了廣西地方當局的注意。

他們不斷派兵「搜剿」,妄圖把這股革命勢力扼殺於搖籃中。

1850年12月底,潯州協副將李殿元等率部包圍了洪秀全和馮雲山的駐地——平南縣花洲山人村。

楊秀清在金田聞訊,立即派眾往援,把洪秀全、馮雲山等接往金田村。

1851年1月1日,總兵周鳳歧和副將李殿元、伊克坦布等又率兵進攻金田村。

洪秀全、楊秀清於村東五六里的蔡村江邊設伏,擊敗清軍,殺死伊克坦布。

洪秀全等在起義準備過程中打了兩次勝仗,大大鼓舞了會眾的鬥志,接著,便於1851年1月11日(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洪秀全的生日)在金田村正式宣佈起義,建號「太平天國」1,公開舉起了推翻清朝、武裝奪取政權的義旗。

二、轉戰廣西

(一)西進武宣,北上象州

金田起義後的第三天,洪秀全即揮師東向,一舉奪占廣西潯江邊上的大湟江口(今江口鎮),準備向東南方向發展。

不久,又接受了天地會羅大綱、蘇三一娘一等部眾二千餘人加入太平軍,聲勢更加壯大。

金田起義引起了清政一府的震驚。

欽差大臣李星沅急令廣西提督向榮率兵二千,從橫州(今橫縣)趕赴桂平一帶,對太平軍實行「圍剿」。

咸豐帝(清文宗奕詝)多次下諭,提出「圍剿」起義軍的方略:一是「聚集一精一兵全力攻剿」,各地一團一練「分段兜擒」,以期迅速就地殲滅;二是「解散脅從」,以便瓦解起義軍。

1同時,決定從貴州再調兵一千進入廣西,妄圖乘太平天國發難之初,將其一舉扼殺。

1851年2月18日,向榮會同總兵李能臣、周鳳歧,率部自東西兩個方向向大湟江口進攻。

太平軍暗設地雷,佯敗誘敵,並出奇兵抄襲清軍後方,共斃清軍守備以下數百人。

但是,清軍繼續取包圍態勢。

太平軍向東南方向發展的企圖受阻,便於3月10日夜撤出大湟江口,向武宣縣的東鄉一帶轉移。

19日,太平軍與敵戰於東鄉西面的東嶺村,擊敗清軍。

此後,太平軍與清軍在三里圩一帶對峙。

3月23日,洪秀全在東鄉自稱「天王」,並分封了五軍主將:楊秀清為中軍主將,蕭朝貴為前軍主將,馮雲山為後軍主將,韋昌輝為右軍主將,石達開為左軍主將。

4月3日,廣西巡撫周天爵夥同向榮督軍六千餘人向三里圩進攻。

洪秀全、馮雲山親自指揮太平軍奮勇殺敵,再次打敗清軍。

5月12日,欽差大臣李星沅因兵敗於武宣憂鬱而死(一說畏罪自一殺)。

5月16日,太平軍乘機自東鄉突圍北上,後進佔象州中平一帶。

清軍尾隨趕到,以新從廣東調來的廣州副都統烏蘭泰所部千餘人駐中平西北的梁山村,向榮部駐中平東北的界嶺,堵截太平軍的北進道路。

獨鰲嶺(梁山村北)一戰,太平軍予烏蘭泰部以迎頭痛擊。

但太平軍多次向西北、東北方向突進均未成功,不得不於7月初撤離象州境,經原路退回桂平紫荊山根據地。

在西進武宣和北走象州過程中,太平軍招集了不少沒能趕往金田參加起義的拜上帝會會眾,起到了擴大隊伍的作用。

(二)官村伏擊,大敗清軍

早在同年4月,清廷以廣西將帥不和,剿辦不力,命首席軍機大臣賽尚阿為欽差大臣,前往湖南廣西交界地方督辦防堵,並聲援廣西;同時,派都統巴清德、副都統達洪阿隨同協助,又從湖南調兵千名,四川調兵三千名,統歸賽尚阿節制。

7月初,賽尚阿到達桂林,隨即派巴清德、達洪阿率部趕赴紫荊山地區,增援尾隨太平軍的向榮和烏蘭泰所部清軍,企圖就地圍殲太平軍。

清軍的進攻部署是:向榮和巴清德部從西北方向進攻紫荊山區,烏蘭泰和達洪阿部沿黔江而下,繞至紫荊山區東南,直撲莫村、新圩等地。

7月25日,清軍發起進攻,展開了激烈戰鬥。

太平軍於各重要隘口挖斷道路,壘石架木,嚴密防堵,多次擊退進犯之敵。

至8月底,清軍相繼佔領了紫荊山區西北部要隘雙髻嶺、豬仔峽、風門坳等處,對太平軍的紫荊山根據地構成嚴重威脅。

9月11日夜,太平軍向東北五峒山方向突圍,後轉移至平南縣思旺一帶。

清軍發覺太平軍突圍後,由烏蘭泰部尾隨東進,向榮部則經大湟江口、佛子村、橫嶺,於9月15日進至思旺東南之官村,企圖攔截太平軍南下。

當時,蕭朝貴、馮雲山已率部在此設伏,乘向榮部紮營未穩之際,突然發起攻擊。

向軍措手不及,加之火藥被大雨淋濕,槍炮失效,在太平軍猛烈衝殺下,四處潰逃,軍械輜重盡失。

其後,向榮率殘部逃入平南縣城,托病不出,太平軍得以從容地向永安州(今蒙山縣)轉移。

(三)佔領永安,粉碎圍攻

官村獲勝後,太平軍即北上大旺,然後分水陸兩路向永安州進發。

陸路為主力,由蕭朝貴、羅大綱等統率,抄近路輕裝急進;水路主要是輜重和婦孺,由馮雲山、楊秀清等統領,沿大同江東下,再溯濛江北上。

洪秀全隨水路前進。

太平軍北進過程中,沿途不少貧苦農民踴躍參軍,太平天國後期的優秀將領陳玉成、李秀成,就是這時參加的。

1851年9月25日,太平軍一舉佔領永安城。

這是太平天國起義後奪取的第一座州城。

永安是個小州,人口很少。

州城位於南北東西長寬二十里左右的平壩中,四面崇山峻嶺。

太平軍分兵防守城外各要隘:南守水秀(俗名水竇)、莫家村;北守上一陽一村、龍眼塘;並於各險要處豎木柵,築土壘,掘壕溝,建炮台,埋地雷,準備長期固守。

這時,太平軍已達三萬七千人,其中一精一壯能戰者約六千人。

太平軍佔領永安的次日,烏蘭泰率領其本部及別部清軍共約六千人追至城南二十餘里的文圩,28日又進至佛子村一帶。

接著,總兵劉長清、李能臣等率雲、貴等省兵四千餘人趕至永安西北的古排塘一帶。

以後,清軍又大量增加,眾達三四萬人,四面包圍永安,主要取南北夾攻之勢。

向榮自官村大敗逃往平南後,不久經籐縣、梧州繞至昭平,當時已被清廷革職,但仍「隨營效力」。

10月19日,向榮派總兵李瑞率兵一部由昭平向永安一逼一近,在永安城東二十里之古蘇沖遭到太平軍伏擊,大敗而逃。

向榮聞訊,喪魂落魄,不久即托病逃往桂林,所部各軍暫由巴清德統率。

由於太平軍防守十分嚴密,清軍圍攻永安數月,仍然不能得逞。

1852年(咸豐二年)1月15日,咸豐帝下諭斥責賽尚阿「曠日持久,尚無制勝之謀」,令他親赴前線,采勸層層一逼一近,前剿後應」的部署,聚殲太平軍於永安。

同時,令其嚴明賞罰,以「申紀律而振軍威」;隨時酌量裁撤勇一團一,以節餉糈;注意收買太平軍中的動搖分子,以為內應。

此外,還明令向榮復職。

1咸豐帝的上述諭令,既反映了清廷妄圖圍殲太平軍的急迫心情,也反映了清軍戰鬥力不強和清廷財力不足的困難處境。

太平軍在永安一面抗擊敵人的進攻,一面進行軍政建設。

1851年12月17日,天王洪秀全下詔分封五王:楊秀清為東王,蕭朝貴為西王,馮雲山為南王,韋昌輝為北王,石達開為翼王。

詔令還規定,「所封各王,俱受東王節制」2。

此外,在永安還頒行天歷,並進行了內部肅一奸一工作,揭露和打擊了內一奸一周錫能等人的破壞活動3,進一步鞏固了革命隊伍,提高了太平軍的戰鬥力。

太平軍在桂平、武宣、象州等地與敵轉戰大半年之後,在永安停下來進行休整固然必要,但是,長期聚集於四面環山的小城市,很少積極出擊,這在軍事上是不足取的。

當時,包圍永安的清軍眾達四萬餘人,如果他們利用四周的有利地形,嚴密封鎖各隘口,太平軍就有被圍殲或困死的危險。

幸清軍統兵大員賽尚阿是個「未歷行陣」的蒙古貴族,優柔寡斷,缺乏主見,而前線主將向榮與烏蘭泰又意見不一1,以致南北兩路清軍各行其是,互不協同。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太平軍才得以在條件並不有利的永安停留半年之久。

1852年2月中旬,賽尚阿在咸豐帝督令下,由廣西一陽一朔赴永安前線督師,命令南北兩路清軍日夜輪番進攻。

太平軍頑強抵抗,與敵人鏖戰月餘。

清軍傷病交加,減員甚多,進展甚微。

但太平軍也因長期困守,「糧草殆盡,紅粉(火藥)亦無」2,食鹽更為短缺,決定突圍。

永安的南北大道都有清軍重點把守,但城東古蘇沖僅有一千餘一團一勇駐防,是清軍包圍圈的薄弱環節。

4月5日,太平軍冒著大雨從古蘇衝突破清軍的包圍,向昭平西北之仙回前進。

烏蘭泰和向榮聞訊,立即提兵追趕截殺。

太平軍後隊損失千餘人。

為了擺脫被動,太平軍決定利用龍察嶺大峒山谷地的有利地形,以重兵設伏,殲滅清軍追兵。

8日上午,清軍進入伏擊圈,太平軍乘大霧迷漫,從四面八方突然向清軍發起攻擊。

由於道路狹窄,天雨地滑,清軍人馬擁擠,不能列陣,槍炮亦無法施放。

太平軍將敵人前後圍裹,左右衝殺,半日之間,殲清軍總兵四人3及兵弁二三千人(一說四五千人)。

事後,賽尚阿受到降四級的處分,向榮和烏蘭泰則被革職留任。

太平軍永安突圍成功,為以後的勝利發展創造了條件,因而在太平天國前期戰爭中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四)北攻桂林,進佔全州

大峒山伏擊戰勝利後,太平軍取道山間小徑,過牛角瑤山,然後出荔浦之馬嶺,經一陽一朔之高田、臨桂之六塘,前鋒於4月18日進抵桂林城下。

桂林是廣西的首府,城牆高厚,但當時清軍守兵僅千餘人。

向榮自大峒山敗後,判斷太平軍將進攻桂林,急率清軍千餘,日夜兼程,搶在太平軍之前進入該城,督飭守城兵勇一團一練緊急設防。

5月3日,烏蘭泰也率前隊數百人馳抵桂林南門外之將軍橋,被太平軍炮火擊傷,8日死於一陽一朔。

不久,清軍各處援兵趕到,城內外兵力增至二萬餘人。

太平軍使用了大炮和呂公車1等攻城器一具,圍攻月餘,水陸二十四戰。

但因城堅,始終未能攻破,便於5月19日夜撤圍北上,向湖南進軍。

5月22日,太平軍攻破興安。

25日路過全州時,南王馮雲山被守城清軍炮火擊中,身受重傷。

於是,太平軍決心攻下該城。

這次戰鬥中,太平軍首次成功地使用「一穴一地攻城法」2,於6月3日轟塌全州西門城牆二丈餘,乘勢攻入城內,殺知州曹燮培以下千餘人。

全州為廣西湖南兩省交通孔道,在太平軍圍攻期間,廣西清軍約二萬人(一說一萬五千,一說七千人)陸續往援。

湖南巡撫駱秉章也聞訊告急,咸豐帝命賽尚阿加強湖南衡州(今衡一陽一市)、長沙防務,以水路為重點,控制要地,以阻止太平軍進入湖南。

6月5日,太平軍撤出全州,分水陸兩路沿湘江北進。

全州北面十里之蓑衣渡,是湘江上游的一個險要渡口。

這一帶重巒迭嶂,樹木參天,河一床一狹窄,江水湍急。

湖南永州(今零陵)知州江忠源1為阻扼太平軍北上,在渡口北面三里的水塘灣江中豎木柵,構築木堰,以楚勇千餘在西岸設伏,並飛函在後追趕太平軍的總兵和春派兵在東岸阻擊。

水路太平軍在此遭到伏擊,船隊受阻,不少船隻被擊沉。

幸和春沒有派兵趕到東岸,水路太平軍得以棄船登岸,但輜重盡失。

陸路太平軍亦於西岸遇伏,一面力戰,一面奪舟東渡。

太平軍與清軍在蓑衣渡附近激戰兩晝夜,彼此均有較大傷亡。

這時,馮雲山傷勢惡化,10日不幸犧牲。

太平天國失去了一位傑出的組織者和領導者。

太平軍自金田起義以來,在廣西境內轉戰了一年半的時間,攻城奪邑,屢敗清軍,極大地鼓舞了革命群眾的鬥志。

洪秀全、馮雲山等選擇階級矛盾特別尖銳、反清力量相當活躍,而反動統治相對薄弱的廣西為發難地,以偏僻的山區為基點,秘密地宣傳和組織群眾,並在發動群眾的過程中逐步形成起義的領導核心,進行了較充分的軍事準備,趁清軍注意力主要集中於對付天地會起義武裝之際,不失時機地點燃武裝革命的火炬,這是金田起義所以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起義後,為了擺脫敵人的「圍剿」,擴大革命聲勢,解決糧食軍需等問題,決定立即向外發展,這也是正確的。

不足的是,起義的領導者沒有及時制定一個明確的戰略計劃,缺乏進一步動員和武裝群眾的有力措施,也沒有主動聯合天地會起義武裝共同對敵。

特別是全軍在四面環山的永安小城停留了半年之久,與愈集愈多的清軍就地對峙,以致喪失了在群眾條件和地理條件很好的廣西地區打開局面,創建革命一根據地的有利時機,造成戰略上的失著。

盡避如此,太平軍在轉戰廣西各地的過程中,經受了戰爭的鍛煉,隊伍日益擴大,戰鬥力不斷提高,為以後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矗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世界與中國第二節 英國以武力推銷鴉片,發動侵華戰爭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第四節 英軍首次北犯與清軍定海抗戰第五節 廣東軍民的抗英作戰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第七節 英軍侵入長江下游,沿江軍民英勇抗戰第八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第三節 北攻湘鄂與東取金陵第四節 定都金陵後的軍政決策第五節 北伐第六節 西征第七節 一破江北江南大營第一節 英法等國企圖擴大在華殖民特權第二節 清廷實行對內鎮壓對外妥協政策第三節 英國製造借口,挑起戰爭第四節 廣東軍民抗擊英法聯軍的進犯第五節 英法聯軍第一次北犯第六節 英法聯軍第二次北犯第七節 英法聯軍第三次北犯第八節 清軍戰敗的原因及其影響第一節 天京內訌後的戰爭形勢第二節 石達開率軍遠征與最後失敗第三節 二破江北大營與三河鎮大捷第四節 二破江南大營與東征蘇常滬第五節 安慶會戰第六節 李秀成部回師江浙與再攻上海第七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失敗第八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失敗的教訓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第二節 轉戰皖豫邊,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第三節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並肩戰鬥第四節 與太平軍餘部合編,繼續堅持反清戰爭第五節 捻軍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上海小刀會起義戰爭第二節 大成國起義戰爭第一節 貴州各族人民起義戰爭第二節 雲南回民起義戰爭第三節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第四節 陝甘回民起義戰爭第五節 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第二節 清政府的戰略方針和戰爭準備第三節 北疆的收復第四節 南疆的收復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第六節 戰爭勝利的原因第一節 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軍事形勢第二節 山西、北寧之戰第三節 戰爭的擴大第四節 清廷對法宣戰及雙方戰略方針第五節 東南沿海防禦作戰第六節 北圻陸路反攻作戰第七節 戰爭的結局與經驗教訓第一節 戰前形勢第二節 日本侵華的軍事準備與中國的軍事概況第三節 戰爭的爆發和雙方戰略方針第四節 平壤之戰第五節 黃海海戰第六節 遼東半島之戰第七節 山東半島之戰第八節 遼東清軍的潰敗第九節 東北和山東人民的英勇抗戰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第十一節 台灣軍民的艱苦抗日第十二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第四節 大沽、天津之戰第五節 北京之戰第六節 《辛丑條約》的簽訂第七節 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沙俄入侵東北的準備及部署第二節 清朝在東北三省的設防和戰備第三節 戰爭經過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爭第五節 清軍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英俄兩國對我國西藏的爭奪第二節 英國的戰爭準備與西藏的戰備設防第三節 曲眉仙角、古魯之戰第四節 江孜之戰第五節 拉薩失陷與《拉薩條約》的簽訂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辛亥革命前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武昌首義成功,全國掀起革命高一潮第三節 漢口、漢陽保衛戰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第五節 辛亥革命戰爭的經驗與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篡權後的倒行逆施第二節 袁世凱鎮壓革命黨的作戰總方針和革命黨人的討袁決策第三節 江西討袁作戰第四節 江蘇討袁作戰第五節 各省討袁相繼失敗第六節 討袁戰爭的教訓第一節 起義武裝的創立和初期活動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第三節 轉戰京漢路兩側第四節 西進陝甘,由勝轉敗第五節 回師豫西,最後失敗第六節 白朗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復辟帝制第二節 護國戰爭的醞釀和雙方作戰準備第三節 四川戰役第四節 湘西之戰第五節 滇桂邊之戰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第七節 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在軍事上的得失第一節 護國戰爭後的國內形勢和護法運動的發生第二節 南北政府的戰略方針及兵力部署第三節 北軍第一次攻湘之戰第四節 北軍第二次攻湘之戰第五節 滇黔靖國軍攻川之戰第六節 粵、閩、贛地區的作戰第七節 護法軍政府改組與孫中山離粵第八節 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第一節 沙俄策動外蒙「獨立」第二節 沙俄策動呼倫貝爾「獨立」和烏泰叛亂第三節 政府軍抗擊外蒙叛軍向內蒙的進犯第四節 《恰克圖協約》的簽訂和擊退巴布扎布匪軍對內蒙的竄擾第五節 反對沙俄侵蒙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國唆使西藏親英分子發動叛亂第二節 川滇兩省出兵平亂第三節 川軍攻佔鄉城,穩定川邊局勢第四節 英國分割西藏陰謀的破產第五節 戰爭的經驗教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