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八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
第一次鴉片戰爭自1840年6月開始,到1842年8月結束,歷時兩年零兩個月。
這次戰爭,英國先後出動軍艦二十八艘(裝備火炮約八百門),各種船隻約八十艘,兵員總數約一萬五千餘人。
以這樣規模的一支軍隊,竟把擁有四億人口和近九十萬常備軍的中國打敗了。
清王朝雖從全國各地調兵遣將,動用了可能動用的各種武器裝備,卻未打過一次大的勝仗,也未守住或克復過一個重要城鎮,最後不得不與英方簽訂屈辱的《南京條約》。
這就告訴人們,經濟、政治、軍事落後的國家,其領土主權的完整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是很難得到有效保障的。
從作戰雙方條件的對比來看,各有短長。
英國當時處於資本主義上升時期,工業生產和科學文化發達,國家富強。
中國則是一個沒落的封建帝國,沒有機器工業,農業和手工業生產長期停滯不前,政治反動腐敗,科學文化遭到窒息,國內階級矛盾日益尖銳;但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物產豐富,與英國相比,擁有人力物力資源的優勢。
軍事方面,英國軍隊的數量雖然不多,但資本主義的工業生產為它提一供了優良的武器裝備,軍事制度有了較大的改革,海軍已稱霸世界,陸軍也屬當時世界上戰鬥力最強的資產階級軍隊之一。
清軍在數量上大大超過英軍,但裝備陳舊,軍制落後,是一支戰鬥力相當有限的封建軍隊。
鴉片戰爭是英國政一府一手策劃和挑一起來的,中國是被侵略的一方,真理和正義完全在中國一邊,容易激發官兵的抗戰熱情,並取得人民的廣泛支持,加上本土作戰,補給方便,情況熟悉,有利條件是不少的。
英軍則出師不義,遭到本國人民和各國人民的反對;加之勞師遠征,兵力有限,遠離後方,補給困難,異國作戰,人地生疏,不利條件很多。
英軍在武器裝備和軍隊素質等方面的優勢,往往因受不利條件的制約而削弱;而清軍的不利條件,可以由兵力上的優勢以及有利的地理與人民條件予以彌補。
所以,清政一府如能充分利用和發揮自身的有利條件,克服不利因素,是有可能爭取戰爭勝利的。
但戰爭的結局卻是清軍遭到失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政治腐敗,經濟落後
恩格斯指出:「暴力的勝利是以武器的生產為基礎的,而武器的生產又是以整個生產為基礎,因而是以『經濟力量』,以『經濟情況』,以暴力所擁有的物質資料為基礎的。」
1清王朝統治下的中國,由於最高統治當局昏憒無能,窮奢極欲,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不但使整個國家機器(包括軍隊在內)瀰漫著腐敗氣息,而且由於實行殘酷的封建經濟剝削和民族壓迫,弄得民不聊生,社會生產力不斷遭到破壞,經濟狀況極端落後,從而大大削弱了戰爭賴以取勝的經濟基矗在戰爭過程中,清廷又動搖妥協,仇視人民,打擊主戰派,重用投降派,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破壞了一團一結對敵的政治基矗這些,乃是中國在鴉片戰爭中遭到失敗的根本原因。
二、閉關鎖國,不明敵情
清王朝夜郎自大,閉關自守,以「天朝」大國自詡,視外國為「蠻夷」,對國外的先進思想和科學技術,往往當作「邪說」、「一婬一技」而拒絕傳入。
清政一府不僅沒有研究外國的專門機構,而且反對任何人這樣做,因而對西歐資本主義列強的社會制度、經濟實力和軍隊狀況等方面的瞭解甚微。
虎門銷煙後,英國政一府決定調集軍隊,發動侵華戰爭,清廷竟毫無察覺,及至英軍封鎖珠江口,侵佔定海,兵臨大沽,對其侵略意圖仍茫然無知。
在戰爭過程中,清廷對敵情仍不注意偵察和研究,往往根據各省督撫大臣的片面奏報,作出錯誤的判斷。
1840年秋,英軍因季節和疫病等原因返棹南下,清廷卻認為「夷情恭順」,趕緊下令沿海各省裁撤防兵。
時過不久,英軍就進犯珠江,只好被迫宣戰。
1841年夏,廣州反攻未成,卻輕信謊報,復令酌撤沿海防兵。
未幾,英軍又陷廈門、定海。
1842年夏,英軍侵入長江下游,也是出乎清廷意料之外的。
反之,英軍則隨時注意對清軍情況的偵察與研究,常能及時獲得清軍的情報,採取先發制人或防範措施。
清朝統治者既不瞭解英國發動侵華戰爭的真正目的,也不瞭解英軍的戰略意圖,一再地作出錯誤的決策,焉能不導致抗英戰爭於失敗?!
三、戰守無策,指導無能
以道光帝為首的清朝最高統治當局昏庸無能,平時既不講求治兵之道,也不深研戰守之策。
國防佈局,因循防內重於防外的舊章,沿海兵寡力弱,又無戰略機動部隊。
往往一抽一兵數千,牽動數省;且千里赴援,遠水近火。
戰火臨頭,既不知敵,又不知己,倉卒應戰,自然無法實施正確的戰爭指導。
戰爭過程中,清廷先則輕敵如蟻,繼則畏敵如虎;對於戰守大計,只能籠統地提出什麼「先威後德」、「大張撻伐,聚而殲旃」、「沿海一體嚴密防範」之類的陳詞濫調,提不出任何切合實際的戰略方針和作戰原則。
可是,軍政大權卻又高度集中,和戰大事一操一於皇帝一人之手。
前線作戰,事無鉅細,都決策於北京,而當時通信不便,上下情況隔膜,前方將帥無權根據具體情況機斷行一事,即使朝廷作出的決策明顯落後於形勢,也不得不遵照執行。
道光帝顢頇無能,主觀隨意,時而言戰,時而乞和,時而增兵,時而裁撤,弄得下面無所適從,嚴重地束縛了前方將帥的手腳。
加之清廷對全國的戰事又缺乏統一及時的指揮,以致各戰區常常出現各自為政的現象,使英軍有機可乘。
四、將領保守,戰術笨拙
清軍將領軍事思想保守落後,戰術呆板,指揮笨拙,只知消極防禦,不善於靈活擊敵。
英軍雖有「船堅炮利」之長,但孤軍遠征,不耐久一戰,更不利於深入內河內陸。
當時有識之士有鑒於此,曾提出過引敵深入內河內陸,伺機予以奇襲、火攻等戰法。
無奈前線大吏和將領多數只知株守炮壘,待敵進攻,不知巧布險勢,出奇致勝;只會一線設防,不知縱深機動。
英軍沿海沿江登陸進攻,多是利用清軍設防的弱點,以艦炮正面轟擊,以登陸兵側翼上陸,行包圍攻擊。
清軍前敵將領不知認真研究敵人的登陸戰法,改進自己的抗登陸戰術,以致屢蹈覆轍。
倘能以炮壘為中堅,設奇兵於側後,待敵迂迴接近時,出其不意地伏擊或反擊之,則不難收破敵或挫敵之效。
英軍深入廣州和浙江慈谿等地時,兵單勢孤,清軍有過不少殲敵良機,卻非但未能乘機殲敵,反為英軍所敗。
前線將領指揮如此笨拙,豈有不敗之理?!
五、軍隊腐朽,軍民對立
受清王朝腐敗政治的影響,加上承平日久,清軍不僅武器落後,而且軍紀廢弛。
將弁多同文官一樣,養尊處優,耽於安樂,不理營務。
他們或坐吃空名,冒領軍餉,或勾結煙販,走私販私。
軍中酗酒吸毒、聚賭挾一妓一者比比皆是。
遇有軍事行動,公開勒索地方,強拉伕役,苛征暴斂,甚至強取豪奪,殺害良民。
加以清朝統治者一向重八旗而輕綠營1,造成軍內矛盾,而駐守各省的軍隊調往有事省區時,又出現「主軍」(本地軍隊)與「客軍」(外省軍隊)的矛盾。
這些矛盾往往發展成尖銳對立,遇戰互不救援,見利競相搶奪,彼此爭功諉過,甚至自相廝殺。
此外,清軍不但平時欺壓人民,在外敵入侵的情況下依然與人民群眾站在對立的地位。
英軍每入侵一個地方,當地的人民群眾便紛紛起而自衛,打擊敵人,表現出極大的抗戰積極一性一。
可是,清廷和各地統兵大員,除林則徐等極少數有識之士外,一般都仇視人民。
他們動輒誣蔑沿海地區「到處漢一奸一充斥」,聲稱「患不在外而在內」,甚至濫殺無辜。
由於無視人民群眾的偉大作用,對於象臧紆青所建議的軍民結合、游擊戰與正規戰結合的「散戰」之法,自然不可能付諸實施。
更有甚者,每遇征戰,軍隊便藉機向人民群眾敲搾勒索。
在浙東反攻作戰前,有的旗兵竟「沿途擄丁壯,掠板扉,以四民抬一兵臥而入城」2。
軍隊紀律如此敗壞,不僅很難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援與配合,其戰鬥力也勢難維持。
總之,清王朝政治腐敗,經濟落後,閉關自守,不明敵情,戰守無策,指導無能,將領保守,戰術笨拙,軍隊腐朽,軍民對立,所有這一切,正是它腐朽沒落的反映,也是招致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
--------------------------------------------------------------------------------
1 恩格斯:《反杜林論》,《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第206頁。
1 清統治者在節制軍隊方面也反映出民族歧視的特點。
八旗兵半數以上駐於京畿地區,其餘駐於全國各戰略要地,一方而鎮壓各族人民的反抗,一方面起著監視綠營的作用。
綠營兵分散駐於全國各地,除守衛邊防、鎮守地方外,還要擔負河工、漕運、守陵以及其它各種繁雜勤務,而政治和物質待遇卻遠比八旗兵為差。
2 范城:《質言》,轉引自範文瀾《中國近代史》上冊,第49頁。
分類:史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