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 義和一團一反帝一愛一國運動爆發後,帝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近代戰爭史》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

一、帝國主義合謀武裝侵華

義和一團一反帝一愛一國運動爆發後,帝國主義即以此為借口,合謀武裝侵華。

為了協調侵略行動,美國表示要與英國「同舟共濟」,「合力以相助」1;英國還以增加財政援助為條件,鼓動日本多出侵略軍;日本將此次出兵中國,看作是將來掌握遠東和太平洋地區霸權的一個重要步驟,因而特別積極;俄國則大肆鼓吹「只有列強有力堅決的合作才能制止運動」2,它也是派兵最多的國家之一;法、德兩國支持俄國的立常於是,它們很快聯合起來,共同進攻中國。

早在1900年4月6日,英、美、法、德公使即聯銜照會清政一府,要求在兩個月內將義和一團一一律「剿滅」,「否則將派水陸各軍馳入山東、直隸兩省,代為剿平」3。

5月30日,英、法、俄、美公使又至總理衙門進行威脅,聲稱「不論中國政一府的態度如何,各外國公使已決定調兵來北京」4。

清政一府懾於帝國主義的威一逼一,同意各國調少量兵員來京。

5月31日至6月3日,英、美、法、德、日、意、俄、奧等八國以保護使館為名,先後共派官兵四百四十二人進入北京。

帝國主義為了集中力量鎮壓中國北方的義和一團一,並保護其在南方各省的利益,決定採取拉攏南方各省督撫的辦法。

6月26日,以美國總領事為首的各國領事,同當時在上海的督辦蘆漢鐵路大臣盛宣懷(串聯兩廣總督李鴻章、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的中心人物)以及上海道台余聯沅會商後,訂立了所謂《中外互保章程》。

章程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公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均歸各督撫保護,兩不相擾」,上海製造局的軍一火,「專為防剿長江內地土匪,保護中外商民之用」。

1不久,四川、閩浙、陝西、山東等省督撫也起而附和。

這個章程雖未正式簽訂,但實際上按此實行。

這就使帝國主義侵華樞紐上海以及列強在中國東南各省的利益,不受人民反帝運動的衝擊,解除了在北方用兵的後顧之憂;同時,增加了東南各省的獨立一性一,削弱了清政一府的權力,大大減少了清政一府兵員、糧餉、軍一火的來源,嚴重影響了北方清軍的作戰。

帝國主義各國在協調彼此關係和拉攏南方地方實力派的同時,積極搜集直隸、京津地區的地形、氣象、交通、通訊以及清軍佈防等軍事情報,並大量調兵來華,積極進行發動侵華戰爭的準備。

二、八國聯軍的組成

從1900年5月開始,帝國主義各國分別從在華軍事基地、殖民地國家和國內一抽一調兵員,由軍艦和運輸船載運至大沽、塘沽,並進入天津租界。

至6月10日止,進入天津租界的日、英、俄、法、德、美、意、奧八國陸海軍達三千餘人。

此後又陸續增兵,最多時總兵力達十二萬八千餘人(實際參戰兵力約三四萬人),裝備火炮二百七十六門。

各國軍隊的數額及編成情況大致如下:

英軍兩萬餘人。

司令為蓋斯裡少將。

其中有英國軍官五百人,士兵五百五十人;印度軍官六百人,士兵一萬七千餘人;海軍陸戰隊一千二百餘人。

共編四個步兵旅、一個騎兵旅。

另有雜役一團一一萬三千五百餘人和嚮導一千三百餘人。

共約三萬三千四百餘人,隨帶火炮十四門、騾馬兩萬餘匹。

法軍一萬五千六百餘人。

司令為福裡少將。

共編兩個旅:第一旅為本國駐軍,下轄三個步兵一團一;第二旅為殖民地駐在軍。

另有海軍陸戰隊四百餘人。

加上附屬人員,共約兩萬人,隨帶火炮六十門、騾馬一千六百餘匹。

德軍兩萬三千七百餘人。

司令為瓦德西元帥。

計有本國常備軍一萬一千人,殖民地駐在軍四千五百人,新徵軍七千人,編成三個步兵旅、一個騎兵營,另有海軍陸戰隊一千二百餘人。

共有火炮六十二門。

俄軍兩萬人。

司令為李涅維奇中將。

由俄國的歐洲地區及東西伯利亞的駐軍第二、五、六、七、九、十、十二、十五等八個步兵一團一、九個騎兵連、六個炮兵連等編成。

加上附屬人員,共約兩萬三千人,隨帶火炮四十四門。

日軍兩萬二千餘人。

司令為山口素臣中將。

主力是步兵第五師一團一的第九旅一團一(轄第十一、四十一聯隊)、第二十一旅一團一(轄第二十一、四十二聯隊),加上臨時配屬的步兵第十二聯隊,總計有五個步兵聯隊。

另有騎兵第五聯隊、野戰炮兵第五聯隊和第十六聯隊下轄的第一大隊、工兵第五大隊、輜重兵第五大隊,以及臨時派遣隊的兩個步兵聯隊、一個炮兵大隊、一個騎兵中隊、一個工兵中隊。

還有海軍陸戰隊三百餘人以及其它附屬部隊。

共攜帶火炮五十八門。

美軍五千八百餘人。

司令為沙飛上校。

由美國本土及呂宋島駐軍編成三個步兵一團一(第九、十四、十五步兵一團一)、一個騎兵一團一、一個炮兵營及一個炮兵連。

另有海軍陸戰隊約一千人。

共攜帶火炮三十門。

意軍兩千餘人。

司令為伽略尼大校。

由三個步兵營、一個炮兵連、一個工兵排、一個輜重兵排編成。

另有海軍陸戰隊六百餘人。

共攜帶火炮四門。

奧軍三百人。

司令不詳。

主要是海軍陸戰隊一個營。

八國聯軍中,除日軍第五師一團一是整建制外,其餘多系臨時一抽一調編成。

出兵較多國家的軍隊,一般均有步兵、騎兵、炮兵、工兵、輜重兵、鐵道兵、舟橋兵等兵種,還有電信隊、汽車隊、醫療衛生隊(或野戰醫院)、野戰兵工廠、糧秣供給隊、氫氣球隊(英軍和法軍)、雜役隊等勤務分隊。

八國聯軍開始沒有聯合指揮部,作戰時通過司令官聯席會議分配任務。

聯軍在北犯之前就醞釀成立統一的指揮機關,但因各國為爭奪總司令一職相持不下,一直拖到1900年8月17日才勉強同意由德國陸軍元帥瓦德西擔任聯軍總司令。

瓦德西遲至9月下旬才到達天津。

侵華聯軍都裝備有當時世界上比較一精一良的步機槍和火炮。

其中步槍的口徑在六毫米半至八毫米之間,射程為兩千米左右,槍重不超過五公斤,單兵可攜一百至一百五十發子彈。

機槍主要有馬克沁、哈齊開斯、勃朗寧等,射程為兩千米左右,每分鐘發射四百至六百發子彈。

火炮大部為中小型的野戰炮和攻城炮。

所有槍彈炮彈均使用無煙火藥。

各國軍艦的攻擊力、防禦力、載重量、艦速、機動能力和續航距離等,比以前均有很大提高。

三、清朝的軍事概況及兵力部署

甲午戰爭以後,清軍總數雖逾百萬,但能戰之兵不多。

其中有早已形同虛設的八旗兵二十六萬人和綠營兵近六十萬人,戰鬥力很差的勇營、練軍十萬八千餘人,淮軍三萬餘人,以及北京城內的神機營、虎神營等。

北洋艦隊覆滅後,海軍沒有恢復起來。

戊戌政變後,慈禧為了加強京畿防禦,委派兵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榮祿節制北洋海陸各軍。

榮祿即奏請編組武衛各軍。

「以武毅軍駐蘆台為前軍,甘軍駐薊州為後軍,毅軍駐山海關為左軍,新建軍駐小站為右軍,別練萬人駐南苑為中軍」1。

武衛五軍共約六萬人,武器裝備優於其它各軍,編有步兵、炮兵、騎兵、工兵各兵種,初具合成軍隊規模。

此外,清政一府還命湖北提督張春發招募十營,編成武衛先鋒左翼,江西按察使陳澤霖招募十營,編成武衛先鋒右翼,以便聲援京師。

武衛各軍及淮軍、練軍主要裝備近代槍炮。

這些槍炮一部分直接購自國外,一部分由漢一陽一兵工廠及江南製造局用進口原料仿製。

主要有一毛一瑟、馬梯尼等步槍,克虜伯、格魯森、阿姆斯特朗等廠生產的火炮以及仿製的中小型火炮。

這些槍炮的射速、射程等主要技術一性一能,與侵華聯軍同種槍炮相差不遠,但因槍彈炮彈大部分使用有煙火藥,殺傷威力較差。

戰前,在直隸、京津地區建築的津榆、京津、蘆保等鐵路已經完工,可以用來調運軍隊。

除鐵路外,北京至天津、大沽、保定、山西、宣化、張家口、承德等地,都有質量不等的道路相通。

此外,從通州至大沽,還可以經北運河、白河(今海河)運輸兵員、軍械、糧餉。

同時,這一地區各府、州、縣城之間,都有有線通信線路,並可與全國不少省城聯繫。

全區各地還普遍設立了郵政局。

所有這些,對於清軍的兵力機動和改善作戰指揮提一供了條件。

戰爭爆發前夕,在直隸、京津地區的清軍共有十一萬三千人,其配置如下:

北京地區約六萬五千人。

榮祿自統武衛中軍三十餘營一萬二千九百四十人,駐南苑;尚書銜武衛後軍總統董福祥部二十個營六千七百八十六人,原駐豐潤、玉田一帶,6月10日後調駐北京東南郊;奕訢部神機營二十五個營一萬四千餘人,載漪部虎神營十四個營八千六百四十人,分守北京各城門;此外尚有八旗、綠營兵兩萬餘人,駐北京城內。

天津地區約兩萬五千人。

直隸提督、武衛前軍總統聶士成部三十四個營(隊)一萬五千零七十人,駐蘆台、開平一帶;天津鎮總兵羅榮光部淮軍十個營四千七百五十人,駐大沽、天津等地;總兵李安堂部淮軍五個營二千三百一十八人,駐北塘、聖頭沽一帶;總兵何永盛部練軍六個營兩千五百人,駐天津;工部侍郎、武衛右軍總統袁世凱率七千餘人去山東後,餘部三千餘人駐小站。

山海關地區約一萬四千人。

總統武衛左軍、四川提督宋慶及會辦武衛左軍、浙江提督馬玉昆部二十五個營九千八百零六人,駐山海關內外(6月17日後,宋慶、馬玉昆部奉命陸續赴津);淮軍總兵呂本元部五個營兩千五百人,駐山海關一帶;八旗兵馬步千餘人守山海關城。

保定、正定、大名府等地駐有練軍十六個營,約五千五百人。

宣化、永寧、古北口、熱河(今承德附近)一帶,駐有練軍十一個營三千二百餘人。

此外,清廷又於6月中旬諭令各省督撫迅速挑選馬步隊伍星馳赴京,聽候調用,並令馬玉昆、張春發、陳澤霖、袁世凱等迅速統兵來京;同時,招募民一團一、鄉勇及一部分一精一壯義和一團一員,編練成軍,以增強北京和天津的防禦力量。

但是,各省督撫接到諭令後,或藉故推諉,或行動遲緩,真正應命前來參加勤王作戰者寥寥無幾。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世界與中國第二節 英國以武力推銷鴉片,發動侵華戰爭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第四節 英軍首次北犯與清軍定海抗戰第五節 廣東軍民的抗英作戰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第七節 英軍侵入長江下游,沿江軍民英勇抗戰第八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第三節 北攻湘鄂與東取金陵第四節 定都金陵後的軍政決策第五節 北伐第六節 西征第七節 一破江北江南大營第一節 英法等國企圖擴大在華殖民特權第二節 清廷實行對內鎮壓對外妥協政策第三節 英國製造借口,挑起戰爭第四節 廣東軍民抗擊英法聯軍的進犯第五節 英法聯軍第一次北犯第六節 英法聯軍第二次北犯第七節 英法聯軍第三次北犯第八節 清軍戰敗的原因及其影響第一節 天京內訌後的戰爭形勢第二節 石達開率軍遠征與最後失敗第三節 二破江北大營與三河鎮大捷第四節 二破江南大營與東征蘇常滬第五節 安慶會戰第六節 李秀成部回師江浙與再攻上海第七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失敗第八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失敗的教訓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第二節 轉戰皖豫邊,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第三節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並肩戰鬥第四節 與太平軍餘部合編,繼續堅持反清戰爭第五節 捻軍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上海小刀會起義戰爭第二節 大成國起義戰爭第一節 貴州各族人民起義戰爭第二節 雲南回民起義戰爭第三節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第四節 陝甘回民起義戰爭第五節 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第二節 清政府的戰略方針和戰爭準備第三節 北疆的收復第四節 南疆的收復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第六節 戰爭勝利的原因第一節 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軍事形勢第二節 山西、北寧之戰第三節 戰爭的擴大第四節 清廷對法宣戰及雙方戰略方針第五節 東南沿海防禦作戰第六節 北圻陸路反攻作戰第七節 戰爭的結局與經驗教訓第一節 戰前形勢第二節 日本侵華的軍事準備與中國的軍事概況第三節 戰爭的爆發和雙方戰略方針第四節 平壤之戰第五節 黃海海戰第六節 遼東半島之戰第七節 山東半島之戰第八節 遼東清軍的潰敗第九節 東北和山東人民的英勇抗戰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第十一節 台灣軍民的艱苦抗日第十二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第四節 大沽、天津之戰第五節 北京之戰第六節 《辛丑條約》的簽訂第七節 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沙俄入侵東北的準備及部署第二節 清朝在東北三省的設防和戰備第三節 戰爭經過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爭第五節 清軍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英俄兩國對我國西藏的爭奪第二節 英國的戰爭準備與西藏的戰備設防第三節 曲眉仙角、古魯之戰第四節 江孜之戰第五節 拉薩失陷與《拉薩條約》的簽訂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辛亥革命前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武昌首義成功,全國掀起革命高一潮第三節 漢口、漢陽保衛戰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第五節 辛亥革命戰爭的經驗與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篡權後的倒行逆施第二節 袁世凱鎮壓革命黨的作戰總方針和革命黨人的討袁決策第三節 江西討袁作戰第四節 江蘇討袁作戰第五節 各省討袁相繼失敗第六節 討袁戰爭的教訓第一節 起義武裝的創立和初期活動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第三節 轉戰京漢路兩側第四節 西進陝甘,由勝轉敗第五節 回師豫西,最後失敗第六節 白朗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復辟帝制第二節 護國戰爭的醞釀和雙方作戰準備第三節 四川戰役第四節 湘西之戰第五節 滇桂邊之戰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第七節 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在軍事上的得失第一節 護國戰爭後的國內形勢和護法運動的發生第二節 南北政府的戰略方針及兵力部署第三節 北軍第一次攻湘之戰第四節 北軍第二次攻湘之戰第五節 滇黔靖國軍攻川之戰第六節 粵、閩、贛地區的作戰第七節 護法軍政府改組與孫中山離粵第八節 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第一節 沙俄策動外蒙「獨立」第二節 沙俄策動呼倫貝爾「獨立」和烏泰叛亂第三節 政府軍抗擊外蒙叛軍向內蒙的進犯第四節 《恰克圖協約》的簽訂和擊退巴布扎布匪軍對內蒙的竄擾第五節 反對沙俄侵蒙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國唆使西藏親英分子發動叛亂第二節 川滇兩省出兵平亂第三節 川軍攻佔鄉城,穩定川邊局勢第四節 英國分割西藏陰謀的破產第五節 戰爭的經驗教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