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戰爭史》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 袁世凱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進行復辟帝制活動,在國

古籍查詢

輸入需要查詢的關鍵字:

《中國近代戰爭史》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

一、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

袁世凱敢於冒天下之大不韙,進行復辟帝制活動,在國內主要依靠北洋軍為後盾,在國外則主要依靠日、英等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

為了鎮壓雲南護國起義,袁世凱調動了北洋軍和地方部隊的五個一精一銳師和十幾個混成旅、一團一,分道進行「討伐」。

他原以為雲南這支「兵僅萬餘,餉難月給」的軍隊,是不難一舉蕩平的。

孰料經過三個月的較量,不但未能將雲南護國軍消滅,反使本身的軍事力量受到了削弱。

接踵而至的則是貴州、廣西兩省相繼宣佈獨立,其它各省也在醞釀響應,人民群眾的反袁烈火愈燒愈旺。

袁世凱的反動統治日益不穩,財政經濟情況更加惡化,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在國際上,日、英等帝國主義在袁世凱開始醞釀復辟帝制之際,曾表示積極支持。

但當袁積極推行帝制,中國各派政治力量都強烈反對時,帝國主義各國恐中國發生內亂,危及其在華利益,便一改初衷,由支持轉為反對。

1915年10月28日,日、英、俄三國公使對袁政一府發出第一次警告,聲稱若驟立帝制,將立起變亂,望暫緩改變國體。

然而利令智昏的袁世凱沒有估計到局勢的嚴重一性一,仍於同年12月12日正式宣佈實行帝制。

15日,日、英、俄、意、法五國公使聯合對袁發出警告,宣佈「以後對於中國決定執監視之態度」1。

此時,袁世凱始感事態嚴重,決定派遣特使(農商總長周自齊)赴日,準備不惜出賣國家主權,換取日本的支持。

日本政一府不僅拒絕特使赴日,而且在通知中責備袁世凱「斷行帝制,無視友邦勸告」,「日政一府當然不能承認」2。

各國外交公使還一致指出,以後凡具有「洪憲」年號的外交文書,一概拒絕接受。

外交上接二連三的挫折,以及西南諸省護國起義的爆發,迫使袁世凱改變原定於1916年元旦或春節登極的計劃。

2月23日,不得不公開宣佈延緩登極。

後隨著國內軍事、政治形勢的繼續惡化,更使袁世凱陷入內外交困的境地,迫使他不得不於3月22日宣佈撤銷帝制,並於次日宣佈廢除「洪憲」年號,恢復「中華民國」紀年。

袁世凱自1915年12月12日宣佈承認帝位至3月22日取消帝制,前後僅一百零二天。

其「皇帝夢」的破滅,充分表明了歷史潮流不可逆,人民意志不可侮。

二、停戰與備戰

袁世凱取消帝制後,鑒於對西南護國軍的作戰未能取得預期戰果,內政外交亦處於困境,為了求得喘一息的時機,乃於3月25日借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等人名義,致電護國軍,要求停戰,商議善後。

護國軍方面,經過三個月的戰鬥,兵員、槍械、彈藥、餉糈都有很大消耗,急待補充休整,也需有一個休戰時期。

因此,從3月底開始,四川、湘西前線先後實行停火。

到4月初,護國戰爭實際上已經停止。

對袁政一府的停戰建議,護國軍方面有較高的警惕。

蔡鍔等認為:「袁逆之撤銷帝制,一因兵事挫衄,外交一逼一緊,財政困窮,人心鼎沸,乃迫而出此;一因獨立省份逐漸加多,護國軍勢力繼漲增高,無力抗禦。

故借此下台,以和緩國人之心理,孤我軍之勢力,仍盤踞現位,以為捲土重來之地」1。

因此,在同意停戰之後,護國軍的領導者仍加緊進行軍事準備,擴大軍隊編制,補充訓練新兵,籌集軍械給養,並向日本訂購軍械,以備再戰。

到5月底,雲南護國軍即由原來的三個軍擴編為八個軍1,共約五萬餘人。

對於爾後的戰略方針,護國軍領一導一人進行了較充分的醞釀。

唐繼堯的戰略設想是五路出兵,會師武漢。

具體計劃是:以第四軍加強第一軍兵力出川,第六軍加強第二軍兵力出粵,第五軍由會理、寧遠出陝西,第七軍由桂林出長沙,唐繼堯則自率第三軍及警衛軍經黔出湘,各路護國軍會師武漢。

這一設想,與起義之初的戰略大致相似,其問題主要是多路分兵,張口太大。

蔡鍔則不同,他經過戰爭實踐,對多路分兵所帶來的不一良後果已有所認識,故對下一步作戰,堅持其「滇師舉全力以出綦渝為當」的主張。

他說:「凡大軍作戰,首在將其主力摧破,其餘自迎刃而解。

次在奪據其咽喉重地,……現逆軍主力之七、八兩師,悉集瀘納,我若將此軍擊破,則成、渝唾手可得。

其次則重慶為逆軍唯一之咽喉重地,我若得此,則在川逆軍接濟立斷,久將不戰自潰。

故滇中增援之師,以全力趨瀘或出綦渝為當。

就現在形勢論,兵出綦渝較易得手。」

李烈鈞則堅持以該軍主力出湘,控制長江中游。

他認為:「粵東方向,桂已獨任,我軍似可迅速出湘;果能衝斷江流,則影響大局,獲益猶巨。

且川南得遙應之勢,逆軍將不戰自潰。」

比較起來,蔡鍔的主張較之唐繼堯的計劃要實際可行一些。

因為,袁世凱的主要征滇部隊集中在川南,而在這一方向與袁軍對峙的護國軍,經過戰爭的消耗,兵員不足,餉彈缺乏,戰鬥力明顯下降。

在這種情勢下,如能按蔡鍔的主張,將增援的兵力集中於瀘州或綦江正面,則進可以消滅袁軍主力,控扼重慶,退可以阻截袁軍入滇之路,因而比較符合客觀實際。

當然,李烈鈞的主張也有其可取之處。

此時,廣西已經獨立,滇省無後顧之憂,若以桂軍攻粵,以李烈鈞的第二軍由廣西進軍湖南,如能攻下長沙、岳一陽一等要地,進而控扼長江,也足以威脅四川袁軍之後路,使其進退兩難。

總之,蔡、李的主張較之唐繼堯的多路分兵計劃,都要高明一些。

此後,由於雙方沒有重新開戰,蔡、唐、李的上述計劃,均未受到實戰的檢驗。

三、護國戰爭的結局

在停戰期間,國內各種政治力量展開了緊張的縱橫捭闔,焦點是袁世凱的下台問題1。

在這場政治鬥爭中,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較大的力量:一是袁世凱及其少數追隨者。

他們繼續策劃由川、湘向西南進攻,進行垂死掙扎,妄圖繼續保住最高統治地位。

但是,歷史的發展與他們的願望完全相反。

一是以孫中山為首的中華革命一黨一。

雖然由孫提出「保持民國,不徒以去袁為畢事」1的正確主張,表示要與所有同袁世凱一樣的反動派鬥爭到底,但因無實力,且嚴重脫離群眾,因而影響不大。

一是掌握著護國討袁的軍事實力,並左右戰局發展的進步一黨一和西南地方實力派。

他們除了「倒袁」和擁立黎元洪為總統外,沒有提出任何別的政治主張,給護國戰爭的結局帶來極為消極的影響。

後隨著形勢的發展,袁世凱的一些頑固追隨者也開始離袁而向護國軍方面靠攏。

1916年4月6日,廣東將軍龍濟光在桂滇軍的軍事壓力和廣東革命一黨一人領導的民軍脅迫下,被迫宣佈獨立;4月12日,浙江也自下而上地轟走了將軍朱瑞,推舉嘉湖鎮守使呂公望為都督,宣佈獨立。

4月16日,馮國璋致電袁世凱,勸其退位。

此後,不少軍政頭目也紛紛勸袁下台。

袁世凱雖已處於四面楚歌之中,卻仍死抱住大總統的寶座進行垂死掙扎。

南方已獨立各省為了加強與袁政一府的對抗,於1916年5月8日在廣東肇慶宣佈成立軍務院,遙戴黎元洪為總統,推唐繼堯為撫軍長,岑春煊為副撫軍長,梁啟超為政務委員長,蔡鍔、李烈鈞和西南各獨立省分的督軍、總司令等為撫軍。

軍務院的任務是指揮全國軍事,籌辦全國庶政,實際上是一個與袁政一府相對峙的臨時政一府,其主要目的在於一逼一迫袁世凱交出政權。

軍務院將兩廣境內的軍隊統編為護國軍,共五個軍、一個師、一個旅和一個獨立一團一,準備分別向湖南、江西、福建開進,大舉北伐。

同時,進行堅持要袁世凱下台的南北交涉。

軍務院成立不久,又有陝南鎮守使陳樹藩、四川將軍陳宧和湖南將軍湯薌銘相繼宣佈獨立。

陳宧、湯薌銘本是袁世凱的忠實爪牙,他們的倒戈,使袁更加沮喪。

1916年6月6日,袁世凱這個獨一裁者和賣國賊在全國人民的聲討和唾罵聲中病死,結束了可恥的一生。

袁世凱死後,進步一黨一和西南地方實力派開始與北洋軍閥尋求妥協,加速了南北相持局面的結束。

按照《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由原副總統黎元洪於6月7日繼任總統。

29日,黎元洪召開國會,恢復國務院,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

7月14日,護國軍方面宣佈撤銷軍務院。

25日,中華革命一黨一發出通告,宣佈停止一切軍事行動,護國戰爭至此正式宣告結束。

分類:史書

共2頁 上壹頁 1 2 下壹頁
中國近代戰爭史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的世界與中國第二節 英國以武力推銷鴉片,發動侵華戰爭第三節 英國侵華部署與清政府的海防戰備第四節 英軍首次北犯與清軍定海抗戰第五節 廣東軍民的抗英作戰第六節 英軍再次北犯與清軍浙東反攻第七節 英軍侵入長江下游,沿江軍民英勇抗戰第八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第一次鴉片戰爭後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金田起義與太平軍轉戰廣西第三節 北攻湘鄂與東取金陵第四節 定都金陵後的軍政決策第五節 北伐第六節 西征第七節 一破江北江南大營第一節 英法等國企圖擴大在華殖民特權第二節 清廷實行對內鎮壓對外妥協政策第三節 英國製造借口,挑起戰爭第四節 廣東軍民抗擊英法聯軍的進犯第五節 英法聯軍第一次北犯第六節 英法聯軍第二次北犯第七節 英法聯軍第三次北犯第八節 清軍戰敗的原因及其影響第一節 天京內訌後的戰爭形勢第二節 石達開率軍遠征與最後失敗第三節 二破江北大營與三河鎮大捷第四節 二破江南大營與東征蘇常滬第五節 安慶會戰第六節 李秀成部回師江浙與再攻上海第七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的最後失敗第八節 太平天國革命戰爭失敗的教訓第一節 捻軍的興起第二節 轉戰皖豫邊,與太平軍南北呼應第三節 接受太平天國領導,與太平軍並肩戰鬥第四節 與太平軍餘部合編,繼續堅持反清戰爭第五節 捻軍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上海小刀會起義戰爭第二節 大成國起義戰爭第一節 貴州各族人民起義戰爭第二節 雲南回民起義戰爭第三節 李永和、藍朝鼎起義戰爭第四節 陝甘回民起義戰爭第五節 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俄爭奪中亞和武裝入侵新疆第二節 清政府的戰略方針和戰爭準備第三節 北疆的收復第四節 南疆的收復第五節 伊犁的索還第六節 戰爭勝利的原因第一節 戰爭爆發前後的政治軍事形勢第二節 山西、北寧之戰第三節 戰爭的擴大第四節 清廷對法宣戰及雙方戰略方針第五節 東南沿海防禦作戰第六節 北圻陸路反攻作戰第七節 戰爭的結局與經驗教訓第一節 戰前形勢第二節 日本侵華的軍事準備與中國的軍事概況第三節 戰爭的爆發和雙方戰略方針第四節 平壤之戰第五節 黃海海戰第六節 遼東半島之戰第七節 山東半島之戰第八節 遼東清軍的潰敗第九節 東北和山東人民的英勇抗戰第十節 《馬關條約》的簽訂第十一節 台灣軍民的艱苦抗日第十二節 中國戰敗的原因第一節 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第二節 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第三節 八國聯軍的組成與清朝軍事概況第四節 大沽、天津之戰第五節 北京之戰第六節 《辛丑條約》的簽訂第七節 抗擊八國聯軍侵略的重大歷史意義和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沙俄入侵東北的準備及部署第二節 清朝在東北三省的設防和戰備第三節 戰爭經過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爭第五節 清軍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英俄兩國對我國西藏的爭奪第二節 英國的戰爭準備與西藏的戰備設防第三節 曲眉仙角、古魯之戰第四節 江孜之戰第五節 拉薩失陷與《拉薩條約》的簽訂第六節 戰爭失敗的原因第一節 辛亥革命前的國內形勢第二節 武昌首義成功,全國掀起革命高一潮第三節 漢口、漢陽保衛戰第四節 蘇浙聯軍攻取南京和成立中央臨時政府第五節 辛亥革命戰爭的經驗與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篡權後的倒行逆施第二節 袁世凱鎮壓革命黨的作戰總方針和革命黨人的討袁決策第三節 江西討袁作戰第四節 江蘇討袁作戰第五節 各省討袁相繼失敗第六節 討袁戰爭的教訓第一節 起義武裝的創立和初期活動第二節 襲擊豫鄂兩省敵軍,配合「二次革命」戰爭第三節 轉戰京漢路兩側第四節 西進陝甘,由勝轉敗第五節 回師豫西,最後失敗第六節 白朗起義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袁世凱復辟帝制第二節 護國戰爭的醞釀和雙方作戰準備第三節 四川戰役第四節 湘西之戰第五節 滇桂邊之戰第六節 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與護國戰爭之結局第七節 護國戰爭勝利的原因及其在軍事上的得失第一節 護國戰爭後的國內形勢和護法運動的發生第二節 南北政府的戰略方針及兵力部署第三節 北軍第一次攻湘之戰第四節 北軍第二次攻湘之戰第五節 滇黔靖國軍攻川之戰第六節 粵、閩、贛地區的作戰第七節 護法軍政府改組與孫中山離粵第八節 護法戰爭的歷史意義和失敗的主要原因第一節 沙俄策動外蒙「獨立」第二節 沙俄策動呼倫貝爾「獨立」和烏泰叛亂第三節 政府軍抗擊外蒙叛軍向內蒙的進犯第四節 《恰克圖協約》的簽訂和擊退巴布扎布匪軍對內蒙的竄擾第五節 反對沙俄侵蒙戰爭的經驗教訓第一節 英國唆使西藏親英分子發動叛亂第二節 川滇兩省出兵平亂第三節 川軍攻佔鄉城,穩定川邊局勢第四節 英國分割西藏陰謀的破產第五節 戰爭的經驗教訓
 
漢語學習
漢語文化
語言學習